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有部小說叫《七年》,整整七年就是一場空前絕後的等待,等到最後大家一起死,不同的背景相同的宿命。而對於我來說七天就足夠了,七天之內我完成了生命的全部意義,很悲壯的樣子。
星期一我透過眼縫透過還未擦乾的
鮮血看到了我將要生活的世界
天空很暗很暗,沒有星星,沉重的雲壓得很低。黑色的,帶點陰暗的血紅色。沒有風,樹木像後現代的雕塑一樣紋絲不動。然後一聲霹靂,然後我降生了。
這樣告訴他的朋友。結果每個人都很不以爲然,說:你—去—死—啦!太誇張的話別說麼。我說的是事實,別人卻說我誇張,而真正誇張的東西卻被人們當作事實一樣接受。這個世界就是如此可笑。
我的母親告訴我,她生我的那天她在電影院看恐怖片。我說她一點也不會胎教,她說正是爲了胎教,教我學會勇敢。結果是我現在很膽小,這與我男生的外形很不相稱。不過我出生的時候真的很勇敢,只是象徵性地哭了兩聲,然後就睡着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與生俱來的勇敢漸漸退化,而在孃胎裡所受的驚嚇卻變本加厲地涌出來,成爲我生命大悲哀中的一個小小悲哀。老媽的胎教的確是過火了,所以我現在常常對她說:物極必反,物極必反。
可能是我出生時哭得太少了,所以上天要我把欠下的債哭回來。出生之後我就一直在哭,一直重複住院——出院——再住院——再出院的過程。周圍的鄰居說我養不活了,叫母親再生一個。母親最終的堅持是我現在還得以生存的全部原因。母親告訴我這一切,臉上滿是滄桑的表情。而我的表情卻很麻木,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儘管我很愛我的母親。母親看着我搖搖頭說,你這孩子真不懂事。我覺得我挺懂事的,我只是不善於把內心的感情拿到臉上來展示而已。所以我註定不是一個好的戲子,戲子需要能在臉上展示出別人想要的感情的本事,而我沒有。就這麼簡單。
一歲,我開始說話。
一歲半,我學會走路。
兩歲,我會說:我要那個紅蘋果。
三歲,我開始我有記憶的童年。
星期二門前坐着我的外婆,河裡
有隻可愛的鴨子,天上有個大月亮,
我的玻璃瓶般美好的童年
我是個聰明的孩子,從小就是。我在外婆家長大的,很單純的童年,夾雜着花和青草的味道,還有外婆銀白頭髮上的槐花氣味。我是個聰明的孩子,我外婆很喜歡我。
後來母親告訴我你該上學了,於是我就揹着書包去學校。報名的時候老師看我很瘦小,捏捏我的小胳膊小腿兒,用打量牲口的目光看了我很久,然後說:這孩子能跟上其他學生嗎?平生第一次我感到恥辱,所以我學習很努力。後來我每次考試都是一百分,每次考完了我都問第二名比我少多少分而不問第一名是誰,後來老師就很喜歡我。
我說過我是個聰明的孩子。
小學的六年我過得很滋潤,在山上放風箏捉迷藏,就算一個人也玩得很開心。然後回家指着滿身的泥巴笑嘻嘻地對老媽說:你看我玩得。
小的時候被蛇咬過一次,在樓下。(我到現在也在奇怪爲什麼樓下也會有蛇。)被咬了之後我靠在牆壁上以最舒服的姿勢用最平靜的聲音對樓上的媽媽說:我被蛇咬了。我媽看到我膝蓋上的血時的驚慌失措和我的穩如泰山絕對是世界上最大的落差。當然那蛇是無毒的,很善良。
惟一一次流眼淚是考試得了八十分父親要揍我,我當時想他要揍了我我就不叫他爸爸了。後來他真的沒有揍我,後來老師說我的試卷改錯了,我還是一百分。
我想到了我的老師。去年春節的時候我去看她,發現她的頭髮已經很白了,而我還清楚地記得她在黑板面前甩動黑色頭髮的樣子。記憶中的老師是嚴厲的,而眼前分明是個慈祥的老太太。聽說老師快退休了。我走的時候碰見了老師現在的學生也就是我的師弟師妹們,看到他們我想到了自己。紅領巾在脖子上飄啊飄,很漂亮。
記憶中的童年被我主觀美化了,天永遠都是藍的,不許變成別的顏色;草永遠都是嫩的,不許變黃變幹;花永遠就是開的,不許敗不許謝。柏拉圖是我心目中尊貴的神,童年是我無法企及的烏托邦。
所以我現在看我的童年都是以一種仰視的目光,像一個滿身骯髒的浪人不敢靠近他心目中聖潔的女神一樣。童年縮成一粒沙子,陷在我的眼睛裡面,逼迫我不停地流淚。明明就在
眼前卻看不到,明明已隨時間走得很遠,但疼痛感卻異常清晰猶如切膚。
記得當時年紀小/你愛談天我愛笑/風在樹梢鳥兒在叫/不知怎麼睡着了/夢裡花落知多少
星期三一切開始於那個不易察覺的
生命的罅隙——那個夏天剛剛過去
秋天馬上來臨的時光裂縫
要我說出初中的事情的時候我才發現文字的蒼白與無力。在痛定思痛的回望之中我發現三年我都在學一種規則。
你有棱角嗎?那你磨掉了再說。你有真話嗎?那你嚥下去好了。你有怒火嗎?那你找沒人的地方撒去。
就這麼簡單。
但我是個任性的孩子,從小就是。我有棱角也不只一個,請向我開炮。每個老師談到我都是笑一笑然後搖搖頭,很微妙的動作。因爲我是他們要的成績最好的孩子卻不是他們要的聽話的孩子。但我是惟一一個會在畢業後的教師節給老師發賀卡的孩子,我是惟一一個畢業後在街上碰見老師會站得很直說老師好的孩子。老師說,這很難得。
我每次在全年級的排名都是隻用三根手指就能表示出來,很讓人羨慕的。那時考第一名的是個很胖的人,朋友說:他平時連一句完整的英語都說不通順,你考贏他,也讓他看看到底誰厲害啊。我說和這種人有什麼好爭的。我躲在成績單所建造的華麗城堡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當晦澀的古文絞痛我的大腦的時候我會從桌子裡抽出一本席慕容,把結局寫好讓淚水起程。我從來不做那種同一個類型重複千萬遍的習題。我看原版的英文小說而不願背誦無趣的課文。對於這一切老師的反應是從憤怒到規勸再到隨我的便。我是學生中的異數。
我的朋友很多,大多成績是靠下游的。我始終認爲他們比成績優秀的學生更聰明。因爲曾經有個成績很好的女生在說她知道的歌曲時說的全是電視連續劇的主題曲——慶幸的是她起碼還要看電視劇。所以我是好學生裡的壞學生,壞學生裡的好學生。
優生一本正經地說,你不要每天和他們一起,那不好。我並不理會這種自以爲成熟的規勸,我和我的朋友很好。好學生在背後笑是他們的事,傷不了我一根汗毛。
上帝丟下個聰明絕頂的孩子讓他接受塵世愚蠢俗人的笑。你們笑吧,我就是那個孩子。
星期四我不停地追逐那黑色的幸福,
就像蒙上眼睛尋找來時的路
我上高中了,這像一句宣言,很有氣勢。初三的疲憊已是昨日黃花,我們從自己有些雜亂的身體內部尋找着可以讓人快樂起來的亮點,畢竟青春是美好的。
我的高中是在另一個城市上的,我住校。第一次斷開家的牽絆的感覺卻無從說起。新鮮有一點,寂寞有一點,思念有一點。什麼都有但混合過後每種感覺都變得像淺淺的影子一樣辨不明白。赤橙黃綠青藍紫混在一起是伸手不見五指。原理相同。不用過多解釋。
我的高中是省重點,好學生如同過江之鯽。我是以全區第7的成績畢業的,我以爲這是值得炫耀的成績。但當我進入高中的第一天,在校門口的黑板上前50名的光榮榜上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時,我丟失了全部的驕傲。
我說過我是個聰明而任性的孩子,我從來就不會認輸,所以在開學後的第一次考試中,我是全年級第八。每個人都睜大眼睛看着我,像在看一個奇蹟。我很驕傲。
而我還要說的是初中歷經生死學會的規則被再次宣佈作廢,上帝在頭頂做出曖昧的微笑。
“一層是一種掙扎/一層是一種蛻變/而在驀然回首的痛楚裡/頻頻出現的是你我的年華。”席慕容是個很會說教的人。
朋友是有的,但高中的朋友多少會令你有些尷尬。我們是朋友也是敵人。我們以爲戰勝了彼此就通向了羅馬,而事實是全國皆兵,高手潛伏在不可知的遠方。高考是一場全國性的悲壯戰爭,誰都知道。但我們真的無法把幾萬裡之外的一個形同空氣的學生當作自己的追擊
目標,距離讓遍佈全國的壓迫感全部集中到自己的學校,其餘的人對我們來說無關痛癢。很是掩耳盜鈴。
所以我是個孤獨的孩子。
不要告訴我高中生有着偉大的友誼,我有足夠的勇氣將你咬得體無完膚。友誼是我們的賭注,爲了高考我們什麼都可以扔出去。
我本來還不是這麼悲觀的,真正的失望是從我的筆記本接二連三不翼而飛之後,從我的參考書光明正大地出現在別人的桌子上之後,從我學會新的規則之後。
從那個微微變涼的秋天之後。秋天已經到了,冬天還會遠嗎?
你說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沙漠上守着天上的大月亮叫做孤獨那我是同意的;如果你說站在喧譁的人羣中卻不知所措也是孤獨那我也是同意的。但我要說的是後者不僅僅是孤獨更是殘忍的凌遲。
高中就是一場長達三年的凌遲,最後的最後大家同歸於盡。
孤單的你佇立在茫茫的塵世中/聰明的孩子提着易碎的燈籠/瀟灑的你將心事化盡塵緣中/孤獨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寵。
星期五我觀望着這一婆娑
世界的翻天覆地,懷着無知
無覺的意識欣賞着
星期一到星期四,每天的跨度都是幾年,而星期四到星期五卻只有一年,高一到高二。我不知道是時間過得越來越慢還是我的生命開始變成一種毫無生氣的停滯。不得而知。
我選的是理科,遵從父命,很有悲壯的色彩,因爲我犧牲掉了自己的意志。其實我對文科的生活充滿嚮往,那纔是我理所當然的歸屬。理科生要有心如止水的修行,我還不夠。我還惦記着外面花花世界的美麗與眩目,我是個貪戀紅塵的人。小A是我的朋友,他在全家反對的情況下依然投奔文科去了。我很佩服他,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歷來就是一種壯舉。而我不行。
中午的時候我會去找小A吃飯,聽他給我講他們的考試題目是寫出《紅樓夢》的背景。我一邊幻想那本來就應該屬於我的生活一邊努力地尋找周圍稀薄的空氣維持呼吸。小A看着我的時候充滿了可憐的神色,我默不作聲。
理科生要擁有無與倫比的神經質而我還欠缺。我不會對飛過來的足球做出受力分析然後想象它的軌跡,我不會看見池塘裡冒出氣泡就研究那是空氣還是甲烷,我也不會對樓房做出完美的對角線。我不會但我的同學會,這就是差距。
歷史、政治課沒有人會上了,老師在上面象徵性地隨便講講,我們在下面隨便聽聽。每個人的手上都是一本理科資料,充滿哲理的故事和悲壯的歷史無法打動他們,理性的神經堅不可摧。我覺得這一切很沒有道理,我望着老師的眼睛很虔誠,但他卻沒有與我呼應的激情。最後我只好放棄,人人做題的大環境讓我放棄了歷史和政治。有時候人是很容易妥協的。
星期六文字從我的指尖以鮮血的
形式流出,我聽到它們落到
紙上發出鑽石般的聲響
我愛上了文字,這是一個理科生不可饒恕的錯誤。學校圖書館的小說很少有人借,小說區域常常只有我一個人在轉悠,而參考書之類的早就被翻得不成樣子了。這是所重理輕文的學校。
重理輕文的學校裡的一個理科生愛上了文學,這與天方夜譚一樣不能讓人相信。我是個理科生,我不需要多麼敏銳的洞察力,我不需要多麼漂亮的文筆,我只要學會分析兩個球怎麼相撞,金屬掉在酸裡會怎樣冒氣泡就可以了。看來我是出軌了。
我也寫點東西,但寫出來的東西都有點陰冷潮溼的味道,像黑暗角落裡長出的青苔。其實我希望自己寫出來的東西能陽光燦爛朝氣蓬勃,然而我做不到。我總是以一副無關痛癢麻木不仁的口氣訴說我想要呈現的故事,儘管很多時候我是在講自己。朋友說,你怎麼講到自己也是平靜的語氣好像在講別人的故事一樣?我說我也不知道。老師說,你要煽情一點再煽情一點,那才能感動別人。我說感動自己就好了爲什麼要感動別人。
我常常讀安妮寶貝式的尖銳頹廢的文字,一直讀到它們把我刺得很痛,以此來證明自己並不麻木,所謂的以毒攻毒。
老師說你的那些比喻句不要用在作文裡,我說好的;老師說這種開頭和結尾的方式你要背下來,我說好的;老師說這個大作家的生辰年月你要背下來,我說好的,儘管我很茫然究竟重要的是作家的人還是作家的作品。
老師說得越多我越茫然,真是黑色的諷刺。
星期天我老了,老得失去了
記憶與想象力,我感覺我是在
一剎那間就衰老的
有個網絡寫手說,我們都生活在習慣裡,我們今天這樣活着是因爲我們昨天這樣活着;而昨天這樣活着是因爲前天這樣活着。弗洛伊德說:這是死之本能。
可我是活在光速裡的,星期一我還在艱難地說我要那個紅蘋果,而星期六我就可以寫出青苔一樣的文字了。我不想這樣飛速地生活飛速地變老,我希望時間用萬分之一的速度緩緩流過,我希望看到一滴眼淚在慢鏡頭處理下墜落綻放出美麗顏色,然而拿遙控器的人始終把手指停在“快放”鍵上。
席慕容問:當生命的影像用快速放映之後,我們還有沒有勇氣再去繼續眼前這用每分每秒緩慢地展現出來的旅程?我也在找答案並且找得很辛苦。
本來我以爲我的生命已經夠短了——一個星期,只有一個星期——現在我發現其實我的生命可以更短,五千字而已,五千字,我生命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