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3歲的時候,就要教給他自己吃飯,不能再讓家長來餵飯了,否則等孩子到了幼兒園裡不會自己吃飯,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家長也許會想,如果孩子到了幼兒園,老師也會給餵飯的,那麼當孩子長大後呢?老師就不可能給他再餵飯了,如果孩子連起碼的動手吃飯能力都沒有的話,那他將來怎麼在社會上立足呢?因此,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要讓他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正常情況下,孩子大約在1歲的時候,就開始把玩餐具了,也開始表現出希望自己拿勺吃飯的濃厚興趣。此時,他的手眼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好,經常是好不容易在自己的小碗裡舀了點飯,結果沒送到嘴邊就撒了一多半。家長不要嫌孩子浪費而打斷孩子的學習,這是一個孩子探索世界的途徑,孩子會通過這種摸索增長知識和提高動手能力,只有放手讓孩子充分鍛鍊,他才能最終掌握拿勺吃飯。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家長要在孩子自己吃的同時,堅持給孩子餵飯。孩子開始自己吃時,可能不會吃得太飽,會一邊吃一邊撒,不能讓孩子因此餓肚子。
孩子在學習用勺子的過程中,很可能會出現整個手握勺子用勺背舀飯等錯誤動作,家長切不可太心急,可以手把手地教給孩子正確的動作但不要急於求成,要允許孩子反覆出錯。
由於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很差,在吃飯的時候經常會把勺子弄掉,或者是把飯粒弄到衣服上,有些家長爲了減少給孩子洗衣服的次數,就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其實大可不必,家長只要給孩子準備一套易清洗、專供吃飯時穿的衣服或圍嘴兒,就能輕鬆地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要讓孩子學會自己動手吃飯外,還要讓孩子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因爲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不可能長期呆在家裡,在家可以隨時吃東西,如果上學以後呢?學校裡的用餐時間可是固定的,孩子按時吃飯會對他們的身體成長有利。
在家的時候,也許家長會給孩子常備一些零食,供孩子吃,孩子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這樣長期下去會讓孩子形成無規律的生活,還會打破孩子的生物鐘體系,等孩子將來上了學,很難適應學校的生活,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還會給孩子的生長髮育帶來不利影響。所以,家長除了要做到定時開飯外,還要注意不給孩子吃太多的零食,尤其是飯前,否則到了吃飯時間,孩子沒有飢餓感,敷衍了事的後果只能是還沒到下一次吃飯時間就又餓了。爲了防止孩子吃過多的零食,家長可以對孩子吃零食的時間和量做一個限制,包括一天只能吃幾次,一次只能吃多少等等。把你的規定告知孩子後要堅決執行,絕不能因爲孩子的撒嬌、耍賴而妥協,同時要注意把零食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家長對此的態度一定要一致,否則,只要有一個人妥協,孩子就會在以後不停地尋找這個靠山,一次次違背大人的規定,從而使努力付諸東流。
不僅要控制孩子吃飯的時間,還要控制孩子的飯前的運動量,因爲一個3歲的孩子是非常好動的,運動也有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但是飯前一般不要讓孩子有過大的運動量,因爲這樣會對孩子的消化系統產生危害。
在孩子吃飯的時候,要注意孩子的衛生,要讓孩子學會洗手。
孩子天生愛玩,而且經常會把小手弄得髒兮兮的,吃飯的時候孩子也常常不洗手就直接開始吃飯了,這樣對孩子的健康很不利。要讓孩子學會常洗手並不難,只要家長帶頭堅持這麼做,並在洗手時向孩子說明,這是吃飯前必須做的事情,孩子自然會跟着模仿。然而,有時孩子會因爲玩得高興或者太餓了忘記洗手,此時,只需家長及時提醒就可以了。當然,這是在孩子自己開始拿勺吃飯後纔有的要求。
最初教孩子洗手的時候,家長也要參與其中,要不時地提醒和幫助孩子,直至孩子完全掌握洗手要領。家長可以把洗手的過程編成一個小曲兒或者是孩子喜歡的兒歌,在孩子學習洗手的過程中,一邊教孩子一邊給孩子唱這些,孩子學起來就容易多了。如:“卷好衣袖,打開龍頭,衝溼小手,擦上香皂,搓手心,搓手背,洗手指,沖洗兩遍,拿毛巾擦乾。”
在家裡,孩子的毛巾也應該跟大人們的區分開來,因爲孩子的皮膚比較嫩,很容易受傷,要儘量給孩子用一些質地柔軟的毛巾,給孩子用他自己的毛巾,不僅是爲了衛生,還有助於樹立孩子的自主意識。孩子一般都非常重視自己的專用物品,也會千方百計地找機會使用這些物品,所以,如果爲他準備一條漂亮的小毛巾,並強調說這是給他專用的,孩子就會更加喜歡洗手了。
另外,還需注意,要把這條毛巾和孩子用的香皂固定放在孩子能夠得着的地方,以便孩子自主洗手。在孩子開始自覺洗手時,家長一定要及時表揚,激勵孩子把這種好的行爲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