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四實在,把這些年見到的聽說的,事無鉅細都說了起來。
他三十歲出頭,留着細密的鬍子,臉色黑紅,就像山坡上朝陽的泥土,看起來厚道無比,厚厚的嘴脣,說話很慢,每當小九子思考問題,都會停下來,盯着對方的眼睛,隨後就補充說些鄭老闆可能感興趣的事。
此去要是走正常的大路,從這裡朝南走幾十裡地,經過了拉林河上了官道了。
按照他說的,官道上兵痞土匪橫行,大白天打家劫舍的屢見不鮮。
要是這麼走下去,從五常走的話,儘管都是些土路,行車倒也不麻煩,還省去了不少的事。
據他說,儘管這條路人少,同樣不能排除各家大大小小的土匪、盜賊。
倆人說了會話,小九子見他衣兜裡露出了幾頁紙,就好奇地問:“老四,你出門還帶着書啊,以前念過書嗎?”
“東家,我自己學的,不會寫對子,能寫幾句話,捎個信什麼的,都是自己寫的,跟着您出門,尋思了下,帶了《三字經》和一本……”他謙虛地說着,就把破舊的書本拿來出來,上面盡是油漬和其它髒東西,小九子也嫌棄,接了過來,看了幾眼,說:“這本是《朱子家訓》,都是講做事做人道理的內容,好好看,看了不白看,咱做人就得講信譽,實實在在的。”
從這一刻開始,鄭禮信就時不常地關注起了這個牛老四,人家儘管是窮苦出身,還注意學習,一停下來就看看書,看的認真,做事也靠譜,對他印象越來越好。
第三天下午,商隊一行趕到了一片山坳中間,道路變得寬敞了不少。
路兩邊盡是一望無際的稻田,一堆堆的稻穀擺放在天地裡,叫人覺得震撼。
牛老四聽說過這地方,就下了車,拿着鐵鉗子在地上插了半天,回來時大聲說:“老闆,各位,你們發現了嗎,這地方雪不小,風一點都不大,比城裡暖了多了。那邊還有山泉水……”
這一點,老夫子也看出來了。
這老傢伙從進了這長長的山坳,就拿出了個羅盤,到處比劃着,就像是要在這裡尋找龍潭虎穴之地一樣的認真。
“沒錯,這地方地勢特殊,溫度不低,大冬天還暖洋洋的,適合栽種五穀雜糧,關鍵是山泉水多,這時候還有不結冰的水源地,肯定是好地方啊,下車吧。”老夫子果斷地分析起來了。
長長的道路就像玉帶一樣橫亙在山坳中,周圍是羣山環繞,不遠處的良田星羅棋佈一般,迎面而來的風帶着一股子盆地中特有的暖意。
他們決定在路邊一個棚子裡打尖,燒了熱水,大家舒服地喝着,開始聽老夫子說話了,他手裡拿着一個破舊的地圖,指着南面說:“再朝東南應該是五常了,這地方物華天寶,水質好,
就是大冬天喝涼水都不再鬧肚子的,水裡有股子天然的甜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起,這地方的大米可就出了名了,慈禧太后他老人家都稀罕這裡的大米,早就成貢米了。”
“夫子啊,不是那老太太叫八國聯軍趕到山西吃米糊糊了嗎!”張不凡插嘴嘲笑道。
好在這裡都是自家人,就算說了過頭的話,也不會有人治罪。
小九子開明地說:“不凡說的沒錯,那是國人屈辱史,咱不講究這個,就是這個貢米吧,我覺得好着呢,說明關外山水怡人養人,好地方就能養好人,就是離咱那地方遠點,關鍵是咱食客也吃不起貢米啊。”
他腦子是經商的事,自然就想到了這裡的優質大米。
他在廚藝上已經是當地數一數二的了,可思想並沒有侷限在精緻的菜餚上,還想到叫更多的人吃上口感好營養好的米飯。
“來,咱先弄一鍋嚐嚐,老規矩,照價給錢。”老夫子出了個主意。
他帶着體力好的劉大錘、牛老四等人走出去了幾裡地,在田間地頭逛遊了一大圈,還在幾條沒結冰的小河邊上弄來了不少魚。
這些一捺多長的魚,聞着味道就有股子清香味。
是當地人在河裡放的籠子套的,他們直接給收了,和弄的稻米一樣,在跟前顯眼的地方留下了銅錢。
兩口鍋支上了,一鍋米飯,一鍋是清燉魚,按照小九子的說法,這種魚什麼佐料都不放,連油鹽都不用,清洗乾淨了,直接放進鍋裡小火慢燉,用的是河裡的水。
不一會功夫一碗碗米飯盛了上來,頓時瀰漫起一股子異香的味道。
這種香味儘管被風吹着,依舊沁人心脾。
米粒亮晶晶的,豐腴飽滿,如同一個個小精靈一樣。
小九子夾起來,放在嘴裡嚐了嚐,慢慢品了下,有種地談談道:“關外大米不管是口感還是營養都超過了關內的,那還是別的地方,這地方的米,比哈爾濱的好吃多了,就這麼吃,連菜都不用。”
衆人吃了起來,果真就是彈力十足、香氣充盈,吃上一口,過好一會嘴裡還有淡淡的香味。
吃的差不多了,每人再來上一碗香濃的魚湯,劉大錘吧嗒着嘴說:“東家啊,咱臻味居的菜好吃,伙食飯都比人家紅白喜事的宴席好,就是吧,要經常來這地方吃點,我看,挺好。”
“行,到時候我買一垧地,你就在這裡當小地主吧,娶個媳婦,養個孩子,整天吃大米喝魚湯。”小九子沉着臉開玩笑地說。
“不行,不行,他奶奶滴,不在你跟前我睡不着覺。”劉大錘以爲他當真了,趕緊把話收了回來。
衆人一陣大笑。
吃完了飯,有人提議趕路,老夫子對這地方有說不出的好感,就建議說應該去附近屯子裡走走,打聽打聽這地方到底什麼情況,要是行的話,以後就在這裡訂大米。
最理想的是把這裡當成像百藥谷程家村那樣的供應基地,關鍵得看價格,還有運輸的問題。
小九子也早有此意,安排劉大錘和牛老四跟着他一起去,其他人守着馬車。
別看在鬼門關的時候小九子刻意展示了車上的銀子,那是叫牛大力他們把消息散佈出去,畢竟山坡下還有不少幫人推車的人。
這些人知道了他帶着這麼多銀子,消息就會像風一樣吹出去,估計很多商家就知道了這事。
現在可不一樣了,已經走出了這麼遠了,滿眼陌生,加上牛老四透漏的消息,他可絲毫不敢大意,不想招惹是非。
等到了下午,老夫子等人帶回來意外的好消息。
過了南面的山坡,就有一個幾百人居住的屯子,村口還有雜貨店,四處冒着燒炕的熱氣,人氣旺盛着呢。
他們找到了屯子裡一家富裕人家,人稱張大財主,這人坐擁幾百垧良田,不少地就在棚子不遠的地方。
據張大財主介紹,這地方距離五常幾十裡地的路程,那地方是出貢米的地方,吉林巡撫每年秋收的時候都派人看着那些寶貝級的貢米。
這都是官府早就認定的,實際上呢,這地方早先叫貢米城,水質、土質,還有關鍵的日照時間都和貢米城那差不多。
如要論大米的口感,張大財主說其實比貢米城的好呢,就因爲這地方偏僻,沒有旅館酒樓,人也不多,當時勘定這事的官員偷了懶,明知道要是落在這地方他們就得跟着遭罪,於是就退而求其次選在了交通便利的地方。
這樣能方便他們工作,關鍵是那地方有美酒美女,日子過得不寂寞。
那事定下來之後,這裡就改名張家大屯子了,朝廷來人巡查什麼的也不會領到這地方來,省得萬一發現了這地方纔是好地方,具體辦事的人就麻煩了。
老夫子自稱姓李,哈爾濱城裡開商行的,吃着這裡大米好吃,想今後每年都進一批,至少幾萬斤吧,張大財主琢磨了好半天,竟然答應了,價格不變,等到冰雪融化了,就帶人給老夫子送到城裡去,價格和往常一樣,比貢米低七成還多。
小九子眼見又拿下了這麼一個供給基地,心裡盤算着一定得來獨家的,都不用張財主送,自家到時候來取,做個臻味居特有的米袋子,加價賣給其他商家,不多不少,加上三成利。
這一年算下來,又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因爲心情好,又知道過了張家大屯子再朝前走五六裡地,就是興隆鎮了,那是個有飯館有大車店的地方,大車店裡還能洗澡,所以,他們決定快點上路,寧願遭點罪,也不在這荒郊野外多待上一晚上。
這大東北的天氣,晚上不到五點鐘就日落西山,天色變得昏暗起來。
他們路過張家大屯子時,不少有錢的人家已經掛起了紅燈籠。
再過了一個山坡,老遠地就看見前面頗具規模的興隆鎮了,鎮子散落在長條形的山坡下,足有幾百戶人家,明亮的燈光一閃一閃的,似乎能聞到家家戶戶做飯的香味。
劉大錘和牛老四去前面探路回來了,大錘跺着腳,發牢騷地說:“地方不賴哩,掛幌的飯店不少,就是上坡的地方有個大雪堆,有大樹那麼高,過不去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