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低山連綿起伏。一眼望不到盡頭,間或在丘陵與低山之間有一小片沖積平原,這就是遼東半島北部的典型地形。
就在這種丘陵、低山、平原地帶,一條鐵路隱伏其間,這條鐵路就是所謂的“南滿鐵路”。
“南滿鐵路”是所謂的“中國東清鐵路”的一部分,而“中國東清鐵路”又簡稱“中東鐵路”或“東清鐵路”,這條鐵路由沙皇俄國修建,於1898年正式動工,以哈爾濱爲中心,分東、西、南三線,六處同時開始相向施工,呈“T”字形橫貫中國東北地區,並於1903年全線竣工通車,其中北部爲幹線,連接滿洲里至綏芬河,南部爲支線,起於長春寬城子站,終於旅順,這南部的支線即是南滿鐵路。
日俄戰爭之後,日本與俄國簽署條約,正式劃定了兩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的勢力範圍。而中國東北地區也就此被分爲“北滿”和“南滿”,那條“中東鐵路”也因此而被分爲兩部分,分別被稱爲“北滿鐵路”和“南滿鐵路”,由俄國控制北滿鐵路,日本控制南滿鐵路。
日本接手南滿鐵路之後,立即着手組建了一家“南滿洲鐵路株式會社”,此即所謂“滿鐵”,日本政客後藤新平擔任滿鐵首任總裁,這樣一家官方背景濃厚的鐵路公司當然不會是普通的商業貿易公司,從一開始,滿鐵就是日本對華擴張計劃中的一個重要戰略組成部分。
爲了方便日本擴張在華勢力,滿鐵在取得南滿鐵路的獨家經營權之後,對這條鐵路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首先就是將原來的俄製寬軌改爲國際標準軌距,與中國自行修建的關內外鐵路採用相同的規格,這絕不是尊重中國主權,這實際上包藏禍心,在日本政府看來,一旦中國發生“非常事變”,則日本的軍用列車可以非常迅速的由南滿鐵路駛向關內外鐵路,然後直趨山海關,甚至一鼓作氣殺到京津地區,而這,僅僅只是滿鐵爲日本政府對華擴張政策服務的一個小小開端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朝鮮修建的戰略鐵路也採用了國際標準軌距,從某種意義上講,日本的遠東戰略確實稱得上“深謀遠慮”。
除了改變南滿鐵路的軌距之外。滿鐵還制訂了一份《滿洲鐵路建設大綱》,根據這個《大綱》,日本政府應該以大連作爲整個南滿鐵路交通網的中心,而不是軍部所看中的瀋陽,因爲滿鐵認爲,只有依託大連,才能實施“最符合日本帝國利益”的遠東擴張戰略,爲此不惜與軍部力爭,最後竟然壓服了日本軍部,這件事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滿鐵的實力。
實際上,滿鐵纔是日本政府對中國東北地區實施擴張政策的核心機構,而所謂的日本關東守備隊、護路隊,乃至後來的關東軍,都只是爲滿鐵利益服務的打手而已,經過多年經營,滿鐵現在已經將其觸手伸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爲了滿足其對東北地區的經濟掠奪,滿鐵甚至還一度對東北地區的社會經濟狀況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調查。
但是隨着滿清的覆滅,以及北洋政府的倒臺,滿鐵的擴張勢頭最終遭到了壓制,這種壓制來自於聯合陣線政府。也正因此,在日本政府中,代表滿鐵利益的政客往往是最爲敵視中國中樞政府的,而在此次中日戰爭中,滿鐵也就成爲中國中樞政府的重點打擊對象。
戰爭開始之後,中國中樞政府立即宣佈南滿地區爲戰區,所有戰區中之一切日本政府與企業財產都不受法律保護,尤其是南滿鐵路,在中日正式宣戰之後,在法律意義上就已經成爲中國中樞政府的財產了。
所以,當中國的陸軍部隊由瀋陽、錦州、遼陽、營口等集結地區向遼東半島推進之後,鐵道部派出的接收人員也跟着部隊一起向遼東半島進軍,接管沿途所有鐵路的控制權,爲了確保接收工作的順利,裝甲列車隨軍行動,而這支裝甲列車部隊的任務也不僅僅是接管南滿鐵路控制權,一旦攻堅戰開始,這支現代化的部隊也將直接投入一線作戰。
作爲裝甲列車部隊的最高指揮官,沈尚濂親自率領裝甲列車部隊由關內移駐瀋陽,陸軍進攻命令一下達,他立即率領一列裝甲列車走在最前頭,爲主力部隊開路,並協助地方部隊解除那些“鐵路警備區”內的日軍武裝。
裝甲列車部隊的正式稱呼是“鐵道炮兵”,而沈尚濂正是炮兵軍官出身,當年共和軍進攻九江城,身爲金雞坡要塞管帶的沈尚濂響應起義,反戈一擊,爲九江城的光復立下汗馬功勞,也正是從那時起。他逐漸進入趙北視線,並最終成爲趙北的嫡系將領,不僅兼管重炮部隊,而且也負責在陸軍大學裡教授炮兵課程,這爲他今後指揮炮兵部隊奠定了很好的基礎,現在,沈尚濂的手下軍官、參謀中,許多人都是當年他的陸軍大學學生,這層師生關係的存在,對於指揮部隊作戰而言,無疑是非常有利的。
之所以將裝甲列車部隊稱爲“鐵道炮兵”,主要是因爲這支部隊裝備着一種很有威力的武器:列車炮。這是一種口徑280毫米的重型海軍炮,射程遠,威力大,是對付要塞、永備工事的利器,考慮到旅順要塞的堅固程度,此次旅順攻堅戰,鐵道炮兵將扮演重要角色。
由於列車炮非常沉重,只能依靠鐵路機動,因此,南滿鐵路必須保證完好的落入中國陸軍掌握,沈尚濂之所以率領裝甲列車走在主力前頭,也正是出於這個目的。
但是裝甲列車畢竟不是空軍的轟炸機、戰鬥機。前進的速度要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那些沿途的日軍鐵路守備隊就是一個麻煩,雖然對方缺乏重武器,戰鬥力很弱,但是隻要日軍對鐵路進行破壞,就會阻擋鐵道炮兵的推進。
開始的時候,由於進攻發起非常突然,日本鐵路守備隊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只能向蓋平方向撤退,但是很快,他們醒悟過來。開始採取行動遲滯中國軍隊的推進。
當沈尚濂率領裝甲列車部隊衝到距離蓋平不過二十多公里的博羅堡的時候,他就不得不停了下來,原因很簡單,因爲當地的一座鐵路橋被由北方撤退的日軍鐵路守備隊炸燬了,南滿鐵路交通中斷,必須等待後面的工兵部隊趕上,維修橋樑之後,裝甲列車才能繼續前進。
博羅堡是一座小鎮,位於旅大租借地“中立地帶線”以北,鎮里人口不多,常住人口不過一千多人,但是由於這裡距離日本租借地不遠,又位於南滿鐵路線上,商業比較繁榮,交通也比較便利,和平時期,這裡的流動人口差不多能超過五千人,多數人都是從大連方向過來的,以山東、江蘇人居多,他們是來東北“闖關東”的。
現在是戰爭時期,由於中樞政府在開戰之前就已採取措施,暫時停止了由海路向東北地區移民的行動,所以,現在的博羅堡鎮裡顯得有些冷清,再加上昨天日本鐵路守備隊從鎮裡撤退時騷擾了一次,鎮裡許多居民都已逃走,剩下的居民中以老弱居多。
現在,沈尚濂就坐鎮博羅堡,一邊疏散鎮裡的居民,一邊等待着後續主力部隊的到來。他的部隊裡編制有工兵,但是現在缺乏必要的重型器材和裝備,無法修復那座鐵路橋,只能等待後頭的工兵主力過來。
這博羅堡以前也有中國駐軍,屬於地方部隊,昨天戰爭開始之後,日本鐵路守備隊從這裡撤退時不僅炸燬了這裡的鐵路橋,而且還與駐紮鎮裡的中國地方部隊進行過短暫的交火。在優勢火力與兵力的日軍面前,中國地方部隊的那個步兵連根本不是對手,只能撤離,所以,現在的鐵道炮兵就是鎮裡唯一的中國軍隊。
沈尚濂有些擔心蓋平方向的日軍部隊會出擊博羅堡,所以一再通過列車上搭載的無線電臺向後頭的主力部隊拍發電報,催促他們加快速度趕過來。
按照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方案,此次中國陸軍的遼東攻勢分爲東線與西線,東線以岫巖爲攻擊重點,由東路縱隊負責,西線以蓋平爲攻擊重點,由西路縱隊負責,而其中,岫巖方向的攻擊是佯攻,真正的主攻方向在西線,也就是蓋平戰役。
本來,總參謀部命令西線的第一軍首先向岫巖發動進攻,其用意主要就是爲了吸引東線蓋平方向日軍的注意力,使其派出援軍救援岫巖日軍,但是這個戰術意圖目前無法實現,根據昨天下午的空軍偵察,蓋平方向的日軍部隊根本就沒有向岫巖方向增援的跡象,顯然,日軍指揮官非常重視蓋平的防禦工作,因爲這裡畢竟是南滿鐵路上重要的交通孔道,一旦中國軍隊佔領蓋平,那麼,中國陸軍部隊就能通過南滿鐵路直接撲向旅順地區。
在這種局面之下,陸軍參謀部果斷更改戰術安排,決定提前發動蓋平戰役,也正是在陸軍參謀長藍天蔚的命令下,陸軍進攻部隊前敵總指揮吳祿貞才指揮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軍大舉南進,浩浩蕩蕩殺向蓋平,集中優勢兵力,爭取儘快攻克蓋平,然後繼續南進,做出一副攻打旅順的架勢,以誘使日本政府從海路調遣陸軍增援旅順方向,爲下一步的戰術安排打好基礎。
但是蓋平不能馬上拿下,什麼時候拿下,這得聽總參謀部的,實際上,在吳祿貞、藍天蔚等人看來,以目前西路縱隊的兵力,再加上鐵道炮兵的優勢火力,攻克蓋平或許用不了兩天時間,但是作爲中樞整個戰略計劃中的棋子,他們只能按照中樞的安排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沈尚濂和他的鐵道炮兵部隊也是中樞這個戰略棋盤上的一顆棋子,不過作爲技術部隊,由於擁有防禦與機動上的優勢,他可以大大前出到主力部隊的前頭,現在,他的部隊是整個西路縱隊中最靠近前線的部隊。
沈尚濂的部隊在西路縱隊中的代號是“鐵拳”,從這個代號就可以明白,在蓋平戰役中,這支部隊將發揮怎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