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家長和老師常常發現,不少孩子在日常生活和班級活動中都表現得十分“膽小”,這不僅影響了幼兒的日常生活,同時也對其身心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障礙。
有人認爲一些孩子是生來膽小,其實孩子的膽小大多都是在後天形成的。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有這樣的一種現象:
孩子不好好吃飯了,媽媽哄了半天沒用。爸爸忍不住發火了:“再鬧彆扭就把你送給別人!”孩子就乖乖地端起小碗。見這招很靈,爸爸後來就經常這樣對待孩子。漸漸地,孩子變得心神不寧,怕見生人,膽子越來越小了。
在這裡,孩子的膽小性格是後天形成的,家長的威脅和恐嚇是孩子恐懼體驗的主要來源。學齡前孩子對家長的依戀性很強,如果動輒揚言“不要你了”、“送給別人”,孩子容易產生被遺棄的感覺,變成內向膽小的“驚弓之鳥”。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經常用“狼來吃你了”、“妖怪來了”等語言嚇唬孩子,也會讓孩子感到恐慌。那麼,作爲家長如何讓孩子勇敢起來呢?
第一,在家不能太寵愛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過度關心和呵護成了培養孩子勇敢品質的一大障礙。這些無謂的關心會讓孩子覺得“原來這件事這麼嚴重”!這種錯覺讓他失去對問題和自我能力的正確把握,即使面對一些自己能夠克服的困難,也會因沒有自信而喪失勇敢面對的勇氣。有這樣一個例子:亮亮和小朋友做遊戲時不小心摔倒了,他正準備自己站起來,不遠處的媽媽卻滿臉驚慌地跑過來,一把將孩子抱在懷裡,喊道:“寶貝,摔疼了沒有啊?”亮亮突然大哭起來。
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適時“冷漠”,給孩子獨立面對困難的機會,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能力可以應付所遇情況,從而克服對家長的依賴心理,鍛鍊獨立性和自信心。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如果情況不嚴重,家長就應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並通過及時地誇獎強化這種行爲。這樣,孩子下次再摔倒時,就會勇敢地自己站起來。
第二,家長多給孩子鼓勵。
孩子往往會因爲對事物缺乏瞭解而產生恐懼,比如有的孩子害怕色彩鮮豔的東西,有的害怕突然出現的小動物等。
另外,孩子對某些事物的恐懼也來自家長的影響,比如,媽媽看到蟑螂時連聲尖叫,孩子就會因此覺得蟑螂可怕。
如果家長因爲孩子害怕就任由他遠離該事物,不給他觀察和接觸的機會,只會讓他對這些事物產生更深的恐懼心理。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個生活場景:
下雨了,媽媽給5歲的豆豆穿上雨衣,送他去幼兒園。豆豆高興地跑在前面,忽然他發出一聲尖叫,小臉嚇得煞白。媽媽跑過去一看,原來路上有條蚯蚓。媽媽蹲下來對豆豆說:“蚯蚓是益蟲,不會傷害人,來,你碰碰看。”豆豆說什麼也不敢。媽媽就用手指輕輕碰蚯蚓,說:“媽媽都敢碰,你是男子漢,還害怕一條小蟲子嗎?”在媽媽的鼓勵下,豆豆小心翼翼地把蚯蚓捏了起來。“寶貝真勇敢!”在媽媽的誇獎下,豆豆高興地笑了。
孩子的膽怯大多是因爲缺乏自信才產生的,而自信要建立在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基礎上。當孩子對某些事物產生恐懼時,家長應先教給孩子相關的知識,幫助他建立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再通過示範,鼓勵孩子自己去感受、體驗,從而消除恐懼。
第三,對孩子不要操之過急。
對於孩子來說,創造一個“沒有壓力”的自由自在空間顯得尤爲重要。千萬不要逼着孩子做自己不愛做的事情,如果是這樣的話,就會加劇孩子的緊張程度,甚至將孩子逼向更加沉默和自閉的狀態。所以要學會讓孩子放下心理包袱,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去適應、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