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興十年,襄國公與世長辭,林晉請辭,表示告老還鄉。
延興帝不允。
文國丈都不服老了,林晉比文國丈差一輩,哪到告老還鄉的時候。
文國丈還高興林晉識趣呢,卻沒有想到延興帝不同意,反而更看重林晉,文國丈暗裡沒少罵林晉陰險,以退爲進。
於是等到文國丈病倒了,甚至病逝了,林晉還在丞相位上坐的穩穩的。
延興十一年,文國丈病逝。
在諡號上,文太后和延興帝又有一番的爭論。
與皇帝相比,臣子的諡號要簡明一些,大漢臣子諡號則是兩個字,文官以文爲諡號的第一個字。
臣子諡號最高的就是文正,依次是文貞,正、貞之後,其它字依次與文搭配有:
成、忠、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
文太后想文國丈的諡號爲文正,再不然也是文貞,文成都不在她考慮內。
卻不想,朝臣選出來的是文定,文太后哪裡肯,這一聽到消息,立馬就找延興帝了。
臣子諡號也並不是隨便定的,也要根據爲官政績評定,當然也要看帝王,若是帝王覺得這個臣子,用文正,也不是不可以。
可問題是,文國丈爲官這麼多年,政績平平,若不是生了個好女兒,被選中爲太子妃,又從太子妃到皇后太后,這諡號都進不了前十。
而且襄國公去世的時候,諡號是文襄,真論起來,文國丈的政績還不如襄國公呢。
但到底是延興帝的外祖父,文太后生父,所以朝臣們就用了文定。
這已經很擡舉文國丈了,可文太后不這麼認爲,始終抓着文國丈是延興帝外祖父這一點,打着親情的名義要文正文貞。
襄國公的諡號是文襄,多少因爲爵位封號的原因而定的。
要是沒有襄國公在前,延興帝把文國丈的諡號往上提一提也沒什麼,當然文正文貞肯定不行的,延興帝真要這麼做,朝臣也不樂意。
文官愛惜羽毛,甚至也非常的在乎死後的名聲,對諡號那可是在意的很,若延興帝順了文太后的意,估記就有朝臣要死誎了。
何貴太妃生父對於文國丈得了文定諡號還不服氣呢。
他自認爲比文國丈官做的好,不過家世比文家差了這麼點,所以女兒成側妃,文國丈的女兒是正妃。
但誰讓文國丈命好,有個太后的女兒,皇帝又是親外孫。
所以文國丈一輩子都壓着他,連諡號都會在他之上,不過看在老對手比他走的早的份上,他也不計較了。
何老大人做好了心裡安慰,卻不想第二日早朝,聽聞文國丈諡號成了文端。
文端剛好在文正文貞文成文忠之下,聽聞是文太后和延興帝交涉的結果,何老大人再一次感嘆文國丈命好,就不知道他百年後的諡號是什麼,希望不會和文國丈差太遠。
何老大人這裡羨慕呢,朝臣也是如此,誰讓文國丈有個好女兒。
可文太后卻不這麼想,文正,文貞,文成,文忠,纔到文端,這可是親外祖,皇帝卻一點也不念親情,親外祖死了也不願意給個更好的諡號,這個不孝子。
文太后心裡悲涼萬分,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的兒子,對生母對親外祖都這般的無情,皇帝太讓她失望了。
這會文太后都不免想到自己百年之後,她的諡號好不好的問題。
雖然延興帝是她生的,可文太后卻不敢對這兒子寄予厚望了。
因此,文太后做了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在文國丈死後,文太后除了攪和兒子後宮爭鬥,就是爲自己想諡號尊號。
她要給自己想出最好的諡號和尊號,她百年後,以死相逼,礙着孝道,皇帝也得成全她。
文太后的想法沒人知道,只是她再繼續攪和延興帝的後宮,與嬪妃爭權鬥勢,想要最好的諡號尊號,怕是有些難。
不過現在文太后可不會想到這些,文國丈死後,延興帝好似對文家比以前更好了,可朝堂上,文家的勢頭不如文國丈在的時候了。
延興十二年,樂樂生下高青瀾的第一個兒子,消息傳回京中,夏枯草和林晉都很高興,最高興的自然是開陽公,收到消息的時候,整個人簡直樂壞了,一晚都興奮的沒睡好。
延興十三年,安安康康團團圓圓的孩子陸續出世,夏枯草和林晉就有三個孫子,四個孫女了。
而這一年,寧皇后留下來的二子一女,只剩下皇三子。
皇三子在宮中多次遇險,寧皇后的長子和女兒都死在宮鬥中,延興帝雷霆大怒,又血洗了一批人,才把皇三子接到宮中親自教養。
宮中的皇子公主都是嬪妃爭寵鬥勢的工具,皇后不在,太后又攪和,後宮嬪妃衆多,個個心懷鬼胎,勾心鬥角,互相爭寵奪勢,後宮新生兒早夭,宮中的皇子公主也越來越少。
文昭儀無子無寵,但文太后並沒有就此放棄,就想着到時候讓文昭儀養個孩子,扶持上位,文家又有希望了。
延興十四年,延興帝封皇三子爲太子,文太后覺得三皇子還小,想讓延興帝緩緩,延興帝哪會聽勸。
皇三子被封爲太子之後,就有延興帝親自帶着身邊教養,嬪妃的手也伸不到太子這裡來了。
這一年,樂樂又爲高青瀾生了第二子,開陽公覺得縱然還有遺憾,但就算到了地底下,他也對的住列祖列宗了。
延興十五年春,開陽公也與世長辭。
夏枯草和林晉收到消息的時候,都不可置信的很,在他們看來,開陽公一直好好的,也很勤於修身養性,怎麼會突然就沒了。
青娘嘆了口氣說從前戰場上失蹤那一回,開陽公的身體就受到了重創了,後來又帶兵上戰場,舊疾復發。
開陽公不讓青娘告訴別人,即便開陽公注重養生,也有青娘幫忙調理身體,但若不這樣,開陽公也活不了這麼多年。所以開陽公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病痛,他是安詳離世,滿懷着心願離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