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堡內,清兵人人骨瘦如柴,三個月的時間在平時可能很快就過去了,但是如今就跟過了半輩子一樣。
松山堡依山而建,山頂的水源也已經喝完了,只剩下往日的積雪融水,在山頂一個山洞中能夠接到。其他地方都被炸翻了,就算有水都不能喝,更何況還有生命危險。
三四個清兵守在洞口水源旁,倚着長槍才能站住身子,旁邊的人拿着碗,一碗一碗地接水。
山下的北伐軍已經跟點卯一樣,習慣了輪流前來轟炸,巨大的聲響在松山響起,清兵的臉上則流漏出麻木地神情。
突然,遠在錦州城內升騰起煙花,那是相約共同出擊的信號,松山堡上清兵主將姜襄神色激動,他的手握在刀柄上,遲遲不肯鬆開。
周圍的手下都已經忍不住了,大聲叫道:“大人,突圍吧。”
“橫豎都是一死,今日我們拼上一回。”
松山堡大門洞開,殘存的清兵一起往山下衝去,與此同時杏山和錦州也是一樣的局面。
震天的喊殺聲驚動了大營中的北伐諸將,侯玄演正在吃飯,丟下半碗粥從大帳中衝了出來,手握着筷子喃喃地說道:“我倒是小看了吳三桂,這是要拼命啊。”
不一會幾員大將都穿戴整齊,看着侯玄演披頭散髮,還拿着雙筷子眼神都有些怪異。
“盯着我看什麼,敵人拼命了,都給我提起精神來,好好打完這一仗。北伐走了九十九步,別在最後一步跌倒了。”侯玄演說起話來還是很有氣勢,即使他現在的這幅形象是在不應景。
比侯玄演更驚訝的是錦州城中的代善,他還以爲明軍攻城了,結果一看竟然是吳三桂突圍。
代善當即氣的差點吐血,他昨天剛說了要撤退到瀋陽,吳三桂就開城迎敵,這是逼自己決戰啊。
代善手中尚有三萬八旗兵,他並不想丟在遼東,但是吳三桂同樣不想和他一起去滿洲。
“吳三桂這個狗奴才,我要殺了他!”
襈親王滿達海拔出腰刀,掐着腰大聲道:“王爺,現在不是罵他的時候,只能跟他一起打了。”
代善點了點頭,剩下的滿八旗也都投入了戰鬥,城外已經殺成了一片。
代善雖然恨死了吳三桂,但是也沒有辦法,眼下若不和他齊心協力,連最後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罷了,再往滿洲逃也不過是遲緩一日,就在此地和漢人決一死戰吧。”代善無奈地說道,但是他手下的清兵卻都迸發出最後的鬥志。
不管戰況如何,不管他們能不能創造奇蹟,至少可以從無盡的轟炸和飢渴中解脫出來了。
李好賢一馬當先,身後跟着他的愛將胡八萬,這些人衝殺在最前面,指引着所有原本火字營的將士。
從來不曾落人後,要拔徵遼第一功,縱使散落在各地的府兵中,他們的身上永遠刻着火字營的烙印。
孔有德正在料理耿仲明的後事,聽到喊聲聲後,竟然大笑起來。
“吳三桂這廝我向來小看了他,沒想到掉了絕境反而爺們了一回,也好,我就隨他拼上這一次。”說完翻身上馬,帶着傷率衆參戰。
站在高崗的侯玄演,眉頭漸漸皺了起來,這一回實在不像是吳三桂的作風,這個大漢奸竟然轉了性,這麼有血性了?
別人不知道,侯玄演卻是深知,吳三桂向來只知道保全實力,即使是勝率很大的局面,也不敢冒險。
後世三藩造反,他坐擁精兵猛將,錢糧充裕,卻只知道在西南稱王稱霸,不敢渡江和滿清決戰,最後吳三桂死了滿清都打不過江。
身旁的閻應元見他蹙眉沉思,問道:“王爺,局勢已然明朗,敵人不過是死前一搏,王爺爲何悶悶不樂?”
侯玄演走進大帳中,盯着沙盤上鬆錦之地,指着錦州後面的一片空地說道:“此地可有守兵?”
“王爺,那裡是一條小路,只有逃亡廣寧纔會走這條路。現在局勢日漸清晰,清兵就算是逃,也是去瀋陽,所以這裡沒有派兵。”閻應元這才知道,原來王爺是懷疑吳三桂要逃,閻應元內心不以爲然。
侯玄演沉吟道:“馬上派兵,炸碎兩側山壁。”
“這...”閻應元頓了一下,還是決定執行侯玄演的命令,三軍統帥的命令必須得到遵守,不然軍中必亂。
所有清兵奮戰的時候,代善特意注意了一下吳三桂的位置,發現他在西北方這才放下心來。
吳三桂想要逃往瀋陽,就必須穿越陣地從自己這邊走,是不可能的。
吳三桂臭名昭著,就連清兵都對他有所防範,但是他們還是沒有想到,吳三桂已經打定主意逃到廣寧。若是還不行,就往羅剎國逃,先前他早就和羅剎人暗地結盟。漠北烏樑之戰,就是在他的唆使下打起來的。
大營中派出的炮兵,將原本要轟炸的炸藥埋在山上,點燃引線之後捂着耳朵往後跑。
去往廣寧的這條小路,在山谷處被炸碎的巨石徹底堵死,奉命而來的預備軍守在此地。
袁宗第百無聊賴地玩弄着手裡的短刀,他也不認爲會有敵人從這裡逃,廣寧一座孤城是遼東最後的城邑,若是逃往廣寧就跟送死沒有區別。
所有人都認爲,就算吳三桂要逃,也是往瀋陽去。
但是弄清楚了吳三桂的主力所在,侯玄演更加確信他要逃,因爲吳三桂怎麼可能守在最危險的地方,他明明就是要以代善的三萬滿八旗和瀋陽爲餌,讓自己掉以輕心。
侯玄演冷笑一聲,三桂啊三桂,你機關算盡,可惜不知道我有十萬預備軍。
就算是陣前殺成屍山血海,我的手裡還有十萬人,養精蓄銳隨時備戰。
最先頂不住的是松山堡的姜襄,他手裡的兵馬都是山西清兵,本來就無心爲滿人賣命。再加上此地遠離大同九邊,他們又不是遼人,戰意更低。姜襄雖然全力督戰,但是面對兵力、氣勢、精力、戰意、盔甲、武器都更勝一籌北伐軍,他還是毫無辦法。
李好賢縱馬奔馳,在人羣中一刀斬下了姜襄的人頭,恍若天神。
硝煙瀰漫在松山腳下,太陽照射不透的煙霧中,是刺鼻的血腥氣。橫七豎八的屍體,燒焦的爛肉,殘破的甲冑和旌旗,漢人之間的廝殺在這場大戰中幾乎可以宣告落下帷幕。
從此之後至少幾百年再不會有這種大規模的漢人之間的廝殺了,侯玄演揹着手站在高崗上,他不需要指揮,這個局面他們在大帳中已經推演了幾百次。
各部之間有條不紊地按照計劃,絞殺着窮途末路的清兵。
戰爭打到現在,已經是大勢所趨,沒有什麼能阻止天下大勢這個車輪滾滾向前。
代善、滿達海、羅洛渾、阿巴泰不可謂不勇,吳三桂、孔有德麾下漢八旗能征善戰,但是他們無力抵擋天下大勢。
侯玄演的勝利,在海面上來往的商船的風帆中,已經確定下來。即使他輸幾十次,都有翻身的資本,但是清兵沒有。
吳三桂率兵逃往廣寧,在半路被堵在山谷,袁宗第從草地上興奮地爬了起來,吐掉嘴裡的狗尾巴草,開始往山谷扔石頭。
有眼尖的看到這股清兵的服飾和旌旗,大喊道:“將軍,這好像是吳三桂的人馬。”
袁宗第更加興奮,拍着手道:“這老小子也有今天,給我砸,砸完了之後我們下去生擒吳三桂。”
袁宗第的這支人馬,脫胎於忠貞營,前身是李自成的隊伍。
李自成的闖軍和吳三桂那是苦大仇深,雙方之間的仇恨比海還深,是不死不休的宿敵。
巨石炮彈和火銃射擊一番,縱橫天下的最後一支關寧軍,幾乎死傷殆盡。
參與的將士把吳三桂圍在中間,挺刀護主,吳三桂這個人什麼都不行,但是有一點特別出衆。他對自己的親信屬下極好,不光是賞賜豐厚,對他們的很包庇護短。
吳帥旋關日,文武盡辭行。士女爭駭竄,農商互震驚。
這個生平最大的事蹟,就是獻關放清兵入主中原的漢奸,走到這一步身邊仍然有不少死士追隨。
若不是投降滿清,這本是個漢人最後的驕傲,可惜他和洪承疇一樣,走上了降清這條恥辱的道路。
縱觀吳三桂的一生,前半生可謂是少年得志,名揚天下。
少年吳三桂曾經單騎救父,率兵擊退兩萬清兵,一時間“孝聞九邊,勇冠三軍。”
袁宗第獰笑着率兵前來,他赤着半截臂膀,渾身都是痞氣。
不同於吳三桂的將門世家,袁宗第來自最底層的流民,他跟隨李自成打了何止百戰,輸多勝少。
吳三桂看着自己最瞧不起的這些泥腿子,慢慢地靠近,心底竟然涌現出一衆悲慼。
若是可以選擇,他寧願當年戰死在山海關,既不降清也不降順,大明纔是他功成名就的朝廷,也該給他一個丹青留名。
他知道自己必死,但是吳三桂卻不想死在一個泥腿子手裡,時至今日他還是看不起袁宗第,也看不起李自成。
“把刀放下吧。”吳三桂沉聲說道。
心腹們滿臉驚駭,他們試着提醒吳三桂:
“王爺,那可是侯玄演,沒有降路可走。”
“他不會放過我們的。”
“三思啊,王爺。”
“跟他們拼了吧。”
吳三桂不爲所動,他深恨侯玄演,但是能選擇的話,他願意死在侯玄演手裡,也不想死在袁宗第的手裡。
“把刀放下!”吳三桂怒喝一聲。
袁宗第稍微有些失望,能夠活捉吳三桂功勞自然更大,但是殺了他也是一個留名青史的好機會。
大順東路軍的血仇,吳三桂在他們屁股後面,從山海關追到了湖廣襄樊,一路上不知道殺了自己多少的兄弟。
“三桂,你到此時,還是那麼識時務,哈哈。”
吳三桂冷笑一聲,根本沒有把袁宗第放在眼裡,在他心中這始終只是個下等人。
“王爺,我等來生再侍奉王爺!”
最後幾個親信拔刀自刎,顯然是畏懼北伐軍中對待漢奸的酷歷傳聞,只有孫可望、艾能奇等人還在張望,他們的兄弟劉文秀在剛剛被大石頭砸爛了腦袋。
前方的錦州城,已經進入了巷戰階段,北伐軍涌入城中和殊死一搏的清兵展開最後的戰鬥。
侯玄演俯瞰着戰場,心底很是平靜,這個結果在三個月前他就知道了,反而沒有什麼激動的心情。
準備了太久就是這樣,順理成章的勝利,沒有帶給他預期之外的興奮。
遠處松山和杏山的軍隊已經開始往這裡靠,李好賢率衆殺到錦州城下,滿達海見他挑翻了許多驍騎,怒喝一聲衝殺過來。
李好賢的身材魁梧,比滿達海要高上幾個頭,騎在馬上看着他揮舞着大刀頗爲滑稽,尤其是他的眼珠受傷,血淚齊流,不禁笑道:“兀那矬子,可是被打的流了馬尿,勝敗乃是常事不必如此吶。”
李好賢衝殺這麼久,竟然還有力氣談笑,說話大氣不喘,真不愧是山東登州第一條好漢。
滿達海舉起大刀向他劈來,李好賢的雙手垂在馬下,輕鬆向上一挑,頓時隔開滿達海的大刀。兩個兵器都是鑌鐵打造,碰轉之下火星四濺,滿達海身高劣勢,火星竄到他的眼珠上,疼得他呲牙咧嘴。
李好賢笑的更加大聲,拉着馬繮退後幾步,舉起長槍衝刺而來。
滿達海大驚,想要用刀擋住,無奈力氣相差太大,被刺的虎口崩裂,大刀應聲落地,李好賢回手一槍將他刺於馬下。
胡八萬騎馬上前,將撞得差不多的北門也劈開,錦州城又被打開一處大門。
“嘿嘿,王爺,大功告成了。”留在高崗上的衆將擊掌相慶,人人臉上都洋溢着勝利的喜悅,炸了三個月說實話他們自己也煩了。
侯玄演剛想說兩句場面話,秦禾突然趕來,抱拳說道:“王爺,袁宗第將軍在去往廣寧的小路上,埋伏到了吳三桂,現已全殲其部,將吳三桂生擒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