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秦十二金人(下)

bookmark

第九百四十八章 秦十二金人(下)

……

但劉東一直對十二金人以夷狄人爲原型鑄造金人的觀點表示懷疑,要知道根據‘清華簡’的記載,秦人並非出自西戎,而是軒轅黃帝之後,秦人的文化主要來自周文化,而戎人的文化則來自寺窪文化。

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漢水上游兩岸開闊的川塬和平緩的臺地上,而戎人則多居住在西漢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帶。秦人與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錯,對峙分佈。根據考古發現和史書記載,秦人與戎人進行了長久慘烈的拉鋸戰,兩個部族無論是民族性還是文化都格格不入。

而秦國第四代國君秦仲,第六代國君秦襄公都是倒在征伐西戎的戰場上,而秦國五百多年的歷史,有一半以上是跟西戎的戰爭史,西戎和秦國的仇恨,比今天的中日之仇分毫不差,試問秦朝怎麼可能把自己鎮國之器鑄造成戎狄人的形貌,這是噁心自己嗎?

就算是鑄造,也應該是鑄造成跪拜、叩首之類的形象來噁心敵人,象徵自己的功績!

至於所謂的十二金人象徵‘秦所建立的封建統一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大團結的國家。’更是無稽之談,始皇帝嬴政是多麼雄心壯志,並且驕傲的人,被他所擊敗的六國人都不放在眼裡,更何況是戎狄!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法家軍功授爵治下的秦朝就是一部嚴密的戰爭機器,她用五百萬人口,支撐起了上百萬的軍隊,並橫掃六國,一匡天下,這在任何軍事專家眼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秦朝做到了!

秦代堪稱是中國曆代王朝中軍事實力最爲強大的朝代,也是一個你不服,我就打得你服的軍事大帝國!

所以。驕傲的秦人在收繳天下之兵鑄造鎮國之器的時候,形象只能是秦國人自己,從來不會考慮其他!

就像現在劉東所見的高度將近14米,重量超過80噸。身穿鎧甲,手按寶劍,神情肅穆的武將形象的青銅巨人跟鹹-陽秦兵馬俑的形象有八分相似!

不過相比秦兵馬俑,這尊十二金人的鑄造要更細緻,形象更生動。當然價值也更高!

除了這尊站姿的青銅人像之外,剩下五個大木箱中裝載的同樣是一個金人,不過這個同樣做武將打扮,身上銘刻着內容相似銘文的十二金人之一,不同於前者,而是一個手持秦弩,半蹲做發射狀的姿態!

相比前者,它的高度只有9米,而且重量也相差近30噸!

看着它們,劉東真是既激動又心痛。激動自己能夠得到這樣的國之瑰寶,心痛原本完整無缺的他們被孫殿英以及他手下的賊兵野蠻的‘五馬分屍’,讓原本完整的秦代鎮國之寶出現了殘損!

“好在一切還可以挽回!”劉東心道。

儘管他的舍利元光無法讓這些分開的金人重新成爲一體,但是卻能夠把斷口處彎曲和乾癟的青銅恢復原本的姿態。

如果想要重新讓這兩尊金人站立起來,那就只能靠精通古玩修復,尤其是青銅器修復的專業人士了,劉東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不過他有些不明白的是秦代十二金人之二爲何會出現在乾隆的陪葬品中。

關於金人的下落問題存在着三種猜測:有人認爲,當初西楚霸王項羽在攻克秦都咸陽後,曾經火燒阿房宮。在火燒阿房宮時,連同象徵秦王朝永固的這12個金人也一起燒燬了。

還有一些歷史學者指出。這12個金人是毀在董卓的手上。東漢末年,董卓率軍攻入長安,將其中的10個金人銷燬,並鑄成銅錢。而剩下的兩個被他下令遷到長安城清門裡。到三國時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這兩個銅人運到洛陽。當成千上百的工匠們運到霸城時,由於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棄了這個巨大的工程,於是就停止了搬運。到了東晉十六國時,後趙的石虎又把這兩個金人運到了鄴城。後來前秦的苻堅統一北方。他又把這兩個金人從鄴城運回長安銷燬。至那時,存在於世間約600年的12個金人全部被銷燬了。

另有一種說法是比較樂觀的,他們根據史料記載認爲,這12個金人並未被毀掉。因爲12個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愛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營造好後,這12個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寶一起隨着秦始皇的死去被當作隨葬品葬於陵墓中了。

除了這三種猜測之外,正史《三國志》《後漢書》與《資治通鑑》均記載董卓毀銅人鑄成銅錢。

《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載“(董卓)悉椎破銅人、鍾虡,及壞五銖錢。更鑄爲小錢,大五分,無文章,肉好無輪郭,不磨鑢。”

《資治通鑑》卷第五十九《孝靈皇帝下》:“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悉取雒陽及長安銅人、鍾虡、飛廉、銅馬之屬以鑄之,由是貨賤物貴,谷石至數萬錢。”

“悉椎破銅人 ”與“悉取雒陽及長安銅人”之“悉”是“盡、全部”的意思,也就是說十二銅人都毀於董卓之手!

所以無論哪一種解釋都無法完全取信於人,就算是劉東如今已經得到兩個金人的情況下,他也不敢肯定,剩下的十個完全被董卓毀壞了!

但不管如何,這兩件金人都爲他的收藏中再添了兩件國寶!

至於以後怎麼把這兩尊價值無可估量的國寶光明正大的拿出來展示,劉東暫時還沒去考慮,現在最主要的就是把所有的寶貝都看一遍,先高興完了,頭疼是以後的事!

收起兩尊秦金人後,劉東又看向了旁邊一個長寬都在兩米以上的大木箱!木箱並沒有平方,而是豎了起來。

等劉東把除了地面的箱板全部除去後,一尊身穿盔甲,作清代武將打扮的騎士出現在劉東的面前,騎士左手抓繮繩,右手按腰刀,馬鞍上掛着弓箭,背後差着箭壺,雙眼目視前方,神情嚴肅,彷彿正等待着君主的檢閱!

騎士胯下的戰馬,蹄大如碗,四肢修長,身軀雄健有力,脖頸高高擡起,張嘴做嘶鳴狀,頸後的馬鬃根根清晰可見,一切宛如真實!

站在旁邊的劉東,瞬間便感覺到這個跨馬的騎士彷彿並不是一個死物,而是一位真正準備上戰場廝殺的戰將!

“正黃旗嗎?”看着通體黃金鑄造的騎士,以及身上鎧甲的樣式,劉東心中暗道。

緊接着,劉東又打開了騎士旁邊另一個跟他差不多大小的木箱,同樣又是一個騎在戰馬上的威武騎士!

而且兩者相同的是,無論戰馬還是騎士本身都是用黃金鑄成的,如果加上戰馬腳下長兩米,寬80釐米,高40公分左右底座的話,但這兩尊高度超過250釐米的黃金騎士所用的黃金重量就將近10噸!

當然第二個黃金騎士在盔甲的邊緣用紅色做裝飾,當然這紅色並不是燃料,而是一塊塊紅寶石拼接,雖然這些紅寶石中並沒有鴿血紅的存在,但也是僅次於鴿血紅的一級紅寶!

從這個騎士的裝扮上就可以看出它所代表的便是鑲黃旗!

女真人以射獵爲業。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中,取得節節勝利。隨着勢力擴大,人口增多,他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建立黃、白、紅、藍四旗,稱爲正黃、正白、正紅、正藍,旗皆純色。四十三年,努爾哈赤爲適應滿族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原有牛錄製的基礎上,創建了八旗制度,即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增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把後金管轄下的所有人都編在旗內。

滿洲人運用此軍事組織制度建立了清朝。在平時,人們從事耕作、狩獵等活動;在戰時則應徵爲兵,起源於女真族的狩獵組織──牛錄。具有旗籍的家族人員稱爲旗人。到19世紀末隨着清朝的解體,八旗軍事組織制度不復存在。但一部分八旗的後代仍自稱爲旗人。

八旗的軍事組織制度是由滿族的首領努爾哈赤所制定。努爾哈赤起初將自己的軍隊分編爲四旗,四旗均以不同顏色的旗幟作爲識別,成爲‘正黃旗‘等。隨軍隊壯大,又將四旗加上邊框,成爲‘鑲黃旗‘等,形成八旗。滿人靠着這軍事組織制度,於1636年建立清國。

可以說八旗制度是清朝的根本政治制度,就跟現在中國的共產主義制度一樣,是國家最根本的政治方針,也是國家穩定的基礎,重要性不言而喻!

代表八旗制度的騎士出現在清朝皇帝的墓葬中並不奇怪,只是通體黃金製作的它們讓人驚訝於乾隆皇帝的奢靡。

不過等看到第三個騎士雕塑的時候,劉東瞬間覺得前面兩個黃金騎士其實已經算是保守了!

因爲第三個騎士根本就是用最上等的和田一級白玉,結合皇家如意館的工匠們巔峰的琢玉技巧形成的國寶級工藝品!(~^~)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回國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陰陽五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出人意料的表現!(第三更,第八百零三章 標準渣打銀行第一千兩百八十章 意外收穫第八百二十一章 山間古堡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康熙五彩第四百零二章 令人豔羨的收藏品!第四百六十九章 落星湖第四百七十七章 淡忘的歲月第二百六十三章 買房撿漏(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乾隆御製詩‘四美人’插屏第六百九十五章 塵封的忘事(下)第九百一十五章 劉東畫的大餅第七百章 乾隆大錢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再到京城第七十八章 梭哈(下)第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摔跤第七百五十七章 哈里曼家族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珠寶公司的打算第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布伊格家族第八十五章 劉東的擔心第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衛星城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捕鯨叉反艦導彈第二百四十四章 交流與境界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青田石第四十七章 軟玉溫香抱滿懷第七百三十章 曾經輝煌的文明遺蹟!第二百九十二章 十二花神杯第八百四十二章 阿里卡金礦第二百五十五章 東朝文化集團公司第四百二十六章 從黑暗中走出的老者第六百六十五章 範加爾勳爵的莊園第二十三章 賭木第四十七章 軟玉溫香抱滿懷第三百二十八章 又一把唐琴第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元代帝王墓葬第八百零四章 黃金海岸第四百六十二章 歸家之念第五百三十四章 瑣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授道傳業第三百九十四章 拜師學藝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探望楊尚第七百八十四章 傳承之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六百五十章 遼代金臂釧第三百九十一章 千年一得的琢玉宗師第三十一章 烏木關公像第三百三十八章 遊艇潛水第三百六十八章‘一兩田黃一兩金’第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煊赫的家族第九百一十三章 老熟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再臨潘家園第七百二十九章 宏偉的地下古城(第三更,求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九百四十三章 歷史上最大的收藏家!第四十一章 毛料庫房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宋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母親的要挾第五百六十七章 翡翠王之間的賭鬥(完)第八百三十二章 毫不留情的鎮壓(第四更)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蒙《秋山蕭寺圖》手卷第五百零四章 豐厚的抄家物資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東方福利院(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師徒問答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孛兒只斤氏第五百八十一章 標王級的毛料第八百九十八章 對決賭王(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甘的怒吼第二百七十二章 初唐薛稷第五百四十八章 緬甸公盤(上)第六十六章 以禮相待第十九章 ‘錢多多’第七百零四章 軍中體驗(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鉅額橫財!第二百七十章 三幅油畫第五百四十一章 日軍寶藏(上)第九百六十八章 賭牌爭奪戰(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怒火沖天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是她男朋友第二百五十章 閒聊第十一章 被改變的命運第四百四十章 怪異的老者第三百四十三章 黃庭堅《砥柱銘》真跡!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一夜荒唐第五百一十章 馬衛國的收藏第一百零六章 返程第三十六章 賭石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九百二十章 利益交換(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詭異的王坤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俄羅斯權貴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金陵之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沙狼小隊第一百七十一章 億萬賭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血濃於水第三十五章 玉石一條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鬼王坑第四百九十九章 併購嘉華第六百九十九章 盤鄉 (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