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你是何人?

大考將近,吏部各司主官自然也不能清閒。這些年朝廷重視教育,在中樞、地方很是修建了一批學府,以官學爲主,私學爲輔。官學中又分爲兩類,即中央官學和地方官學。

中樞官學是朝廷直屬,皆隸屬於國子寺,計有太學、律學、書學、算學等,師資力量強大,非有二品以上大員推薦或者權貴世家子弟,很難進去,其餘州、縣官學生徒雖然也有名額,但是不多。這些學子的考中機率比其餘人大上一倍不止。

其他舉選不從學校中選拔,而是先在州縣舉行預考以選人,稱爲鄉貢。舉子們聚集京師,成爲京城裡一道獨特的風景。他們要參加進士科,搏一個出身!

雖然靠着大員的舉薦也可以做官,不過這種官員前途有限,正經科班出身的官員是看不起這一類人的,也相當於沒有了政治資本,因此,哪怕這考試是名副其實的千軍萬馬過獨橋,他們也要闖上一闖!

皇帝親自下旨,讓斛律孝卿、李德林、顏之推做主考官,又表示親自入銅雀苑觀摩大考,對此次會試極爲重視,三人自然不敢怠慢,做足了準備,一個考場竟有十數個考官來回逡巡,學子統一用規範的楷書作答,考完便收卷糊名,打亂順序,防止舞弊。

若不如此,考生將名字填在卷子上,考官閱卷時,可以看到該卷的主人。若考生與主考官串通,極易在試卷上做手腳。故此吏部派專人在其名字之上糊紙加封,並蓋上吏部的印鑑。

考生交卷後,將所有卷子次序打亂再編上號碼,閱卷及排定成績時皆以號碼爲標誌。考完之後,立即批改,改完之後便行封存,待最後一日放榜前一個時辰,再拆卷錄名,如此,最大限度的保證了公開公正!

在大考之中,經文解讀以及算學佔了極大的比重,書文歌賦倒是不怎麼受重視。這些年朝廷也開始編撰統一的教材,往年考生抱怨最多者,是答案不標準。其實也怨不得,世家壟斷知識,同一卷經文可能各家都有不同的解讀,考官多處於自小言傳身教的影響,對於自己不滿意的答案不願意打高分。

秦始皇焚書坑儒,前人經典殘缺不全,雖然漢朝也有諸多大儒進行了研究整理,但內容卻缺失不少,都靠後人補充。其後戰亂不斷,經籍文字訛謬越積越多。以四書爲例,現在天下流傳的版本何止數十?也正是因爲如此,北齊朝廷才糾集了那麼多大儒,花費了一番功夫制定出了官方認證的教材。

這些典籍因流傳日久,加上南北分裂、版本不同且各自倚爲正宗。這對於要吸納天下人才的北齊朝廷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未有統一的版本,使生徒和考生們莫衷一是。所以,朝廷在有意識地控制這一局面。斛律孝卿、顏之推等人都是飽學之士,尤其顏之推,家學淵源,最爲靠近正統,由他來修撰最合適不過,沒有文人拒絕得了這份誘惑,畢竟這是流芳後世的美事。

會試有條不紊地舉行。考試之日,考生們通過層層關口,魚貫進入銅雀苑。這些考生自晨開始入苑考試,至暮方退。根據規定,舉子們到了晚間還沒有交卷,許燒燭三條。若三條燭用完,則必須交卷。

高緯在這幾日早朝之後,都會去銅雀苑觀看。就見一千餘名考生什麼都不用準備,聽到吏員呼其姓氏則入於內。其時天色尚暗,如長龍一般的隊伍緩緩移入銅雀苑的各考場之中,高緯看着這支隊伍,人人皆身着白衣,頗有白衣如雪的既視感,心裡暗自高興,頗有“天下英才皆入吾掌中”的感慨。

於是最後一關,自然而然就是讓這些從考場之中殺出的悍將面聖,當堂殿試了。以往高緯是不會做這些事情的,只是近年來朝廷無大的戰事,高緯也有空見見這些國家的棟樑之才,於是着人預備在昭陽殿安排學子覲見,吏部尚書杜臺卿帶領這三十人入了昭陽殿,學子們在來之前便已經被官員調教過禮儀,縱使心慌,但禮數是不缺的,隨同跪拜,三呼萬歲,然後戰戰兢兢起身。

在此之前,他們之中多數都是一些平民,即便考中爲官之後心態已經大不相同,但能當面見一見皇帝更是隆厚的恩典,許多人激動的渾身發抖,腦海裡盤旋着各種想法,但又好似是一片空白,茫然無措。這些高緯都看在眼裡,他不想他們太緊張,於是和顏悅色道:

“免了這些虛禮……朕開科取士,所爲求賢,無論身份、籍貫,都能加入,你們經層層篩選選拔到此,胸中才學、韜略想來必是不凡。若你們其中有人能將政道說出一二,教朕滿意,朕可以當即予以授任。主旨是‘民爲邦本’、‘撫民以靜’。杜卿,把考卷發下去。”

杜臺卿的父親是杜弼,以軍功起家,稱得上勳門顯赫。但到了杜臺卿這裡,爲求上進,他曾附和和士開,比爲朋黨,和士開被誅殺後一度受到牽連,若不是趙彥深看在他還有些才華,且沒有做過什麼大惡的份上順手爲他說了幾句話,說不得小命都難保。但也沒有得到重用,直到馮子琮倒臺給了杜臺卿向上攀爬的機會,他的能力在一衆重臣之中或許稍顯平庸,但勝在忠厚老實。

杜臺卿得了高緯的吩咐,早令人將那份考卷抄錄好,現在一一將之發到各人手中。考題甫一到手,學子們便迫不及待開始作答,殿內一時顯得很寂靜。聽着他們下筆的沙沙響聲,高緯來了興趣,立起身來走下御座,揹着手慢慢踱到衆人面前。

但效果並不是很好,許多人察覺到天子就在身側看着他們考,頓時就哆嗦起來,拿筆都拿不穩,高緯心知自己在這裡讓他們緊張了,於是偏開腳步看下那幾個不緊張的,杜臺卿觀察到陛下眉間的笑意愈發寡淡,猜想是不是這些考生讓陛下不滿意了……也談不上什麼滿不滿意,只是這些人的答卷都比較千篇一律,轉了一圈下來,沒有看到讓他耳目一新的觀點。

待收卷之後,高緯並不着急點評,而是先問:“爾等對我目前的施政舉措有什麼看法,對朕發佈的改制詔令有何看法?”寂靜無聲。杜臺卿咳嗽了一下,嚴肅道:“陛下問你們話呢,還不快快回答?!”

又擔心他們還愣在那裡,於是準備自己點名,他的目光瞟向一個約莫五十餘歲的書生,心想這人也許穩重一點,於是便點了他的名,熟料這位年過半百,身材幹瘦,留着一撮花白山羊鬍子的老頭子聽到尚書點到自己的名字,好似根本就沒有準備一般,慌不迭地答道:

“陛……陛下,草……草民沒有任何看法,只覺……只覺陛下心懷蒼生子民,是天降聖人,陛下的施政方針……那是萬萬沒有錯的。”

高緯心中失望,眼底的陰霾升了起來,又追問道:“那沒有什麼要補充的嗎?”那人也只是一陣支支吾吾,答不上來,臉上的汗涔涔而出,竟順着山羊鬍子打溼了他的衣襟!高緯擺出一副不以爲意的姿態,笑着說:“無妨,想必是太過緊張了。”於是開始點下一位。

等到一一提問完,遣人送他們出去之後,高緯才靠坐在龍榻上,撫額不語。杜臺卿的心裡更是煎熬,本來盼望着他們的表現好一點,讓他臉上也長點光,孰料這幫人實在平庸,唯一有那麼兩三個能言善辯、條例清晰的也是國子寺的。高緯一張張翻動考卷,嘆道:

“尋常百姓家出來的學子,終究眼界還是淺薄了一些,未能長遠,一碰到事情,便跟沒頭蒼蠅一般團團亂轉……需要下放好好磨練一下才行。”

這也是爲什麼權貴家的孩子往往比寒門子弟更有能力的原因,寒門子弟要追上他們,無疑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要消除這種壁壘,不知還要多久。高緯略一沉吟,下令道:“以後國子寺擴大對地方招生的規模,地方學府及國子寺出衆者,可減免學費。”

相對於前幾年的腳不沾地,事情扎堆似地擠在一起,這個秋天,時間就彷彿凝固起來了一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城外兵營時常有響動,將作寺沿河的各作坊也在加緊趕製兵器、鎧甲,隔得遠遠的,皇城裡有時都可以聽見乒乒乓乓的打鐵聲,戶部、兵部人人都忙碌無比,有心人稍微想一想便能明白,皇城裡的那位天子八成又在籌謀一場浩大的戰爭……高緯漸漸忙碌起來,各種公文、軍情一堆堆的往他面前送。

相比於男人的忙碌,女人倒顯得清閒很多,白日裡教一教孩子,與一些看得順眼、聊得過去的“姐妹”坐在一起,一天天差不多就這樣過去了……祈年殿側的院落裡,婉兒與底下幾個妃嬪在一起說笑,太陽正斜斜地掛在天上,梧桐樹開始掉葉子了,幾個宮娥滿頭大汗的追着一個小胖子……

“聽說咸陽王要回鄴城了,好幾個大都督、大將軍都要回來,也不知道是準備打南朝還是準備打周國……”胡昭儀呵呵笑道,皇后有意無意地橫了她一眼,看向面色有些發白的陳悅兒,安慰地拍拍她的手。近來朝野、宮中有各種風聲,說皇帝準備打南朝了,她懷着身孕,不能擔驚受怕。

這位南朝公主嫁到北朝以來,處處小心謹慎,不喜歡和人爭,安靜溫順,很合皇后的眼緣。也因爲如此,才處處照顧她一些。皇帝也喜歡這個女子,對她頗有情義,臨幸沒幾日便有了身孕,正是幸福甜蜜、如膠似漆的時候,忽然有消息說皇帝要準備跟她孃家打起來了,着實叫她吃了一嚇,後宮不得干政,具體的她們婦道人家如何能知道?可問也不敢去問,使得她近來日日懸心……

“陛下必是去打周國的,前兒還跟我談起過,怪我忘了告訴你。”皇后笑道。

那纖纖弱質的江南美人撫摸微微隆起的小腹,垂着頭溫順說:“娘娘的好意臣妾明白了,娘娘放心,我既然已經嫁過來了,便該一心一意侍候夫家……這亂世如此,那來的誰便一定要叫誰放心?我都明白的。”

她這一番話倒叫旁人都不免高看了她幾分,不是誰在她的位置上都看得開的。皇后招招手喊小胖子過來,“彘兒別跑了,回來。”

小胖子呼哧呼哧地跑來,一身赤色的九章冕袍鮮豔如火,愈發襯得小胖子白胖可愛,婉兒將他抱住,替他擦了腦袋上的汗,指着悅兒的肚子,問道:“想要一個小弟弟還是小妹妹?”

小胖子咬着手指脆生生道:“我要小弟弟!”

“爲什麼?”大家都詫異。小胖子振振有詞:“我又不是阿爹,要是生個妹妹跟小姑姑一樣,我煩都要煩死了!”寶慶頓時黑着臉站起來,作勢要抓他過來,“你說什麼,小沒良心的,過來!”可她那裡抓得住他,小胖子高珩老早掙脫母親的懷抱,一溜煙跑了個無影無蹤……

宮道內,一個長相和身材都很普通的男人正在前往昭陽殿的路上,闊別了幾年,斛律光終於又再次回到了鄴城。他在汾州掌着數萬大軍,又是皇親貴胄,實打實的朝廷重臣,這次回來也有許多事情要跟陛下商議。在拱廊拐角的地方卻險些與一個孩子撞上。

斛律光急忙站住腳,盯着他看,這個孩子生得白胖可愛,長相和陛下極爲相似,但眉眼之間又依稀可以看見自家女兒的影子……

斛律光心裡一跳,漸漸反應過來這孩子的身份。

他半蹲下,努力牽出慈和的笑容來,笑眯眯問道:“你是何人?”

“你又是何人?”小胖子很不爽他的口吻,挺胸擡頭,不甘示弱道。

第二百五十六章決死一戰(中)第二百八十六章齊人殘暴第三百四十三章長安秋意第二十六章樞密院第三百四十七章獵虎(二)第五十三章寒門寒門第二百六十六章梟雄的落幕(上)第四百一十八章戰與和第四百二十六章後事第四百二十七章縫隙第四百一十八章戰與和第一百六十章尾聲(三)第三百八十五章赤心第六十一章互市第三百八十章第九十七章《齊律》第二百五十二章用人不疑?第三百四十三章長安秋意第十七章問罪胡長仁第四百一十章第三百一十三章議和(上)第九章君臣相得第四百三十二章算數第三百九十七章決戰(二)第三百九十九章決戰(四)第四百零二章決戰(尾聲下)第三百六十五章天柱折第一百六十一章巡狩第三十五章醞釀第七十七章宇文憲的後手第三百八十九練兵第一百三十九章姚襄告破第二百四十八章前程遠大第六十五章祖珽第一百二十二章孤家寡人第一百一十六談判第二百八十六章齊人殘暴第六十二章大忽悠高緯第二百九十章狼煙起(三)第一百九十六章鄴城暗潮第二百四十九章火藥第十二章蘭陵王第八十四章宜陽——汾北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二章用人不疑?第三百三十八章劍指關中(二)第二百七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六章後事第三百六十章龍戰於野(四)第九十六章野望第九十六章野望第三百二十四章悲歌(二)第二百零七章入圍的第三方第一百八十九章心憂兒孫第一百八十二章杯酒釋兵權?第二百八十章望長安(三)第三百六十三章奪軍第三百四十六章獵虎(一)第三百九十四章囂張第二百四十四章後方第一百五十六章宇文邕第二百六十六章梟雄的落幕(上)第四百零三章大勢已去第一百九十三章羣蟻第一百七十章冬日小記(二)第二百八十章望長安(三)第一百一十四章考驗第九十五章突厥第二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四章議和(中)第四百三十五章虛僞邦交第二百四十一章粟末靺鞨第三百五十六章拔劍四顧心茫然(完)第一百章莫名其妙的請帖第二百三十九章戰襄陽(五)第二百一十七章新制第十章君臣奏對第三百九十八章決戰(三)第一百七十九章長安亂(二)第一百九十五內疚第一百六十一章巡狩第八章和士開的末日第一百零九章佈局天下(上)第二百一十一章鄴城遊(三)第三百六十四章奪軍(續)第四百零五章權力真空與難題第五十章出征(上)第四百零四章大勢已去(續)第三百八十九章決戰開端第一百六十一章尾聲(完)第二百八十三章試刀第八章和士開的末日第一百零一章羣魔亂舞第一百七十五章長安醉(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宿命之敵,相愛相殺!第五章家的味道第七十九章斛律光的盤算第三十六章朝歲節第四十八章銅雀臺閱兵第一百零六章爲了盛世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把手和二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