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書聖真跡《寒切帖》
……
“對了,吳老,您怎麼來重-慶了?”送走了遺憾萬分的楊國豐後,劉東問道。
“我是受老楊邀請,來參加重-慶三峽博物館開館儀式的!”
聞言,劉東點了點頭,自從92年三峽工程決議通過後,爲了保護長江上游的文物古蹟,國家文物局便決定對其施行搬遷,以及保護性的發掘。中間也卻是出土了大量具有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文物,而這也有了遍及長江上游各個主要省份的三峽博物館。
“對了,小東,既然你在重-慶,明天就跟我一塊去吧,正好也認識一些同行,對你以後在行內發展有好處!”
“知道了,吳老,明天我會準時到的!”劉東答應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6月份的時候,咱們收藏協會組織去荷蘭交流學習,時間大約要16天,所以剩下一個多月抓緊把手頭上的事處理一下,到時候別讓大家等你!”
“荷蘭?”劉東詫異道。
“嗯,一年一次的出國交流你忘了?”
經吳老一提醒,劉東立即想起,這貌似是收藏協會的福利!正好自己六月份也沒事,出國就出國吧,正好劉東還沒去過歐洲呢!
要是能在國外撿幾個大漏就更好了!
從吳老所住的酒店回來,劉東來到書房後第一時間便把芥子空間的《金剛經》拿了出來,雖然它也是清代刻本,但比起封皮內部隱藏的古玩而言,就相差太多了,所以劉東很快便拿出霜虎刀,沿着封皮的邊緣小心的切割起來。
等到封皮切開,一疊紙張從裡面掉了出來。
可能因爲時間太過久遠的關係,紙張已經變成了黑黃色,生怕對這幅靈光濃郁的珍貴藝術品造成什麼損傷,所以劉東拼着舍利元光萎縮的代價,對這幅應該是書法的藝術品進行了全面的修復。
直到做完這些後,劉東才小心的展開摺疊起來的紙張,很快一幅長62公分,寬45公分左右的書法出現了!
從紙張顏色上區分,中央部分明顯顏色更深,而且材質應該是魏晉時期特有的麻紙的書法,纔是這整幅書法的核心!
而這幅長26釐米,寬21釐米的麻紙上赫然是王羲之大名鼎鼎的《寒切帖》行書!
王羲之是誰,不用多介紹,估計任何一箇中國人都知道‘書聖’和《蘭亭序》的名號!
而劉東更關心的是這幅《寒切帖》真假,所以在簡單的欣賞了一下後,劉東迫不及待的把手掌輕輕覆蓋上去,與此同時芥子空間中舍利子上也如他所願的出現了金光璀璨的鑑定結果。
而‘東晉王羲之《寒切帖》’這八個字是如此的耀眼,更讓劉東的血壓一下子從100翻到了200,要不是身體素質遠超常人,估計此刻他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
這個時候劉東很想罵幾句髒話抒發一下自己的喜悅,但是此時他才發現面對書聖的真跡,他已經高興的什麼都說不出口了,最後只剩下咧着嘴傻樂的份。
良久之後,劉東才總算稍稍抑制心中的興奮,不過很快他又想到另一個問題。
現在世界上可沒有王羲之的真跡存世,僅有的幾分也有爭議,所以就算他知道這幅《寒切帖》是書聖真跡,但是其他人可沒有舍利元光這種鑑定神器。
想到這裡,劉東不禁皺緊了眉頭,不過眼睛在這幅書法上仔細一看後,臉上神情明顯鬆弛下來。
因爲旁邊的題跋,已經爲這幅書法的由來做了有力的證明。
而且上面還有唐太宗‘貞觀’,唐玄宗‘開元’的小印,以及題跋,後面還有宋代王安石,元四家王蒙,明初書法家三宋之一的宋克,清初著名收藏家馮夢禎的題跋和鈐印!
而這一代代大家的題跋和鈐印有力的佐證了這幅《寒切帖》正是東晉書法大家,書聖王羲之的真跡!
不過在這本《金剛經》的封面夾層中並不只有這一幅書聖的真跡《寒切帖》,在底面的封皮上還有一股白色的靈光,其濃郁程度幾乎與《寒切帖》無異,很顯然這也是一位堪稱國寶的真跡。
等劉東切開底面後,其中的東西果然沒讓他失望,在95公分長,28公分寬的紙本手卷上,赫然是宋四家米芾的《金石帖》!
米芾爲北宋書法家、畫家,宋四家之一,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而且這位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宋徽宗詔爲書畫學博士。又稱“米襄陽”、“米南宮”。
時隔近千年,這位宋代大家的手跡也夠得上一級甲等文物的標註了!
面對兩幅價值連城的書法珍品,劉東左看看右瞧瞧,興之所至的情況下,還從芥子空間中拿出紙筆臨摹一番,一晚上的時間劉東那根興奮的神經都在緊繃着,要不是因爲答應了吳老明天去參加重-慶三峽博物館開館儀式的話,劉東情願一個星期都對着這兩份大師之作。
……
只要是在國內,不管是開業、開館、會議等等,領導發言那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只要不是外面的天氣太難受的話,領導們很願意讓長長的賀詞在衆人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儘管劉東對這些又臭又長的官面話不感興趣,但對三峽博物館裡的藏品興趣濃厚的他卻不得不耐心聽下去。
而看着旁邊吳老閉着眼睛,老神在在的樣子,劉東也不得不佩服老爺子的境界自己高多了。
堅持到上午十點,羅嗦了兩個小時的開館儀式總算是結束了,而劉東也跟在吳老的身後朝不遠處呈扇形的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走去,因爲吳老身邊聚集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爺子,劉東一個二十郎當歲的人插在其中實在是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進入館內後,跟吳老說了一聲,便自己一個人瞎逛起來。
說實話,雖然重-慶的三峽博物館合併了原先的重-慶博物館,而且還帶着榮耀的‘中國’二字,但相比起藏品豐富的山博,晉博,陝博這些中原地區省份的博物館而言,但就藏品數量和珍貴程度上還是有差距的。
但其中很多藏品展示是三峽地區的人文與歷史,所以很有特色。
比如,重-慶巫山廟宇鎮龍骨坡出土的巫山猿人一段左側下頜骨,巫山猿人化石所在層位經地磁測年確定爲距今201~204萬年,比雲-南“元謀猿人”還要早30餘萬年,是迄今我國乃至東亞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這一發現,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還有新石器時代巴蜀文化代表玉溪坪文化、哨棚嘴文化和大溪文化出土的石器、骨器和陶器。
這些東西雖然在古玩市場上沒人喜歡,但對於一個博物館來說,確實必不可少的東西,因爲他是貫穿人類文明的一部分,只可惜這些東西獲取的途徑太狹窄了!到如今劉東手中也沒幾件。
在博物館中轉了幾圈後,最後劉東的眼神集中到了一個上立猛虎,下部跟鼓腹瓶非常相似的青銅器上。
儘管這個青銅器的鑄造工藝跟劉東的很多青銅器收藏都有着很大差距,但在這座三峽博物館裡,它已經是最精美的青銅器了!
“它叫錞於,巴人兵器中,錞於是用來指揮軍隊行動的一種特殊的樂器!”
“是你?”聽着身後有幾分熟悉的聲音,劉東轉身一看,赫然是昨天賣給他《金剛經》,從而讓他撿了大漏的那個年輕人。
“呵呵,劉先生,你好!我們又見面了!”面對劉東的驚訝,年輕人友好的伸出了右手。
而兩人握了一下後,年輕人也表明了他的身份,重-慶市收藏協會會員,書畫鑑定師樑思成!
對於跟民國時期一代教育家、建築大師同名,樑思成顯得很榮幸。
當然相比這個,劉東對樑思成一個堂堂鑑定師居然去擺地攤更感興趣。
也許是看出了劉東眼神中的異樣,樑思成略帶一絲尷尬道:“昨天我是幫朋友看攤子的!”
不可置否的點了點頭後,不知道是不是在此人身上賺了大便宜的原因,總之劉東對他的觀感還是挺不錯的!
不過這位樑思成雖然年近三十,但性格上卻是位自來熟!
“我比你大幾歲,就叫你小東吧,你叫我樑哥,老樑都成!”
劉東笑着點了點頭,他喜歡跟性格簡單的人交朋友!因爲這樣的人沒什麼心機,感情真摯!
隨後,兩人聊了幾分鐘後倒也很快熟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