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五大機構一個不能少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又得到了一筆訂單,心裡肯定也是非常高興的,現在的西南科工差不多可以算是事實上佔據了爲mp-75項目爲配套而新成立的聯合客機公司的主導地位,這就得要說到。

雖然一開始帝都方面給的說法是西南科工佔據百分之五十股份,雙方各佔一半的股份,不過礙於後來和630所172廠雙方要求分家,而且172廠的投入有改變,人家172又把工廠生產中的運七系列客機也注入了公司中。

新的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股份自然也就有了一些變化,西南科工佔據百分之四十二的股份、172廠佔百分之三十五、630所佔據百分之二十三。這樣的情況下西南科工倒是成了事實上的大股東,這一開始還讓172、630方面感覺非常不爽,一直等到新公司完成重組之後,這纔算是心服口服。

新的聯合客機公司作爲一家完全走製造、銷售、維護民用飛機的公司,西南科工在重組這家公司的時候根據自己在國際航空飛行器市場摸爬滾打的經驗,再加上之前在巴航工業重組中學到的一系列的經驗,甚至把當年重組巴航工業的行政管理人員也調回來一部分,投入到了聯合客機公司的重組之中。

這些當年代表西南科工參與到巴航工業重組的行政人員可不是吃素的,整個巴航在重組的過程中不僅有原巴航的精華,同樣也因爲諾斯羅普的關係,又引入了美國在航空工業中的一些經驗,真的可以說是一次次大大的大雜燴。

新公司確定的股權之後,經營範圍同樣也給確定了下來。公司設有采購、生產、銷售、客戶培訓、飛機大修排故五大部門,唯一不足的僅僅在於飛機的設計不在聯合客機公司這裡。

本來楊輝是寧願西南科工少一些股份,也要從630所把mp-75的設計隊伍剝離出來。從而徹底把聯合客機公司做成一家集飛機設計、採購、生產、銷售、培訓、維護的複合型公司,覆蓋一架民航客機的全程。

不過。在後來同630所溝通之後,也算是明白了爲什麼630所不願意這樣乾的原因,實在是因爲630所它不敢這樣的做啊,整個630所也就那麼點兒人,mp-75項目就佔了三分之二的技術骨幹,還有大幅度改進中的運七200型號客機,這又耗費了630所的部分技術人員。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630十個人都有八個人在做客機項目。還有一個人是行政、後勤人員,僅僅還只有一人在從事軍機的研發工作,就這樣的畸形人員構成,630若是敢把民航客機研發隊伍剔出來,整個研究所分分鐘就得解體。

這還只是來自630所的想法,同樣的172廠也不願意讓630所拆分,稀釋了自己單位的股份都是小事情,真正的大問題則是一旦聯合客機公司把研發隊伍也整合進去,那以後mp-75一旦有改爲軍機的項目,肯定聯合客機公司就自己給做了。直接把軍用的特種飛機也拿走,那時候172廠哭都來不及,沒看到之前的172廠死都要留下運七軍用型、教練型嗎?人家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做把軍機業務做下去。

而且這一說法其實也打動了楊輝。聯合客機公司之所以分出來就是因爲以後只打算所民機業務,免得和軍機業務有糾葛,若是做着做着又摻和進了軍用領域,那成立這公司又有什麼意義呢?

而現在不讓630所拆分就不一樣的,以後630不僅可以設計客機,同樣的也可以非常容易的在客機的設計基礎上改出軍用特種飛機,然後放在172廠生產就萬事大吉了。

清楚了聯合客機公司的成立原因、業務範圍之後,來自西南科工的重組團隊根據自己的經驗大刀闊斧的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按照西方的民航公司的行政構架進行設計。

從最開始的子系統採購,整個公司的對外採購獨成立一部。這對於聯合客機公司這種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走國際分包、採購、國內組裝體系的公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世界上但凡是有負責分包、採購的公司都是這樣的行政設計。要知道當年強入波音也都在剛開始走這條路的時候被坑過。

上一位面的arj-21項目,那同樣也是被來自美國的航電供應商羅克韋爾拖了進度。使得進度整整延遲了半年時間,因此,高效的對外採購團隊必不可少,它不僅可以有效保證進度,甚至還可以通過管理體系做到最極致的零庫存!這應該是所有公司都向往的最高境界。

採購到了子系統之後,負責生產工作的工廠肯定又是一個部門,這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自然不用多說什麼。

另外,還有銷售團隊也要重視,民航飛機的採購的確要受到國際政治環境的影響,但相比起軍用飛機的來說又要受影響小了太多。

真正像共和國上一位面那種無奈的:你美國對我炸刺兒,我就採購歐洲客機,歐洲炸刺兒,我就採購美國客機這種行爲,其實發生的概率並不是太大,民航客機的採購大多還是一些小批量的幾架、十幾架、幾十架的採購數量,真正上百架的採購幾乎是非常的少,當然,若是遇到了那肯定是賺得盆滿鉢滿。

事實上,小批量的採購纔是民航客機的大頭,算是極少成多、集腋成裘的典型。在這個時候就要看飛機的性能,以及銷售團隊的公關能力,一支優秀的銷售競標團隊可以給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因此聯合客機公司特意把銷售團隊提到和生產、採購同樣重要的位置,這在共和國以往的軍機生產中是絕對不可能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客戶培訓,這也有必要重視起來,要知道在很多時候不是你飛機造的不夠好,而是培訓的不夠深入導致的問退,最典型的就是之前西飛的運七民航機,當時的運七採購了一些西方的機電設備,而且也的確讓飛機的性能有了大幅度的優化,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這飛機到了民航公司手中之後,因爲飛機員看不懂飛行中的英文提示,不知道飛機的狀況而選擇了忽視,最後造成機毀人亡的慘劇,然後是民航局直接退役所有運七客機。

就這樣,慘痛的教訓表明:在客機行業中,專門的對客戶進行培訓是必須要有的,而這在共和國之前的軍用飛機生產中也沒有存在過,軍機定型生產之後有軍隊方面專門的試訓基地對新飛機進行各種飛行測試,編寫好使用大綱之後,由試訓基地來訓練其它作戰部隊飛行員換裝新飛機。

而在民航飛機行業中,又哪裡會有試訓基地這種機構,因此,聯合客機公司的客戶培訓部門也可以算是民航飛機的試訓基地,它負責訓練客戶的機組、地勤如何駕駛、維護飛機,這就樣的機構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聯合客機公司必須要設立起這樣的部門。

最後還有的後勤維護、保養團隊,着從上一位面埃及運十二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來,及時高效的後勤維修、排故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要不然就算你飛機銷售出去了之後,搞不好也有可能被客戶炒掉。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七百九十.六章:沒必要去冒風險第四百零七章:巴西的困境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去美國一趟第六百一十八章:五大機構一個不能少第一百二十九章:雷達選擇(上)第一千零三十三章:把這些礙眼的弄走第五百四十二章:項目停下,但預研要繼續第三百八十一章:那就開始(第三更)第三百章:同門相殘(擊落)第二百六十六章:終於等到你第七百零五章:吾有上中下三策第八百九十三章 你這樣要被打屁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空中大閱兵第四百五十章:渦扇10A定型第一百一十章:這樣纔對嘛第六十八章:都是妥妥的了第一千零一十九章:海上大搜救第一百八十七章:新聞發佈會第四百五十三章:情況始末第八百四十四章:你們要的來了第七百一十六章:要國產就得魔改第六百零九章:老一套並不合適第四百七十九章:大整合的前奏第七百三十二章:大家都很有想法啊第九百六十八章:全賣給你們第八百九十九章 不過是從頭再來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鹹魚翻身仗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以人爲本第四百六十五章:一觸即發第二百八十二章:終於揭開面紗第三十九章:原來是情敵第七十章:定型裝箱第八百六十八章:敗而三第三百九十九章:來來,我們互利共贏!第三十五章:分配項目第五百零二章 對未來的描述第八百七十八章:都成土財主了第一百七十七章:從新上馬?第六百四十五章:裝了逼還能跑?第一百五十四章:準備接收第三百零一章:同門相殘(完)第二百八十三章:絕不虧待你們第二百六十二章:都該拉出去遛遛第六百九十五章:624所可不好拿第一百九十九章:土洋結合第八十三章:爲什麼要投資你們第四百九十七章:大IDF第三百七十二章:危機關頭的急智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二批人才第六百五十九章:走這條路第五百八十章:拉皮是一種學問第七百九十三章:一發命中第六百七十五章:不惜一切代價第七百一十二章:先是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一十章:來硬的第四百六十六章:看了野花看家花第五百六十七章:大勢已成第八十九章:起飛第八百四十七章:歐洲科研中心第六百五十四章:超越俱樂部導彈的存在第一百一十六章:方案出臺(下)第八百三十章:原來如此第八十一章:老朋友第五百一十二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載金歸來第七十五章:航展(四)第四百二十章:第二波空對海第六百三十八章:不檢驗永遠都不成熟第三百七十九章:方案討論(第一更)第四十六章:燃燒室成了第六百三十三章:唯一的辦法第三百三十八章:我們要了第五百六十八章: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九百二十一章 通用運輸/加油機第五百一十四章:更加徹底一些第八百五十三章:找個啓動用戶第一百五十六張:恩怨何時了第三百六十八:效果不錯第七十七章:航展第一天結束第一千零三十章:外銷型號第八百二十六章:方案內部公開第九百七十四章:加班加點第二百四十九章:我們的事也很多第二百五十八章:峰迴路轉第七百九十九章:出大事了第三百四十六章:這簡直就是梟龍第六百二十章:得失之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豐收時刻第九百七十七章:買買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沒見識第二百七十一章:西飛也牛逼第七百六十七章:再給你們一個項目第七百五十五章:又一位女將第二百六十六章:終於等到你第一千零三十七章:好!要大力發展第七十一章:波音就算了,我們要文豪第八十章:CATIA第三百三十章:大洋彼岸的狂熱第六章:論文答辯(下)第六百零八章:居然是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