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體證
所謂體證,是依經明義,體悟了佛法第一義指:本自具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量無相。 體悟了,人還是那個人,並非變成非人,聖凡不二。 反而是未證言證者,把自己變成了人不人、神不神、鬼不鬼了。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是指悟者離識的聖量。 體證也只是登地而已,並非菩薩摩訶薩。 從一地至佛有十二階次。 體證了也只是破無明,知歸趣。並非一蹴而就。去除掉無明習氣還有漫長的過程。
--------網友巴山馬洛
我們的覺知就像是一片開闊的天空,而包涵在這份覺知裡的所有內容--思想、情緒及各種心態--就像是過眼雲煙一般......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然而只有親身體證每一個當下的身體實況,才能真的領悟到這一點。
如果檢視一下所謂的“實修生活”,那個會一再出現的字眼就是“體證”。然而體證到底是什麼?我們能不能替它下個定義,或是詳加描述一番?
不幸的是,體證很難被妥當地描述,也很難下定義。我們必須從內心裡領會當下活生生的實相。一開始很可能會認爲體證就是去體察某個特殊的覺受,譬如呼吸。我們可能會聚焦於吸氣時鼻子所感受到的涼風,或者一呼一吸時上半身的升降感。這種專注於呼吸的覺察方式,能夠讓我們落實到身體的實況。迴歸到身體的實況,令我們脫離了轉動不停的心智次元,並且提供了親證的滋味。
然而體證是無法被化約成簡單的身體覺受的,雖然我們必須從身體這一端開始覺察起,然後才能朝着更深更廣的體證過程去前進。通常在身體上進行覺察時,我們可能會經驗到所謂的三摩地,這是一種完全融入於客體的專注狀態。你完全聚焦於呼吸、燭光或某種聲響(譬如梵唱或音樂),有時甚至會因此而失去自我感。但是我要再強調一次,這些專注狀態只是初階的境界,它們的重要性就在於,它們能夠讓我們落實到當下身體的實況,而不再繼續妄想。不過就體證而言,這些境界仍然是非常有限的,因爲它們會將真實的人生排除於外。體證永遠需要覺醒和覺察,如果我們只融入於過度狹窄的感官覺受,是不可能覺醒和覺察的。
三加三默觀練習
對於達到所謂體證的覺知狀態,許多人已經發現三加三的默觀練習很有幫助。這項修持的方式如下:將三種不同面向的感官覺受同時納入你的覺察,然後將它們保持在三次完整的出入息裡。舉例而言,你可以先覺察自己的一呼一吸,然後一邊覺察呼吸,一邊體察自己的雙手安放在腿上的觸感。接下來你一邊維持住對呼吸和觸感的覺察,一邊則開放你的覺知,將周遭的聲音也一併納入。然後將這三個不同面向的覺受安住在三次完整的呼吸中。
爲了體會到三加三的滋味,不妨試一試下面的步驟:首先將覺察力放到呼吸之上,不過你必須確定你是在感覺呼吸的真實質地,而不是在腦子裡想一想你在呼吸就算了。接下來開始納入空氣在肌膚上所造成的感覺,感受一下空氣的溫度和質地,然後一邊維持住對呼吸和空氣的覺知,一邊將覺知擴大到對整個身體姿態的覺察。在三次完整的一呼一吸中,將呼吸、空氣和體態納入覺知裡。
這項練習可以來回做上幾次,焦點也可以有所變換:譬如你的腳,你的頭頂,你的嘴巴、背部和臀部。你可以利用眼前的景象(形狀、色彩、陰影),任何一種身體上的緊張感或強大的覺受。重點就在拓展我們的覺知,落實到身體的實況,維持在這種狀態而不落回妄想。將覺知導向三個不同的面向,我們會因此而更完整地體會到當下正在發生的事。一開始進行這項練習會有些困難,但如果能不斷地進行這項練習,覺知的範圍就會逐漸拓寬。到了某個時刻,你可能會突然跳進“目睹”的空間,那時你就不再全然認同我們慣常的那份自我感了。
在這種更寬廣的目睹中,你會清楚地注意到周遭的一切,但是又沒有特定的目標。任何一個出現在我們的覺知和觀察之內的東西,都會被我們注意到。這時我們就不再刻意主導我們的覺知,譬如數息或進行三加三的練習。我們的覺知開始從某個焦點轉移到了另一個焦點,甚至能同時覺察到好幾個面向。我們從一種清澈而警醒的狀態來目睹感官所及的世界,但是又不執著於這些面向,這便是所謂的“體證”。
遠離妄想
學習者時常被不同的名相所困擾,以下的問題時常會出現。譬如,所謂的觀察者是什麼?觀察者和目睹是相同的,還是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目睹或觀察者其實都不存在,這些名相只不過是用來形容覺知在拓寬中的不同階段罷了。當我們開始覺察自己的時候,就好像有一個觀察者跳出來在看自己,不過那種狀態仍然有一股強烈的自我感。一旦進入目睹的階段,我們就會經驗到祥和與空寂,自我感也會減低,但這並不意味我們和自己的經驗是疏離的。事實上,處在目睹的狀態,我們往往會有強烈的存在感和連結感,不過這樣的描述仍然是一種空泛的理論,重點還是在於用心體證。
體證的重要性之一便是,我們越是能親身體察,就越不會陷入妄想。反之,越是陷入妄想,就越不能真的體察。因此,標明念頭便成了體證最重要的方法:只要對自己的念頭深信不疑,我們就會被鎖在心智的次元而脫離了當下的身體實況。
如果練習自我觀察和標明念頭,我們也許會發現念頭經常和日常行爲有直接的關聯。譬如說,我們基本的行爲策略如果是想要掌控,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的思想也總是在計劃着什麼,即使靜坐時仍然在延續這樣的對策。這並不是一種巧合,因爲如果害怕事情會一敗塗地,我們一定會竭盡所能不去面對這份恐懼。我們甚至會在靜坐的時段裡迷失於未來的計劃中,藉以逃避那份對失控的不安。修行就是要努力認清這種心理動力的過程。因此,每當我們看到自己的思維模式時,就要立刻標明我們的念頭,這樣纔不會迷失於其中。對這些思維模式變得熟悉之後,只需要給它們加上計劃的標籤,就可以回來覺察身體。心中的計劃至少有一部分是想要掩蓋這份不安感,一旦發現到這一點,我們就回來覺察自己的身體,試着去體驗那份不安。只要不迷失在思維活動裡,會比較容易體驗到那個時刻的不安。
如果你在靜坐時總是花許多時間幻想,那麼你能不能看到這些幻想都是一些追逐快樂、躲避焦慮不安的模式?如果能清晰地見到這一點,就要立刻在這些念頭上加個“幻想”的標籤,然後回來覺察身體上的這份不安感,並且認清是它促成了想要逃避的慾望。如果你時常迷失在你編織的劇情裡,並且重複地在心中編織出一些對談,那麼你能不能看得出,這些思維模式其實是要竭力逃避被忽略或是被輕視的恐懼?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就應該在這些念頭上標明
“對談”或“戲劇化傾向”,然後回來覺察身體上的那些小坑洞,並且看到從這些妄念的小坑洞裡生起了想要被肯定的需求。
------- 節選自愛茲拉·貝達著 胡因夢譯《平常禪--活出真實的自己》第四章
農曆小年。
纜鎮到處瀰漫着過年的氣味。
裘家祖墳裡多了一個裘習義。裘習義的墳頭沒有任何東西,空空如也,一如裘習義生前的貧困。
錢貝柔老師開始考慮接班人的事,她定了三個標準:一、會古琴。二、親人。三、懂自己。
一個一個人去放電影。
去與蒼梧先生商量,被蒼梧先生譏笑:醜老師,我老蒼梧十年前就把一切安排好了,我現在財產一無所有,精神很富有,哈哈哈!
永安福利院老院長去世了,永信女送別她,如同自己的父母。上面要永信女當院長,永信女拒絕了,最後上面一個官員兼任了,那人一年只來二次,頭尾各一次,具體還是由永信女管。
季貴雄很佩服:還是老婆厲害!
永信女白了他一眼:這位置是要去上面要飯的,你老婆不是要飯的料!
季貴雄大悟!
方文業的女兒方普洱從京城大學放假回來,不喜歡吃方文業做的菜,一直吃外賣,剛開始方文業不理解,後來慢慢想通了,女兒方普洱是個音樂碩士生,有她自己的理解。
方文業騎了五年的電瓶車終於壽終正寢,方文業問了好多地方,都說舊車可以賣三百元。
以舊換新,也好,正如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