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着對無人機研製的熱情,楊輝和幾位原本在航模研製中的技術骨幹,找到了同樣在二所的數字式電傳飛控研製處,來自全國各地的電傳飛控系統專家聚集一堂,當然也有來自西工大的教授,也是就是厲雲的導師。
說明來意之後,老教授倒是頗爲驚訝地看了這羣年輕人兩眼,西南科工原本的航模業務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胃口?要準備涉足無人機研製領域?這倒是一個新情況。
至於說楊輝提出要雙方在無人機研製中加強合作,這自然是西工大求之不得的,西南科工在國外或許算不上什麼龐然大物,但在國內妥妥的就是鑽石王老五,典型的人生贏家。
這樣有錢的單位和西工大聯合研製無人機,肯定要留住囉,這年頭用在大學中的科研經費比用在科研院所還要少,西工大研製無人機同樣也是資金困難。
“合作研製無人機,這倒是不錯的項目,就國內現在的無人機研製水平主要還是在停留在無人機靶機上面,真的要說研製可以重複使用的無人機,也就是我們西工大稍微有些經驗,我們的d4無人機在去年就小批量定型生產,技術上絕對是沒有問題。”
說到d4無人機,楊輝倒是有些印象,這東西是用於航空攝影,測繪,遙感,航測和磁探礦等工作,總體來說也的確算是一款比較成功的無人機,算是開拓性的事業,讓西工大無人機所走進了真正的無人機研製大門。
也正是衝着這一點,楊輝纔來找上西工大合作:“d4無人機,我也算是知道一些,很不錯,證明母校的無人機研究所確實很有能力,不過我們這次要研製的炮兵偵查無人機在技術上要比d4先進很多,要啃的硬骨頭恐怕不少,特別是飛機的控制系統更是老大難。學校願意合作這項目?”
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分地面遙控、機載傳感、機載執行設備兩部分,機載傳感部分自然是負責飛行數據採集,並反饋到地面。
地面再將做出的決策轉化爲電訊號,回饋到無人機機載計算機。再由機載計算機控制飛行器的執行元件。控制舵面氣動偏轉,從而實現無人機的一整套飛行控制,而要實現這些卻是相當困難,也是無人機研製的技術核心。
要問西南科工現在的航模和無人機的差距在哪裡?只能說多了去了,航模靠地面的操縱人員目視來定位。其本身是沒有傳感器等信息收集系統包括:羅盤、速度、高度,這就註定航模操作系是沒法移植無人機上面。
另一方面,炮兵使用的無人偵察機動輒就是幾十公里的飛行半徑,相比之下航模的控制距離就太近太近,都還在目視範圍之內,無線電信號覆蓋的太小,技術上這又要簡單太多。
這些難點對西南科工來說是存在的,但對於研製成功了d4無人機的西工大無人機研究所來說,在控制系統上難度反而要小一些。
比如教授現在說的:“我也實話告訴你,控制系統的研製還真就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d4的控制系統移植改進就完全可行。這一點,作爲d4操作系統研製的帶頭人,我可以負責任的做出保證。”
果然是搞電傳系統的老教授,能做出殲擊機的模擬電傳增穩技術,再來做飛行動作簡單的無人偵查機飛行控制系統,似乎還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原本讓楊輝擔心好久的飛行控制系統,就這樣拿出了相當靠譜的解決方案,那剩下的應該就只是機體的研製、機載偵查設備的集成。起降性能、飛行速度、高度、續航能力是一些關係到無人機作戰能力的重要指標。
“那我們要集中力量公關的就變成了機體的研製?這裡面的道道似乎也不少,不過對我們西南科工來說倒是比較順手,我們研製的小型飛行器非常多。機體設計完全沒有問題。”
西南科工的機體設計能力還真就沒有亂說,這幾年的航模設計都是經驗,不要以爲航模真的是全盤縮小真實的戰鬥機,實際上航模和真實的戰鬥機相同之處只是氣動外形設計而已。航模的內部結構設計,那都是完全按航模的特殊飛行環境設計。
小型無人機同航模一樣,都是在機體結構設計上下苦功夫,氣動設計則成了次要條件,偵查無人機使用的簡單平直翼就是最好的翼型。
老教授明顯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西南科工除了在資金上有優勢。在機體設計上比西工大無人機研究所也要強太多,西工大無人機設計所還真沒研製過多少飛行器機體。
“所以,這就要藉助你們的技術力量,我相信你們在機體設計上有很多的經驗,一款小型的偵查無人機對你們來說不會是太大的困難。”
技術困難嗎?當然不困難,唯一需要再花費些心思的還是的發動機的選擇,若是耗油太高,這就會直接影響到續航能力。續航能力太低,對於一款在野外使用的炮兵偵查無人機來說,絕對是不能忍受。
不過這些早就有了方案:“這簡單,我現在都能提出一些方案,比如我們的無人機起飛。由於是伴隨炮兵野外起降,幾乎很難找到跑道,所以採用車載滑軌加大推力火箭結合是最靠譜的方案。”
火箭助推技術,這在飛機設計中早就出現在了好多年,早期運用的最多的是裝在轟炸機上面,使轟炸機能縮短起降距離,這是在冷戰時期的轟炸機研製中相當重要的指標。
現在把這技術用到小型無人機的助推,無人機完全就可以不用跑道,直接用滑軌就好,這是野戰小型無人機的標準設計,縱然是到了幾十年之後,依然是離不了這東西。
“好想法,使用火箭助推這簡直是神來之筆啊,野戰起飛的問題完全可以迎刃而解,果然還是術業有專攻啊,西南科工在機體設計上確實經驗豐富。”
聽到教授的讚賞,楊輝倒是有些不好意思,這其實是自己的抄襲的後世普遍做法,甚至國外已經有了這種火箭助推的無人機,這讚賞完全當不得。
還是繼續往下說說,比如在機體材料的選擇、發動機的選擇等等。
“爲了控制機體重量,現代飛機廣泛使用的鋁合金材料就太重,我們的飛機小,也沒有太多的集中載荷,部分地方可以考慮使用的複合材料,用以減輕重量。”
聽到要在飛機上採用符合材料,就連航模設計組也搞不懂楊輝的意思了,就國內的航空飛行器複合材料,似乎就沒有什麼建樹,就算有那高昂的價格也沒有大規模使用的必要。
“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複合材料是不是都有些太貴了?我們這款無人機成本絕對是不能太高,這有些不現實。”
面對楊月指出的問題,楊輝卻是笑着回答。
“複合材料也不一定是要使用高性能的纖維材料,我們的無人機飛行速度低,氣動載荷也小,同樣也沒有額外的集中掛載,直接使用現在世面上普通的工業塑料材料就行,若是實在不夠,在塑料成型過程中加入加強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