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被翅膀煽動

藉着上廁所的機會,也是趕緊招來一旁的秘書:“我給你說一下,剛纔劉副主席和兩位司令都說了,他們也想要看看空警100的飛行測試,那正好前幾天不是說空警100排故完成,也準備要進行新一輪的測試嗎?你現在就過去看看那邊的聶副總師,問他能不能安排到最近幾天進行測試。”

那秘書當然也知道這次好不容易纔能夠把這麼多軍隊的大佬們聚到一起,若是不能好好地表現一番就真的是太讓人遺憾了,而後面接着楊輝的話就補上來一句。

“那這樣吧,楊總你看我們這整個航空工業園區不都已經入駐了很多的單位了嘛,是不是也可以選擇幾個有代表性的單位,帶這次的幾位領導都去看一看才最好,而且我們這裡距離平壩也不遠,有時間還可以帶過去看看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生產線,這對總公司上下都是有莫大好處的。”

還真別說,這方案剛一出來就讓楊輝有了想法,這似乎真的是很可行啊,帶着領導去看看三線軍工單位的轉型發展之路,看看新時期的航空工業發展改革新面貌,這刷了存在感,看到中航西南的精氣神之後肯定就能有個好印象,那就好處多多了啊!

想到自己這位秘書還真是進步很快,能夠有這樣的想法當然不錯,以後可以更多地委以重任了:“不錯,想法可行,你馬上下去各單位摸底安排一下,一定要能夠展示出我們這些年的改革發展成果。”

看着秘書轉身離開,楊輝隨後也走進了會客廳裡面,而剛好聽到軍隊那邊談到新一代的中距離空空導彈項目,這可就讓人來了興趣,難道是要準備發展更新一代的中距彈,覺得霹靂11已經落後了嗎?

說實話,楊輝當然也知道這一位面在自己影響之下,八十年代中期就引進了英國產天空閃光型中距彈的導引頭和火箭發動機之後,再配合上紅旗61導彈的彈體設計,霹靂11定型之後也還能夠算是國際主流的第三代中距離空空導彈,而且裝備部隊之後也確實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但這東西到了九十年代同樣也面臨着即將落後國際先進水平的局面。

霹靂11可以和aim-7e、阿斯派德、天空閃光、r-27算同一個級別,但是同美蘇之間八十年代開始發展,九十年代初期服役的aim-120、r-77導彈相比,確實又要落後了一代,現在軍隊和國防工業部門已經大致掌握了霹靂11這款中距彈,提出要研製新一代中距彈也不足爲奇。

“哦!國家打算髮展下一代中距離空空導彈了嗎?這可是好事兒啊,要是能夠有更加先進的中距離空空導彈,就算我們的殲18戰鬥機的機動能力相對弱一些,但是憑藉着優秀的中距彈,就能夠大大地增加殲18的空戰能力的,而且我們還配套了洪都那邊研製中的頭盔瞄準鏡,若是能夠有一款堪比r-73的近距離格鬥彈配合,那就真的是完美了。”

這可不是楊輝亂想,有了一款先進的中距彈的同時,那當然也需要有先進的近距離格鬥彈,這個是必須要有的。

但顯然這次又想的太美好了,軍隊願意咬着牙推進新一代中距離空空導彈的研製工作是沒錯,但這並不意味着就真的還有資源用來支持同時開發新一代的近距離格鬥彈,這明顯就不現實了。

海軍張司令笑着回答:“研製新一代中距離空空導彈是是沒錯的,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還要繼續推進新一代的近距離格鬥彈研製,隨着蘇27一起引進到國內的還有r-73格鬥彈(r-77中距彈94年服役,不可能裝上進口的第一批蘇27),這款格鬥彈已經是當前國際最先進水平,我們在這一方面還不用着急,加上還有引進自以色列的pl-8導彈,這也是一款相當不錯的格鬥彈,雖然有些落後了,但做一番改進之後還是可以再堅持一些年月。”

沒想到軍隊是這樣想的,那麼既然是這種情況,當然就不能多說什麼,反正現在的pl-8格鬥彈在共和國周邊的作戰環境中也還算是相當不錯了,整個東亞各國空軍使用的格鬥彈都沒有超出這個水平,大家都處於同一個水平。

坐下來之後,就陸陸續續聽着軍隊繼續談論着這次的新一代中距離空空導彈選型的問題,很快就明白了大致的情況,這次的項目主要還是有兩家單位之間來競爭,而大體情況也挺簡單的。

其中一家就是之前研製並生產了霹靂11的魔都8院,對於這家單位,楊輝大致倒還記得一些他們在上一位面的情況。

新一代中距離空空導彈(霹靂12)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就已經開始,而當時的魔都8院還沒有能把霹靂11搞利索,畢竟上一位面的國內決定引進第一批阿斯派德導彈的導引頭並國產化組裝霹靂11的時候,都已經是8.9年初,由於一些衆所周知的原因,在同年年底意大利方面就通知中方,表示雙方的技術合作中止。

所以,在後來的整個90年代,魔都8院都在不停地想辦法國產化並改進霹靂11導彈,一直到了2000年,共和國纔算是真正走完了中距離空空導彈的研製工作,而這個時候的霹靂12也馬上就要定型裝備部隊了,所以霹靂11敗在了出生的太晚,是真正的定型即落後。

同樣,也和上一位面的霹靂11空空導彈一樣,採用霹靂11技術研製的地空導彈紅旗64也是敗在了出生太晚,面對國內的競爭者紅旗7b地空導彈,它大概也就只能少量的裝備了空軍部隊用作要地防空(低空)使用,至於野戰防空當然就不可能插手了,所以整個紅旗6地空導彈家族是一步慢了之後,後續就很難再有翻身的機會。

但現在這一位面就有了變化,由於是提前在85年就正式引進了英國的天空閃光導彈的導引頭和發動機技術,又有馬可尼的技術人員參與到導引頭和紅旗61導彈彈體的適配工作,所以後期的技術轉讓、國產化進度都比較快,霹靂11在90年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全面國產化項目。

所以這一位面的魔都八院算是成功翻身,在剛得到天空閃光的導引頭和發動機技術,開始了霹靂11項目的時候,在紅旗61地空導彈的基礎上就開始了魔改之旅,按照上一位面的路子,最後得到的就是紅旗64地空導彈,但這一位面的霹靂11改地空導彈、艦空導彈的時候就走上了另外的一條路,而這條路更是令人大吃一驚。

第七百三十章:前沿氣動探索第九百九十八章:宏偉鉅作第四百五十章;這東西我不會拒絕第八百二十章:國家榮譽(二)第一百八十章:起飛範保羅第四百四十一章:到底哪款好第七百五十章:樂意之至第九百一十八章 曲線救國第三百六十章:賣個好價錢第四十四章:就是這樣的?第五百三十二章:該收網了第六百六十八章:不修路也致富第九百六十二章:打到了法國佬門口第八百三十五章:“衆籌”運輸機第一百五十二章:發動機纔是硬道理第六百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超越梟龍的存在第一千一百二十章:各懷心思第五百二十五章:現實中它還不太重要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052A型護衛艦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壽命浪費第一百七十八章:分工合作第五百六十七章:大勢已成第一百七十七章:從新上馬?第六十三章:終於定型第九百三十一章:新馬車第四百一十四章:收購巴航工業第五百二十八章:全新的總公司構架第八百八十一章:從不缺項目第三百二十五章:黎明廠,你能做到嗎?第三百六十七章:不土沒有戰鬥力第四百四十章:4020廠的困境第八百六十八章:敗而三第二百七十五章:德國MTU第六百七十七章:烏克蘭的消息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這個逼裝的有深度第一百五十五章:重回二所第二百零四章:新的技術第三百四十五章:真的是好飛機第三百五十八章:驗證機首飛第九百七十二章:有意思了第二百七十九章:定型、生產第六百二十一章:埋藏多年的野心第九百一十四章:怎感覺有點雞肋啊第二百一十章:一筆橫財第四百五十一章:以點帶面第六百四十六章:這不是好萊塢第四百五十章:渦扇10A定型第七百二十二章:我們投2.5億第八十三章:爲什麼要投資你們第六百九十五章:624所可不好拿第一千零八十章 撿便宜第九百三十六章:這樣就對了第五百七十章:一句話引發的YY第九百五十九章:異想天開第八百六十八章:敗而三第一千零八十五章:走,突進去!第一百八十八章:和鷹式的衝突?第二百四十七章:柳暗花明第三百七十七章:或許還可以這樣使用第二百七十八章:就決定是你第四百八十四章:西南科工方案第二百九十三章:這門必須跨過第二十七章:不務正業搞航模第四百九十九章:問題不僅僅是科研單位第四百六十五章:也就是這樣了第六十一章:最快一個星期第八百二十五章:生米熟飯第四百三十一章:近在眼前的人才第九百五十八章:整合式電子戰系統第七百三十六章:就等着它下鍋第四百四十七章:不死心的MTU第三百三十七章:這飛機牛逼啊第七百二十四章:於無聲處地進步第三百四十章:人生豐收時刻第七百一十章:“高推預研2”重大專項第四百五十九章:420和西南科工的不同第二百七十五章:德國MTU第一千零九十一章:演講與口才第八十七章:再具體談談第五百二十三章:電子戰技術第九百二十九章:把145擠出去第四百六十二章:評價和野望第九百七十九章:雙胞胎導彈第一千零四章:兩個先進第八百三十七章:有想法的德國人第四百六十六章:軍用和民用的巨大差別第七百八十三章:這是歷史性的一天第六百六十八章:不修路也致富第五十八章:這個算是成功嗎?第四百章:我們的自己防務展第九百八十二章:又來一款發動機?第一百零九章:方案彙報(完)第九百一十章 一羣有背景的來客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大變數第一千零六十章 加班加點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難也要啃下來第四百五十章:渦扇10A定型第九百九十二章:老大難的問題第一百零七章:方案彙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