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巖和他的舅舅其實就是小時候常見到,那時他舅舅還沒有打下家業,所以仗着膽大水性好,時常偷渡到淮安城去見姐姐一家。
後來事業見起色之後,就沒辦法孤身一人北上探親了。不過多年來兩邊的書信也是不斷,互相依靠,尤其羅父早早病逝只剩下羅母,他母舅就充當了半個父親的角色,關係反而更親了。
從現代穿越回來,鄭銘打開房門,就見到一個小廝在門外守着,見了裡面人出來,頓時朝大門外跑出去,不一會兒,羅巖就快步走了進來。
“玄之兄,小弟還道你們今天回不來了,正準備到舅家探望舅父。”
鄭銘擺手道:“爲兄的事不急,不要耽誤了玉堅你去探親。”
羅巖提出邀請說:
“那不如鄭兄你們與我同去?我那舅舅所在也是海外島嶼,也做些私鹽和金銀珠寶的買賣,手下數百人定有熟悉海外情況之人,就是地方稍遠,需要乘船走半天的水路。”
“那就同去好了!”
車晨也沒有多想,就把囑咐鄭一平考察台州城環境的事情放在後面,一行人留下管家伯德照看這邊的院子和鄭一平一家,太陰派四人帶上魯斯三個騎士侍從隨着羅巖一同來到城外數裡的江邊僻靜處。
那裡正停着一艘狹長的單桅快船,船上還搭着一座烏篷用來遮風擋雨,船上只有一個船伕,看起來渾身黝黑,穿着類似坎肩的衣服,光着腳露出兩個臂膀,一看就是水上人家。
羅巖帶着一個僕人,招呼大家上了船,就朝東方行去。
不多時,江面開始寬闊了起來,這種快船船艙狹小,所以大家都站在外面,放眼望去,至少有三十米寬的水面上來往通行的船隻不少,就這一段時間,就已經遇到不下二十艘。
“幾位恩兄,這小船在海上不頂事,你我尚需換乘大船,你看那邊就是。”
車晨擡眼望去,前面江左岸停着一艘方頭平底的木製帆船,船頭掛着一杆黑旗。
“這船可不小!”
車晨目測江邊這帆船長大概十五米,寬達到七米,幾乎佔了船長的一半,現代可很難見到這樣的長寬比。整艘船看起來寬寬扁扁的,上面還豎着三根桅杆。他們坐的快船跟其一比就跟貓和老鼠一樣。
“此乃沙船,是平底海船,多跑沿海北洋一帶,這艘算是小的了,靈江台州城這邊航道狹窄,走不得大海船,所以家舅就派了這艘沙船過來在此等候。”
車晨見這快船的船伕和對面沙船的水手都帶着精悍之氣,渾身血氣充足,不似普通百姓,顯然有幾手功夫在身。
不過他心裡疑惑,但是對羅巖很有信任,所以選擇靜觀其變,沒有直言詢問。
換乘沙船之後,裡面有船艙還算寬敞,上層艙也比較乾淨,所以大家就不都聚集在甲板上。
小型沙船之上,車晨面朝東方迎風而立。
這船在海船之中雖然只是小字輩,卻正因爲船小,又懸掛着前中後三面硬帆,因此速度很快,多次超過江面上其它的船隻。
羅巖從後面甲板走了過來,身後有兩個漢子跟隨侍候。
“表少爺,船頭風大,小心身體。”
“是啊,大當家還等着見表少爺呢!”
羅巖有點不耐煩的擺擺手。
“你們回去操船吧,我與幾位恩兄說說話。”
車晨回頭衝羅巖一笑。他現在越發覺得這書生身份不簡單了。
羅家的生意遍佈大明後金兩國可以說是經營有道,就算有官面上和暗地裡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羅家先輩打下的根基,可調這一艘海船來接人,船上的人皮膚黝黑,身子精壯,一看就是常常跑海路的水手,氣質中更帶有一股兇悍之氣,顯然並非單純的海商水手那麼簡單。
而表少爺、大當家等稱呼,更讓人有着一些聯想。
發源於仙居縉雲交界的靈江,因流經台州,順流而下,就能到達東海,又稱台州河,下游自永寧江匯入後這一段別稱椒江,屬於浙省八大水系之一,台州最大的水系。
“玉堅,前面就要出海了吧?”
天清氣爽,隨着水面逐漸寬闊,遠處都能見到水天一色的朦朧景色,王昆知道椒江入海口應該就在前面。
羅巖點頭。
“正是,鄭兄你看,那邊就是海門衛的墩堡,出了灣口,不出三個時辰應該就能到大陳島了。淮安被滿清竊據,兩地分隔,多年未曾見到舅父大人,實在想念的緊啊!”
椒江入海口屬於海門衛管轄,明洪武二十年(1387)築城設衛,以御倭寇,始稱海門衛。
剛出河口入海,還遇到了一隊明軍水師巡邏船。
羅巖趕緊讓水手把了船頭的黑旗,揮舞着一面小紅旗靠過去,然後跟那上面的水師軍官說了一會兒,就被順利放行。
鄭銘見此笑問道:“玉堅,你舅舅是不是在這一片海上很有名望,連水師都給面子啊?”
“哈哈!”
羅巖聞言大笑:“非也,家舅雖然在臺州名震一方,但是提他老人家的名號,估計你我等人很快就會被抓起來押進府衙大牢了,小弟提的是台州府海門衛的程千戶,這是我羅家在臺州官面上的依仗,一些生意都託庇在程千戶名下。”
“方纔那巡邏河口的就是海門衛轄下的軍戶,因爲早年倭寇和海盜不時騷擾,沿海這幾個衛所都是有水師隊伍的,程千戶雖然不是其頂頭上司,也是他們得罪不起的大人物,又得了油水,自然不介意賣個人情!”
鄭銘點頭。
“說起程千戶,京城一行得千戶之助,我等來到台州城,還沒有拜會程千戶,等這趟出海回去之後,就請玉堅帶領上門拜見。”
“程千戶對幾位恩兄也是十分欣賞,早就想要見上一見,此事容易,小弟返程就去安排。”
車晨聽了他們對話,對於羅巖舅舅的身份已經有了猜測。
這可能是當年鄭芝龍那種身份啊!
不過對方是什麼身份其實跟他們關係不大,車晨也不爲此煩惱。
他看着羅巖出口問道:“令舅公這船看起來常常出海,我記得朝廷是禁海的吧?”
羅巖一笑解釋道:
“曦之兄有所不知,朝廷雖是自太祖便開始禁海,不過暗地裡不少達官貴人都經營着海貿的買賣,倒是普通如非漁民百姓片帆不得下海,被官府抓住了沒錢疏通就是秋後問斬一條路。直到隆慶開海之後,朝廷上爲海禁幾番爭執,也就鬆弛下來,沿海百姓也就多了些活路,烈皇帝仙去之後,朝廷應付突虜攻勢尚且不及,也就顧不上禁不禁海,如今大明這裡只要有船,普通百姓也能落得個飽腹,倒是比早年間太平光景日子過得舒坦許多!”
說着還自嘲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