第0368章 虎字軍入京

馬蹄聲猶如滾滾洪水,波濤洶涌。

每一聲,叩人心絃,讓人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一絲震撼。

宮殿裡。

文武大臣、皇室宗親、番邦使節,臉上皆浮起了慌亂。

文武大臣、皇室宗親們覺得,可能有人藉着除夕夜汴京城防禦鬆懈的時候,趁機作亂。

番邦使節們覺得,大宋是不是想趁着他們聚攏在一起的時候,弄死他們,然後藉此掀起戰端。

衆人之中,唯一平靜如水的只有四人。

趙禎、寇準、寇季、陳琳。

在馬蹄聲響起的那一瞬,他們四人就猜到了馬蹄聲從何而來。

曹利用也是知情者之一,只是他似乎有心事,滿臉愁容的望着太后居住的寢宮方向。

李迪、王曾二人也被馬蹄聲弄的心緒不寧,但看到了趙禎四人面色如常以後,心裡放鬆了不少。

李迪壓低了聲音,詢問坐在身旁的寇準,“平仲兄,你是不是知道什麼?”

寇準老神在在的道:“稍安勿躁……”

李迪聞言,跟王曾二人對視了一眼,不再言語。

寇準猶如穩坐釣魚臺的姜太公,那就說明宮外響起的馬蹄聲,僅在朝廷掌握之中。

既然在朝廷掌握之中,那就沒有什麼危險。

靜觀其變即可。

寇準瞥了龍椅上的趙禎一眼,趙禎看到了他的目光,暗中點點頭,在文武大臣、番邦使節們竊竊私語聲中,輕咳了一聲。

站在他龍椅旁的陳琳,趕忙冷冷的喝了一句。

“肅靜!”

殿內一靜。

趙禎的聲音緩緩在殿內響起,“陳琳,派人去看看,城外的馬蹄聲緣何而來……”

“奴婢遵命。”

陳琳令了旨意,出了殿內。

趙禎環視着文武大臣、番邦使節,淡淡的道:“諸位愛卿,無需慌亂。城外的馬蹄聲緣何而來,朕已經派人去查探。

查探清楚以後,自然會解開諸位心中的疑惑。”

“官家,城外馬蹄聲如雷,隱隱有大軍行進的姿態,不得不防,應調天武、捧日兩軍入京才行。”

王欽若拱着手,臉色難看的提議。

王欽若有些心緒不寧,目光在趙元儼身上停留了一瞬,見到了趙元儼陰沉着臉搖了搖頭以後,心神就更加不穩。

他有點懷疑,是不是他和趙元儼在背地裡謀劃的事情被人發現了?

然後朝廷藉着除夕夜,要清除他們……

趙禎在所有人注視下,淡淡的道:“稍安勿躁……朕相信守衛在邊陲的將士們,他們絕不會任由任何外敵,侵入到我大宋。

朕也相信汴京城內外守衛的將士們,相信他們無論面對任何困難,都能護朕和諸位的周全。”

趙禎此話一出,滿朝文武看他的眼神有些不同。

武將們看着趙禎的眼神,多了一些熾熱。

那是被信任以後,表現出的激動。

文臣們看着趙禎的目光多了一些疑惑,以及鄭重。

趙禎的臨危不亂,讓滿朝文武意識到了,官家長大了、成熟了。

他們以後必須得換一種態度對待官家,不能再把官家當成一個孩子看待。

趙禎說完話以後,靜坐着,文武大臣、番邦使節、皇室宗親,就陪着他靜靜的坐着。

大約過了兩柱香的時間。

陳琳派遣出去查探消息的御前衛,進入到了殿內,在衆目睽睽之下,單膝跪地,道:“啓稟官家,城外有一支兵馬,連夜趕到了汴京城,說是奉內庭、樞密院調令,入京駐紮。

現在在城門外等候官家的命令。”

“胡鬧!”

聽到是一支兵馬調動入京弄出的動靜,王欽若心頭鬆了一口氣,瞪起眼珠子,喝斥了一聲。

文武大臣、皇室宗親聽到這個消息,紛紛鬆了一口氣,然後跟着王欽若一起,指責起了城外的這一支兵馬。

番邦使節臉上的神色則有些不同。

危機解除了以後,他們最先考慮到的不是指着城外的兵馬,而是在暗中思考,大宋朝廷在除夕夜這個關鍵的日次,調遣兵馬入京的用意。

趙禎冷眼看着那些文武大臣、皇室宗親們咆哮,一言不發。

寇準在文武大臣、皇室宗親們咆哮的差不多了的時候,冷哼一聲,“夠了……”

寇準虎視所有人,冷冷的道:“城外的兵馬,不論是那一支。他們能在除夕夜,還堅持行軍,遵守朝廷的調令,就足以說明,他們遠比一般的兵馬更懂規矩,更守規矩。

若是守規矩也算是錯的話?

那朝廷還要那麼多規矩,那麼多律法做什麼?

爾等不過是被他們驚了心神,就肆意的指責他們。

老夫真的不敢想,昔日爾等坐鎮軍中,擔任監軍的時候,到底坑害了多少將士。”

寇準的話,戳中了殿中武臣們的心,他們紛紛出聲幫腔。

文臣中,有些人覺得理虧,就沒有再言語。

有人卻不贊同寇準的話。

王欽若挺起了胸膛,撫摸着鬍鬚,不鹹不淡的道:“規矩再大,也要顧忌人情。他們在除夕夜冒然闖京,驚動了汴京城內的百姓,就是錯。

他們完全可以在明日白天或者後日,或者年節後,再到汴京城。”

寇準聽到這話,皺起了眉頭,他還沒開口,曹瑋的聲音響了起來。

“照王吏部的說法,就算有賊人攻城,各地調遣來的兵馬,也可以拖延一些時日再到了?”

曹瑋的話冷冷的。

王欽若淡然道:“老夫只是就事論事罷了,如今又沒有戰事。曹兵部不要拿戰時的規矩,跟非戰時相比。二者有很大的區別。”

曹瑋冷哼了一聲,“我只是想告訴王吏部,什麼叫做軍令如山。”

王欽若不屑的道:“平日裡你們這些武臣領兵作戰的時候,錯過時辰的也不少……”

曹瑋剛要開口反駁,就聽高處恭插話道:“那還不是因爲有監軍在作祟……”

王欽若目光落在了高處恭身上,“監軍乃是太祖定下的制度,若是沒監軍約束,誰知道你們會領着兵馬做什麼。”

高處恭眯起眼,冷哼道:“我高府上上下下,對官家、對朝廷,忠心耿耿。”

王欽若忍不住繼續反脣相譏,“忠心耿耿……”

“嘭!”

王欽若的話說了一半,趙禎拍桌而起。

“夠了!”

王欽若還要開口,寇準冷哼了一聲,他乖乖閉上嘴。

趙禎瞥了王欽若、高處恭等人幾眼,對單膝跪在殿中的御前衛問道:“連夜趕到汴京城的,是那支兵馬?”

御前衛趕忙道:“回官家的話,是您的親軍,虎字軍。”

王欽若、曹瑋、高處恭等人聞言,一臉愕然。

天子親軍成軍不足一載。

在滿朝文武眼裡,天子親軍就是寇季、趙禎二人的胡鬧之舉。

他們從頭到尾都沒在意過這支兵馬。

反正這支兵馬成軍以後的一應花銷,走的是國庫、內庫,而非他們的私庫、府庫。

又不是花自己錢胡鬧,他們自然不在意。

可從剛纔城外的馬蹄聲判斷,這一支天子親軍成軍不足一載,卻有了幾分精兵的氣勢。

王欽若等一衆文臣,多多少少都上過戰場,雖然不懂兵事,但還分得清楚什麼是精兵,什麼是孬兵。

曹瑋等人就更不用說了,他們皆是戰場上的宿將,從馬蹄聲響起的那一刻,就分清了城外兵馬的強弱。

文臣們不瞭解練出一支精兵,有多困難。

但是武臣們卻瞭解。

短短不一載,天子親軍就有了幾分精兵的氣勢。

耗費的人力、武力是難以想象的。

若是在磨練下去,一支強軍就出現了。

他們皆互相對視了一眼,難以掩飾眼中的震驚。

王欽若等人關注點卻不在城外兵馬的強弱上,在得知了天子親軍有那麼一些戰鬥力以後,他們就起了別樣的心思。

“官家,不知您調動天子親軍……”

王欽若的話剛說了一半。

就見趙禎一拍胸前的案几,略顯振奮的道:“好!不愧是朕的親軍。朕雖然沒有一睹他們的風采,但是他們那氣勢如虹的馬蹄聲,朕卻聽的清清楚楚。

他們沒有辜負朕的厚愛,也沒有辜負朕對他們的期望。”

王欽若硬生生把剩下的一半話,嚥進了肚子,看着趙禎在哪兒自吹自擂。

趙禎提虎字軍吹噓完了以後,朗聲道:“召他們入宮覲見。”

此話一出。

寇準、李迪、王曾三人有些坐不住。

寇準拱着手,沉聲道:“官家,深夜無事調遣兵馬入宮,恐怕會引起汴京城百姓們無端猜測和恐慌。況且外城、內城四門皆已落鎖,非大事不得擅啓。”

李迪、王曾二人跟着點頭。

趙禎見此,一臉遺憾的道:“朕有點迫不及待的想見見朕的親軍……不過,三位愛卿說的有理,今夜乃是除夕夜,冒然讓他們進京,驚擾了百姓,反倒不美。”

寇準三人聞言,緩緩點頭。

趙禎在寇準三人勸諫下,放棄了召見虎字軍的想法,開口道:“朕的親軍既然不能入城,那就召虎字軍統領、副統領兩將入京。”

虎字軍只有一萬人,雖然有一軍的編制,但是卻沒有一軍兵額。

在經過了三次整編以後,虎字軍的軍制有了一定的變化,分別有四個高級軍制,有統制、統領、正將、部將。

寇季目前擔任着虎字軍統制,直接想趙禎負責。

寇季這個虎字軍統制,也只是一個掛名。

虎字軍的兵馬,目前由統領、副統領掌管。

陳琳聽到了趙禎的吩咐,立馬派人去傳令。

入夜以後。

汴京城內城、外城,四門皆會落鎖。

除了官家特別的詔令以外,一般不會打開城門。

有人要特殊情況要入京的話,守城的將士會用垛口上架着的吊籃,吊他們入城。

又是兩柱香的時間過去。

一大一小,兩道身影,披甲進了殿內。

大的身影,體態略顯魁梧,一身黝黑的盔甲繃得緊緊的,給人一種厚重感。

小的身影,身形顯小,同樣是一身黝黑的盔甲,步伐堅定,給人一種沉穩感。

二人入了殿內。

在衆人注視下,單膝跪地。

“臣狄青參見官家……”

“臣朱由參見官家……”

狄青不用多說,朱由便是那個身形顯小的身影。

朱由乃是朱能的乾親,從朱能入伍以後,就跟着朱能南征北戰。

雖然沒有朱能那麼厲害,也沒有建立過什麼大功績,但是爲人卻很沉穩。

寇季當初讓狄青掌虎字軍的時候,就怕狄青年輕,鎮不住場面,就問朱能皆了朱由,輔佐狄青。

文武大臣們見了狄青、朱由二人,神色各異。

李諮盯着他二人看了一會兒,目光落在了狄青身上以後,皺眉道:“面君居然帶着面具,你這是藐視官家。”

曹瑋瞧着狄青那身影,目光十分複雜。

狄青是他的得意門生,也是他的侄女婿。

雖然他不願意承認這個侄女婿,但也沒有出手打壓他。

反而依舊欣賞狄青。

見李諮出言喝斥,曹瑋不鹹不淡的道:“那是面具嗎?那是面甲。武臣領兵歸來,無詔令,不卸甲。”

曹瑋一句話,不僅把李諮懟的啞口無言。

那些想借着狄青的面具說事的朝臣們,也紛紛閉上嘴。

趙禎盯着狄青,看着狄青那略顯魁梧的身軀,以及狄青渾身上下厚重的氣息,滿意的點點頭。

“卸了面甲,讓朕瞧瞧你。朕的親軍統領……”

但凡是自己的東西,在面對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的流露出一絲親厚。

所以趙禎在跟狄青說話的時候,語氣十分溫和。

“喏……”

狄青拱手答應了一聲,卸下了面具。

雖然他飽經風霜,成長了不少,但依舊難以掩飾臉上的稚氣。

更關鍵的是,隨着時間的磨礪,他那一張俊俏的臉,多了一些刀削斧鑿的痕跡,顯得更加俊俏。

殿內的那些王妃、郡主等人,見到了狄青的面目以後,略微有些失神。

不僅是他們,一些文武大臣,看清了狄青的面目以後,也有些失神。

趙禎也略微失神了一瞬。

他聽陳琳、寇季二人講過,說狄青長的俊俏,只是沒想到長的如此俊俏。

“愛卿真是……與衆不同啊。”

趙禎不知道該如何誇獎狄青,索性就說了一個‘與衆不同’。

狄青名聲不顯,入仕雖然已經有了兩年,也跟着打了好幾場仗,但是並沒有多少拿得出手,可以講給文武大臣的功績。

第0010章 修仙入迷的官家(求收藏!求推薦!)第0710章 環環相扣第0007章 見寇禮(求推薦!求收藏!)第0567章 總有人默默的爲大宋江山社稷增磚添瓦第0187章 突然冒出來一個兄長?第0776章 天聖字典第1014章 天下第一寵出世了……第0073章 向敏中第0339章 差點被遺忘了的小黑屋第0043章 欺軟怕硬劉從德第0317章 曹佾的抉擇第0798章 ‘戀家’二字的強大第0489章 粗暴的美人計第0111章 吐血了……第0116章 滾回老家去?第1020章 趙禎出京揚帆遠航(四)第0891章 將軍走好!第0897章 論封王!第0037章 那一天,那一夜第0468章 鄧國大長公主第0268章 地位和權力不成正比第0549章 強攻玉門關!!(元宵節快樂!!)第0510章 沒出息?!第0199章 向敏中要爭參知政事之位?第0448章 人走茶涼第0404章 火弩流星箭第0413章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第0009章 似忠實奸的吳賢弟(求收藏!求推薦!)第0336章 一言堂第0228章 三方攻夏,遼人南侵第0562章 寇財神第0073章 向敏中第1023章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第0668章 怒徵西夏!第0384章 賞賜第0083章 匹夫一怒第0521章 炮聲轟鳴第0534章 二十萬兵馬聚沙州第0298章 畢昇第0594章 萬先生第0855章 誰是狼王?!第0282章 挖大坑(祝‘佐佑一聲笑’生日快樂!)第0957章 在寇季面前十分臭屁的小孩第0329章 流民鬧事第0475章 魔王出閘第0459章 負重前行的人揚帆遠航(二十一)第0585章 魏王府入局第0297章 洞房第0689章 蕭菩薩哥薨了?!第0244章 向敏中要助攻?(補‘星辰’欠更)第0561章 經略河西之地第0018章 以假亂真(求收藏!求推薦!)第0525章 求情?!第0592章 一羣亮出了獠牙的猛獸第0821章 老鼠掉進了米缸第0414章 關鍵人物第0720章 寇準的擔憂第0446章 撞破第0901章 班師回朝(一萬八…………)第0542章 李迪感受到的震撼第0155章 人越老,膽子越小第0421章 聖賢第0936章 報仇不過夜的寇相爺第0117章 狄青的承諾第0395章 爲天下百姓說項?第1003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0337章 寇季寫給狄青的兩個字(五更!兩萬字!搞定!)第0908章 大秘密第0650章 不忠不孝第0204章 御史發難第0500章 雙簧第0429章 回京第0816章 再入青塘第0295章 奇女子第1017章 趙禎的密語,各家如約送來的重禮第0483章 兩不管的旦山城第0148章 請罷六部第0629章 老太君請纓,寇季北上(今晚一更吧!)第0086章 寇長生,瘋趙恆(二章合一)第0441章 逼第0455章 討打的趙禎第0962章 趙禎的準備第0675章 御駕北上!第0139章 向敏中的謀劃(5\\5)第0465章 范仲淹的使命第0270章 坑爹的軍制第0984章 三三制三權分立第0241章 遼皇指名道姓要見寇季(補昨天的欠更)第0928章 沒有勝算的爭鬥第0704章 趙禎說出的豪言第0117章 狄青的承諾第0797章 臣天生獨具慧眼!第0457章 我大宋,不做冤大頭!(祝我生日快樂!)第0542章 李迪感受到的震撼第0259章 自留地第0800章 狠人張知白第0171章 李迪入宮第0938章 談判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