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限期48小時

就在蘇聯調走朱可夫和科涅夫,並向東方面軍總司令布瓊尼和東南方面軍總司令庫利克發電,要求他們緊守邊境,保持對阿軍異動的關注,但在事實上否決了布瓊尼所提出的全軍動員,也拒絕採納布瓊尼關於阿拉斯加有犯俄意圖的推測之後的第四天,在阿拉斯加最繁華的商業城市安克雷奇發生了一件大事。至少對蘇聯來說是一次驚天的大變。

安克雷奇臨海的坦納根區,環坦納根灣三角地帶原來是一片面積達近千畝的泥沙灘,因爲其地質條件,少有大地產公司看中上地,所以一直沒有得到開發。

但就在前年中,財雄勢大的黃金城集團投入了八千萬在此建設了一個大型工程,原定名爲黃金城國際中心,但在去年九月,那棟高達六十八層的主樓被阿拉斯加政府買下,隨即更名爲海約國際會議中心,成爲了去年九月正式成立的海約組織總部大樓。

當然這麼大一棟大樓,真正用於辦公的連三層都不到,其他幾層或出租或辦成了國際酒店,其收入可以用來維護大樓及海約組織的一些行政開支,

用於辦公的三層樓就是頂上的六十六至六十八層,其中六十六層爲海約組織所有成員國或觀察員的行政辦公區,六十七層爲分區的各種會議室,專供各成員國或某部門開會使用,當然有嚴格的保密措施,在這裡開會都不用擔心隔壁的人能聽到。而六十八層則是幾個大型的會議室以及休閒區,大型會議室可供召開全體大會或其他大型國際間會議使用的,而休閒區則配有保齡球館,咖啡廳,茶餐廳,網球館,檯球室等各種娛樂休閒設施,專供會議休息時或在海約工作人員休息時放鬆休閒的。

因爲海約組織現在的成員並不多,所以平日裡這三層樓內都顯得比較空曠,除了六十六層集中了較多人員外,上面兩層供開會的地方平日可稱爲冷清。

不過這一切在1940年1月28日這一天變得完全不同了,雖然並沒有增加太多人,但很吵很鬧,在六十八層最大的一個會議室內,正在召開一個會議。

會議的內容是關於芬蘭加入海約組織的表決。參加者除了海約組織的成員國和觀察員國,還有一些比較有名的團體組織,甚至有志願者個人參會,當然都是受到了特別邀請的,在這次表決開始前,各支持國和反對國都有代表上臺發表演講,進而引起爭論。

那些受邀團體雖然沒有投票表決權,但他們詭異的獲得了上臺演講的資格,而這些受邀參加的團體或個人當然大部分都是支持援助芬蘭的支持派。而反對派倒大部分集中在海約組織的成員國內,這些國家當然首先考慮的不是個人情感,而是政治風險。

支持派們自然是認爲應當將芬蘭納入海約組織,因爲海約組織的名稱是什麼,就是反侵略和互助,而現在芬蘭很明顯是遭到了蘇聯侵略,這一點連已經不具備多少權威的國聯也證明了,因爲蘇聯已經被國聯開除,開除原因自然就是因爲他們入侵芬蘭。

那麼以反侵略,維護世界和平,維護人權爲宗旨的海約組織卻拒絕將芬蘭納入海約組織,而且還是在芬蘭幡然悔悟,主動再次提出入約申請的的情況下予以拒絕,那麼組織的宗旨還有什麼說服力,海約組織將不過是成爲另一個國聯罷了,而且是影響力遠不如國聯的搞笑組織。

而反對派反倒提不出太好的反駁觀點,畢竟反對派們從自身國家政治安全考慮,屬於一種片面客觀的擔憂,這不是基於整個海約組織的宗旨來考慮的。

會議開的很熱鬧,但一個上午都沒有什麼進展,中午休息時,再次從芬蘭回到阿拉斯加履行大使職務的利特馬寧緊急會晤了海約組織幾個主要國家的代表,包括參會的阿拉斯加國務卿林國民及外交部長楊國平,還有中國,保加利亞這兩個常任理事國的代表,還有影響力較大的土耳其代表,甚至包括哥倫比亞這個觀察員國的代表都進行了會晤,雖然哥倫比亞是觀察員國,沒有投票權,但他們目前是入約的中南美國家中實力較強,地緣政治實力較雄厚的國家,若他們上臺發表支持芬蘭入約的演講,是可能爲芬蘭爭取其他幾個中南美成員國的支持的。

下午…,會議再次召開,但出人意料的是,下午的會議進程卻大大加快,保加利亞和中國這兩個常任理事國都開始傾向接受芬蘭入約,反正不太可能直接介入蘇芬衝突的哥倫比亞等幾個中南美國家也表示了對芬蘭的同情。

而阿拉斯加則由原本的反對,開始選擇了中立,但也沒有表示支持,詭異的是,事實上唯阿拉斯加馬首是瞻的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兩個小國這次居然跟阿拉斯加唱起了反調,也表示了對芬蘭的同情,認爲只有接受芬蘭,並向他們提供援助,才能保持海約組織的權威性,也才能成爲全球各國所認同的一個能確保世界和平的國際性組織,才能維持、實現組織的首要宗旨。

而堅決的反對國只有一個,凡事與保加利亞唱反調的土耳其,土耳其非常隱晦的向其他各國代表提出了警告,認爲接受芬蘭將把組織內其他國家拖入戰爭漩渦,如此,受到戰爭傷害的就不只是芬蘭,而將會有更多的國家人民將會經歷戰爭的苦難,戰爭不但不會消失,反而可能讓戰火越燒越寬。

海約組織可以本着道義的觀點對蘇聯進行譴責,甚至對芬蘭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資、人道援助,但不應接受芬蘭緊急入約,這等於是直接向蘇聯宣告,海約組織要插手芬蘭戰爭,等於直接在向蘇聯宣戰。假如芬蘭是當初會談時就入約,那麼現在土耳其一定會支持對芬蘭進行直接的援助,哪怕是軍事援助,但在遭到侵略的中途緊急申請入約,那麼海約組織拒絕,以避免將戰火燒得越來越寬是可以理解的。這個選擇很讓人痛苦,但卻是對其他海約組織成員國負責任的態度。

應該說土耳其的反對觀點也是得到部分國家認同的,支持派和反對派大有再起爭論的時候。擔任輪值主席的阿拉斯加外長楊國平直接起身道:“我們不應該再進行無謂的爭論,海約組織是一個尊重任何成員,允許發表任何觀點的民主組織,但民主也要有一個結果,既然大家各有各的看法,那麼我們就進行一次民主表決,民主表決將以佔多數票的觀點爲最後結果,所有應毫無異議的執行表決結果。”

楊國平這一說,會場頓時安靜下來,直接進入了投票表決程序,那麼不管是同情的,支持的,還是反對的,或者是棄權的,這時就是一錘子買賣,再多的爭論都沒有用,若支持派獲勝,那反對派和棄權派也必須遵照決議執行,若反對派獲勝,那不管芬蘭的遭遇多麼值得人同情,支持派也只能遺憾的接受拒絕芬蘭入約的結果。

海約組織事實上現在的成員國並不多,除去觀察員國哥倫比亞和智利外,有投票權的也就阿拉斯加、中國、保加利亞、土耳其、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和北也門幾個可憐的小國,一共八票。

最終表決結果出來,卻大大出乎人意料,中國、保加利亞兩個常任理事國投了贊成票,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三個中南美國家也投了贊成票,北也門這個小國估計也是不想去惹蘇聯那種龐然大物,雖然對芬蘭的遭遇很同情,猶如看到也門遭英國入侵時分爲南北也門的翻版。但最終也只是投了棄權票。

最終投反對票的只有土耳其。但土耳其是普通成員,他的反對票不具備一票否決權,而有一票否決權的阿拉斯加估計也是不想過分的傷害芬蘭這個曾經朋友的心,所以投了棄權票。

結果出來之後,芬蘭大使利特馬寧熱淚盈眶,雖然事實上他早已經知道,根據阿芬兩國在當初會談時的密約,芬蘭如果真的遭到蘇聯入侵,阿拉斯加將會向芬蘭提供直接的軍事援助,並且在此次會前已經向芬蘭保證,芬蘭入約將不會出現任何問題。

此次會議不管是阿拉斯加的棄權票,還是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的贊成票其實都出自阿拉斯加瞞天過海的手段罷了,但中國、保加利亞這些國家不同,阿拉斯加不可能像控制尼加拉瓜和哥斯達黎加那樣指哪打哪,而阿拉斯加爲了降低蘇聯的戒心,也爲了開戰後的藉口用的更讓人服氣,所以他們不會直接投贊成票。所以要說表決前利特馬寧不擔心是假的。若真的出現意外,那芬蘭的命運就難說了,要不就是屈辱的向蘇聯人投降,要不就是接受野心勃勃的德國,或者懷着不可告人目的的英法等國的援助。

現在表決結果出來,有五國贊成接納芬蘭入約,佔多數且過半數,表決結果爲有效結果。而根據海約組織的相關協定,假如蘇聯不停止入侵芬蘭,那麼,海約組織成員國有義務向芬蘭提供任何援助,包括直接的軍事援助。而阿拉斯加的援助將會是何等龐大,利特馬寧這個得到芬蘭議會和政府全權授權的大使是比較清楚的。

表決結束之後,所有支持派歡聲雷動,許多在場的芬蘭移民團體組織更是喜極而泣,互相擁抱呼叫着,手裡不斷的擦着眼淚,他們相信有了阿拉斯加的介入,有了海約組織這樣龐大的組織介入,芬蘭的命運即將發生轉折。

根據表決結果,楊國平正式宣佈芬蘭成爲海約組織第九個正式成員國,並在會場爲芬蘭代表團正式加上了參會席位。

不過接下來卻沒有馬上就芬蘭代表關心的海約組織將如何對芬蘭進行援助進行商討,阿拉斯加代表團臨時提出了增加土耳其爲常任理事國,接納哥倫比亞爲正式成員國併成爲第五個常任理事國的的議案。

這個提案看似跟這些的會議主題並不太相關,而且土耳其這個本來預定的海約組織核心國爲何會退而成爲普通成員國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現在土耳其自己沒有提出成爲常任理事國的要求,卻由阿拉斯加代表提出來,如何不讓人意外。他們確認土耳其人會接受?

但緊接着土耳其代表隨即發表意見,強烈要求成爲常任理事國,同時哥倫比亞代表也馬上表示願意成爲海約組織的正式成員國,同時強烈要求成爲常任理事國,並就哥厄兩國的爭端發表了意見,表示爲了兩國和平,願意在與厄瓜多爾的領土爭端中退讓一步,接受厄瓜多爾條件,使厄瓜多爾能得以成主海組織新成員國。

意外,再次意外,會議表決很快進行,土耳其和哥倫比亞都成爲了海約組織常任理事國,而列席的厄瓜多爾駐阿大使則隨即提出入約申請,也在此次會議中正式通過。

在這些投票中,幾乎三項表決全是清一色的贊成票,只有土耳其成爲常任理事國,芬蘭代表雖沒有投反對票,卻投了棄權票,但結合此前土耳其代表強烈反對芬蘭入約來看,芬蘭投棄權票就顯然是在向土耳其代表示好了,以讓土耳其代表在接下來的就援助芬蘭事項表決中不爲繼續爲難芬蘭,至少不要再投反對票。

海約組織一下子新增三個成員,成爲擁有十一個國家的國際組織,算是初具規模,但緊接着考驗也要來了,在接下來對芬蘭援助事項表決中,就援助力度也發生了不少的爭論,但最後在晚場休息時,五個常任理事國總算事先達成了共識,當然這是五國密談之後,阿拉斯加的動作不算什麼秘密了,有了底氣,共識當然容易達成。

倒是在晚場休息中,其他不知情的代表以及一些前來參會的團體對阿拉斯加突然說服土耳其和哥倫比亞在各自領土爭端中讓步,進而成爲常任理事國,加強話語權很是好奇。

最後他們不知從何種渠道得到消息,阿拉斯加對上午的會議中,差點失去掌控權很憂心,也許是感覺到在常任理事國中有些勢單力孤的感覺,所以希望提升對芬蘭的援助不太熱心的土耳其爲常任理事國,以制約保加利亞。

當然阿拉斯加爲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阿拉斯加向土耳其代表許諾,將在年內歸還敘利亞領地的伊斯肯德倫大區給土耳其,以此換來土耳其在色雷斯領土和黑海近海域爭端中對保加利亞讓步。保、土皆大歡喜,矛盾徹底解決,土耳其當然希望成爲常任理事國以加強在組織中的話語權。

哥倫比亞則是因爲目前是入約中南美國家中實力最強的,而中南美國家在組織內的數量卻是最多的,自然也應該有一個代表成爲常任理事國,以加強組織的代表性,哥倫比亞此前退而成爲觀察員,同樣是爲了領土爭端,不過這個爭端相對土、保領土爭端要小得多,阿拉斯加承諾加大對哥經濟援助力度,並承諾優惠提供哥倫比亞三十架颶風轟炸機後,哥國也承諾在與委、厄兩國的爭端着讓步,同樣是皆大歡喜。

只是其中事實到底如何,只有當事幾國才真正清楚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從一開始有許多事情就是在演戲,比如阿拉斯加擔憂失去掌控權的問題,根本就不存在,哥斯達黎加和尼加拉瓜在對芬蘭入約事項表決中不與阿拉斯加同步,而投了贊成票,事實上也是阿拉斯加故意授意的罷了。還有用一個伊斯肯德倫大區去解決保、土端,讓土耳其成爲常任理事國,所謂制約保加利亞更是一個笑話,這樣一個超重量的籌碼,卻是阿拉斯加拿出來的,爲的是解決其他兩個盟友間的矛盾?

事實上只有知情人才知道,伊斯肯德倫大區換來的東西要更多,且肯定是對阿拉斯加有直接幫助的東西。而對哥倫比亞給些甜頭,一來是多拉進一個厄瓜多爾成爲成員國外,更重要是的讓哥倫比亞帶頭在未來的對芬援助中更熱心一些,且以此引響其他中南美國家的決心,畢竟中南美國家距離衝突中心遠得很,阿拉斯加希望這些中南美國家哪怕不派軍隊參戰,也應該在其他方面拿點東西出來。

另外別看阿拉斯加明面反對,但事實上他卻是一定要保證芬蘭成功入約的,只有芬蘭入會,阿拉斯加此前的一切準備才能實施,但一旦實施,阿拉斯加大可無奈的向蘇聯表示,非是阿拉斯加不遵守承諾,實在是阿拉斯加勢單力孤,未能阻止芬蘭入約罷了,現在阿拉斯加的一切舉動只是在執行海約組織的內部決議,是被迫的。

五個常任理事國達成共識,晚場休息後,連夜舉行的第三場會議關於對芬蘭援助事項的表決速度就極快了,僅僅一個小時,海約組織對芬援助事項和方式、程序步驟便全部通過表決。

當晚會議結束後不久,費城時間1940年1月29日凌晨零點,海約組織所有成員國聯合具名向蘇聯發生警告,限其48小時內結束對芬蘭的侵略行動,並撤出戰事開始前的芬蘭國境,否則海約組織所有成員國將保留採取任何行動的權利。隨即,海約組織又發佈公告,宣佈經海約組織理事會表決同意,委託阿拉斯加共和國全權處理蘇聯入侵芬蘭事件,阿拉斯加可根據公約規定,調動公約合法認定可調動的所有成員國資源,以便於即時處理芬蘭事件。

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接到這封警告電報和公告後大驚失色,幾乎是連滾帶爬的跑到克里姆林宮像朱加什維利彙報,朱加什維利同樣張大了嘴巴,一臉的不可思議。

風雲突變,這是絕對的風雲突變,就在德國還在觀望並時刻警惕英法行動,而英法等國還在爲是否援助芬蘭爭吵之時,那個在他看來正在嚴格履行承諾的阿拉斯加卻以令人驚異的速度做出了決定。

這是陷井,是陰謀,這是朱加什維利此時唯一的想法,他不相信阿拉斯加會失去對海約組織的掌控權,海約組織突然接受芬蘭入約的後果何其嚴重,海約組織那些小國敢承擔這樣的後果嗎,絕不可能,只有阿拉斯加授意的情況下,海約組織纔有可能通過芬蘭的入約申請。

就在這時,朱加什維利的秘書急惶惶的推開房門,也不理會朱加什維利和莫洛托夫那要殺人的眼光,緊張的遞上了一封電報,便一頭汗水的跑出去了。

朱加什維利拿過電報一看,臉色卻極爲古怪,這封電報是阿拉斯加總統葉楓親擬的長電,將海約組織此次會議的大致情況說明了一下,最後聲明瞭一箇中心意思,那就是阿拉斯加並非故意要違背承諾,實在是不得己爲之,做爲海約組織一員,對於組織內的決議,阿拉斯加也只有執行,48小時的限期決議是海約組織所有成員國共同表決出來的,希望蘇聯方面本着睦鄰友好的原則,立即結束對芬蘭的入侵,並退回入侵前的兩國既定國界線。否則因此引發蘇阿兩國衝突,阿拉斯加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該死的黃皮豬,這是一個徹頭徹底尾的陰謀。”一向自詡聰明,眼光如炬的朱加什維利此時無比的憤怒,阿拉斯加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還賣乖,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在操縱。

這時朱加什維利突然想起了大半個月前,布瓊尼和朱可夫、科涅夫的電報來,登時心裡一驚,對着莫洛托夫道:“莫洛托夫同志,開會,馬上召集貝利亞同志,伏羅伏洛夫同志……開會,立即向布瓊尼和庫利克發電報,要求前線作好一切準備,是的,戰爭準備,要求情報部門立即全力以赴收集阿軍在邊境的一切軍力佈置情況。”

朱加什維利已經意識到了,既然在政治行動上,阿拉斯加一直在準備,一直在操縱着一個巨大的陰謀,那他就有理由懷疑這個陰謀不只是政治陰謀,也許很早以前,阿拉斯加就在進行着一項重大的軍事陰謀,這項軍事陰謀,很可能就會針對蘇聯的,48小時,48小時之後,阿拉斯加將會採取何種行動?

宣戰嗎?他們難道已經調集了如此規模的軍隊嗎,那麼我們的軍隊在幹什麼,那些將領們,指揮官們在幹什麼,至少上百萬以上的部隊調動,再隱密,只要他們提高警惕也應該有所發現纔對。

這個時候,他已經不記得布瓊尼等人發送阿拉斯加有犯俄意圖的電報時的反應了。當時他選擇了不相信,而現在他卻認爲前線所有指揮官們都根本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

會議室內,得到召集命令的貝利亞,伏羅希洛夫等人得到海約組織的限期警告後,臉色也很不好看,特別是秘密警察首腦貝利亞,他做爲事實上的蘇共二三號人物,國內外情報工作也是由他主管的,而現在一個如此驚天的大陰謀卻沒有被發現,對阿軍在邊境是的異動情況也沒有詳細的情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失職。

“取消芬蘭行動絕沒有可能,芬蘭既然加入了海約組織,那麼芬蘭也就自動選擇了一個陣營,現在我們面對阿拉斯加威脅便退讓,芬蘭人以後始終將成爲我們的威脅,越是這樣的情況,我們越是要儘快解決芬蘭問題,而不應把這個問題留下來。一個距離列寧格勒不過十數公里的芬蘭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Wωω✿ TTκan✿ c o

貝利亞是失職的,但他不希望因爲這次失職,讓蘇聯籌謀已經久,已經看到勝利曙光的計劃在關鍵關頭因爲他的失職而失敗,那樣他的責任會更大,所以他仍然堅持儘快解決芬蘭問題,芬蘭畢竟是一個小國,而其他海約組織成員國除了阿、中兩國,其他的在蘇聯面前也都是小國,且遠水解不了近渴,只要蘇聯快帶解決芬蘭,消除這個已經成爲背後威脅且已經帶來更大威脅的國家,蘇聯才能專心的應對阿拉斯加人可能的行動。

但莫洛托夫就不同意了,貝利亞話音剛落他便道:“阿軍48小時後會採取何種行動我們目前不得而知,但最大的可能就是軍事行動,假如我們仍然繼續對芬蘭發動進攻,阿拉斯加真的向我們發起進攻,結果是什麼,我們就將腹背受敵,面對遠強於芬蘭的阿拉斯加,我們只怕就沒有實力和精力再加大對芬蘭的進攻。我們進攻芬蘭的最主要目的是拓展西北方向的戰略空間,保證摩爾曼斯克和列寧格勒的安全,現在雖然我們沒有徹底突破曼納海姆防線,但我們已經佔領了拉多加湖大部分土地,包括列寧格勒西部的芬蘭第二大城維堡,事實我們已經達到了將國境線西移數十公里的目的,所以我建議可以暫時停火,並與阿拉斯加及整個海約組織進行磋商,爭取以現有實際佔領線爲新國界爲條件實現停火。我想阿拉斯加人也不想真的和我們發生戰爭吧。”

“正好相反,我認爲阿拉斯加人既然實施了這樣一個陰謀,必然對我們的反應有所估計,他們不會答應我們的條件,就算答應這一條,他們也會提出其他的條件,阿拉斯加的目的可能就是要首先向我們發起攻擊,此前邊境的阿軍異動也許就能證明這一點。”貝利亞針鋒相對的反駁道。

“異動,貝利亞同志,這個情報確實嗎,阿軍異動的部隊有多少,阿拉斯加想要主動向我們發起攻擊,沒有兩百萬部隊都不太可能,上帝啊,兩百萬,如果阿拉斯加人已經調集了這麼多軍隊到邊境,而我們卻毫無所覺,那麼貝利亞同心,我是否可以懷疑你們情報部門的能力。”

莫洛托夫和貝利亞都是朱加什維利的親信,忠實追隨者,但他們的爭吵很常見,畢竟一個秘密警察頭子本也不是那麼受歡迎的。而此次貝利亞也確實有明顯的失職。

朱加什維利皺着眉頭看向伏羅希洛夫,伏羅希洛夫沉吟片刻才道:“從敵我雙方的兵力情況來看,48小時後,阿拉斯加向我們主動發起攻擊的能力應該還不具備,而且貝利亞同志有一點我認爲還是有道理的,那就是阿拉斯加人既然準備了這麼大一個陰謀,那麼他們會真的因爲我們停火就罷手嗎。蘇阿必有一戰,這顯然是肯定的,那麼趁着現在阿軍兵力還不足以率先發動攻擊時快速解決芬蘭問題是我們唯一的選擇,那樣我們將來即使與阿拉斯加大戰也能先行清除側背的一個威脅。而現在真的停火的話,反而會給阿拉斯加人更多準備時間,而且芬蘭這個側背威脅也會一直存在,蘇阿大戰,這個側背威脅絕對是肘掖之患。”

事實上伏羅希洛夫這是在支持貝利亞的觀點了,貝利亞聞方馬上道:“不錯,不管怎麼樣,是現在戰還是未來再戰,芬蘭這個威脅是我們必須清除了。現在在即將成功時收手,以後想再次清除會更加麻煩。再說雖然這次陰謀我們沒有事先洞悉,但我相信我們情報人員的能力,如果一百多萬的軍隊調動,不管再如何隱密,我們不應該一點消息都不知道,而現在我們確實沒有發現阿拉斯加有大規模調動至邊境的軍隊,那隻能表示阿拉斯加根本沒有在邊境屯集足夠他們主動發起攻擊的兵力,48小時後,就算他們宣戰,但也只可能是邊境的局部交火,全面戰爭兩個月內都不可能。這麼多軍隊光是準備和調動也不只兩個月。”

貝利亞這句話說到了朱加什維利裡的心裡,芬蘭是肘掖之患必須清除,阿拉斯加呢,朱加什維利同樣相信,目前他們還不具備主動向蘇聯發起進攻的能力,既然如此,趁早解決芬蘭,再集中精力對付東線的阿拉斯加人,那時不管阿拉斯加準沒準備好,蘇聯至少不用再擔心西北面的安全了。

“克萊門特,立即給鐵木辛哥同志急電,限期兩個月內必須徹底解決芬蘭問題,給布瓊尼和庫利克發報,東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進入戰爭戒備狀態,西岸防線實施戰爭動員。”

伏羅希洛夫點頭應承後,朱加什維利又看向莫洛托夫,莫洛托夫聽見朱加什維利下定決心後,心裡是有些擔憂的,不管阿拉斯加人現在有沒有準備好與蘇聯進行全面戰爭,起碼繼續發動對芬蘭的入侵就將給阿拉斯加人留下一個開戰的藉口,一個在國際上極有說服力的藉口。更重要的是,蘇聯準備好了嗎,如果蘇聯真的不怕和阿拉斯加大戰,那麼現在開始就必須全軍動員,不只是邊境部隊戒備動員這麼簡單,阿拉斯加可不是小小的芬蘭可比的,戰事一旦爆發,絕對會是一場傷筋動骨的全面戰爭。

“莫洛托夫同志,我們可以實行邊戰邊談的原則,這48小時內,你們外交部應該抓緊時間與阿拉斯加和海約組織其他成員國進行磋商溝通,我們可以停火,但應以現有實際佔領線爲新國界,總之儘量拖延時間。”朱加什維利這時說道。

莫洛托夫點了點頭,心裡卻暗歎,限期48小時,48小時一過,任何行動都是有可能的,阿拉斯加人會慢慢和蘇聯磨下去嗎?他會給蘇聯更多的準備時間嗎,莫洛托夫隱隱感覺到一個可怕的猜測,也許阿拉斯加在邊境早已經集結好超過兩百萬部隊,只是這個時間用了很久,所以蘇軍前線纔會一直沒有發覺。畢竟從這個陰謀來看,也是準備了很長時間的,那麼如果阿拉斯加在軍事上也早有準備,從半年甚至一年前就開始準備,他們就光是以國內民衆正常遷移的行動來掩飾調兵行動,一年中把兩百萬人調到邊境也綽綽有餘了。至少調到距邊境較近的地區潛伏是完全可能的。

此時的阿拉斯加首都費城,總參謀部的大型作戰指揮室內,新老將領早已經濟濟一堂,就在接受芬蘭入約的當天晚上,葉楓親自簽發密令,成立最高統帥部,統帥部將由葉楓,外交部長楊國平,國防部長蔣百里、總參謀長尼爾.弗萊徹、總政治部主任路遠成、後勤裝備部長陳國清加上表面退役事實上一直在暗中主持雷霆計劃的馬功成、宋智周、阿隆索三人,最後還加上西伯利亞最高司司令蔡鍔元帥,一共十人組成了最高統帥部,此次對蘇戰役將由最高統帥部負總責。蔡鍔做爲攻蘇總指揮算是最高統帥部派出的代表。

“48小時,已經過去了24小時,根據布爾鬆和傑克.倫敦兩人發回的密電,蘇聯方面仍在沒有停止在芬蘭的戰事,反而有加快行動的跡象。如同我們預想的那樣,蘇聯畢竟不會輕易的放棄芬蘭這塊看似即將到口的肥肉。”葉楓手裡玩兒着手裡由布爾鬆等人發回的電報笑道。

“這正是我們希望的,若蘇聯真的被我們一番警告就熄火了,那我們也就沒得玩了。”馬功成呵呵笑道。

這時楊國平考慮了一下道:“莫洛托夫已經連發數封電報,雖然答應會停火,但卻希望以實際佔領線爲新國界線,再結合他們在芬蘭的行動仍在繼續,顯然他們拖延時間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葉楓聞言卻呵呵笑道:“也許蘇聯人是認爲我們根本沒有能力在48小時後就發起攻擊吧,他們想拖時間,拖到解決芬蘭這個側背威脅之後,再來專心對付我們。既然如此,那就答應他好了,還有24小時,國平,你大可以和莫洛托夫扯扯淡,甚至口頭表示一下可以就蘇聯的要求與海約組織其他成員國商議爲由麻痹一下蘇聯人,進一步掩飾我們24小時後就將開火的意圖。”

楊國平微笑着點頭應道:“好,讓他們知道我們並沒有能力在24小時後開火,也許能讓他們更放心的置我們的警告於不顧。”

葉楓擡腕看了看錶,對着蔣百里等人道:“計劃都已經做好了,在這個階段所有人按部就班展開行動就是,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幫前線部隊掃清一切外在干擾障礙,接下來,就看24小時後我們勇士們的表現了。希望不會讓我們失望。”

真正到即將開戰的時刻,不管對這場戰爭擁有多高信心的將領,此時也是臉色嚴肅的緊。聽了葉楓的話,大家也都深以爲然的點頭,準備時間已經夠長了,基本上所有外在問題都已經解決,做爲統帥部的成員,他們現在所能做的也只有等待,等待戰爭的開啓。

薩列哈爾德在沙俄時期曾名爲奧布多爾斯克,這是位於鄂畢河口三角洲附近的一座正處於北極圈線上的小城,阿拉斯加拿到這裡之後,在薩列哈爾德構築了龐大的邊境要塞,同時依着這個要塞也有不少經濟活動,但這裡最多的只有軍人。

薩列哈爾德要塞就在河東岸,與對岸的蘇軍拉貝特南吉要塞針鋒相對,而離河東岸大約六十公里處,位於一座低矮雪山包夾的小山谷內曾是阿拉斯加第十二集團軍四十七師的指揮部,當然現在這裡已經成了第一方面軍的總指揮部。

此時總指揮部裡,第一方面軍總指揮朗.帕多大將、政治部主任國爲民中將兩人手裡都拿着一個懷錶,不時的盯着懷錶看一眼,指揮部裡其他人則基本上都是時不時的扭頭看一下牆角那臺巨大的座式掛鐘,時間已經指向2月1日凌晨3點45分,距離計劃預定的開火時間只有不到十五分鐘。

“想來此刻宣戰書也早已經遞到蘇聯人手裡了吧”

第649章 去南線第174章 談判桌上的較量第533章 新的開始第413章 劈死這個貪得無厭的惡魔吧第552章 浮出水面的野心第316章 最後的希望第371章 一個王朝的滅亡第433章 “血”中送碳第470章 富貴險中求第432章 他們都有未來第766章 沒有如果第422章 工程兵部隊第283章 立足第68章 菲爾德的煩惱第639章 將第434章 傳奇國家第684章 伊爾吉茲大戰(四)第618章 閃電戰機第560章 家事國事認真557危機初現第661章 真正的目的第476章 兩個龐然大物的對決第301章 紐芬蘭事變第604章 戰爭威脅第206章 烏里揚諾夫打的什麼主意第544章 出手第607章 西班牙內戰第588章 想得倒美!第563章 財富金字塔第426章 站錯隊第750章 決戰北海(一)第84章 美國政府的動作第145章 輝煌的勝利第156章 九月行動第23章 警隊和三大經理第114章 首戰斯卡第562章 新瓶裝舊酒第355章 望風而降第195章 國家戰略安全委員會第407章 河東版第670章 退第239章 國會選舉第712章 最後條件第674章 改組第314章 兵鋒所向第56章 《淘金報》第6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179章 刺殺第284章 實力對比第668章 付出和回報第248章 憂心亂局第225章 撞破第61章 道森新城第556章 通道開第585章 他們不夠格第465章 風雲第440章 最後的希望第436章 決定秩序的力量第472章 決戰?第495章 是福是禍?第687章 席捲如風第273章 唐山鉅變(二)第294章 收網第23章 警隊和三大經理第599章 全球第一第523章 黑名單第593章 第二份名單第119章 血戰二第615章 強烈的對比第645章 這不是攻防戰第184章 大鐵路計劃第597章 很強,非常強!第715章 絕境第563章 財富金字塔第347章 安納爾電報第106章 他們要做什麼!第396章 引敵陷井第516章 這絕對不是電影!第302章 上戰爭發條第353章 勢不可擋第631章 太祖返鄉第283章 立足第529章 入主自由宮第64章 諾姆海灘第74章 保安公司第437章 好人啊!阿拉斯加第636章 一切爲了勝利!第720章 雅爾塔第194章 石油的控制第303章 三天和最後一秒第639章 將第613章 殘酷屠殺第736章 大戰之前第598章 蘇聯大饑荒第207章 底牌第476章 兩個龐然大物的對決第370章 二月革命第374章 上帝保佑第221章 嚴重問題第461章 黃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