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

美麗的女人,讓方以智左右爲難。

只得又在忐忑中度過一天。

……

寒冷已經席捲的北方的大地。

雖說如此,北方的百姓們卻享受到了難得的安寧,沒有戰亂,甚至連曾經橫行的瘟疫也自然的消弭。

崇禎十七年,不僅僅是歷史的節點。

也是氣候人文的節點,在十七年以前,大明的土地多災多難。

天災之中夾雜着人禍,將大明一步步推向深淵。

而在十七年之後,卻突然變了。

曾經的災害,自然的消失,乾旱沒了,瘟疫也沒了。

入關的韃清簡直運氣好到爆炸,撿了漏般的進入中原。

不過,在這裡,就變成了朱慈朱慈登基爲帝的大吉之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崇禎時期的災害,在新皇登基後煙消雲散。

雖然氣候的轉好,和朱慈本人完全沒有任何關係。

但是扛不住大臣們很多還是很迷信的,大臣們很迷信,下面的百姓更迷信了。

災害的消失,簡直就像是老天在告訴大家,新皇帝纔是真正讓老天認可的天子。

原本朱慈的威信,在北方的百姓中已經到了頂峰,現在又在這種不可質疑的事實下面。

更沒有人敢於質疑朱慈作爲天子的合法性。

當然,朱慈對於京城以及附近的州縣,已經統治的十分牢固,所謂的天象只不過是在他統治的基礎上錦上添花罷了。

不過,還在冷宮裡崇禎心裡可真不是滋味,在後宮裡,聽說了欽天監奏報的事實後。

崇禎只能嘆息……莫非大明那十幾年的災禍,真的是因爲老天不喜歡他這個皇帝?

憑什麼啊?他哪裡不好了啊!

北方是平靜的,只要經過幾年的修養生息,很快便會恢復戰爭的創傷。

但南方,還並沒有安穩。

李巖和左良玉之間的戰爭,基本拉開了序幕。

無論是李巖和左良玉都打着大明的旗號,將北京的朱慈奉爲正統,李巖效忠北京,那是當然。

但左良玉也搞這麼一出,實在讓人覺得可笑。

當然李巖知道,左良玉這麼做也只是爲自己留後路罷了。

關鍵還是在這一次戰爭的勝負。

這一戰可是大明的國運之戰!

若勝,平定左良玉的禍根,內部穩定了大明的形勢,無論是繼續打擊僞順,還是僞西,都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若敗,南京落在左良玉手中,這之前的努力都將徹底白費。

在兵力上,左軍佔有絕對的優勢。

李巖依靠的是,南京那高到令人窒息的城牆。

在左軍行動之前,李巖已經做好了備戰工作。

從北邊帶來的兵力並不多,加上南京本地的守備力量,滿打滿算,不過四五萬人。

這四五萬人,戰鬥力參差不齊。

一部分是沒有經歷過大的戰事的鄉間兵練,還有一部分是南京京營那些不怎麼靠譜的混蛋們。

作戰能力比較強的乃是從北京調來的三千皇衛營部曲,由黃得功統領,他們基本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思想和覺悟性比較高,能夠活下來,這就足以說明他們已經配的上精兵的稱號。

這樣的陣容,看起來只是馬馬虎虎,要是對方是韃清的精銳,或許還真有的打。

被幹掉,被碾壓都不足爲奇。

但是……左良玉,那也只能呵呵。

“左良玉只是徒有虛名而已。”黃得功在戰場上混了這麼些年,對大明的許多將領的能力都有着自己的看法。

在他看來,周遇吉,曹文詔那樣的人,才當的上名將的稱號。

左良玉……還真讓黃得功看不上眼。

首先我們列舉一下,左良玉在成爲總兵的這十幾年裡那些驕傲的戰績吧。

好了,列舉完了。

所以說,當黃得功對左良玉表現的不屑,也是有事實根據的。“左良玉號稱百萬,實則二十萬,而其部精銳,在朱仙鎮一役損失殆盡,能戰者不過二三萬,其餘不過烏合之衆而已。”

李巖也深表贊同,他曾經是李自成的人,和左良玉還是大眼瞪過小眼的。

他們農民軍已經算是烏合之衆了,被明朝一些強勢的將領以少打多追着揍的例子不勝枚舉。

但是……左良玉的烏合之衆,比農民軍還要烏一些。

這樣的廢物,竟然能做到總兵官,其手下二十萬大軍,還真是不敢想象,簡直就是大明的悲哀。

“還不是多虧東林人的保舉。”黃得功不屑道。

左良玉是東林黨的軍事代言人,東林黨首腦侯恂親自py起來的大將,他能不能做大,和他有沒有能力,關係不大。

只要親近東林黨,一個廢物,都能推上大將的寶座,僅此而已。

“左良玉,要麼不敢進敵,要麼遇敵則退。但有勝者,若非虛報功勞,便是拾人殘羹罷了,實在不足爲懼。”黃得功說道。

李巖也深以爲然。

這也是聖上在安排對左良玉的軍事事務時,並沒太過於重視,似乎只當做跳樑小醜一般。

除了派來三千皇衛營的將士充當中堅力量外,連援軍似乎也並沒有準備。

左良玉所謂的二十萬大軍,也只是在數字上嚇唬人而已,在某種程度上,左軍的戰爭實力,比當初的二劉還要差上一線。

但是,這並不代表李巖可以高枕無憂,隨意的應對。

在沒有取得勝利前,李巖還是十分小心謹慎的。

在左軍抵達南京之前,不僅僅將兵力收縮起來,同時堅壁清野,儲存好糧草,以防萬一。

九月中旬。

左軍浩浩蕩蕩的殺奔南京而去。

二十萬大軍,水路並進,看起來還真有些壯觀。

這是孤注一擲的做法,只要能夠幹掉李巖,實際上也是給新朝廷一個下馬威。

當初因爲自己實力強大,連崇禎都不敢動他,小皇帝竟然不把他放在眼裡,也必將後悔。

拿下南京,然後順理成章的接受朝廷的招撫,爲自己能夠繼續擁兵自重贏得政治資本,保證自己的利益和性命,這就是左良玉的想法。

蕪湖和南京相距並不遠,前後三百餘里,前鋒兵勢即將抵達南京。

第二百六十一章 回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啪第四百六十四章 風動第四十二章 收民心(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燧發槍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三百六十章 嗅到的機會第三百三十七章 左良玉的結局第三百五十五章 西軍動作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休止的問題(3/3)第一百三十一章 籠中之鳥第四百八十三章 聲音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八十四章 沙河之畔第五百零四章 成長第二百八十七章 文臣的爭執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五十九章 全力生產(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二百八十三章 孝陵衛的想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反攻前的準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二百七十五章 會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命所在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第六十二章 練兵(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燧發槍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一百九十八章 屈膝的滿臣第二十章 京城誅奸侫(九)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四百二十一章 抵達石柱第二百二十九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闈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五十八章 全力生產(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破十萬兵第三十九章 登基建元(三)第三百九十二章 北部問題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錢謙益第一百四十八章 燎原的怒火第四百二十章 此時的朱慈還在趕來的路上第四百一十五章 英烈第一百六十七章 一信足抵十萬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未知第九十九章 死士第三百二十一章 逆轉第四百六十八章 北庭第三百一十五章 矛盾在激化第一百八十章 城下罵戰第九十二章 仁君第四百三十九章 舉棋不定第五百零一章 順風第六十九章 認知不協調第一百五十章 罪惡,狂歡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七十四章 抄傢伙第四百七十五章 很不甘心的夏完淳第四百一十五章 英烈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二百七十一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第五百零二章 社交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緬甸和沐天波第四百九十七章 匍匐第二百一十二章 拆分禮部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四百四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三十章 至高的力量(一)第一百零七章 納降第一百七十章 硬磕廣寧關的計劃第十一章 太子叛亂第五百零五章 小潘北京奇遇記第四百七十三章 遠征遼東第四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又不安分了第九十五章 頭戴綠沿帽第四百二十九章 北事又起第八十九章 戰利品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四百一十章 石柱保衛戰(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三百八十六章 做不到啊做不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家彥的家務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軍備發展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二王兩公主一妃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之獬的陰謀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兵不血刃第二百一十四章 壓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