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四章:萬噸油壓機

readx;當然了,剛纔楊輝說上馬粉末冶金盤不行,其實也並不盡然,這裡說的比較普遍的粉末冶金盤其實是指的是垂直擠壓粉末冶金盤,也就是要用萬噸垂直擠壓機才能製造出來產品的那套技術。

但要仔細追究,楊輝最後提出的繼續在熱等靜壓技術上上深入研發展,這也可以算是早期的一種粉末冶金技術。

熱等靜壓的製造流程就是將金屬粉末裝入真空的薄壁包套中,然後把包套通過焊接完成最後密封工作,再進行熱等靜壓,這樣就能得到性能不錯的成品金屬件,所以說,這種技術其實也可以算成是一種粉末冶金方案。

而參與會議的所有人都明白,剛纔說的粉末冶金是指的是垂直擠壓成型粉末盤,它和熱等靜壓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在一個是靜壓、一個是通過動壓完成製造,這樣製造出來的粉末盤在材料性能上要遠遠好於熱等靜壓制造。

也是在這個時候,劉總工才變了口徑:“好吧,我們可以繼續使用熱等靜壓技術製造渦輪盤,反正現在國內沒有可能上馬至少三萬噸的垂直擠壓機,但我們要提高渦輪盤的性能,就必須要配套上馬一種基礎設備:萬噸油壓機。”

說話之後,劉總工則是一臉希冀地看着楊輝,至於剛纔楊輝把垂直擠壓粉末冶金盤方案否定一事,恐怕是早就忘到了九霄雲外去了。這時候楊輝才恍然大悟,恐怕剛纔說是要搞垂直擠壓機是藉口,真正的的目標是這次提出的萬噸油壓機纔對。

萬噸的壓力機到底是怎麼回事?實際上,上了萬噸的壓力機都是屬於極端設備製造,這種東西都是在重工業中才會用到,剛纔的垂直擠壓機是一種萬噸壓力機,這次提到的萬噸油壓機同樣是一點兒也不輕鬆。

兩種萬噸壓力機在國內都是空白,整個共和國是既沒有萬噸垂直擠壓機,同樣也找不出一臺萬噸油壓機,沒有這兩樣設備。要製造出優秀的高溫渦輪盤簡直是攬入登天。

不管是採用熱等靜壓、還是垂直擠壓技術研製的渦輪盤,他們製造出來的產品都只是一種金屬性能比較好的棒料或者盤料,這些東西在製造出來之後還需要一道工序:鍛造。

只有經過鍛造之後的渦輪盤盤料才能真正具備實際使用價值,而經過壓機鍛造後的零件有些什麼好處。這一點也就不用多說。

鍛造渦輪盤有多種方案,但最好用的還是使用油壓機進行鍛造,油壓機在鍛造精密零件上的優勢無與倫比,而共和國有恰恰是沒有這種東西的,因此。之前鍛造的渦輪盤在性能上也是有很大的缺點。

考慮到這些,楊輝也實在是沒有辦法了:“好,不就是萬噸油壓機嗎?公司會盡量想辦法制造出這一套設備來,之前使用水壓機鍛造的渦輪盤實在是不堪用,這嚴重製約了我們的渦扇10、cg-2000、渦扇12的性能,現在既然提出來就一定要解決它!”

楊輝是在這之前聽了很多次黎明廠那邊抱怨現在的渦扇10渦輪盤性能不好的同時產量也低的可憐,這已經嚴重製約了渦扇10的產量。

使用水壓機鍛造精密的渦輪盤,這隻能採用模段壓技術,纔可以稍微提高一些鍛造精度,但整個國內就只有同樣在共和國西南地區的西南鋁業公司有一套三萬噸的模鍛壓機。

就這一套鍛壓機。它需要保證現在國內所有的燃氣渦輪機渦輪盤和其它工業系統的精密部件鍛造工作,加上鍛壓渦輪盤這本來也不是模段水壓機擅長的方面,它製造出的產品:產量低、質量波動大,同樣的也導致成本會大幅的增加,這樣的渦輪盤在製造出來之後會什麼結果?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上一位面共和國的太行發動機使用的就是這臺壓機制造的渦輪盤,導致渦輪盤的力學性能並不是多優秀,然後就出現了太行以比31f更大的推力,卻比不上31f的結實、耐.操,作爲一臺軍用發動機沒法忍受戰鬥機的嚴苛使用環境,這是非常令人尷尬的問題。從此就成爲上一位面制約太行的性能、壽命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當然,光是這些其實還並不能真正促使楊輝下定決心不惜代價也要研製一套萬噸油壓機,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現在mpc-75已經有了500架的訂單,大概和通用的cf-34對半分訂單。這也需要至少製造500臺cg-2000發動機。

還有馬上也要配套給巴航145客機的ms-4渦扇發動機,這也是一款市場訂單不低於mpc-75的支線客機,意味着這裡最多會需要至少1000臺往上的發動機數量。

民用方面有至少1500臺發動機需要製造高性能的渦輪盤,軍用方面難道就會少了?現在殲七四/殲七五系列發動機確實快到了訂單生產後期,但軍用飛機使用環境不一樣,一臺渦扇10發動機只有1600小時。意味着一架殲七四/五戰機一輩子需要三臺發動機。

按照西南科工科工的統計,殲七四/五、殲教七一共生產了有500架左右,之前黎明開足馬力也僅僅只配套給這些飛機約八百臺渦扇10發動機,也就是說配套給以上殲七四系列戰鬥機的渦扇10還有制至少700臺的訂單。

不僅如此,即將完成定型工作並投入量產的jf-17閃電一樣需要衆多的渦扇10發動機,再計算到東北黎明廠爲殲八二生產渦扇10數量,雖然這發動機不在西南科工旗下生產,但整個共和國就只有西南鋁業能夠提供渦扇10的渦輪盤,自然黎明廠也要採購西南鋁業的渦輪盤。

而殲八是雙發戰鬥機,這傢伙要用的渦扇10數量會少了嗎?可能這款飛機的生產數量不會太多,但計算兩百架是肯定有的。

如此算來,渦扇10的生產數量恐怕得要突破四千臺,加上國內其他的業務,在九十年代就日趨老化的西南鋁業三萬噸模鍛機是絕對不可能跟得上巨大產能要求,產能要求跟不上需求,那才真的是尷尬無比。

做項目不能沒有預見性,既然西南鋁業的三萬噸模鍛壓機不管在產品質量、數量上都遠遠不夠,那現在就先未雨綢繆,只有把萬噸油壓機建造出來之後,一切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有了性能更好的渦輪盤之後,不管是渦扇10還是渦扇12、甚至是北方的太行發動機,在操作性能上都可以提升一個臺階,這些巨大的好處擺在這裡之後,上馬萬噸油壓機則是勢在必行。

第四百六十二章:結束與開始第四百六十六章:看了野花看家花第五百九十七章:這纔是正餐第四百二十章:第二波空對海第一千零二十六章:一鍋兩智第六百二十六章:不同尋常的總師第四百七十三章:光電和紅外第三百八十三章:西南科工的傍身技第一百七十一章:加油機是需要的第八百六十一章:長途加漫遊第九十五章:拿技術來截胡第四十章:新鮮出爐的楊總師第七十六章:航展(五)第三百三十六章:這纔是正常進度第七百二十二章:我們投2.5億第三百二十三章:縮小版赫爾墨斯第二百二十九章:一個人在戰鬥第八百一十六章:國產化的考量第五百七十六章:不能把自己也坑了第八百七十一章:還是免不了啊第十五章:夜已深第七百一十一章:防不勝防的解體第五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七百四十六章:全都給變了第九百四十章:還是洋人懂“我”第六百零八章:居然是這樣的結果第一百九十四章:佬蔣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豐收時刻第五百一十四章:更加徹底一些第九百九十九章:積累、底蘊!第一百一十三章:科研改革第二百四十八章:這裡就是美國第五百九十九章:米格的好東西很多(中)第一百四十五章:總有刁民想賴賬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是愛國者來了第二百七十七章:西飛的手段我們也會第七百二十章:就是這麼牛逼第三百八十七章:這纔是真正的低成本梟龍第二百零四章:新的技術第七百十五章:再一再二第四百一十六章:楠邊的動作第一百二十章:人馬到齊第一百一十二章:選總師第一千零三十八章:來,大膽試一試第四百八十四章:西南科工方案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太行的任務第五百九十三章:直飛西南科工第八百六十七章:一而敗第九百零四章:這很好,很四代第六百四十三章:第一滴血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有錢人的生活第九百一十章 一羣有背景的來客第四百九十九章:問題不僅僅是科研單位第一千零八十三章:Chinese Peoples第二百七十六章:貸款是個好主意第九百二十五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好處真心多第六百九十七章:豪華陣容第四百七十章:不能承受之重第六百六十二章 一大變數第八百六十八章:敗而三第六百七十章:高貴的身份要配寬體第五百零七章:眼光的差距第五百三十一章:最好再搶救一下第六十一章:最快一個星期第一百四十七章:0780廠第三百三十九章:L8時刻第五百七十九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六十三章:遇神人第十三章:巧遇第四百九十六章:還得要回去第五十章:真是想不到第六百九十五章:624所可不好拿第六百八十九章:還能打航母的主意第九百三十六章:這樣就對了第三十八章:意外之喜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最後一張牌第一百七十七章:從新上馬?第四百二十章:第二波空對海第七百六十八章:百年海軍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新時代的逆火第一百五十四章:準備接收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法通,萬法通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去美國一趟第九十九章:現成方案第二百二十一章:海鷂絕技第五百二十章:420廠還有個好東西第九百七十四章:加班加點第一百五十四章:準備接收第二百七十五章:德國MTU第五百六十九章:都是不大靠譜啊!第五百零二章 對未來的描述第一千零八章:摩擦、摩擦第四百七十八章:用錢解決第一百三十七章:一根手指第六百五十六章:預警機要用大飛機第一百三十八章:可以拿出來的大蘑菇第二百一十六章:滿載着一船煙花第四百五十四章:低不就第九百四十七章: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