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大局已失

自從進入十二月份之後,打破僵局的南亞戰爭可謂是一路高歌。

隆塞大捷奠定了中國軍隊佔據優勢的一面,同時也給敵人造成極其嚴重的信心打擊。

何福光果斷下令德烏敦戰線的軍隊開始向北方轉移,儘管目前德烏敦因爲派出援軍,而導致城內的兵力有所減少,可對於中國軍隊而言,這裡依然是一個短時間內無法逾越的障礙。索性按照原計劃行事,繞開這個地理環境不利的地方,轉戰北方與空騎兵、大陸橋第二兵團會合,然後長驅南下直搗曼谷。

對於弗倫奇元帥而言,他的職業生涯和軍中大權正在經歷最嚴重的考驗。

塞隆作戰失利對他的打擊非常沉重,剛剛整頓完畢的第四師居然連兩天時間都未能堅持,直接被兵力數量少於己方的中國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做爲暹羅目前最具戰鬥力的軍隊,連弗倫奇軍團都不能扭轉局勢,更別說那些只能參與防守戰的地方軍隊,暹羅的前景由此可見一斑。

弗倫奇元帥很清楚,接下來他面臨不將僅僅只是負隅頑抗的戰場作戰,同是還要投入精力應付政治場上的作戰。因爲經過塞隆一戰之後,他已經可以確定英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失去所有優勢,相反中國軍隊士氣高漲、兵力充足,這個極大的落差是不可爭辯的事實。

他現在唯一能做的不是積極佈置城鎮防守,再怎麼防守也抵不過中國軍隊鋪天蓋地的強攻,最終不僅無法堅守陣線,甚至還會導致全軍覆沒。

結合同時期歐洲主戰場的情況,英法聯軍正遭受三面圍攻,意大利雖然是一個不足輕重的國家,可突然發起的偷襲進攻還是佔盡了前期優勢。對於意大利軍隊來說,他們不需要爭取太多的戰場優勢,現在掌握的這些已經足夠了。

無論是英國還是法國,持續長達兩年之久的高消耗戰爭,早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境地。

既然連歐洲主戰場都無法照顧全面,怎麼可能還有心思顧慮到南亞戰場?

因此,哪怕弗倫奇元帥不是一個政治人才,但這個時候失去祖家的軍事支援,繼續作戰只會一敗塗地,還不如通過政治手段來獲得棄車保帥的效果。

對於英國政府來說,南亞戰爭無非是要保全香港和印度這兩個地方,香港由於地理原因最終不得不放棄,可對於英屬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來說,哪怕是拼盡最後一兵一卒也一定要堅守到底。

可目前印度政府爲了應付南亞戰爭,不僅軍事資源分散的到處都是,人力資源同樣是一盤散沙。與其在無所謂的繼續消耗下去,還不如先放棄暹羅、緬甸,在必要的時候甚至都可以放棄海峽殖民地。把駐守在這些地方的精銳部隊全部調回印度,至於暹羅、緬甸方面則交給地方政府自行處理,或可暗中支持進行長期的游擊戰。

事實上,弗倫奇元帥的的確確是一個具備長遠戰略目光和大局觀的人,他知道中國軍隊試圖將戰火推向整個南亞大陸,縱然中國軍隊這一路上的進攻總體上是順利的,可是卻有一項不可忽視的限制因素。

南亞大陸不僅是熱帶地區,而且整個次大陸的地理範圍足有小半個中國之大,再加上海峽殖民地的海域分佈,戰略縱深不可不謂之開闊。

中國軍隊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裡佔領了越南、老撾、高棉,目前又將戰火推進到緬甸和暹羅,以及印度北部邊疆地區。而以中國目前的兵力數量來說,這一切進展的實在太快,兵線的距離實在拉得太遠,後勤的壓力也因此越來越沉重。

對於中國軍隊而言,這幾年軍工業的突飛猛進發展自然是值得驕傲,幾乎所有前線作戰部隊都會配備各種炮兵部隊,而在南亞戰場上炮兵無疑是一支最昂貴的部隊。大炮的保養,炮彈的保養,運輸力度,炮彈供給等等,註定是會是拖累戰場進度的罪魁禍首。

弗倫奇元帥目前考慮的思路,就是儘可能避免常規作戰,改爲更爲持久、更爲難纏的游擊戰。用落後的打法來消耗中國軍隊的戰鬥力,精銳部隊則儘快轉移到印度修養。

一旦弗倫奇軍團從暹羅撤退,其他印度部隊也從緬甸撤退,將暹羅和緬甸大片疆域出讓給中國,中國要麼選擇繼續快速向印度突進,要麼選擇放慢進攻步伐鞏固佔領區的統治。

如果是前者,中國軍隊必然會遭受後方游擊隊不間斷的侵擾,導致的就是後勤負擔越來越嚴重,最終則會影響到前線作戰部隊的失利。如果是後者,要在熱帶雨林裡面收拾游擊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然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徹底平息地方軍化整爲零的作亂,直至得以鞏固地區統治權。

而就在中國鞏固後方區域的時候,印度方面不僅收回了所有主力部隊,同時還獲得了一段彌足珍貴的喘息機會。即便之後中國軍隊還會調集兵力來進攻印度,印度方面以逸待勞,更是做好了決一死戰的所有準備,必然會拼盡全力拖垮中國的攻勢。

除了考慮這些戰略目的之外,弗倫奇元帥同時也開始琢磨着如何結束南亞戰爭。

印度拼死決戰是不得已而爲之的最後決定,更何況印度只要拼盡全力來應付中國,最終照樣會拖累歐洲主戰場。畢竟英法聯軍有相當一批軍事物資是由印度承擔,印度總不能不分擔負擔反而還牽累祖家吧!

歸根結底,保全印度的目的是爲了保全歐洲主戰場。

然而弗倫奇元帥很清楚除了跟中國玩命,單憑現在印度的兵力以及兵力素質,根本不可能阻擋中國大軍的進攻。

因此,只要具備一定程度戰略大局觀的人就會意識到,印度現在既不能丟失也不能玩命。利用緬甸、暹羅甚至海峽殖民地的地盤,換取的就是拖延南亞戰爭的時間,同時也是在換取一次結束戰爭的契機。

當然,這契機僅僅是對弗倫奇元帥一個人而言,他相信無論是英國祖家還是英屬印度政府的文職官員們,都不會贊同自己的這個想法。這也是爲什麼,對他而言這同樣還是一場政治場上的戰爭的原因,自己不僅要對付本國的那些官僚階級,還要利用政治手段誘使中國放棄進攻印度。

當弗倫奇把自己的部署計劃告訴手下的部將們,就連部將們都感到無比吃驚,哪裡會有把殖民地拱手相讓的道理,那之前幾十年的海灣擴張豈不是化爲烏有?英國之所以被稱爲世界列強,全部是因爲擁有衆多的海外領土,放棄這些海外領土無疑就等於消弱國力。

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729章 ,宣武上將軍府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910章 ,事先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802章 ,第二師援軍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104章 ,張人駿言第5章 ,初識倪端第753章 ,南京總統府第961章 ,通電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220章 ,岑春渲第69章 ,營銷思路第621章 ,收編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724章 ,梧州火車站第420章 ,風波暗起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330章 ,中國東印度公司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1157章 ,亞洲局勢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198章 ,返回廣州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77章 ,深入軍心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1052章 ,新式轟炸機第593章 ,師團計劃第708章 ,蒼南縣伏擊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616章 ,突然之間第1029章 ,狂熱民族心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294章 ,貸款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319章 ,建黨的想法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269章 ,爭奪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663章 ,揭底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602章 ,在宜賓第1102章 ,投彈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1章 ,歸國途中第426章 ,索回粵北五縣第934章 ,最後的外交第797章 ,血色破曉第709章 ,兩手準備第953章 ,毒氣彈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1020章 ,列車炮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闖總統府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935章 ,條件第68章 ,張家邀請第1096章 ,突遭變故第909章 ,一場陰謀第1132章 ,轉折點之戰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424章 ,在日本第680章 ,掃清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