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

朱慈在御案之旁逡巡,聽着王家彥的言語,暫時沒有說話。

以科舉未開端的改革,必然掀起一場比李自成和建奴入關還要巨大的鬥爭。

贏了足以掃平國內的一切障礙,大明開往近代化的航道將一馬平川,再無阻力。

輸了,當然一敗塗地,以往所付出的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成功的概率,估計只有40%

科舉的改革,觸碰的是儒家的紅線,這一點,不但朱慈有所心裡準備,怕是整個朝會上的許多大臣都能意識到這一點。

有些人或許覺得這樣改革就是智障,純粹是捨本逐末,這並非依靠口才就能改變這些老頑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

而有些人只是爲了大明的江山着想,怕朱慈觸碰到國內動盪的紅線。

所以,大體上,無論是忠奸,都不覺得這次改革有實行的可能和必要。

但是這就是一場賭注。

朱慈有沒有這個必要賭,或許並不值得。

或許學着嘉靖萬曆天啓一樣,在幕後邊嗨皮邊關注着朝政遠比朱慈如此浪翻天的操作要穩妥的多。

什麼都不做,只等着西學東漸逐漸推行,幾百年後,大明並不會落後西方多少。

但是對朱慈來說,似乎並沒有太多的耐心。

御案之上,還有着一張的簡陋般的世界地圖。那是昭仁徒手描繪的送給了朱慈,被小心翼翼的珍藏在這裡。

每天上朝都能看的到,一遍又一遍。

那些被小心標註起來的兩個小人,乃是昭仁小小的憧憬。

只是她那小腦袋中,似乎還沒意識到,這樣的夢想代表着什麼。

代表着大明必須有足夠的實力踏足這些地方。

一二百年之後,隨着逐漸的西學東漸,大明朝的臣民必能以足夠驕傲的姿態遊歷世界。

但……對目前的大明來說,哪怕是前往本子國都兇險莫測。

畢竟大明還不足夠的強大。

留給朱慈的時間並不多,穿越者也只有他一個人而已,能夠以超前的眼光看待目前的局勢,並做出比較合理的決策。

這隻有朱慈自己能做到。

如果沒有大的動作,怕是直到朱慈死掉,也看不到大明威服四海的一天,更扯提有足夠的力量,讓昭仁能夠實現兒時的願望。

改革,那就是要說幹就幹,不懼風險,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猶猶豫豫的妥協,並不是朱慈的風格。

這麼強勢的改革,大明必將經歷傷痛,甚至還會流血。

但是對於大明這個小姑娘來說,如果不經歷流血,又怎能成長爲真正的女人。

朱慈不斷的在被感冒死的邊緣試探。

“百官代天子牧民於天下,若百官無德於民,又如何讓百姓傾心歸附於聖上?”王家彥,也豁出去了,繼續勸說道。

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你皇帝把蠻夷比作瘋狗,必須以刀子對待,咱們也認了。

但對內的話,總不能也用刀子是吧,還需要用俺們儒家的那一套,用仁德對待不是?這你總不能強詞奪理吧。

朱慈拿着刀柄敲着御案,讓下面的大臣肅靜。

“那爲何百姓仍然接二連三的造反?”朱慈問道。

“百姓之所以反,乃是爲官者無仁無德所致,若是以德臣而委之,則必無事端。”禮部員外郎出班言道。

似乎很有道理,也正切中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其他人也點頭稱是。

“是麼?王尚書,你可以告訴真,當初陝西因何而亂?”

“陝西民亂,乃是關中大旱,顆粒無收,百姓無食……不得不……”

王家彥,本來只是規規矩矩的回答,只是剛說到一半便說不下去了,此時他似乎意識到了朱慈爲何問起這個事情。

而他這樣就事論事的回答,恰恰和他之前所列舉的儒家思想所悖論。

“那你告訴朕,河南之變又因何而起?山東呢?北直隸呢?”

“說啊!”朱慈怒斥道。

“微臣……微臣!”

“乾旱,蝗災,水災,毫無例外,百姓們不歸附朕,不是爲官有沒有有德行,而是因爲他們吃不飽飯而已!”

“爲何吃不飽?沒有糧食!”

“糧食!”

“這纔是國家安定的根基所在。”

“國家強盛,則糧豐刀利,僅此而已。”

“朕不管你熟不熟讀聖書經義,誰能讓大明的糧食餵飽更多的人,誰能讓大明的刀子更加鋒利,這樣的人,纔是大明需要的人。”

“科舉事關國家取士,也應以此爲綱。”

朱慈着重的闡述了他最終立場,駁斥了文臣對於經書教義的維護。

或許,儒家的思想並非那麼不堪,在某些意義上能夠統治中國幾千年,也有他的精粹所在。

然而再精粹,也實在阻擋了朱慈改革的腳步,就像後世的外語一樣,有用?肯定有用,但是擡高的過了,必然將人才壓制的扭曲起來。

儒家被擡高了幾千年,要摔,必須摔的徹底,才能真正的讓大明脫胎換骨。

就像後世的太祖一樣,徹底打碎舊世界。

當然,這一切都從科舉開始,之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已經難以預料。

但是,既然已經做了,便沒有回頭的可能。

衆臣或許被聖上說服,也或許沒有,但在經過了如此驚心動魄的朝中爭辯之後,衆人也最終沒有反對的聲音。

表面上臣服於朱慈的決策,但心裡想的,那誰也不得而知。

朱慈並不在乎,還說的也說了,該聲明瞭也聲明瞭,包括向其他人用特別的方式解釋之所以改革科舉的原因。

如果,還有人敢於跳出來,那也只能利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人道主義毀滅。

“既然諸位都覺得改革科舉爲妥,那此事便如此定了下來。”

衆臣們突然覺得聖上有些不要臉,他們只是不敢表態而已。

“朕自登極以來,詔書從不過諸位,以至諸位拳拳爲國之心,難以報效,朕實心中有愧。”

羣臣們懵逼,早已被主宰的他們第一次聽到聖上竟然說出如此的話來,頗爲感動。

您老總算意識到了自己剛愎自用了吧,放權,放權,快放權,俺們早已飢渴難耐了!

不過羣臣們等到的並非是朱慈的放權,而是一份詔書,被朱慈舉了起來。

“所以朕琢磨着,這份科舉改革的詔書,由諸位百官聯合署名,用以詔告天下。”

媽的!

你他媽怎麼不去死!

第二百二十九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抓奴進行時第八十一章 京城余余事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二百二十六章 給朝鮮挖的坑第五十三章 政事決議(一)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五百零六章 必須嚴懲第二百零七章 瀋陽之恥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一百二十一章 回京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並進第七十三章 亡命天使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二百七十七章 民心(2/3)第三百五十一章 徵兵,調遣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清剿(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嚶嚶嚶第二十六章 最後的清剿(三)第二百七十三章 甲申七君子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兵臨廣寧城(2/3)第四百五十二章 歸京第四百九十一章 捷報第二百五十四章 忐忑的王永吉第三百四十六章 請命第四百九十章 推進第二百五十二章 啪啪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三百五十七章 號角第一百三十二章 口水戰第二百章 大玉兒有點慌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十八章 京城誅奸侫(七)第五百零三章 看不下去了第二百零五章 深黑的雙眸第三百三十七章 左良玉的結局第三百八十六章 做不到啊做不到第六十七章 入宮與邸報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七十六章 高山流水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四百零六章 孤注一擲的張獻忠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好學習第二百三十一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下)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廣寧關的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四百六十章 尼布楚條約第三百二十一章 殺手鐗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哈浩特第二百六十八章 民心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衛戰(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犯我大清着雖遠必賠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三百五十三章,從京城到楚雄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麻煩的車兵第三百六十四章 圍第四十八章 收民心(八)第四百六十七章 小事第五百一十三章 瘋狂第一百六十三章 韃清援軍(咬牙作死第二更2/4)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三十八章 膽大妄爲第四百八十章 索敵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戰役第二百一十七章 未知的信件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之獬的陰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此時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二百八十一章 動盪不安第二百零三章 撲街的大玉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喪失理智的朱慈第三百二十五章 震驚!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三百二十五章 震驚!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一百三十章 吳三桂的最終決定!第三百一十一章 準備背鍋的文臣第四百三十三章 計取雲南(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一章 魂穿與兩個公主第八十一章 京城余余事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略方針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臣的爭執第二百四十二章 反攻前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