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轉回中國。
此時國內的情況可謂是國泰民安、四海昇平。這並不是學新聞聯播。而是闡述着一個事實——消息更爲閉塞,誰知道是咋回事?
ωwш▲тt kдn▲C〇
至於啥股市?那是啥玩意?咱們還是說說剛上映的電影《***》吧!李老師演的真不錯。啥?說我老土?我當然知道,現在流行的是那部好萊塢片子《無限3》?真是笑話,以爲我會去看?會學那些趕時髦的小年輕?再說,一個是單位發的電影票,一個要我掏錢買?而且我早就買了那個啥VCD,等碟片出來,咱全家能看,而且想看十遍八遍的都成!
一方面,絕大多數的人都對華爾街的事毫不知情;另一方面,少量知情的官員卻彷彿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居然能把那些企業融資上市?居然用外國人的錢爲我們辦企業?而且付出的就是像張紙一樣的股票?拿到的錢還不需要歸還?
改革開放進入到這個時期,國內經濟已經面臨着一個漫長的寒冬。有着國外製裁等外因,但主要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商品短缺狀況演變爲商品過剩狀況的內因。這就導致了國有企業的大面積虧損,據不完全統計,已經高達驚人的30%以上。還有就是之前活躍的鄉鎮企業同樣面臨困境。由於產權模糊不明,大部分同樣已經是連年虧損,到達了難以爲繼的地步。
真說起來,未來國企改制,千萬人級別的大下崗確實令人同情。但另一方面,在這個時期,是用那些經營狀況較好的國企的利稅,所有農民的農業稅和國家的其他稅收養着這千萬工人。用十億人養這千萬?兩害相權取其輕這道理都懂,因此到最後,國家也很無奈,用壯士斷腕的勇氣割掉了那塊“爛瘡”,這才保證了國家經濟繼續發展。
好吧,關於大下崗問題可能有許多爭論。關鍵是看是否客觀?關鍵是看屁股坐哪邊?屁股決定腦袋吧!不過還是先面對事實。首先考慮的該怎麼救?其次,無論怎麼救,總逃不過一個錢字吧?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家在美國上市的內地企業——德爾塔動力就進入到許多人的視線中。
這裡還需要介紹一個情況。由於離南巡講話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國內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正方興未艾。各級政府對資本屬性相當敏感,對私有經濟幾乎是一種扼殺態度,允許的只有國有資金投資,大力鼓勵的反而是那些外資。
因此現在不少地區的招商引資就出現了一種很怪異的現象。情願廉價讓外商合資,也不情願給包括鄉鎮企業那種集體經濟的國內資金。甚至還有更極端的,有地方把自己所有幾十家的國企零價格打包給某個華僑財團,就是爲了擺脫政府身上的包袱,而且還不違反政策。
當然,那種也有着自己的考慮,就是選擇另外一種道路,這裡不予置評。而具體到德爾塔動力,許多官員就驚喜的發現,這家企業簡直太適合了,甚至有種爲這段特殊時期定身打造的感覺。
首先這是家三資企業,機制上相當靈活,更符合引進外資的政策。其次裡面有中國的國有股份,怎麼說也有國有資產的血脈。像上面介紹的那種,雖說擺脫了包袱,但全部“送給”外商?怎麼說也有輿論的詬病吧?而德爾塔動力就不存在,你可以說是與外商合資,但也可以說有一部分是國有資產的投資。
更爲奇妙的是,上市以後,原先的國有資產已經大大增值,並且還變成了國際硬通貨——用美元計算。從保值增值的角度看,那也是不小的政績吧?
於是就出現了令人瞠目結舌的一幕,津海市那些經濟不善的國企一窩蜂的想要被德爾塔動力收購。甚至影響還擴大到了周圍省市,畢竟信譽良好,很照顧原先很臃腫的國企職工安置。真的是紛至沓來,條件是一個比一個優惠,甚至許多同樣出現了“零價格”收購。
這突然出現的狀況,讓德爾塔動力的董事長簡森都哭笑不得。本來有選擇的併購幾家需要的企業,進行必要的擴張,這也沒什麼,也是在簡森的權力範圍之內。然而現在?這是什麼鬼?其中居然還有釀酒廠?紡織廠?這收購計劃,也沒這樣團購的啊?
先不管德爾塔動力的瞠目結舌,在介紹一下國內證券市場。在去年年底,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繼成立。然而都是不死不活,公開交易的就是那區區幾隻股票,受追捧程度居然還不如當時的國庫券。而在前世的歷史上,要一直到92年認購證發行,纔會出現內地首次股票熱潮。
而在當時,證監委的官員就很爲這種情況心憂,爲了把工作搞好,甚至不惜“靈活手段”,爭取早日搞活這新生的投資市場。
這裡要說明一點,後來正因爲習慣了這樣的“靈活手段”,再加上某些官員的貪婪和證監會不良風氣的形成,導致中國的證券市場成爲了頑疾,一直是黑幕重重,並且是貪腐的重災區。而廣大股民差不多要把淚流乾。
不過在當時,需要承認,出發點是好的,也是想搞好工作的。我們也不能否認這樣的工作熱情,只是……這特殊階段永遠特殊下去了是吧?
反正情況就是那個情況,現實就是那個現實。兩大交易所不約而同的尋找到了荊建所屬企業,給予種種優惠條件,希望他們能“犧牲一下”,帶頭上市,做個“吃螃蟹”的“先烈”?
好吧,國內的情況就是這樣。再回到香港。
畢竟是資本主義自由港,香港的股市相當敏感,當荊建的資金危機出現後,他幾家關聯的上市公司清一色的出現暴跌。
而在一片慘淡中,荊建的大成銀行也是在低調中開業。可開業後,所有的工作人員宛如在放大假,無人存款,也罕見貸款的人。不是知道大成銀行已經加入到弗索亞的銀行團,也許根本不需要一個月,整個銀行的人心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