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玄演聽得目瞪口呆,這也太不要臉了,朝鮮自己求滿清幫助他們打倭兵,滿清輸了又當牆頭草主動攻擊別人,現在被滿清餘孽打的滿地找牙,反過來就是一記求救。
希望的大明出兵,救他們的朝鮮王朝...
這一系列的操作,讓侯玄演眼花繚亂,大感自己的臉皮跟朝鮮人一比,薄如蟬翼。
李德久受過前番的軍營之辱,內心深處十分痛恨滿人,也恨自己無能的朝鮮王朝。但是現在蘇克薩哈在釜山一帶殺得興起,整個朝鮮沒有人能治得了他,他也是實在沒有辦法。
侯玄演冷着臉,罵道:“你們前番叛明降清,我還可以當你們是窮途末路,沒有辦法。但是出兵入關燒殺劫掠,實在是無可饒恕,此仇不報我們對不起濟南府死去的百姓。你回去告訴李倧,讓他好好整頓兵馬,備齊糧草,我的大軍不日就將從滿洲跨江入朝,咱們戰場上一決雌雄。”
李德久渾身冷汗直流,他此行做的最壞的打算,就是大明不肯出兵幫助他們剿滅蘇克薩哈。
畢竟以往那個大度的明朝,給他們留下了太深的印象,只要奉大明爲主,就能得到它的庇佑。
但是現在這個攝政王,很明顯和當初的大明君臣不一樣了,他太記仇了。
侯玄演伸手一揮,自有侍衛入內將朝鮮使臣們趕出殿外,就連鴻臚寺也沒有他們的位置,來時帶的奇珍異寶、美麗少女、金銀玩物都被丟在港口邊,朝鮮的船隻上,一行人眼神絕望地望着李德久。
朝鮮最後的希望,就是大明能夠救他們,現在這個希望也破滅了。
繁華的龍潭港上全都是往來的商船客船,數不盡的船隻密密麻麻,但是這一切的繁華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他們馬上就要回到那個遍地瘡痍的朝鮮,面對兩個強敵,還有無能的朝廷。
李德久看着自己的船隊,這個船隊幾乎帶來了朝鮮王室所有的財富,但是依然入不了大明的眼。
回到漢城繼續在無能腐朽的朝廷中掙扎?
李德久登上船,船隻慢慢地駛離龍潭港,李德久將所有的人聚集起來,說道:“大明已經要出兵了,馬上就會越江攻打我們朝鮮...”
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臉色都更加蒼白,倭兵就殺的他們舉國哀鴻,而明軍把吊打倭兵的滿清吊起來打,這一層層的強弱關係下來,朝鮮只是最底層的一環,如何直接面對最頂層的大明的攻勢。
李德久看着大家一副惶恐至極的模樣,心中下定決心,振臂道:“如今朝鮮到了內憂外困,即將亡國的地步,非有大的變革不能救朝鮮。當今王上昏庸無能,吏治腐敗,百姓困苦,想要救朝鮮唯有推翻李倧,重建朝鮮。”
船上的人更加驚恐,本來外敵當前,沒想到現在連領議政大人也要謀反,朝鮮是不亡也得亡了。
李德久的這幾艘船上,有着王室的所有財富,足夠他們在偏遠的地方聚集一支兵馬。朝鮮底層的民衆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幾次三番的兵禍讓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還要負責沉重的賦稅。
立得就見衆人猶疑不定,心中一動,揚聲道:“我的這個計劃,已經說給了大明的攝政王,他已經同意扶持我了。”
衆人一聽,臉上的表情由驚轉喜,若是有大明的幫助,這件事就是現成的功勞。
朝鮮時節中的副使是李倧的心腹,聽了這話冷笑道:“領議政大人既然得到了攝政王的支持,爲什麼還會被趕出大明?這不是欺負我們這些人是傻子麼。”
李德久早有準備,拍着胸脯說道:“這個使節團是代表昏王李倧來的,當然不會受到大明的歡迎,只要你們跟我一起舉事,到時候肯定會受到大明的款待,就像當年一樣。”
李德久的兒子李卓霖也在其中,聽了父親的話已經熱血沸騰,李卓霖自小便以有勇有謀著稱,看了一眼船上的形勢,見副使還要反駁,當即越衆而出大聲道:“昏王無道,棄明從清,現在滿清已經覆滅,是時候推翻昏王重建朝鮮了。這個奸佞就是昏王的走狗,我們先殺他祭旗!”
說完一劍捅出,副使沒有想到在船上他們就敢動手,口吐鮮血瞪着雙眼,眼看是不能活了。
李德久也被兒子的突然殺人嚇了一跳,但是隨即領悟過來,這是最好的辦法,當即高聲道:“殺了奸佞,我們就是一條船的人,將來追究罪過大家都要死。不如團結起來,推翻昏王李倧,你們都是有功之臣,我們父子不會忘記大家的。”
暴起殺人,突然起意造反,這在平時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如今朝鮮的局勢偏偏給了李德久父子這個機會。
他們有整整四艘船的財富,李德久也有自己的勢力,但是這一切都無足輕重,關鍵是他知道大明馬上就會派兵入朝。到時候新建的朝廷只要能跟大明攀上關係,就必定會成功。
一行人謀劃起來,將李倧背叛宗主國大明,轉投滿清還對皇太極三拜九叩,列爲他們討伐昏王的第一重罪;
昏聵無能,不能抵抗倭兵,又不能抵抗清兵,讓朝鮮屢遭凌虐是第二宗罪;
貪圖享樂,驕奢淫逸,大興土木是第三宗罪。
這一次政變,朝鮮史稱“使船政變”,很快就席捲朝鮮南岸,李倧大怒之下將李德久和使節團其他人的家眷屠戮一空,更加激怒了本來就憤怒的政變軍。
李倧雖然在漢城殺了許多手無寸鐵的犯官家眷,但是已經無力平叛,國內還有蘇克薩哈和一萬正藍旗驍騎,他只能守在漢城惶惶不可終日,也不知道出路到底在哪裡。
這時候,徵遼元帥閻應元,收到了侯玄演德瑪金陵,分派駐紮在定遼右衛的一支人馬,入朝討伐李倧。領兵將軍是剛剛在錦州立下功勞的胡八萬,麾下兒郎一萬八千人。
閻應元派人問詢:“兵馬是否太少?”
胡八萬大笑道:“末將兵馬雖少,滅一國足矣!”
李德久馬上派人取得聯繫,聲稱自己是心向大明,願意共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