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山河表裡潼關路(二)

得已預料的,北周遣使求和的消息不脛而走,隨即便起了各種傳聞,有說周主願意稱臣的,也有說周主割地以圖自保的,後者的聲音最多,此事不管真假,宇文邕派遣了使者求見總是真的吧?

再者,齊國一開始本就不安好心,北齊大張旗鼓地護送周使的時候,根本沒有打算瞞過周軍的哨探。消息一傳出,基本就讓大多數人認定是真的了,連帶着周邊各郡的反抗意志都薄弱了很多。

一日之內,居然陸續有四座城池歸降,老慕容與段韶乘此機會,集結兵馬,猛力攻打潼關。

宇文邕半途聞訊大驚失色,也不先等楊堅奪下華州了,命大將軍竇毅緊急救援,全力抵擋北齊大軍,長安只留少數兵馬,同時令達奚長儒北上,立即擊破齊軍高延宗部。

段韶事先便料定華州一帶必定會被反覆爭奪,因此將弘農糧草、器械全部搬空,掐斷了弘農接濟關中的可能性。東西兩魏分裂以來,最大規模的戰爭便在這裡開始燃爆了!

華州在洛水北岸,沙苑以南,是關中佈防河東的一大重鎮,坐穩了華州,便可佔據洛水要津,使北周失去這一道天然防線,另外,也可以庇護身後的華陰及風陵渡。

齊軍在潼關東面起城一座,物資、兵械都從風陵渡的浮橋運過去,一旦爲周軍所乘,後果不堪設想。

段韶老而彌堅,雖然長久沒有上戰場,但軍事嗅覺依舊敏銳,他上疏向皇帝解釋,表示願意親自坐鎮弘農地方,爲北齊與北周的大決戰,爭取充足的時間。

高緯允准,段韶即刻調其子段德操與時任奮威將軍的劉方北上華州,麾下除卻一個獨孤永業之外,其餘都是軍中少壯。

段德操自不必說,武勳世家,根正苗紅。劉方之父是名將劉豐,因兵敗舉家投靠高歡,多有戰功,後來跟慕容紹宗一起被王思政擊敗身死,死後贈大司馬、尚書令,靠着父祖的餘蔭,雖然沒能承襲一個爵位,卻也一路坦途。

劉方軍令嚴明整肅,軍容齊整,有違犯軍令的人必被斬首;同時又對士卒仁慈愛護,士兵患病他親自撫慰關照,士兵皆願爲之效命。因爲其素有謀略膽識,因此很快被簡拔出來,擔任要職。

此時獨孤永業正在華州苦苦支撐呢,獨孤永業常年經營洛陽,對守城戰很有心得,將華州的城防經營得十分穩固,段韶的信使反覆交代過他,一定要堅守此城,絕不可以給北周任何鹹魚翻身的機會。

獨孤永業隱隱預料到接下里會面臨何等艱難的處境,卻也咬着牙保證不會讓周軍一兵一卒從他眼皮底下跨過。楊堅、趙仲卿等人率着軍隊出其不意出現在華州城下,卻見華州城門緊閉,急攻不得,因此在城下喊話:“大周天兵至矣,永業何不早降?”

獨孤永業毫不示弱,反譏相諷道:“同樣的話我也勸你們一句,華陰尚有我大齊數萬雄兵枕戈以待,你們若是不想死,趁早歸降!”

楊堅下令攻城,但齊軍早有準備,前頭周軍倉促之下未能準備好,結果被齊軍幾輪攢射殺的敗退下來。

趙仲卿眼見獨孤永業有恃無恐,不想在華州白白浪費精力,便勸說楊堅先令大軍沿着洛水向東南方向轉進,屯駐許原。

一來牽制坐鎮華陰的段韶,二來可以孤立華州,成爲埋在齊軍轉進腹地的一枚釘子,也好好惡心一下段韶。

段韶聞訊只是輕輕一笑,讚了一聲後生可畏,然後就沒有下文了,麾下諸將紛紛請戰,段韶只是不許:

“吾觀周軍軍容,楊堅、趙仲卿恐非易與之輩,他們目前士氣正高,也很團結,駐紮在許原如果據守不出將會很難對付,若勝沒有多大意思,若被他算計,戰敗,弘農恐怕會保不住,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必得要尋到萬全之策才行。

“周主宇文邕現在不顧一切,懸師渡河,只要我們依舊把着大後方,就依舊掌握着地利優勢,而且周國這次準備並不充分,周主宇文邕大略尚可,謀劃卻粗淺,容易衝動,這次渡河而戰,完全就是在意氣用事,正是我軍一舉打敗周國的好機會!

“反觀我軍,雖然兵衆不及周軍那麼多,但兵力集中,如果我們能以華州牽制住周軍,專心防護華陰、風陵渡,便可保障大軍後方,戰局一有變化,便可兵出洛水,鎖死周軍退路,前後夾擊殲滅周國全部主力,正好立於不敗之地。”

衆人皆爲段韶的老謀深算所歎服,接下來任憑竇毅、於仲文南下、任憑楊堅、趙仲卿如何挑釁下戰書,段韶也只是不予理會,齊軍各營盤穩如老狗,而周軍卻吃不住勁了。

趙仲卿敏銳察覺到段韶佈局的險惡所在,但一時卻破解不得,於是上疏陳述此戰的危險之處,將齊人的謀劃大致點明,希望皇帝不要過於冒進,先安心眼下,將弘農等地先掃平再說。

但宇文邕卻半信半疑,周軍前鋒部隊剛剛大勝幾場,竇毅、於仲文、侯莫陳瓊等人趨兵長逐,居然一路所向披靡,輕鬆奪取了風翼原上的大片齊軍營寨,據報:“我軍氣勢如虹,齊軍莫敢抵擋,皆棄營而走。”

這相比之前一邊倒的丟人戰況,無疑給宇文邕打了一劑強心針,周軍上上下下士氣都空前高漲了起來,就連宇文邕也一度以爲齊軍不過如此,自己只要一刻不停南下,準能活捉高緯。

雖然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妄想,心理還是覺得此戰贏面很大,他並不是多麼怕齊軍會如何,因此儘管趙仲卿、楊堅二人在奏疏之中如何有理有據地分析,宇文邕都並未給予多大的重視,只是命令他們加緊打敗齊軍而已,大部隊還在一刻不停的東出!

十一月月初,侯莫陳瓊於城北二十里處與齊將楊素相遇,“大破之”,又兩日,齊將慕容三藏與達奚震戰于禁溝南,慕容三藏不敵,棄城而走,周軍一舉收復了三座被齊軍佔據的墩臺!

這接連的勝利,刺激得周軍上上下下都熱血上涌,齊軍在周軍的壓力之下,只能一步步敗退,儘管不是沒有人懷疑過此行實在是太過順利,齊軍不是有勇士軍嗎?不是有鮮卑百保嗎?不是有鐵鷂子嗎?就這麼不禁打?

然而這種聲音很快被順境之中的周軍將領批駁的一錢不值,漸漸消失了。

不過,原本大喜的宇文邕也漸漸回過神來,雖然此時周軍一路大勝,即將解了潼關之圍,只待各州郡兵一到,便可發動總攻了,但他總覺得好像有那裡不太對……

此時,齊軍中軍大帳,各將帥正在沙盤之上反覆推演,紅旗是齊軍,黑旗是周軍,隨着齊軍的一步步後撤,周軍的一步步前進,黑旗的戰線已然拉得過長,原本嚴密的部署也漸漸變得稀疏起來,漏洞開始一個個顯現……

而紅旗,則悄然編織成了一個大口袋,以潼關爲餌,正在逐步的縮小接戰範圍,將力量一點一點彙集了起來,慢慢的、一點點的,壯大成了足以撕裂一切的風暴!

PS:今天昨天都考試,今天不會有第二章,明天來個五六千字的大章,更新慢萬分抱歉。

第二十九章有驚無險第二百四十五章第七十九章斛律光的盤算第三百九十八章決戰(三)第五十章出征(上)第三百四十章小關之戰(二)第二十一章遊街第四百一十六章岷州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齊攻周伐第二百七十六章第四十九章誓第四百一十四章韓擒虎第一百五十九章尾聲(二)第二百六十四章乘龍佳婿第三百五十七章龍戰於野(一)第二百七十一章強盜第八章和士開的末日第三百三十七章劍指關中(一)第一百四十七章無歸第三百四十六章獵虎(一)第二百三十五章戰襄陽(一)第二百零五章刀芒第一百五十九章欺人太甚第二百五十六章決死一戰(中)第三百五十二章多少寒光照鐵衣第一百二十五章佈局第四百二十六章後事第二百五十一章鼎定荊襄(二)第一百三十九章姚襄告破第一百五十六章宇文邕第六十七章考舉(一)第三百一十二章落幕(三)第一百八十五章高熲第一百七十一章冬日小記(三)第三百三十一章毀刀第一百一十章佈局天下(中)第三百三十一章毀刀第二百九十五章人人都在惦記高延宗第二百三十五章戰襄陽(一)第三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三十六章戰襄陽(二)第八十四章宜陽——汾北之戰!(五)第二百零八章賀若弼第二百四十三章難下的城第二十章高緯的賞賜第三百八十六章義氣第二百零四章變故第二百四十一章粟末靺鞨第三百二十章難嚥下的氣第四百三十二章算數第四十三章高緯的威、德與勢第三百八十八章神射第二百八十九章狼煙起(二)第一百六十一章巡狩帝第一百二十一章大索宮苑!第一章齊主高緯第二十一章遊街第四十八章銅雀臺閱兵第二百一十一章鄴城遊(三)第二百九十四章我爲狼,突厥爲羊!第四十七章斛律家的教育第九十四章且看龍虎鬥第四百零六章定策第二百一十五章黃雀、送別(二合一章節)第四百一十七章岷州之戰(續)第三百零七章論豬隊友第二百一十四章議和(中)第一百八十六章不回第二百八十四章幽州第十二章蘭陵王第二百七十八章望長安(一)一百零二章醞釀的殺機第一百八十七章斥責第七十五章獨孤永業第四十二章打鐵要靠自身硬第一百二十二章孤家寡人第三百七十二章獻城第一百六十章權力的野獸第七十五章獨孤永業第二百八十四章幽州第一百三十四章既生瑜,何生亮?第三百六十九章天道(上)第一百六十二章射虎第二百八十三章試刀第二百三十八章戰襄陽(四)第一百七十五章長安醉(一)第四百二十七章縫隙第一百零三章露出的獠牙!第一百七十章冬日小記(二)第二百一十二章鄴城遊(四)第二百八十六章齊人殘暴第一百一十三章轉戰汾北第三百二十五章兇猛的達奚長儒第四百二十一章朝貢(下)第三百六十四章奪軍(續)第一百七十九章長安亂(二)第十二章蘭陵王第一百七十四章北地烽煙(二)第一百二十六章淮南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