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的功罪不會由敵人來定論

金山寺外,一隊貴州兵頂盔摜甲,持刀肅立。

金山塔下,士兵已將塔座團團圍起,閒雜人等一概不許出入。

塔頂的最高層,可以俯瞰整段江面兩岸的景色。金山在鎮江西北,焦山在鎮江東北,兩座插入長江的島嶼控扼江北大運河的河口,如同門戶一般守住了鎮江城。

金山對面陸地上有一座峭壁,擋住了觀察最近城牆的視線,使守序只能夠看到鎮江府的一小部分。朝西低地的城郊和運河兩岸上游幾公里的地方,有不少美麗的江南園林。

在望遠鏡狹小的目鏡中,鎮江城的南面和西面有一列和長江平行的山脈,這列山脈的西端有另一列山脈縱貫其間,視線被擋。第二列山脈面向東北的一段逐漸傾斜下去,使這寬廣的山谷有了一個入口,離開城牆的西南角近兩公里。鎮江城是非常堅固的要塞,後世英夷吊打大清,在鎮江他們遭受了戰爭中最慘重的傷亡,與鎮江相比,耗費巨資興建的虎門炮臺和廈門石壁給英軍造成的傷亡都不值一提。

哈里斯和菲爾霍夫放下望遠鏡,輕聲議論着。守序讓他們假設自己是進攻方,兩種戰場環境,如果率領的是一隻騎兵炮兵佔優的陸軍部隊,沿運河而下,該如何渡過長江攻克鎮江城;如果率領的是一隻海軍艦隊,沿長江而來,又該如何攻佔鎮江城。守軍實力就以目前鎮江的明軍爲標準。

“千秋事業須吾輩,且就江山說往因。”塔中一位中年儒士長嘆一聲,擱下手中的畫筆。

他是明軍下游江防最高統帥,浙江按察副使,分巡常、鎮二府,整飭兵備事,監鄭鴻逵、鄭彩軍的楊文驄。明朝的南北直隸不是地方行政區,分守和分巡道都掛在鄰省佈政按察二司下。

“路德維希,哈里斯,你們下去討論。”

楊文驄聽不懂守序的海軍參謀長和陸軍司令討論的內容,但也知道洋夷們說的是金山的兵要地理,這讓他無心繼續動筆。

守序走到他身後,滾滾東逝的江水,兩岸青翠的山峰已躍然紙上。

可惜沒有畫完。

以楊文驄畫山水的風格,他會以人物入畫點景,今天到底是用金山寺外的洋夷夾板炮艦,還是城頭上佇立的明軍甲兵?這位明末大畫家遲遲下不了筆。

“楊某畫山水,均系一時興到之作。如今時局紛亂,國事艱辛,實是無心作畫。《金山望江圖》今日是無法送你了。”

“無妨,兵憲可擇日再畫,不急這一時。”

“羹卿,把畫拿走。”

“是,父親。”隨侍在側的楊羹卿收起未曾完成的畫卷,踏着木梯下樓了。

頂層現在就只剩下楊文驄和守序。自守序到鎮江,與楊文驄已會談數次。

楊文驄字龍友,貴州官僚世家子,生長在貴州大山裡,年方十歲就陪伴父親遊覽了國內的名山大川。詩、書、畫都堪稱當世大家,尤擅畫山川圖,大明朝三百年能把山川畫好的人也就幾十個。所以守序向他求一副長江圖。

兩人今天都是便裝,守序一身船長服,戴着最喜愛的圓帽。

楊文驄唐巾道袍,兩抹綴白護領,長身而立,眉目間還殘留有那個聲動江南的風流才子的影子。學書學劍40年,當年也曾一柄三尺劍行走天涯,見過山賊會過響馬。

楊文驄25歲中舉,遍遊祖國河山,醉情於十裡秦淮煙雨中。以楊文驄的本性,他對仕途的熱衷很一般,崇禎七年38歲天下已大亂纔出來做官,轉任江南數縣,積累了豐富的基層經驗。像今天這樣的非正式場合,楊文驄並不愛穿官服。

我欲長纓請,寧雲長萬夫。懷着這種廓清天下的志向,楊文驄主動請纓駐守鎮江。與其他明朝書畫才子不同的是,這位兵憲不是不知兵的人。奢崇明圍貴陽近年,城內人肉一斤萬錢時,他正在城內,散盡家財招募士兵。擊退土司軍後,他還率募勇追擊,深度參與了那場慘烈的西南民族戰爭。

楊文驄擺開地圖,“金山爲大江咽喉,江防要地。我已經奏請朝廷,升金士英指揮使銜的遊擊將軍,所部編爲金山營。他不用去黃蜚那裡報道了,就在我帳下聽用。”

守序淡淡一笑,“我代金兄弟謝過兵憲。”

“這是小事,”楊文驄給兩人面前的酒杯倒上酒,“助我守衛金山堡,國主考慮的怎樣了?”

金山堡是棱堡式要塞,工程量很大,耗空了鎮江和常州二府的民力財力。楊文驄視金山爲江防核心工事,防禦南京的憑仗。朝廷多有對此不以爲然者,楊文驄一力主張修建。

馬士英、田仰、越其傑和楊文驄四人互有姻親,越其傑是馬士英的妹夫,楊文驄是越其傑的女婿,除了何騰蛟略有疏遠,這是個很團結的派系。楊文驄官職最低,卻也是弘光朝貴州重臣集團的核心人物之一。

既然楊文驄要脩金山堡,馬士英自然是全力支持。守序不知道這位兵憲究竟是天才還是瞎蒙的,瓜洲、儀真、浦口、採石四大渡口,戰線幾百裡,楊文驄的判斷完全正確,多鐸後來正是從瓜洲金山一帶渡過長江。

守序掏出一張紙,上面列有人名,“錢帛女子好談。我需要這些人,兵憲只要答應把他們給我找來,我就派兵進駐金山堡。”

金山是座島,依託明軍修築的棱堡,守序不覺得八旗兵能打下來。

楊文驄看着名單,眉頭直皺,除了吳縣吳有性和蘇州薄珏,他一個人也不認識。“這都是些什麼人?”

“都是一些工匠醫生,”守序笑道。

即便是薄珏,如今在江南也只是小有名氣,這是因爲他曾在安慶巡撫張國維幕府中效力,用製造的望遠鏡等器械幫助明軍打退了農民軍,張國維推薦他做官,薄珏卻拒絕了,回蘇州隱居。如果不是精於雜學,楊文驄也不會認識他。

“這幾個都是什麼人?”楊文驄隨手指了幾個名字出來。

“景德鎮的工匠。”

“陶瓷匠人不行。”楊文驄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守序有些無奈,都這光景了,明朝還把景德鎮的陶瓷工藝視爲核心機密,看來得另想辦法。

“黃復初,吉坦然又是誰?”

“南京修鐘錶的匠人。”

楊文驄點點頭,“可以。”

守序舒了一口氣。中國自古不缺能工巧匠,西洋自鳴鐘傳入中國後,南京和上海的工匠最先投入了仿製工作。幾十年下來,葡萄牙人說如果給出同樣的成本,中國工匠能造出比歐洲更小的自鳴鐘。南京4戶,上海3戶,守序打算全部帶走。鐘錶意味着齒輪,意味着燧發機。光有理論毛用沒有,這時代都是人工操作,得靠工匠打出來。

“茶農100戶,絲織工100戶,棉紡100戶,可以。”楊文驄一行行過。

“蕪湖鐵匠我不能保證,現在那裡是黃蜚的防區。”

黃蜚的登遼水師南調後,被派往採石,守衛南京西面的長江防線。目前是僅次於江北四鎮的強大武力,楊文驄表示要回去商量。

……

一陣烏雲飄過,江上忽下起了小雨。

兩人一邊飲酒,一邊談判,半天的時間,終於敲定了最後的價碼。南京財政拿不出現銀,因此守序選擇了要人和貨物。楊文驄的官位雖然不高,守序大部分目標也不在鎮常二府,但以他在黔黨中的地位,搞定大多數並不是什麼問題。弘光朝廷還是有運作能力的中央政府,對江南大部分地區的統治力與崇禎朝區別不大。

“羹卿”,楊文驄把兒子叫過來,“這是我的三子,我打算讓他也守在金山。”

“兵憲不再考慮一下?金山可能會是最前沿。”

楊文驄哼了一聲,“爲國盡忠是我輩的本分。楊某的兒子更應做的比別人好。”

守序頷首,明朝的大臣有很多投降的敗類,但像楊文驄一樣的也並不少。他的大兒子楊鼎卿升官速度很快,現在已是都督銜的勇衛營團練總兵之一,二子楊元卿是戶部郎中,三子官小點,現在纔是指揮使。官升太快並不是好事,雖然控制南明的幾位貴州大臣個個都往前線跑,確是勇於任事之輩,品德氣節也都無大虧,但親族子弟升職太快,還是惹來江浙士紳的一片罵聲。

楊文驄屬下的兵力並不多,鄭鴻逵有上百里長江要看着,鄭彩也要防禦浦口,金山堡是他一力主持修建,但能用來防禦的兵力卻不足。他能直接控制的就是500家鄉子弟兵,這次留了200人並金士英所部給楊羹卿,但這數量不夠。作爲交換,守序派出菲爾霍夫的全部陸軍,共310人,攜帶2門6磅野戰炮,4門輕臼炮進駐金山堡。名義上的指揮官是楊羹卿。

安排完了戰事,楊文驄心頭稍微鬆懈下來,他本是個縱情山水秦淮的豁達之人。交遊很廣闊,唐王朱聿鍵如今正在鎮江避居,沒花多長時間楊文驄和唐王關係處的挺好。

楊文驄雖是馬士英一黨,也曾是復社一員,和候方域等人有莫逆之交。候方域因爲《留都防亂公揭》而得罪阮大鋮,是楊文驄出面救了他的命。阮大鋮想報復回來只能借別的事,他又打着田仰的旗號要給候方域心頭之愛,南曲名妓李香梳攏。楊文驄最看不得這種事,出面勸田仰放棄了。

曲曲一部《桃花扇》,候方域和李香君的故事,孔尚任的稿子被康熙改了三遍,最後整個故事全篇充斥着對田仰和楊龍友等人的污衊之詞。把孔尚任的稿子改完康熙還不滿意,一腳這位本來受寵的詞臣踢回了老家。因爲與馬士英田仰等人不同,楊龍友真是黑無可黑。康熙親自操刀也沒辦法黑太過。

楊文驄最好山水地理,守序便說起航海時的見聞。這位兵憲暫時忘卻了前線戰事,兩人相談甚久。

臨別時,楊文驄忽然又有了提筆的興致。

作畫太費功夫,“我送你一副字吧。”

“好好,多謝兵憲。”

楊文驄走到桌前,提筆寫下《聞北警》。

“羣盜潢池尚美兵,

又聞虜騎陷堅城。

鼓聲半死悲霜塞,

烽火連宵照野營。

功罪兩端誰定論,

機權五餌亦虛名。

帝京鎮定如無事,

坐看縱橫總不驚。”

草書一揮而就。守序輕輕鼓掌,“坐看縱橫總不驚”。戰局惡劣,楊龍友卻沒有喪失信心。

待到墨幹,守序珍而重之的收起這幅字。

你可以不在乎,但這次,我不會讓你的功罪由敵人來定論的。

第1章 常壓蒸汽機第52章 批判的武器第13章 防軍、練軍、新軍第42章 大東溝第19章 珠江口海戰2第3章 高雷之戰1第17章 藉田之禮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68章 四國聯軍1第52章 八百里鋼鉗5第3章 混成旅第43章 酒吧與情報第6章 高雷之戰4第25章 蘇祿海海戰第14章 十里秦淮第68章 四封信第4章 勇者帆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27章 熱蘭遮會議第56章 權力來自於人民第58章 大本營會議續第10章 智利第30章 我離開了,但是我終將回來。第15章 崖山不會重現第33章 浙江商人第40章 騎兵和軍費第6章 明朝的敦刻爾克,登州大撤退第45章 炮術第56章 南海棱堡線第11章 商量好了再出隊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第47章 瀋陽十王亭第4章 檢視籌碼第62章 紫禁城第7章 到瓊州第31章 投奔怒海第16章 軒主好有文化第54章 趙夫人歌第33章 浙江商人第3章 高雷之戰1第34章 我打算去趟遼海第17章 13號信號旗第30章 伊洛瓦底江第34章 更多的人,更多的黃金。第54章 八百里鋼鉗7第18章 醉酒第52章 批判的武器第25章 改裝第21章 小袁營與景德鎮第15章 出征的艦隊第22章 有債必還第17章 蘇卡達納之戰1第13章 請戰第6章 東印度公司與閱艦式第33章 承祖以金山爲存亡耳第6章 打垮葡萄牙的阿曼印度洋“帝國”第24章 內河中的馬辰港第30章 走跳板第36章 戰犯錄第1章 鋼鐵脊樑第51章 沙盤復原的1647年戰局第45章 中場休息第32章 第一隻被北風殲滅的艦隊第34章 最後的防線第10章 欽廉戰區1第12章 沈上達第49章 奔向海岸的難民第54章 趙夫人歌第71章 馬吉翔以後我來殺第22章 報應來的很快第31章 收割第45章 試造艦,伯倫希爾、休伯利安第47章 瀋陽十王亭第26章 凱龍1第17章 藉田之禮第13章 送走第一波移民第5章 太平洋聯邦第56章 八百里鋼鉗9第9章 賀州第23章 女人都歸我吧第11章 西班牙的南海第35章 同性相吸的巴肯尼亞人第27章 閩江口拆遷第38章 新的希望—從金融到工業第17章 重整粵西外圍防線1第20章 神、黃金、榮譽,3G原則第42章 粵西巡撫第3章 再臨臺北第61章 該死的託雷斯海峽第40章 臺北地區,淡水與雞籠第32章 無限正義與持續自由第50章 八百里鋼鉗3第27章 閩江口拆遷第34章 序列第11章 對目標的修正第36章 審訊第7章 安東尼.範.迪門第63章 北伐中第23章 歸國大船隊第21章 巴達維亞來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