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席捲如風

達莫村,炮火轟鳴,大地震顫,蘇軍好不容易集中起來的裝甲力量和重炮部隊在阿拉斯加空軍數輪轟炸下,被摧毀殆盡,其修建的防禦工事更是在強大的突襲之下被夷爲平地,一個地形平坦的半荒漠地區,當重火力和塹壕等防禦工事都不復存在時,他的結果已經註定了。

5月第四十九集團軍193、194師和裝甲旅、炮兵旅也推進到達莫村,隨着衝鋒號吹響,已經達六七萬人之衆的東線兵團正式向達莫村發起了強大的地面總攻。

總攻很順利,這種地形本就對進攻部隊有利,蘇軍的防禦工事不復存在,兵力又遠於處於劣勢,士氣更是落到低谷,根本不可能抵擋得了阿軍的強大總攻。

5月11下午四時許,阿拉斯加軍隊佔領達莫村,達莫村戰役正式結束。

這一場戰役當中,光看規模並不算太大,但對整個伊爾吉茲圍殲戰卻是決定性的勝利。該役阿軍一舉殲滅蘇軍幾乎全部的裝甲和重炮部隊,近三萬蘇軍被消滅,只有維茲列夫等少數幾人得以逃脫到伊爾吉茲茍延殘喘,被阿軍俘虜的人並不多,不過千人不到。只是在這千人不到的俘虜當中,卻有一個阿軍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重大收穫。

那就是重傷的西哈薩克方面軍司令朱可夫這個蘇聯西哈薩克最高指揮官在昏mí之中也成爲阿軍俘虜。

並非維茲列夫不想帶朱可夫逃跑,但朱可夫重傷未醒,隨着他們撤退是不現實的,不說會耽誤撤退速度,朱可夫現在的狀況也不允許他隨意移動,當然維茲列夫也不是沒有想過成全朱可夫的英烈之名,但這畢竟是一條性命,維茲列夫做不到,最終就在撤退途中,以被迫放棄傷病員的方式拋棄了朱可夫,使得朱可夫最終還是成爲了阿軍俘虜。

朱可夫的被俘,對蘇軍的士氣影響是很大的,阿軍也知道俘虜朱可夫的重要意義,因此在俘虜其後,立即大肆宣揚,空氣中的電波瞬間將這個消息傳遍了全世界,當然也包括西哈薩克的其餘蘇軍部隊。

也包括莫斯科。

朱可夫一直被譽爲蘇聯紅軍新一代將領中的佼佼者,被寄於厚望,當初派他來西哈薩克時,是希望他能夠扭轉中亞局勢的,但事與願違,朱可夫曾經有過成功的希望,但最終被證明他是在自尋死路。

自庫蘭沙地遭遇戰蘇軍大敗,阿軍隨後佔領恩巴和十月城的當天,最高統帥部就有過動議,要撤換朱可夫,對他進行嚴厲懲罰,只是因爲伊爾吉茲大戰正酣,換上誰也不一定有用,可能會使戰局變得更爲惡劣,所以朱加什維利按下了這個動議。

沒想到最終伊爾吉茲圍殲戰開始,朱可夫卻馬上成爲了阿軍俘虜,這幾乎讓整個蘇共中央震動。

表面上看去,這場圍殲戰,達莫村只是其中一部分,規模也不算太大,但裝甲力量和重炮部隊被全部摧毀,朱可夫這個最高指揮官被俘,在士氣上的打擊是無比沉重的,而且沒有了裝甲力量和重炮部隊,憑藉伊爾吉茲剩下的蘇軍,還能堅持多久?

伊爾吉茲和切爾卡爾沒救了,這點蘇共中央和最高統帥部誰不清楚,他們此前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朱可夫可以帶領這兩支孤軍儘可能的多爭取時間。使得最高統帥部有能力和時間來完成對伏爾加河沿岸的重新佈防,甚至爭取的時間更長一些,還能來得及調集重兵到烏拉爾河,擋住西岸,擋住阿拉斯加大軍踏足歐洲的腳步。

但這同樣是事與願違,達莫村一戰快速大敗,正如當時維茲列夫所想一樣,這預示着伊爾吉茲蘇軍的滅亡,也預示着整個西哈薩克完了。

當達莫村硝煙尚未散盡,阿軍東線兵團已經舉軍壓過達莫村,從伊爾吉茲小城東、北兩面壓來,第三十一集團組成的西線兵團、三十二、三十五集團軍及各兵種師組成的南線主攻兵團連接一起,徹底縮緊了伊爾吉茲的包圍圈,層層推進,然後不斷的擠壓伊爾吉茲蘇軍的空間。

5月13日上午九時,裝甲八師首先攻入伊爾吉茲城內,上午十一時,南線三十二集團軍,東線四十九集團軍地面部隊也攻入伊爾吉茲小城,小小的伊爾吉茲小城是沒有太多巷戰條件的,所以隨着大量地面部隊攻入城內,就代表着蘇軍已經徹底失敗。

下午三時,三十二集團軍125師首先將三色星環旗chā上了伊爾吉茲小城內那座已經被炮火擊得搖搖欲墜的最高點——鐘樓之上。

下午五時,伊爾吉茲蘇軍臨時指揮官耶斯諾維奇被流彈擊中身亡,隨即蘇軍最後的抵抗意志崩潰,大批蘇軍在戰場上放下武器投降,至晚七時,伊爾吉茲圍殲戰正式結束。

伊爾吉茲圍殲戰,蘇軍以二十萬兵力抵抗阿軍四十餘萬大軍的狂攻,僅僅堅持了不到四天,最終超過十七萬人被殲滅,餘者盡皆被俘,能成功逃跑者幾乎沒有,沒有一個逃跑者可以在這片大地上再躲過鋪天蓋地的阿軍包圍圈。包括再一次逃跑的維茲列夫最終還是成爲了西線兵團第三十一集團軍的俘虜。他從達莫村逃出,僅僅多延誤了兩天時間不到,仍然無法逃離被俘的命運。在戰俘營中與已經甦醒的朱可夫作了伴。

伊爾吉茲圍殲戰是整場在後世被統稱爲伊爾吉茲大戰中的一個最重要戰役,伊爾吉茲蘇軍是主力,是整個西哈薩克方面軍目前最激ng銳的力量,這支部隊被消滅,西哈薩克方面軍實力大降,而且伊爾吉茲重新回到阿拉斯加人手裡,南部切爾卡爾的二十五萬餘大軍也徹底成了一支孤懸西哈薩克東南的死亡之軍,已經無yào可救。

5月14日,完成伊爾吉茲圍殲戰並稍事休整的阿軍開始舉軍南下。5月15日,實力最強的南線兵團首先回到切爾卡爾與在此阻擊的第十三集團軍重新會合,第四十九集團軍和騎兵六師抵達切爾卡爾,而西線第三十一集團軍則西進到恩巴,與第三十集團軍會師,並出兵沿鐵路南下,開始擠壓切爾卡爾蘇軍北面空間。

切爾卡爾圍殲態勢已成,不過與此同時,西哈薩克方面軍從基輔來的援軍也已經踏入了伏爾加一帶,就在莫斯科正在猶豫是讓這支基輔援軍如預期那樣調入西哈薩克方面軍,還是確保萬全,改爲先加強伏爾加河沿岸的防守時,西哈薩克方面軍再遭重創。

5月16日凌晨,阿拉斯加空降一師和空降二師共三萬餘人在馬卡特實施空降,順利佔領了不過只有千餘人防守的馬卡特小鎮,切斷了正在反攻十月城的馬卡特蘇軍與烏拉爾河以西的聯繫。

當日中午,佔領馬卡特及周邊蘇軍城鎮後,空降一師再沿鐵路向西面的烏拉爾河口重鎮阿特勞進發,與下午六時許,攻入阿特勞。

阿特勞是西哈薩克方面軍指揮中樞所在,但隨着屢次調動。這裡的兵力一步步削弱,大量的青壯民衆也多半被早已被徵爲新兵,還有一些青壯則是哈薩克人,蘇聯人根本不敢信任他們。而幾個主要指揮官中,朱可夫在伊爾吉茲成爲俘虜,參謀長塔塔耶夫中將則親率馬卡特蘇軍去反攻十月城了,所以現在的阿特勞不但兵力極少,不過四五千人左右,指揮力量也很弱,早已經不符西哈薩克中樞的地位。

所以空降一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空降和地面立體進攻方式殺入阿特勞後,阿特勞的抵抗很快就被肅清。

而且對阿拉斯加有利的是,阿特勞地區是哈薩克人比例很高的一個地區,是小帳哈薩克族的中心,阿軍攻佔這裡之後,阿拉斯加立即幫助哈薩克臨時政fǔ空降了一些官員進入阿特勞,迅速爭取到了這些哈薩克族人的支持並負責暗中準備將這裡哈薩克人遷移回新哈薩克的工作(西哈薩克事實上大半已經劃入阿拉斯加,只是現在還是秘約,沒有公開),穩定了阿特勞的局勢。

阿特勞是烏拉爾河匯入裡海的河口重鎮,也是扼守伏爾加至十月城鐵路的要站,全城橫跨烏拉爾河兩岸,佔領這裡,不只是切斷了河東岸蘇軍通過這裡與歐洲聯繫的通道,更重要是使得阿軍有了一個橋頭堡,只待解決東岸的所有蘇軍後,阿軍席捲西哈薩克時不再需要面對烏拉爾大河的阻攔,完全可以在阿特勞如履平地一般越過烏拉爾河殺向伏爾加河。

也正是因爲阿特勞和馬卡特的突然陷落,使得莫斯科的蘇聯最高統帥部做出了無奈的選擇,放棄整個西哈薩克,基輔援軍不再調往糜爛的西哈薩克去送死,而是改駐伏爾加河地區,主要是駐紮到伏爾加河口重鎮的阿斯特拉罕,這是也位於裡海西北岸的重鎮,沿海岸去往裡海北岸的阿特勞只有數百公里,將成爲未來扼守伏爾加河地區的一座堅城。

這裡也是未來阿軍席捲西哈薩克後,阿軍最有可能首先攻擊的伏爾加地區重鎮,更關係着南面高加索地區的安危,伏爾加地區現在總兵力不過二十萬,阿斯特拉罕原來只有一萬餘人,現在驟然有了十幾萬基輔援軍,也多少讓朱加什維利等人放了一點心。

當然伏爾加地區如此重要,重鎮不止阿斯特拉罕一處,所以光是阿斯特拉罕安全不行,從這一日起,蘇共中央也意識到戰局對蘇聯已經極端不利,因此蘇最高統帥部還連續發出調令,從莫科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甚至波羅的海沿岸調了高達三十多萬主力大軍東進伏爾加地區增強防禦。第二批動員的新兵去向也不得不作了調整,相比局勢同樣糜爛的烏拉爾地區,現在的伏爾加地區更重要,這已經是蘇聯歐洲核心地區,絕不容有失,所以大批已經成軍的新兵改調伏爾加,使得伏爾加地區未來兵力可達一百多萬人以上。

當然目前除了基輔援軍外,其他援軍都還是緊張調動之下,所以目前當務之急就是時間。蘇聯需要時間來完成伏爾加的防禦,而時間需要目前已經困在烏拉爾河以東的西哈薩克方面軍殘軍的努力爭取。

西哈薩克與歐洲的聯繫很艱難,蘇聯高層能給予的幫助有限,需要他們出死力,沒有太多的激勵辦法,所以最終出現了一個怪異的局面,西哈薩克大敗不止,但卻有大批將領得到軍銜晉升,不但塔塔耶夫重回西哈薩克方面軍司令寶座位置,而且還被晉升爲上將,其他切爾卡爾、馬卡特蘇軍也有大批蘇軍將領得到晉升。許多師、軍級軍官成爲少將,原本有幾個少將則全部晉升爲中將。

一時間西哈薩克是將星雲集,居然一躍成爲蘇軍雲集將官最多的一個方面軍,以一個方面軍的實力,少將銜以上軍官居然可與擁有一百兩百萬大軍的烏拉爾、中亞戰區相提並論,也算奇景了。

可惜,這種激ng神上的獎勵並不能給西哈薩克方面軍帶來什麼實質幫助,現在的他們更需要的是物質上的幫助。不只切爾卡爾蘇軍被切斷供應以達十餘日,就是馬卡特蘇軍在阿軍佔領馬卡特和阿特勞後,也在事實上被前後包圍,補給線完全被切斷,統帥部不思如何打通補給,卻給予了這些虛名,事實上讓西哈薩克方面軍將士更是士氣低落,因爲這意味着他們已經被放棄了。

最高統帥部是既想馬兒跑又沒法提供草料,沒有了草料,再剽悍的竣馬也會餓死。

而且蘇聯需要爭取時間,阿拉斯加又如何不知,何況阿拉斯加同樣需要時間。

第十三、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五、四十九五大集團,六大兵種師共達五十萬人向包圍圈內的切爾卡爾蘇軍發起了最後的地面總攻。

同樣是兩倍兵力,但切爾卡爾蘇軍雖有二十五萬餘大軍,其總體實力卻還不如伊爾吉茲的二十萬大軍,因爲在二十五萬大軍中起碼超過十萬是訓練不足的新兵,其武器裝備當中除了大炮外,裝甲力量也還不如伊爾吉茲蘇軍。當然空軍也不要提了,整個西哈薩克的蘇聯空軍早在伊爾吉茲空戰一役中全軍盡沒。

而切爾卡爾實力下降的最大原因其實還在於士氣,伊爾吉茲蘇軍當時好歹還是有些士氣的,還是有一定希望,但切爾卡爾蘇軍呢,現在他們可說已經全無士氣,因爲他們看不到一點希望。補給斷絕十餘日,地面空中沒有一個地方可以讓他們再得到補給,伊爾吉茲蘇軍覆滅,他們的周邊也再沒有了任何部隊能給他們提供哪怕一點點外部呼應。

這一切都讓切爾卡爾蘇軍如同成爲了行屍走ròu,他們現在唯一的能做的就是等待着死亡的降臨。

此消彼漲,蘇軍是士氣低落外無呼應,而阿軍而是士氣如宏,伊爾吉茲、十月城等城被阿軍佔領,這裡再沒有任何蘇軍力量,也讓阿軍得以集中激ng力對切爾卡爾進行攻擊,再不用擔心任何外部威脅。

所以相比伊爾吉茲圍殲戰,整場伊爾吉茲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即切爾卡爾圍殲戰完全是一場不對稱的戰爭了。

從第十三集團軍就已經攻破切爾卡爾外圍防線,直接威脅到了切爾卡爾城。

第三十一集團軍攻克切爾卡爾北面防禦線,四十九集團軍則攻克切爾卡爾南部的阿克斯佩,阿克斯佩已經是切爾卡爾蘇軍唯一的一個外圍城鎮,這個城鎮被攻克,阿軍就已經徹底收攏了對切爾卡爾的包圍圈。

第十三集團軍四十九師首先攻入切爾卡爾城東郊。

5月19日凌晨六時起,阿軍發起最後一擊,於上午十一時許,第十三、三十二,三十五集團軍全軍殺入切爾卡爾,切爾卡爾防禦線就此不存。

與伊爾吉茲一樣,切爾卡爾也只是一座小城,並沒有巷戰的條件,阿軍攻入城內,也就表示蘇軍徹底失敗。

5月19時下午三時,切爾卡爾最後一支蘇軍被消滅,切爾卡爾圍殲戰完全結束。

切爾卡爾圍殲戰,敵我雙方動用總兵力共達七十六萬餘人,是整個伊爾吉茲大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但結果也是最爲懸殊的。

蘇軍二十五萬餘大軍中傷亡十五萬餘人,十萬餘人被俘,基本上也是無一逃脫。而阿軍付出的代價卻遠低於伊爾吉茲圍殲戰,總傷亡數僅在萬人左右。這一切都是因爲切爾卡爾蘇軍士氣太過低落,裝備落後,補給斷絕,抵抗力大爲削弱的原因。這從切爾卡爾的投降被俘比例也能對比出來。切爾卡爾蘇軍投降被俘的數字遠遠高於伊爾吉茲蘇軍。

切爾卡爾蘇軍是西哈薩克方面軍規模最大的一支力量,這支軍隊全軍覆滅,整個蘇聯西哈薩克方面軍的兵力已經下降到一個讓人驚恐的數字。

由此前的六十餘萬人,下降到不足十五萬人,而且其中馬卡特蘇軍事實上也已經被阿軍包圍在十月城與馬卡特之間,他們接下來的命運已經不用多想。其他不過五六萬人全在北面的烏拉爾斯克、阿克糾賓斯克等有限幾個重要城鎮之中了,但現在阿軍的數字卻還有接近六十萬人,實力的對比已經完全是不同層次的了。

而且切爾卡爾被阿拉斯加佔領後,整個哈薩克部分的裡海東岸區域也差不多可以算是落入阿軍手裡,因爲在這片達十幾二十萬平方公里的廣大區域,人口稀少,蘇軍數量連一萬人都不足,且大部分駐紮在裡海東岸重鎮阿克套,他們什麼也做不到了,他們自己事實上也只是等死的結局罷了。除非他們在阿軍攻到這裡之前,主動經裡海撤回裡海西岸的伏爾加地區。

十月城,在伊爾吉茲和切爾卡爾兩場圍殲大戰結束後,阿軍重兵便立即北移,沿着十月城到切爾卡爾的鐵路線一帶,數十萬大軍帶着漫天煙塵如同巨龍一般向着十月城前進。

而李明澤等第四方面軍主要指揮官已經直接乘坐飛機抵達十月城,第四方面軍總指揮部也順勢遷到了十月城。這座小城成爲第四方面軍新的指揮中樞。

“馬卡特蘇軍約還有九萬餘人,不到十萬人了,在我們佔領伊爾吉茲和馬卡特及阿特勞後,他們就放棄了繼續反攻十月城,而是稍稍後撤,在十月城以西舒巴爾庫杜克鎮構築了防禦工事,這支大軍是目前蘇聯在烏拉爾河以東唯一的一支大規模軍隊了,只要解決了這支大軍,整個烏拉爾河以東也差不多可以盡收手裡。”已經與馬卡特蘇軍戰鬥十日之久的第三十集團軍司令賀德成暫時充當了參謀官的角色,將整個西哈薩克中北部的敵軍形勢講解了一遍後道。

李明澤和赫馬克等人此時臉上的神色與十幾天前相比已經大爲不同,以前他們臉上也會有笑容,但笑容當中始終潛藏着一絲擔憂,擔心戰局出現意外變化,根本不敢有任何放鬆的時候。

但是隨着最艱難的伊爾吉茲大戰結束,蘇軍西哈薩克主力十不存一,雙方實力對比已經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了,而且阿特勞也已經被佔領,越過烏拉爾河也不存在什麼障礙了。這一切已經使得第四方面軍佔據了無可憾動的優勢。蘇軍基輔援軍又改駐阿斯特拉罕,他們也不用擔心在西哈薩克還會出現什麼強大的蘇軍主力。這個時候,他們是真正的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從月前的焦灼到伊爾吉茲一戰定乾坤,其中心境變化難以形容,總之包括李明澤和赫馬克等大小指揮官在內,臉上都能綻放出開心的笑容。

整個指揮部的氣氛也變得極爲活躍。就像是烏雲散去,陽光重照大地。

“目前我們對馬卡特蘇軍只是一種表面上的包圍,事實上我們也要防止這支蘇軍向北撤退,雖然沒有公鐵路線,但他們要是有毅力,也是有可能千里跋涉步行撤退的。所以對這支軍隊我們要儘快動手。”

“只要北上的主力大軍到達,我們就可以動手了,預計兩天時間左右吧,至於馬卡特蘇軍撤退,目前好像還沒有看到這種跡象,畢竟從地圖上看,馬卡特蘇軍向北撤退完全可行,但事實上這一帶有河流山林相阻,沒有任何交通路線,如果沒有我軍威脅,他們倒是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開闢出一條路來,但我們現在隨時可能發動攻擊,他們不可能有這麼多的時間來開闢道路,他們也躲不開我軍空中偵察,所以如果是我,也不會撤退,舒巴爾庫杜克好歹也是一座小城鎮也能儲存一定補給,有着完善的防禦工事,總比在野外被我們包圍更好。”賀德成頗爲肯定的道。

“這樣說也對,他們真要北撤,萬水千山,肯定帶不了多少補給,有限的補給也許根本不足以讓他們九萬餘大軍撤到烏拉爾斯克。”赫馬克也道。

李明澤考慮了一下也道:“嗯,他們的結局不外是等死,但是你們想過沒有,目前在阿特勞與馬卡特我們只有兩個空降師,不過三萬餘人,這很危險,我們的大軍要快速前往支援,否則耽誤時間太多,說不得蘇軍會改變主意,攻打阿特勞,加上北面烏拉爾斯克還能與歐洲暢通聯繫,若讓蘇軍趁勢佔領阿特勞,並在烏拉爾斯克及整個烏拉爾河以西佈置重兵,將防線前推到烏拉爾河,雖然不會影響我們封鎖烏拉爾河的總戰略,但我軍通過伊爾吉茲大戰營造出的大好局勢卻不能競全功了。現在這種情況,我們完全可以將戰役燒到烏拉爾河以西去,這麼好的機會白白葬送太可惜了。”

赫馬克也馬上點頭:“而我們的主力要去支援阿特勞和馬卡特,最快最佳的路線就是通過十月城與阿特勞的鐵路線,但舒巴爾庫杜克的存在是個障礙,不清除這個障礙,我們就無法通過鐵路線快速運兵。而且這支西哈薩克的最後一支主力大軍不清除,我們也無法集中全力快速佔領烏拉爾斯克和裡海東岸,特別是烏拉爾斯克不比阿特勞的戰略地位弱,這裡也是與歐洲直接聯通的,且北接烏拉爾山地區,直接關係着烏拉爾戰局安危,不容有失。”

“是的,我們不容許出現任何意外,有時候意外是會很致命的,就像這次蘇軍的意外讓我們迎來一場大勝一樣,誰能肯定若我們犯錯,會不會讓蘇聯人迎來反敗爲勝的機會,不管怎麼說,這裡不是中亞,這裡就緊靠歐洲,蘇聯人任何行動都有可能對我們產生致命影響的。所以我的意見是,不需等待下去,先頭的第三十一集團軍已經到了十月城,我們擁有十六七萬大軍了,足以馬上發動對馬卡特蘇軍攻擊,那就立即動手。甚至我不打算把後續到達的主力全用在對付馬卡特蘇軍身上。因爲與此同時,我們要立即安排大軍佔領裡海東岸、阿克糾賓斯克和特別是烏拉爾斯克地區。”

李明澤說道這裡,指着中央的大地圖道:“現在蘇軍西哈薩克蘇軍實力大減,處處空虛,我們也是時候分兵行動了……”

也不怪李明澤擔心烏拉爾斯克和阿克糾賓斯克所處的西哈薩克以北的地區出現意外,因爲就在第四方面軍取得連續大勝時,實力更強於第四方面軍的阿拉斯加第三方面軍、第一方面軍也同樣連戰連捷。

第三方面軍是目前冠絕阿拉斯加全軍的一支強大力量,不只擁有第五重裝集團軍,本身還擁有數個裝甲師,還有第八,第十一兩大老牌的主力集團軍,其他幾個特設集團軍也是成立較早,已經打過恰爾斯克,卡拉幹達,阿克拉莫、科克切塔夫、庫斯塔納等數場大規模戰役的血戰之師,不管是裝備還是戰鬥力,都已經不是其他方面軍可同日而語的。

而第一方面軍論戰鬥力也不弱第三方面軍,擁有第一、第三、第十二三大主力集團軍,且一直在氣候惡劣的環境中作戰,其意志力不用多說,相比第三方面軍,他們唯一比不上的就是數量和重裝備,但這是因爲第一方面軍所處戰爭環境所決定的,總體上來說第一方面軍實力也還要優於第四方面軍。

第四方面軍在伊爾吉茲大戰中一戰定乾坤,擁有更強力量的第一、第三方面軍又怎麼可能碌碌無爲呢。

在第三方面軍佔領車里雅賓斯克後的第二天,第三方面軍就已經出動六十萬重裝部隊北上相距不過一兩百公里的葉卡捷琳堡。蘇軍急調秋明和西坡烏法的部分已經成軍部隊救援葉卡捷琳堡,並沒有調下塔吉爾大軍南下。

近二十萬大軍進入葉卡捷琳堡,加上葉卡捷琳堡原有的近十萬大軍,共達三十萬餘大軍,加上葉卡捷琳堡這座烏拉爾第一堅城的強大防禦工事,第三方面軍六十萬重裝集團確實不能完成快速佔領葉卡捷琳堡的任務了,但蘇軍的調動也同樣造成了嚴重後果。因爲蘇軍的這種調動同樣在阿軍的計劃之中。自然有對應的措施。

葉卡捷琳堡東南的秋明也是一座重鎮,但這裡的大軍西調,使得這裡的兵力一下子降到了五萬餘人,實力大幅下降。被早已經蓄勢以待的馮可齊調集第一集團軍、第二十八集團等部隊近二十萬人一日之內就攻克了,

秋明被攻克不只是葉卡捷琳堡沒有了東面屏障這麼簡單,因爲車里雅賓斯克被攻佔後,中西伯利亞鐵路已經不能成爲烏拉爾蘇軍主力的補給線,他們唯一的補給線就是葉卡捷琳堡、秋明所處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但隨着秋明被阿軍佔領,這條鐵路線也就此被截斷了。如此一來,蘇軍在額爾齊斯河以西的西岸方面軍過百萬大軍等於被完全切斷了與歐洲的聯繫,被阿軍團團包圍,只能依靠庫爾幹、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伊希姆等城勉力堅持。

蘇軍堅守葉卡捷琳堡,最終也只是保住在烏拉爾東坡的存在罷了,對於整個烏拉爾戰局已經沒有了多少幫助了。

看清了蘇軍保持存在,棄烏拉爾全盤利益的戰略,阿軍隨即調整作戰計劃,啓用備用方案。

5月10日,包圍葉卡捷琳堡的六十萬重裝集團軍開始逐步撤回車里雅賓斯克,隨即在5月11日沿鐵路快速南下包圍了車里雅賓斯克以南的馬格尼託哥爾斯克。

第十一集團軍經馬格尼託格爾斯克東面鐵路要站卡爾塔雷繼續南下奧爾斯克,與5月14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克只有不過兩萬大軍的奧爾斯克和新特羅伊茨克。

奧爾斯克和新特羅伊茨克即是烏拉爾山南部東坡重鎮,也是位與烏拉爾河上游的重鎮,奧爾斯克在東岸,新特羅伊茨克在西岸,兩城隔河相望,正卡住了十月城至馬格尼託哥爾斯克的鐵路線,也卡住了歐洲薩馬拉、奧倫堡至馬格尼託哥爾斯克的鐵路命脈。

可以說這裡被佔領,馬格尼託哥爾斯克已經陷入重重包圍,這裡本就只有二十萬大軍,被六十萬重裝部隊包圍,並沒有堅持多久,就在第四方面軍佔領切爾卡爾的那一天,即第三方面軍也正式佔領馬格尼託哥爾斯克,馬格尼託哥爾斯克二十萬蘇軍,大半被殲滅,只有不過兩萬餘人翻越烏拉爾山脈逃往回了西坡。

馬格尼託哥爾斯被佔領後,整個東坡數城中,蘇聯也只剩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兩城了,只要攻克這兩城,整個烏拉爾東坡就將被徹底鎖住。

但僅僅如此還不夠,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所在,就是位於烏拉河中游的兩座重鎮奧倫堡和烏拉爾斯克,這兩城中奧倫堡不是東坡重鎮,而是西坡重鎮,本來這座重鎮應該是不用在第一階段攻佔的,但問題就在於奧倫堡既是烏拉爾西坡重鎮,也是烏拉爾河沿岸重鎮,通過這裡,蘇聯人也能進入烏拉爾和中亞地區。

而烏拉爾斯克雖然也屬於歐洲地區,但卻是位於烏拉爾河中游核心,處於西哈薩克西北部,阿克糾賓斯克以西,通過這裡蘇軍同樣可以進入中亞和烏拉爾,所以想要徹底完成封鎖烏拉爾,將蘇聯擋在烏拉爾以東的大mén外,那麼奧倫堡和烏拉爾斯克就是必佔之城,絕不能出現任何意外。

當然奧倫堡位於奧爾斯克以西數百公里的歐洲地區,攻佔這裡的任務屬於第三方面軍,但攻克烏拉爾斯克卻是第三方面軍必須完成的任務。可以說仗打了這麼久,第四方面軍即將大功告成,唯一就缺這個烏拉爾斯克了。但這裡與歐洲有着方便的交通聯繫,在阿特勞被攻克後,蘇聯正在調集部隊增援這裡,想要像暫時保住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那樣,也在烏拉爾河區域保住烏拉爾斯克,憑此也保住蘇聯未來反攻哈薩克的橋頭堡。

一個必佔,一個必守,爭的就是時間,雖然第四方面軍現在在整個西哈薩克實力遠超蘇軍,但時間拖得越久,蘇軍調入烏拉爾斯克的軍隊就可以越來越多,誰知道蘇聯的決心有多大,若調個數十萬大軍到這裡,那第四方面軍就會有麻煩了。大好的局勢可能就此發生意外。

李明澤不想任何意外發生,所以第一時間作出了分兵決定,原本集中在伊爾吉茲、十月城和切爾卡爾等地數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作戰的六十萬大軍在5月21日那天一分爲四。

第三十一集團軍會合裝甲八師、炮兵六師共計二十餘萬大軍組成中線兵團西出十月城,向舒巴爾庫杜克的馬卡特蘇軍發起強攻。

第三十二集團軍、騎兵三師則組成南線兵團經切爾卡爾轉向西南,負責攻取裡海東岸的廣大土地區,同時他們將負責攻克阿克套和鹹海以南的阿姆河三角洲地區。

第十三、第三十五、第四十九三大集團軍和騎兵六師計二十七萬餘大軍組成北線兵團經十月城北上攻克阿克糾賓斯克和烏拉爾斯克及烏拉爾中游地區。

就像擺在弦在三支利箭,全力發shè,一下子分成三個方向急shè而去,又快又準。

5月22日,北線兵團不費吹灰之力攻克不過萬餘大軍的阿克糾賓斯克這座西北哈薩克較大城鎮,南線兵團則因爲毫無阻礙,幾乎是一天急進數十公里,一天之內就狂掃裡海東岸庫爾薩雷,薩雷雷庫姆、阿克圖姆瑟克、尤日內、庫蘭德等十數座大小城鎮。

5月23日,經兩日戰鬥,中線兵團殲滅馬卡特蘇軍七萬餘人,俘敵近兩萬,完成了攻克舒巴爾庫杜克的任務,5月24日,打通鐵路線的中線兵團直接乘坐列車快速西進馬卡特和阿特勞,與空降部隊會師。

也是在這一天,北線兵團經鐵路迅速打到烏拉爾河中游沿岸,推進到烏拉爾斯克東部。並在5月25日在空軍幫助下,向烏拉爾斯克發起強攻。

5月25日,中線兵團沿裡海北岸前進,橫掃過去,哈薩克在烏拉爾以西里海沿岸土地盡收手心,第三十集團軍推進到阿斯特拉罕邊境,率先完成了任務。

5月28日,經四日激戰,北線兵團攻克烏拉爾斯克,烏拉爾斯克四萬大軍和已經在這幾日緊急增援來的三萬多大軍,加起來共計七萬餘人,被阿軍殲滅六萬餘人,只餘萬人倉惶逃往歐洲地區。

同日,北線一支偏師部隊攻克中下游分界的巴扎爾託別鎮,因爲第十一集團軍已經攻克奧倫堡,因此,當北線兵團攻佔烏拉爾斯克和巴扎爾託別後,整個烏拉斯河封鎖任務也就基本完成。

而且這也意味着蘇聯歐洲地區聯繫烏拉爾以東的通道已經不復存在,葉卡捷琳堡和下塔吉爾因爲已經喪失與烏拉爾主力部隊的聯繫,因此已經失去了通道作用,僅僅是蘇聯維持在烏拉爾存在的兩座孤城罷了。

5月29日,北線兵團又不費吹灰之力佔領了烏拉爾以西中北部屬哈薩克的土地。兵鋒直指伏爾加河東岸。

5月30日,南線兵力也完成了攻佔阿克套的任務,5月31日,騎兵三師攻克阿姆河三角洲的荒涼地帶,至此裡海東岸區域和鹹海區域也盡收阿拉斯加手心。

至此,整個阿第四方面軍如同狂風,席捲西哈薩克,終於在進入六月份的前一天首先完成了最後的戰略任務,是第一支完成第一階段最後戰略任務的方面軍,而且還可算是超額的完成,畢竟原本的計劃就是要佔領烏拉爾河東岸,現在卻是把整個烏拉爾河以西的大片區域也攻佔了,兵鋒已經已經直指伏爾加河沿岸。

第350章 登陸戰第75章 佈局調整第69章 利益與合作第313章 盡人事第220章 衝擊第569章 請繼續你們的夢想!第348章 步步緊逼第273章 唐山鉅變(二)第1章 來到1895第100章 他鄉遇故知第671章 新中亞五國第502章 奇怪的重要任務第227章 目標克盧恩第473章 暗戰第525章 選舉年第716章 與虎謀皮第457章 新政府第24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323章 二十省十一市第620章 推動軍備競賽第387章 風捲殘雲第404章 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第223章 酒會第286章 企第298章 戰爭和陰謀第425章 雷霆第773章 核爆衝擊第426章 站錯隊第768章 猶太復國第331章 有天大便宜可以撿了第372章 蓄勢待發第47章 第一筆大收入第126章 震動第182章 我不信上帝第655章 一南一北第270章 國家調控第170章 離間第764章 二選一第697章 最殘酷的勝利第363章 毒第21章 瘋狂拍賣會(下)第629章 綏靖的顛峰第229章 消失的奇兵第332章 血洗日本第168章 屠殺令第536章 又見改革第714章 雷霆兵鋒第761章 登陸瓜德爾第596章 科技盛宴第26章 稅管局第36章 是誰第408章 無利不起早第272章 唐山鉅變(一)第645章 這不是攻防戰第544章 出手第726章 葉卡捷琳堡條約第162章 向鈴的心思第63章 未來之書第299章 戰第433章 “血”中送碳第284章 實力對比第578章 老虎發威第531章 組閣、將離第8章 拍賣?第504章 去費城!第129章 陷井第702章 西岸第214章 將星璀璨第299章 戰第527章 找一個合適的副總統第252章 王子灣軍事基地第65章 大動作第448章 十大將第709章 鐵路巨頭第179章 刺殺第569章 請繼續你們的夢想!第359章 不得不低頭第764章 二選一第219章 做客第599章 全球第一第714章 雷霆兵鋒第288章 最後通諜第366章 爲俄國人提前默哀吧第261章 黃金、鑽石第157章 海軍整編也有陰謀第201章 神秘戰艦第292章 備戰第346章 決勝第722章 最後命令第723章 肢解第698章 敗軍之將第179章 刺殺第724章 天塹通途第91章 暴起風波第76章 黃金鐵路和聯合銀行第386章 一觸即潰第643章 擊破第148章 搶地盤第258章 客中客車第683章 伊爾吉茲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