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邏輯辯證分析法來讀楚漢歷史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不喜歡的可以跳過。

(一)談談《史記》這本書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而當這個勝利者建立的朝代綿延數百年,這種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沒有哪個勝利者會在史書上故意抹黑自己,要麼一碗水端平嚴格按照史實來,要麼就是或多說少的抹黑對手和前朝亡國之君。

這是客觀存在的規律,不承認這一點的人都是自欺欺人。

司馬遷的《史記》是在什麼情況下寫成的?那是在大不敬罪名下,遭受腐刑之後,在堅忍和屈辱中寫成的!

此種情況下要寫一本史書,漢朝得有多少雙眼睛盯着《史記》?

漢朝皇帝一想到自己下令腐刑的人正在寫一本傳承千古的史書,能不多加關注嚴查覈實內容嗎?

從古至今,有太多的人才寫不出東西,但挑毛病都是一把好手。

這種高壓之下,司馬遷敢胡亂編排劉邦和項羽嗎?是想讓全家都來個腐刑嗎?

所以,司馬遷能做到的就是儘量貼近歷史的真相,做到有理有據,辯無可辯,舌戰羣儒也能勝之。

但是,漢朝要的是一本完全符合歷史的史書嗎?

不是的,劉邦在整個建立漢朝的過程中,幹過太多狗屁倒竈和背信棄義之事,使得劉邦得天下並非正統。

若僅僅是有關劉邦個人的聲譽也就罷了,有很多都是會動搖國本的東西,決不能讓相關的內容原封不動的流傳出去。

但司馬遷撰寫《史記》在當初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了,如果單純的把《史記》毀掉,那也是萬萬不行的。

於是乎,就有了漢朝兩次大規模刪改、多次增補《史記》的事實。

爲什麼是兩次呢?

因爲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就已經預料到刪改這種情況了,他爲了給後世留下真正的歷史,又偷偷抄了一本,總共寫了兩本,只交上去一本。

而另一本交給了自己的女兒保管,秘密傳承下去。

上交的那一本當時就遭到大量刪改,並且保存在皇室寶庫中,不允其他人看。

司馬遷女兒保管的一本,因其嫁給了楊氏,最終落在楊家手裡。

漢宣帝時期,司馬遷的外孫楊惲開始把該書內容向社會傳播,但是篇幅流傳不多,很快就因爲楊惲遇害中止。

東漢時期,《史記》終於得以廣爲流傳,但卻是在又刪改爲十餘萬言的前提下。

可以說,這時的《史記》已經面目全非,淪爲了維護漢朝統治者的工具,其最關鍵的作用還是證明劉邦反叛項羽建立漢朝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可爲什麼刪改之後的劉邦記載,依舊有很多黑料呢?

講真,漢朝的皇帝其實已經無力去洗白劉邦的人品了,實在是有些事蹟太出名,頂多在能力上給劉邦多添點彩,然後再極力抹黑項羽,藉此反襯劉邦。

而且劉邦是個連自己親人都坑的狠角色,使得劉邦後面的漢朝皇帝也沒心情冒着被世人嘲笑的風險去給劉邦洗的太白。

被推下車的漢二世對劉邦肯定沒有好印象,不可能爲劉邦去掩蓋,而且他也沒有機會給劉邦人品遮羞,因爲和劉邦同時代的人還有不少,有些事蹟不說人盡皆知也是流傳廣泛,根本遮不住的。

哪怕是漢文帝對劉邦的印象也是極差,八歲的時候就被封去了和匈奴接壤的代郡,而且其母薄姬還不允許跟隨照顧,直到劉邦死後,母子才得團聚。

漢景帝因爲劉邦的劉姓王分封制度,承受了七國之亂的惡果,又因爲和親之策養肥了匈奴,同樣難受得很,似乎也沒理由昧着良心去給劉邦的人品洗白。

漢武帝時期,國人已經明白和親無用,反而會把匈奴喂的越來越貪婪越來越強大,終於下定決心奮起反抗,並且成功站起來了。

司馬遷也在這個時期寫了《史記》,漢武帝雖然下令刪改了很多內容,但有關劉邦人品的不光彩事蹟還是保存下來了不少。

諸如慢而辱人、貪財好色、推子下車、分一杯羹、稱帝后屠殺項羽舊部、把彭越做成肉醬給英布吃、屠城夷三族等等。

但是,涉及到皇位和江山穩固的問題,漢朝皇帝就不能不管了,劉邦反叛項羽的正義是必須要堅持和證明的,抹黑項羽也是必要的。

只不過項羽的有些事蹟同樣家喻戶曉,不是想抹就能抹掉的,故此史書中才有了項羽善的一面。

如果項羽仁愛的那些事蹟是假的,漢朝爲何要讓這樣的內容出現在史書上?證明劉季殺了一個仁愛之人有什麼好處?項羽既然是個魔王,那就按實際情況寫唄,反正已經刪改《史記》了,爲何不把假的內容一塊處理了?

所以說,史書上有關項羽善的記載都是真實的,辯無可辯的,漢朝不敢亂改的。

(二)辯證的看問題,你會發現更多真相

或許有人會問,那些項羽的黑料就一定是假的嗎?項羽就不能是個精神分裂雙重人格,一會兒好一會兒不好嗎?

劉邦不也是一會兒人稱寬厚仁愛,一會兒冷血無情嗎?

我們用現代刑偵的邏輯思維來考慮此事,通常情況下,誰得利誰就最有嫌疑。

假設項羽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魔王,爲什麼劉季和其家人犯在項羽手上的時候就什麼事都沒有呢?

難道說劉季有上天庇護,項羽一遇上劉季就善心大發智力變負?一邊頂着彪悍賊滑的帽子,一邊又幹出各種無腦蠢事。

比如劉季想爲關中王,但子嬰這個正主不除,劉季如鯁在喉,項羽就殘殺子嬰又火燒咸陽大失秦人之心,把秦人民心送給劉季。

千萬別說秦人的人心是劉季用約法三章自己掙來的,約法三章的內容就是不讓殺人搶劫盜竊之類的基本法則,哪怕是暴秦時期這些也是不被允許的。

項羽是在鉅鹿之戰的時候就已經失去秦人的人心了,因爲項羽在鉅鹿之戰殺了二十萬秦軍,這是血海深仇,但遠不如坑殺降軍更能詆譭項羽。

又比如劉季想反叛項羽沒有藉口,項羽立馬就陰殺義帝又弄的天下皆知,多貼心。

還有項羽去齊國平叛,又是一波屠城,失去齊國人心,完美助攻劉季。

那真是項羽所到之處無不殘滅,然後項羽一走立馬就恢復了往日繁華,要人有人要糧有糧,反倒是項羽的軍隊常常吃不上飯。

項羽要真幹了那麼多坑殺屠城惡事,人都殺光了,章邯被封王之後的兵馬哪來的?劉季一招手就集結了幾十萬大軍,打光了再招又是幾十萬,帶主角光環的召喚師啊?

仔細品讀漢朝史書就會發現,有關項羽的記載大多都跟這些項羽黑料有關,哪怕是表面上有褒揚項羽的意思,也暗含着項羽的不義,純粹的正面記載少得可憐,可就因爲這麼點正面記載,司馬遷就被扣上了項粉的帽子。

項羽仁而愛人,這句話絕對不是司馬遷瞎編出來的。包括一些爲戰馬和受傷士兵流淚,被冠以婦人之仁的記載,都能證明這一點。

另外,或許修改《史記》的那些人自己都沒有注意,項羽在整個從起義到敗亡的過程中,項羽都一直在以安天下爲己任,併爲之努力。

秦國暴政百姓苦不堪言,項羽站出來推翻了秦朝,並放緩了稱帝步伐,迅速止戈停戰,讓百姓休養生息,安了一次天下。

劉邦野心不死,利用田榮挑起戰爭,項羽又是竭力的促成停戰,包括派人遊說韓信三分天下,還有和劉邦的鴻溝協定,都是爲了早日止戈。

最後一次,項羽是有機會返回江東的,憑藉長江天險勝負猶未可知,但是他卻選擇了自刎而亡,單方面結束了楚漢爭霸的戰亂。

當然,自刎的原因並非只是爲了這一點,但項羽確實是用自己的命結束了這場戰爭。

而且項羽救下的不僅僅是江東的百姓,這場戰爭持續的越久,全天下的百姓都要跟着受苦,劉季統治的區域爲了供給百萬大軍異子相食的慘劇恐怕都稀鬆平常了。

退一萬步講,項羽上山打游擊,熬個十年,等劉季死了再起兵,甚至不用等劉季死,等到劉季殘殺功臣的時候跳出來振臂一呼,這天下也未必會再姓劉。

但這與項羽安天下的本意相悖,項羽沒有選擇這樣做。

只可惜,項羽最後爲安天下做的努力再次化爲泡影,劉季在位八年發動戰爭一個接一個滅掉了所有異姓王,僅存的一個長沙王也是原來的長沙王用自己的命和所有實力換來的。

再加上白登之戰打匈奴,劉季無腦亂衝葬送了漢朝可以匹敵匈奴的軍事實力,從此任匈奴欺辱,直到漢文帝繼位後百姓才真正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

哪怕是劉邦死了,他留下的呂氏禍根也依舊給天下帶來戰火。

項羽真的錯了,哪怕他上山打游擊,這天下的安寧也能比劉邦得天下來的更早。

這些都是我從漢朝出品的史書中讀出來的,漢朝很偉大,但不代表劉邦是個明君是個好人,也不代表項羽就是十惡不赦的反派。

當然,即便我用漢朝修改的《史記》證明了項羽是個仁愛大英雄,對某些人而言也依舊是徒勞,因爲在他們眼中《史記》是一部私史,非官方的,就差給定性成野史了。

我就納悶了,寫書的是漢朝史官司馬遷,其父也同樣做過史官,《史記》成書後又在官方主持下大規模刪改了兩次,增補數次,這還能算私史?《漢書》都大量引用《史記》裡的內容,這能叫私史?

有些專家真的可以去吃屎的。

(三)騙人騙到底,黑人黑全套,但在邏輯分析下,假的就是假的

言歸正傳,那些篡改歷史的人,怎樣證明劉邦反叛項羽奪取天下是正義的呢?

很簡單,只要往項羽身上潑髒水,證明項羽是不合法不合理,活該被反叛的就行了。

而且劉邦在反叛項羽爭天下的過程中就已經這樣做了,其所列舉的項羽十大罪狀全都是有鼻子有眼,矇騙愚民足夠。

在《史記》之前還有一本史書名爲《楚漢春秋》,作者是陸賈,和劉邦同時代的人,這本書就已經是在一定程度上被美化過的了,只不過有些事人盡皆知,沒法去掩蓋。

但是到了刪改《史記》的時候,很多記載都已經死無對證,可操作的空間還是很大的,特別後面那次刪改更是如此,而且漢朝皇室一直把持着《史記》沒有讓其流傳出去,添油加醋抹黑項羽粉飾劉邦並不難。

做戲做全套,有關項羽的記載從一開始就處處透着詭異,很多地方都經不起推敲。

比如說項羽學這個不成學那個也不成,好像一無是處,可爲什麼這樣一個人卻能連戰連捷,一生大小七十餘戰從無敗績?

我看應該是學這個也學的快,學那個也學的快纔對,而且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領悟,不然憑什麼年紀輕輕的就能統領天下諸侯?

另外,項羽這個人深受儒家仁義禮智信道德準則的影響,言談舉止很顯然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不像劉邦張口就辱人。

士可殺不可辱這種思想更是被項羽體現的淋漓盡致,侮辱項羽的人,項羽必殺之,殺不掉寧可自殺也不接受屈辱投降。

還有關於項梁和項羽殺殷通起兵的描寫,實在是過於詳細了,高度體現了項梁和項羽的不仁不義,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殷通是項梁朋友這件事就有待商榷,就算是朋友,交情也深不到哪去,項梁在楚地知名度極高,殷通這種關係的‘朋友’項梁多的是。

真實的情況多半是項梁爲了在會稽郡立足,纔不得不認下殷通這個場面上的朋友。

其次,會稽太守想起兵反秦,卻說要項梁和桓楚領兵,而這個桓楚正逃亡在大澤鄉,具體在哪隻有項羽知道,於是項梁藉機把項羽叫進來殺掉了殷通。

看似殷通把項梁當至交找他來商量起兵反秦的事,也有了項羽出場的藉口。

但仔細一想問題就大了,桓楚到底是何許人也?他憑什麼和項梁並列?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之後,桓楚不知道犯了什麼罪逃到了大澤鄉,爲什麼沒有被義軍重用?

需知大澤鄉可是在會稽郡治吳縣八百多裡外,殷通連桓楚在哪都不知道,爲什麼就非要指名道姓的要桓楚領兵?

桓楚知名度這麼高,爲什麼有關桓楚的記載最早就是殺殷通這件事?

而桓楚的另外一個記載,恰巧是與項羽殺宋義有關,是桓楚把項羽殺宋義這件事報告給楚懷王的。

別忘了在劉邦給項羽安排的十大罪名當中,就有項羽殺宋義這一條,桓楚這個龍套演員恰巧又在此時登場了。

最後,假如殷通是項梁好友,又是真心起兵反秦,項梁又真的是個背信棄義的小人,藉機奪了殷通的軍隊。

那這件事怎麼會流傳出去的?甚至連雙方的對話每個細節都被記載到了史書裡,真正的知情者不應該只有項梁和項羽兩個人嗎?難道項梁不知道這樣做有損自己的形象嗎?

可事實上項梁有因爲起兵的事毀掉了政治形象嗎?

非但沒有,而且項梁成了武信君,各方勢力包括劉邦都來投靠項梁。

所以項梁和殷通的對話包括殺人的動機都只是一個拙劣的謊言罷了,目的就是黑項梁連帶着黑項羽。

真實的情況已經掩埋在了歷史長河中,但我也可以腦補出一些,肯定比史書上記載的更符合邏輯。

殷通見大澤鄉起義聲勢夠大,不滿足一郡太守,就起了自立爲王的心思,但是陳勝吳廣起義尚且借了天命和楚將項燕的名義,他直接反秦能有人追隨嗎?

可巧的是項燕的家人後代就在會稽郡,用這個活招牌不比陳勝假借項嬰名義高明得多嗎?

所以殷通就找來了項梁,讓項梁當面旗幟或者說是傀儡,而項梁將計就計把項羽這個項嬰後人帶去見殷通。

殷通自然要對項梁和項羽有所防備,武器是帶不進去的,奈何項羽武力蓋世,搶把劍還不是輕鬆加愉快?

於是乎殷通就悲劇了,項梁藉機奪了會稽郡,成功起義。

還有一點也能證明項羽殺殷通不仁不義純屬污衊,假設這件事真的,那麼劉邦在列舉項羽十大罪狀的時候,首先就應該把這件事放在前邊,可是根本隻字未提。

除了上面提到,其他有關項羽的黑記載也大都經不起推敲,有一定邏輯能力的人都能發現問題。

而且有很多通過考古界給出的證據,已經可以證明項羽是被冤枉的了。

關於項羽屠城的問題很多人已經談過了,我也分析過,不想在這重複了。史書中確實也用屠這個字眼來描寫項羽的兇名,誰讓筆在人家手中呢?

但是無論是《史記》還是《漢書》等等史書中,劉季及其下屬屠城的記載都比項羽要多。

倘若屠城就應該被千古批判,而劉季屠城又是板上釘釘的事,那該怎麼維護劉季的正義形象呢?

當然還是靠抹黑項羽了,不光屠降兵,而且還要屠百姓,婦女兒童都不放過,什麼無不殘滅,大火三個月不滅等等,最次也能給百姓一個大家都屠城的印象。

如果大家還有興趣看老酒侃這些有關楚漢的分析,可以去我老書那邊的作品相關看看,裡面有一些詳細的分析文章。

第428章 血戰第497章 大捷第551章 使徒第365章 天龍八部第399章 傳位第86章 決戰九江(十五)第443章 神墓第385章 六脈神劍第615章 決戰(六)第199章 盧綰自保第152章 氣運神龍第561章 紙片第579章 爆第620章 掌天第258章 夜襲第231章 意外收穫第337章 守財奴第500章 迎擊第592章 薨第516章 戰三魔第615章 決戰(六)第586章 三國第311章 烏騅第201章 家天下第251章 投降第289章 昆陽決戰(二十六)第18章 四面楚歌(一)第448章 屠國第366章 逍遙派第206章 盟約第427章 埋伏第619章 即將完結第126章 直搗黑龍第34章 風箏第451章 震驚第307章 備胎第485章 秒殺第473章 大乘第447章 出征第374章 又雙叒第206章 盟約第105章 還屍第104章 談判第305章 疼第493章 一起第327章 永夜(十一)第295章 昆陽決戰(三十二)第39章 淮水之戰(一)第200章 霸氣第528章 壓制第86章 決戰九江(十五)第85章 決戰九江(十四)第341章 項羽卡牌第22章 霸王別姬第319章 永夜(三)第468章 抱歉第39章 淮水之戰(一)第247章 昆陽城第304章 飛龍在天第382章 伏虎第473章 大乘第283章 昆陽決戰(二十)第208章 內情第509章 不冤第531章 蜉蝣第28章 突圍(六)第583章 新生第46章 淮水之戰(八)第121章 霸王鋒芒第388章 不死就行第541章 契機第229章 俠之大者第108章 如你所願第239章 昆陽前戰第202章 童言無忌第450章 一鍋端第393章 駐顏功第179章 準備後事第260章 鬥獸第188章 蕭何必須死第601章 奉先第93章 殺手鐗第332章 永夜(十六)第596章 過去第557章 解決第245章 撲朔迷離第491章 約戰第436章 香疤第539章 答案第138章 第二位面第303章 戰龍於野第363章 離別第262章 全滅第572章 虛驚一場第25章 突圍(三)第65章 哪裡逃第174章 天子劍第453章 狠人第316章 凶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