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倒袁(上)

座裡的氣氛凝重之極,沒有人敢開口說話,一些人低着毛。川着自己的腳尖,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麼,另一些人則目不轉睛的盯着袁世凱袁大總統,臉上的神情也是頗爲複雜。

袁世凱揹着手站在窗前,望着那庭院中的瓢潑大雨出神,臉上的神情不是絕望,而是麻木,麻木得甚至都無法察覺那窗外飄進屋裡的雨點已將他的前襟整個淋透。

世道險惡,人心難測,這句警語現在正盤旋在袁世凱的腦海中,一種無力感使袁世凱甚至無法發泄心中的怒氣。

背叛!能有什麼行爲更能讓人惱火呢?但是惱火又有什麼用呢?當初袁世凱可以背叛主持“戊戌變法”的諸君子,那麼現在,有人背叛他袁世凱,那也是天理昭昭,理直氣壯了。

背叛袁世凱的不是一斤,人或幾個人,而是一羣人,一大幫人,而爲首的那個人叫盛宣懷。

盛宣懷,就是那個人稱“北洋財神。的洋務健將盛宣懷。

多年的宦海生涯,袁世凱與盛宣懷之間亦敵亦友,爲了共同的利益,他們可以毫不猶豫的攜手,建立攻守同盟,對抗那些威脅到他們的地位的人或勢力,而當他們之間出現利益的分歧和矛盾的時候,他們也會毫不客氣的兵戎相見??這就是北洋的行動法則,在這裡頭,沒有什麼公理、正義的概念,一切都圍繞着利益進行。

爲了這個利益,北洋的成員之間可以做到同仇敵愾,也可以做到落井下石。

而現在,盛宣懷對袁世凱所做的背叛正是落井下石,就像當初袁世凱對滿清朝廷的落井下石一樣。

必須承認,袁世凱的運氣還是不錯的,至少在盛宣懷正式發動之前掌握了這一背叛行爲,在這一點上。他必須感謝他的那位把兄弟徐世昌。

沒有徐世昌剛纔拍過來的那封密電!袁世凱恐怕會一直矇在鼓裡,直到被一幫北洋叛逆掀翻在地。

徐世昌的電報裡並沒有太複雜的內容,只是告訴了袁世凱一個消息:就在昨天,隱居上海公共租界的北洋財神盛宣懷給坐鎮東三省的徐世昌徐總督拍了一封密電,以北洋中人的身份宣佈支持徐世昌競選民國正式大總統,而且信誓旦旦的保證,所有競選所需經費由盛宣懷一手包辦。只要徐世昌半答應競選正式大總統。盛宣懷可以馬上給徐世昌匯一百萬元的銀元過去,算是前期競選經費。

徐世昌確實在前段日子宣佈參加此次正式大總統競選,但是這並不是徐世昌自己的打算,而走出自“君憲奇才”楊度的謀戈”而且也取得了袁世凱的支持。

袁世凱之所以做出如此安排,完全是楊度謀發的一斤小競選戰術,上次宣佈參加正式大總統競選的共有四位候選人,分別是袁世凱、徐世昌、張人駿、陶成章,而在這四人中,陶成章是作爲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蔘選的,他在總統競選中勝出的機率幾乎與袁世凱持平,這讓袁世凱很擔心,所以,楊度建議北洋方面再提名一個候選人,通過分散選票的方法降低陶成章的支持率,爲了萬無一失,並掩人耳目,廣東都督張人駿也被袁世凱相中,於是他也壯着膽子宣佈參加正式大總統的角逐,但是表面看上去,張人駿不是北洋推舉的,而是廣東的君憲派推舉的。

按照楊度的謀劃,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第一輪投票中,袁世凱肯定能擁有足夠多的選票進入下一輪投票。而通過分散選票的方法,又有很大的機率將陶成章在第一輪投票中淘汰出局,那麼進入第二輪投票之後,徐世昌和張人駿將同時宣佈退出競選,如此一來,作爲唯一的正式大總統候選人,袁世凱將毫無懸念的勝出。

從謀略上來講,這個競選戰術相當的高明,也相當的厚黑,但問題是,有的時候,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就在楊度得意洋洋的時候,一件突如其來的變故發生了,使這個競選戰術變得非常不合時宜。

這斤,變故就是“湘黔事變。”湖南、貴州兩省的君憲派發動政變,奪取了兩省的政治權力,但沒等他們高興多久,在共和軍總司令趙北的策劃下,“討逆戰爭”迅速爆發。之後共和軍一路進軍順利,只用了很短時間就將湖南、貴州兩省重新控制在了南方革命黨手中。

湖南、貴州兩省的君憲派實力較爲雄厚,本是袁世凱和楊度拉選票的重點關注對象,實際上,“湘黔事變”之所以發生,與袁世凱的暗中支持不無關係,他希望君憲派完全掌握這兩個省的權力,以便保證選舉委員是君憲派的人,但是他萬萬沒有料到,他的這個計戈恰恰落進了趙北佈下的一個陷阱,趙北充分利用了“湘黔事變”之後的社會情緒,一鼓作氣將湖南、貴州納入自己的掌握,如此一來,不僅湖南、貴州兩省君憲派力量煙消雲散,而且袁世凱和楊度的如意算盤也就此落空。

更爲關鍵的是,經過“討逆戰爭”的洗禮,南方革命力量進一步團結起來,使陶成章贏得總統選舉的可能性大爲增加,這使袁世凱非常惱火,也非常的擔心。

對此棘手狀況,君憲奇才楊度束手無策,袁世凱憂慮之餘向其他心腹問計,趙秉鈞等人給他出了一斤,“毀陶”之計,雖然有些猶豫,不過最後袁世凱還是決定冒險,於是手下替主子奔忙了一陣,物色了刺客。

當然,除了袁世凱之外,還有人也希望陶成章死,只不過,北洋方面並不清楚而已。

之後,陶成章就在上海法租界遇刺身亡,國具黨羣龍無首,一時竟有些手足無措。

袁世凱本以爲“毀陶”之計得

““日??止。證打算長噓口韋,但不料。一個讓他始料未及的新變化川州了

陶成章死了,國民黨宣佈解散了,但是隨後,還是這幫南方革命黨人,又宣佈組建了一個新的政治聯盟,叫做“聯合陣線”由於吸收了更多的小黨派參加,使其聲勢更爲壯大,而且這個政治聯盟的新領袖比之陶成章更難對付,因爲這個人是趙北。

趙北不是陶成章,他不僅有威望,而且手裡有一支很有戰鬥力的軍隊,如果讓他競選正式大總統的話。袁世凱沒有把握在第一輪投票中將這個“遠東狂人”淘汰出局。

於是,北洋軍開始大舉南調,南北衝突有一觸即發之勢,只不過,隨後“聯合陣線”突然宣佈不提名本黨成員參加此次正式大總統選舉。袁世凱這才稍微鬆了口氣,以爲趙北沒有膽量挑戰自己,於是下令北洋軍部隊推遲南下時間表,看看局勢發展再說。

但是袁世凱又上當了,聯合陣線此舉根本就是爲了將南方軍隊北調而打出的煙幕彈,利用北洋軍行動遲緩的那幾天,許多南方部隊開始向湖北、江西集中,等袁世凱反應過來之後,聯合陣線的“南國破曉”行動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之後發生的事情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那場“豫南大戰”了,可以說。這場戰役南北雙方都有責任,只是表面看上去,北洋方面的責任更大一些。

如累北洋在這場戰役裡取得了勝利。那麼一切好說,把責任一股腦的推給聯合陣線就行了,但是問題在於,這場戰役的勝利者不是北洋。而是聯合陣線,結果,事情的發展遠遠背離了袁世凱和楊度的初衷,不要說競選總統了,就是袁世凱這個北洋領袖的位子也有些不穩的

而現在,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的這封電報證實了袁世凱和楊度的擔心。看到北洋慘敗,這北洋集團裡頭果然有人跳出來了,他們互相串聯。看樣子是打算給北洋換一位新的領袖了。

雖然出頭的是盛宣懷,但是他也明白,要扳倒袁世凱就憑他們那幫“文派”是做不到的,所以,他們決定通過徐世昌打擊袁世凱,用總統競選的辦法將袁世凱名正言順的擠下臺去。

如果徐世昌不宣佈退出總統競選的話,盛宣懷那幫人就算是得逞了。而這,正是倒袁派的主要戰術。

豫南慘敗之後,袁世凱的威信遭到沉重一擊,現在全靠這斤,“民國臨時大總統”的帽子裝點門面,如果再保不住總統的位子的話,他就完全沒有繼續領導北洋的資格了。

民國是北洋的民國,不是袁世凱一個人的民國,這是許多北洋中人的共識,沒有北洋撐腰,袁世凱根本就坐不上這個位子,而北洋當初之所以全力支持袁世凱篡清,完全走出於北洋集團的整體利益。

無論是“武派”還是“文派。”他們支持袁世凱的唯一原因是他能夠維繫北洋的團結,並保障北洋的整體利益,如果袁世凱做不到這一點的話,他們對於袁世凱的忠誠就會減弱,哪怕是袁世凱一手提拔上來的北洋將領,因爲他們也有自己的利益,而這個利益是依附於北洋的整體利益之上的。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現在,因爲豫南慘敗的事情,整個北洋集團的利益受到了鹹脅,如果想繼續維持對中樞的控制的話,就很有必要將這個“罪魁禍首”踢出去充當替罪羊,改變目前北洋的這種劣勢局面。

而這,正是盛宣懷等人主持倒袁陰謀的主要原因。

但是徐世昌與袁世凱的交情很不一般,要想說服徐世昌,倒袁派們就必須捨得下本錢,僅有金錢的誘惑是不夠的,還必須利用洋人的力量。因爲北洋本身就是依靠洋人的支待發展壯大的,沒有英國和日本的撐腰,北洋不可能在內憂外患中保持鎮定。

所以,到袁派通過各種關係與英國、日本、美國、法國這四國駐華公使取得了聯繫小心翼翼的徵求他們對於北洋“換馬”的立場,在這四國中,首先明確立場的是美國公使,他立刻就向美國駐奉天總領事拍了密電,命令他儘快與徐世昌取的聯繫,探明徐世昌的立場。

而這,正是徐世昌拜訪司戴德的唯一原因,而據徐世昌說,司戴德本人對袁世凱並無好感,所以,美國在“倒袁”的問題上恐怕是支持到袁派的。

因爲袁世凱與英國、日本走得太近了,美國政府很不滿,而且由於粵漢”漢鐵路的事,美國財團已對袁世凱失去了耐心,他們希望北洋能夠換一個對美國持“友好立場”的領袖,而徐世昌因爲東三省鐵路和實業銀行的事情與司戴德關係不錯。所以,美國人對徐世昌出任北洋新領袖的期望很高。

不過,除了美國之外,英國、日本、法國的駐華公使在“倒袁。問題上立場模糊,法國公使當時就拒絕了倒袁派的建議,日本公使也沒有明確表態,至於英國公使朱爾典,也沒有表明立場,但是同時,作爲與袁世凱私交不錯的英國政客,朱爾典也沒有提醒袁世凱倒袁派的行動。他僅僅只是在財政問題上暗示了一下。

朱爾典如此曖昧的態度讓袁世凱非常擔心,他完全有理由相信,朱爾典借財政問題暗示盛宣懷異動的主要原因恐悄不走出於政治上的立場,而僅僅只走出於私人感情,畢竟,兩人已交往了十多年,算是朋友了。

如果真如袁世凱所猜測的那樣。那麼,這英國在“到袁”問題上的立場就很值得玩味了。!~!

..

第347章 戰俘第531章 洗心革面第245章 酒鬼冒險家第1006章 挑釁(下)第555章 試探第281章 過河之卒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7章 船工第688章 達子營第542章 青島(下)第524章 人盡其才第678章 接觸第184章 空襲第66章 英雄的時代第352章 北巡(下)第592章 鯊魚第1066章 新的戰爭第586章 總統的充實生活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787章 密切合作第514章 威海衛前(下)第20章 撲朔迷離(上)第73章 人各有志第801章 虛情假意第108章 共和與進步第1062章 提前佈局第341章 補救措施(上)第6章 先鋒官第262章 時局紛亂(下)第100章 君憲與共和(下)第405章 妥協第630章 第一場戰鬥(下)第845章 牽制策略第591章 陸戰之王第17章 電臺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602章 陷阱第1208章 牛蛙第802章 激進分子第420章 小動作(下)第589章 練兵(上)第350章 誠意第147章 南方大營第737章 逆勢而行(上)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764章 琢磨不透第770章 克復第983章 1920年代(上)第447章 下馬威(上)第220章 孤軍(上)第768章 不可捉摸第836章 傘兵第13章 南方驚雷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091章 阿拉伯海第734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141章 徵川之戰第939章 M先生第964章 第一次面對面第105章 投機客(上)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1221章 抵住世界咽喉的尖刀第162章 消炎藥第561章 邂逅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1009章 赴宴西山(上)第1168章 掌握主動(下)第827章 金鷹第798章 變數與機遇第383章 裡應外合與聲東擊西第4章 破城第一功臣第612章 戒備森嚴(下)第170章 中樞與地方(下)第490章 統帥堂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67章 拉肥豬第807章 僑民轉移安置計劃(上)第428章 兩手準備第890章 日本的野望第984章 1920年代(下)第390章 升官發財(下)第364章 正定(上)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848章 國際志願兵第281章 過河之卒第516章 防禦或者進攻第204章 旗營第369章 低效與高效(上)第822章 戰略武器第1123章 大國戰略(上)第343章 倒袁(上)第952章 攻擊(下)第468章 冒險第1171章 來自總統的“厚禮”第460章 歸化第1224章 關注噴氣機的人第281章 過河之卒第397章 行動迅速(上)第840章 遠東貴族第506章 異想天開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