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設計指標

看着這幾十頁的文件,感覺已經可以算是小冊子的級別了,再次搖搖頭將這份要求仍在桌子上,這次的技術指標要求其實並沒有出乎楊輝的預料。

動力系統自然是雙中推沒有其它的異議,整機空重要求方面則定到了12.5噸的最大值,這和楊輝一開始預計的13噸有些出入但也不是太大,到時候仔細說明一下情況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也要求在28噸的位置,這倒是和飛豹的最大起飛重量一致,甚至在後面的設計中楊輝還看到了和飛豹數據有更多相同的地方。

最大平飛速度1.7馬赫,最大飛行高度16000米,這些都和飛豹的設計要求差不太多,看來新殲項目還在很多飛豹項目的影子。

讓楊輝看到了不同的地方則是新殲在航程方面有了更狠的要求,高達4200千米的轉場航程,比起早期的飛豹、f-18e/f都要多出了500多,這簡直就是要了人的老命啊.

要不是楊輝早早就有了各種準備還真的就很難達到這以作戰要求,甚至按照楊輝現在方案的設計也最多達到4000千米的轉場航程,要達到規定的這一數據還要再想想辦法才行。

“這真的是令人頭疼啊!看來殲七四的短腿讓軍隊方面下了狠心,單是這一點就足以讓新殲問鼎中型戰機航程之最。”

雖然對軍隊這麼喪心病狂的作戰航程要求有些吃驚,當楊輝卻不得不在這方面多加考慮一下,既然指標這樣定了下來就必須要重視。

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再有什麼好辦法能增加內油,而轉場航程本來就要帶三具外掛油箱,要再增加航程只能是走好最後的一條路:保形油箱。

要說起來,加裝保形油箱並不是什麼好辦法,不能光看到保形油箱能增加的油料攜帶量,同時候還要看到保形油箱帶來的死重。

保形油箱是非常難以拆卸的東西。甚至保形油箱在一般的地勤維修點都沒法拆卸,很多時候都要飛回大修廠或者製造廠拆卸。

這東西在安裝的時候爲了儘可能的減少氣動阻力,將油箱和機身處的接縫都是用密封材料填充粘接,普通的地勤絕對沒法完成拆卸。

也就是說這東西看着對增加航程有好處。但用在了新殲上面的時候就有些雞肋,本來新殲因爲更好的利用了機翼外段的內部空間實現了比f18-e/f更多的內油,從而做到比f-18e/f更多的航程,一舉達到4000千米的轉場航程。

但現在指標上多要求的200千米剛好不上不下,上了保形油箱之後的航程方面絕對會增加不止200千米。但軍隊是不是願意接受這種東西呢?

畢竟不是所有的時候都要轉場,更多的時候還是要用於各種作戰任務,甚至有時候的對地攻擊就靠內油和空中加油就行了,更多的載重要用來掛對地攻擊載荷。

這時候固定在機體上的保形油箱就是一個累贅,加上新殲的發動機推力本就不怎麼夠,若是在整上個保形油箱之後確實有些令人崩潰。

當然,若是裝上了保形油箱之後的航程增幅就能更加優秀,說不定新殲可以直追重型機的航程,這也是一個令人流口水的優點。

想到了這麼多一直都在爲這4200千米的航程糾結着,而在楊輝覺的保形油箱還有些雞肋的時候。其它有意於新殲項目的單位卻早早就定下了採用保形油箱的設計方案。

不是所有的中型戰機都可以達到楊輝所設計的新殲方案內油量,通常的中型機的內油也就是五噸左右,就算這次因爲新殲的技術指標比普通的中型機大一些,但也就最多6噸的內油,若沒有保形油箱的存在,最大的航程也就是3600千米左右,這就逼的其它設計方案用上保形油箱。

看過了令人糾結的航程問題之後,楊輝終於也將目光放到了其他的方面,比如新殲的起降性能。

首先是對新殲的起飛要求:起飛滑跑距離:350米,着陸滑跑距離:1100米。

單是從這一點來說。新殲的起降指標已經放的很寬了,特別是相對於西南科工的新殲方案就更是如此。畢竟是一款要用於艦載起降的飛機,雖然有彈射器的存在,但f-18氣動佈局的起降性能絕對是非常優秀。

源自f-18優秀的低空低度性能。新殲絕對可以滿足軍隊的起降要求,甚至還能做的更好,這一點是絕對不用擔心。

之後又看到了關於新殲的最大過載問題,通過這一點就可以看出軍隊對於新殲的定位到底是什麼樣。

一款注重空優戰的戰機最大過載通常都會在9g,這種最大過載限制更多的還是爲了保護飛行員,或者也有保護戰機的原因。

大過載動作的時候通常都是些高難度的空戰動作。也就是隻有一款飛機爲了空戰而設計的時候會將最大過載增加。

而一款側重對地的多用途戰機就很少會有高過載的機動,在訓練多用途戰機的飛行員時,也不會在抗超大過載上面花心思。

最大過載和飛機的使用範圍有關,典型的就是f-18a/b型是作爲一款對地攻擊的存在,美國海軍就規定可只要7.5g的最大過載就行了。

由此可以看出,飛機的最大過載和作戰用途有着密切的關係,只要看過了飛機的最大限制過載,差不多就能看出這款飛機的空對空作戰能力。

而這次的新殲指標中規定的限制過載就清楚的表明了一點:新殲的空對空作戰性能並沒有太被重視,最大過載限制在8g(即飛行員在飛行中最多承受自身的8倍重量)。

當然了,這個過載限制在保護飛行員的時候,同時也能給新殲一個結構設計的指標,通常在戰機的結構設計中會按照規定最大過載的百分之二十的餘量來設計。

最大過載越大,就要求結構越堅固,免得在做大過載機動的過程中輕易地就解體了。結構要求越堅固在設計的時候就會在在結構方面多下功夫,結構重量、材料、加工工藝都會大不相同。

規定了8g的過載要求,兩個符號所蘊含的信息絕對是整個指標中最有含金量的,需要好好體會。

“不錯,這的確是一款多用途戰機的要求,現在的新殲的設計方案是沒有問題的,是時候通知一所的主要設計人員來開個會了。”

自言自語的楊輝已經有了準備,開始要將各方的人員集中過來,爲了新殲方案是時候該動起來了,西南科工爲了這一點準備的太久太久了.......

第六百零八章:居然是這樣的結果第五百八十二章:天賦技能—逆向第八百九十六章 420廠的野心第二百九十二章:再想想辦法第八百六十七章:一而敗第五百二十六章:血的競標會第三百八十八章:來自624所的消息第一百零三章:效率好高第一百三十六章:看看沙特的土豪度第九百一十八章 曲線救國第三百六十八:效果不錯第三百七十四章:就是它了第二百五十四章:我們有了新計劃第六百一十六章:戰事起、電話到第九百一十章 一羣有背景的來客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沒見識第七百二十六章:量身定做第九十八章:也許會更好第四百六十九章:重型機的尺寸第四百一十六章:楠邊的動作第二十六章:哪個小飛機好第五百三十一章:最好再搶救一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似乎也不錯第八百五十一章:一機兩用第六十六章:那就找上面要第八百九十三章 你這樣要被打屁屁第三百三十三章:新的研究成果第四百八十一章:雲盟主第七百四十二章:神助攻第一千零二章:這樣很值得驕傲嗎第七百三十章:前沿氣動探索第六百五十一章:思考對策第一千零八十章 撿便宜第九百九十四章:211?不,這太小了!第九百一十四章:怎感覺有點雞肋啊第五百七十五章:還是資本主義的皮好用第七百三十七章:都是有野心的人啊第二百五十五章:諾斯羅普的心思第七十七章:航展第一天結束第五百八十八章:談崩了第二章:論文風波第四百九十章:渦扇12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這纔是高大上第八百四十八章:好好的交代在這裡第三百七十五章:這是第三架第一百一十三章:科研改革第七百三十六章:就等着它下鍋第九百六十二章:打到了法國佬門口第三百八十四章: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一十五章:這些都不是問題第二百三十五章:這個完全可以第九百八十二章:又來一款發動機?第一百六十五章:再戰藍天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還不合適?第二百三十四章:有錢就是好辦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準備見客第四十四章:就是這樣的?第三十五章:分配項目第九百六十二章:打到了法國佬門口第七百八十八章:這訂單真是第九百二十五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我們一定要做第一百八十二章:老爺工人第九百四十四章:再次爲訂單發愁第九百七十三章:海上起風了第一百三十八章:可以拿出來的大蘑菇第四百五十七章:上面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二章:終於揭開面紗第八百章:還真的攤上了第四十章:新鮮出爐的楊總師第一千零一十九章:海上大搜救第六百八十三章:又是一陣航母熱第八百一十四章:禁飛區第六百五十三章:我們發動機第一百二十六章:測試開始第九百六十三章:AT-2000不服第三百二十三章:縮小版赫爾墨斯第五百六十八章: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五百四十四章:這錢終究得給第三章:人生選擇第十章:拜訪楊家第一百二十三章:有人冒頭了第四百五十五章:軍用民用都行第三百九十九章:來來,我們互利共贏!第四百六十一章:性能還挺不錯第一百二十七章:屠吉達第一百二十九章:雷達選擇(上)第一百七十六章:四臺發動機第九百一十一章 高明騙術之戰略忽悠第一千零二十六章:一鍋兩智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這都是江山第四百四十三章:大規模殺傷性嘲諷第五百六十八章:做好充足的準備第三百七十章:軍隊的新動向第一千零二十章:水上迫降第一百六十三章:不算圓滿的圓滿第七百零二章:有魄力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我們這是三代半第八百六十二章:好多的貓第四百四十三章:大規模殺傷性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