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軍事計劃向來是不會公佈具體的預算去向和建造計劃的,這個年代也沒有人會要求大唐搞軍事透明,因爲就壓根沒有人覺得軍事是應該透明的。放到歐洲國家身上,他們也同樣不願意自己的所有事情都被公佈出來,哪怕是大部分都不可以。
實際上大唐在隱秘中進行的科學和工程計劃還有很多很多,核工業是這個樣子,由於不面向普通人,甚至理論物理學的大學生們在學到這一部分的時候都要被學校要求籤署保密協議。而核工程的學生甚至是學校秘密約談優秀學生,告知國家有一重大機密項目需要新人才,是否願意加入進來,加入進來可能長時間都會被迫隱姓埋名,但是個人待遇上會有比較大的補償。這也確實是真的,參與大唐核武器計劃的主要工程師們,基本上都在荒無人煙的地方擁有一棟豪宅(笑不動)。
各導彈項目也是一樣的,別說搞洲際彈道導彈的科學家,就算是搞防空導彈、反艦導彈和反裝甲導彈的,仍舊屬於被嚴格守護的。這種保密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外界對於大唐的軍事裝備更新換代全然無知。加上大唐對軍事基地執行嚴格的軍事保密法,禁地禁止接近和拍照,也使得歐洲國家就算派遣間諜,獲得的軍事情報也是相對有限的。
而與導彈項目相通的另一個科學事業,航天事業在大唐同樣被秘密地進行着。在大唐第一顆中程彈道導彈試驗成功之後,當時的總統白南就要求下屬單位進行航天工業的發展。大唐很快就發射了火箭,並將大唐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射入了近地軌道。比起另一位面,大唐的這首顆人造衛星可複雜得多,因爲直接是用集成電路碼出來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大唐開始密集地向天空發射人造衛星,這些衛星的用途十分多樣,包括科學衛星、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衛星等,當然對於大唐來說利用價值可能最大的還是各種軍事衛星。
在白南卸任之前,就已經授權批准了大唐歷時12年的長期航天計劃,這個計劃倒不是載人航天,而是發射一系列全球定位系統衛星,建造大唐版的北斗系統。大唐航天工業集團將首先發射試驗衛星,研製地面接收機及建立地面跟蹤網,驗證系統的可行性。隨後進行初步的組網,發射六顆衛星,確定定位精度和實用性。最後大唐將發射總數32枚實用導航衛星,全面建成北斗系統。
幾乎所有的穿越衆都知道北斗系統對於軍用民用有着怎樣巨大的作用,其價值可能超過數百億。特別是對軍方而言,如今他們已經裝備了數量不少的制導武器,主要是慣性制導、電視制導和紅外製導等模式,一旦擁有北斗制導,那麼將大大增強軍方的打擊能力,無論是陸海空軍任何的遠程殺傷武器,威力都會實現倍增!
而在北斗系統尚未完成之前,大唐軍事領域使用最多的還是偵察衛星和通訊衛星。
大唐航空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空軍研發了多型戰鬥機,換代速度甚至堪比裝備速度,但是大唐始終沒有研發遠程或者高空偵察機,當然歐洲沒有任何國家有能力阻攔甚至發現這種高空高速的偵察機,但大唐根本不屑於浪費這個錢。搞飛行器的偵察,一架超音速戰機進行適當的改裝就能夠使用了,根本沒有歐洲國家的螺旋槳飛機追的上。而大唐真正有興趣搞的還是從大氣圈外直接下看的偵察衛星。
大唐在運載火箭、電子設備和光學工業上的成就不小,很快將這些子系統整合起來,變成了大唐的偵察衛星。僅在1810年,大唐航天工業集團就像外太空發射了總計14顆照相偵察衛星,主要對準的就是歐洲各主要國家,收集各種軍事非軍事目標的相關情報。
同樣重要的還有通信衛星,新的戰爭形勢下,越來越多的情報和數據正在產生,而這需求更有效有力的通信手段和設備,大唐已經決心建立以衛星傳輸爲主要中介的軍事信息傳遞系統,對各種戰術戰略任務進行協調。軍事通信衛星的使用將徹底革命化大唐的指揮和情報系統,並將唐軍帶入新的紀元。
一顆通信衛星主要起到中繼的作用,將地面a點傳來的信息,快速傳遞到地面b點,而按照以往的方式進行傳輸,可能需要利用有線和無線電設備,需要長時間的架設,還可能被幹擾。當然最主要的工作量是在前期建設方面,無線電雖然是無線的,但建設各種地面基站和進行保障也是大筆投入。而使用通信衛星的成本和效率都大大地優化。
通信衛星當然也不僅僅包含軍事用途,直播衛星可以使得人們看到直播的盛況,民用航空和海事也可以利用其進行通信,增加方便性和安全性。
而人們在享受新技術的便利同時,是不清楚到底是什麼東西給他們帶來了這種便利的。大唐小心地保護着有關重要技術的信息,甚至連一個技術名詞都是被限制在公衆輿論上曝光的東西。
當然想要徹底地讓別人不清楚,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人造衛星爲例,在地面上的天文愛好者在觀測的時候,經常在來不及對焦的情況下,發現有什麼東西快速的從視野中一閃而過。很多人都不清楚那是什麼,並且想要進行搜尋,也有一些情報得出,但是歐洲國家暫時不清楚那些到底是什麼東西,也沒有任何一個歐洲國家主動詢問大唐有關的情況。
大唐也不可能永遠封殺有關的消息,估計用不了太長時間,最終人們都會知曉這一切的。因爲也不用過太長的時間,不怎麼安分的胡發奎就會徹底地解決掉唯一一個可能挑戰大唐地位的政治實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