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比部航行至鐵灣鎮,海路一千餘里,對於槳帆船要航行十日,但對於輕快帆船,全速航行只需要四天。而十天過去,支援的槳帆船隊抵達鐵灣鎮,兩艘輕快帆船早已補給完畢,再次往海地大島巡邏而去。
當然,這兩艘巡邏的輕快帆船,還有着另一項任務,那就是接引海地大島的部族酋長,來鐵灣鎮參加一月下旬的新年祭典,參與諸部匯聚的盛大節慶。而不知不覺間,一月溫暖的風吹過,已經是新的一年了!
船隊抵達鐵灣鎮後,托馬特總祭司舉行了一場歡迎祭禮,安撫了抵達的武士人心。整個鐵灣鎮的王國祭司與武士,也都爲瑪雅-古巴航路的徹底打通振奮不已!
科皮利帶來的三百武士,一百已經安置在了古巴大島的北方沿岸,一百會留在鐵灣鎮駐防,進一步加強這個古巴蛇頭要地的軍事力量。而剩下的一百,則要在新年祭典後,逐漸運往古巴大島的南方海岸,分駐到泰諾各部,與當地祭司配合,加快各部族的皈依。
眼下的古巴大島,正處於王國飛快的傳教與同化中,一種依託於主神的新秩序,正在幾乎沒有阻礙的建立起來。而只要再給托馬特祭司一兩次支援,再給他一兩年時間,古巴就會成爲主神在東海上,最爲穩固的信仰堡壘!
當這個堡壘穩固後,王國的力量,纔可以進一步輻射海地大島、牙買加大島、巴哈馬羣島、英勇島(波多黎各),以及更東的東陲島鏈(小安的列斯羣島)…
“主神庇佑!王國在古巴的經營,以鐵灣鎮和西山部爲核心,東西兩個傳教區一同向中間延伸,很快就要徹底連成一體!王國派遣祭司、駐紮武士、皈依部族,一整套流程下來,能夠有效動員部族人力物力的核心區,大致是古巴東部沿海千里,西部沿海六七百里。而中部古巴的千里沿岸,則已經都派駐了祭司,也很快會盡數補充上武士!”
“至於廣闊的古巴內陸,則還要再等一等,等更多的人手支援,才能真正開始同化!不過,各部都已經名義上服從王國的裁決,參與到鐵灣鎮的貿易,在王國建立的貿易圈中了…”
鐵灣鎮的主神廟宇,泛着特殊的紅色,卻是修築中用了不少本地的鎳土和鐵石。托馬特總祭司注視着主神的神像,手中展開一副粗粗繪製的最新東海地圖。而這副來之不易的地圖,也是這個時代,整個加勒比海爲最精確的海圖了!
“四個圈子…王國已經建立統治的核心圈,大約是古巴的一半。王國傳教與仲裁的影響範圍,則是三千里的古巴大島。貿易交流的擴展圈,包括海地大島,巴哈馬羣島,牙買加島。最後,探索和傳播邪魔預言的範圍,向東越過海地,抵達英勇島,還有一些東陲島嶼…”
“嗯,北方的情況已經探明,是一大片沼澤密林的荒蕪半島,再加上一片巴哈馬羣島…而再往北,應該就是北方大陸的東海岸了!陛下有過預言,那裡神災頻繁,寒潮不時南下,冬季滴水成冰…本地部族都艱難求存,邪魔更是根本立不住腳,卻無需那麼急着前往!…”
“而唯一還不清楚的,就是南方海岸…按照預言,那裡曲折漫長,應該和南方大陸連在一起!…不過從古巴直航南方海岸,似乎很遙遠,有兩三千里?王國的槳帆船來回艱難,也只有輕快帆船,能夠再跑一趟了!…”
托馬特總祭司伸出手指,在廣闊的東海地圖上圈畫着。東海地圖能夠這麼快的探出大概,還是多虧了俘獲的兩艘邪魔快船。這種船無需划槳人手,雖然操帆複雜,但使用風力的效率極高,靈活輕快的就像飛鳥!
“主神啊!要是有更多這種輕快帆船,那遼闊的東海之地,就能快速往來溝通,飛快連成一體!…可惜!可惜!王國沒有俘獲邪魔的資深船匠,而眼下這些工匠,最多隻會造一種奇怪的小船…嗯,倒也是靈活好用!…”
托馬特總祭司很想復刻俘獲的卡拉維爾輕快帆船,但俘虜的白膚工匠連連搖頭。哪怕又是玉米又是大棒,他們沒有造大船的技術能力,也是根本造不出來的。
不過,木匠安東尼奧絞盡腦汁,又在兩個資深水手長,以及哥倫布小舅子阿拉納的參謀下,羣策羣力,弄出了一種地中海最常見好用的小船,叫做“阿拉伯式單桅三角帆船”。
顧名思義,這種船隻有一根中間桅杆,掛一面修長的三角帆,船舷很低,還可以配備應急的船槳。而船的長度大概兩到六米,吃水半米,載重一到幾噸不等,取決於具體的形制。
這種單桅三角帆船最大的好處,就是製造簡單,航行也很靈活。只要把王國已有的獨木舟拆拆湊湊拼在一起,再立起一根桅杆,掛上一面三角帆,就能很方便的在近海航行了!而只要風力合適,會調整船帆,它的速度也遠比槳帆船和獨木舟要快,極限時甚至能到兩倍!
當然,這樣的近海民用小船,就不需要考慮戰鬥的事情,因爲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可言。一旦遇到敵人,分散逃跑就完事了。
“邪魔船隻的奧秘,似乎最重要的,就是那些桅杆、纜繩和船帆啊!哪怕是原有的槳帆船,改用了這種拉長的三角帆,速度也能提升一大截!…嗯,鐵灣鎮已經新建了一處小型造船場,主要是製造船帆和桅杆,然後改建已有的大船小舟…而從古巴各部收集來的棉線,也算是有了關鍵的用途!…”
托馬特總祭司走到神廟門口,看着北方的海邊處,十幾艘星星點點的白帆小船。這些小船在沿海捕魚,有了帆的動力,倒是能夠深入海中更遠一些。
而這些捕魚的本地泰諾漁民,原本對於操帆沒有任何經驗。他們都是提前接受了白膚水手的幾天培訓,才能勉強上手。不過,對於航海和捕魚,泰諾漁民們確實有很好的天賦,不過兩月時間,就把操帆掌握了大半。而與之對應的,是王國訓練的泰諾火槍民兵。他們已經練了三四個月,每幾天就有一次實操射擊,卻還是勉勉強強,和熟練的白膚水手沒法比…
“嗯算上原本的繳獲和新造的幾支,鐵灣鎮有三十杆火繩槍,可以組建起一支小型的火槍隊…這種武器確實破甲厲害,威力驚人,遠勝弓箭!但缺點是隻要稍遠一些,就幾乎沒有什麼準度,命中全靠數量,或者主神庇佑…而一旦拿上火槍,也就沒法拿盾牌或者長兵,最多配上一把短刀…這些火槍手,其實沒有什麼近戰能力,也不需要近戰能力!…”
“王國的本部武士數量有限,都是近戰廝殺的好手,要儘量重甲長兵的武裝起來!而新組建的火槍隊,就是用選拔出來、稍稍見過血、勇氣還行的泰諾民兵來擔任…隔着一段距離射擊,對勇氣和士氣的需求,也沒有近戰廝殺那麼高。而用這種所謂的‘火繩槍’,也不像射箭那麼難,需要訓練好些年…”
“主神見證,可以放低選拔標準,多訓練一些後備的火槍民兵出來!雖然火槍數量有限,但如果火槍民兵陣亡,武器還在,就能及時的補充上去…以泰諾部族的人數,哪怕用三個泰諾民兵,換一個邪魔戰士的性命,那也是值當的!這些泰諾部族近戰不大行,要在戰場上發揮些作用,武士掩護下的火槍射擊,看來是最好的辦法了!…”
想到這,托馬特總祭司微微垂目,耳邊似乎聽到了訓練射擊的火槍聲。當然,在整個鐵灣鎮,最多最常見的聲音,就是“叮叮噹噹”的打鐵聲。這裡出產的鐵器,尤其是廉價的伐木鐵斧,幾乎供應着整個東海羣島。而實用耐用的鐵器,也是許多泰諾部族不遠千里,甚至從東部海地划船前來,與鐵灣鎮交易的最重要原因!
“時間,王國在東海的經營發展,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這片東海如此廣闊,從古巴西側到東陲羣島,足足有五六千里!而更遙遠的南北大陸,則幾乎是無窮無盡…這麼遼闊的地域,白膚邪魔是否已經抵達?而他們的船隊,又究竟會再次出現在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