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羅升東的家法

海漢從一羣默默無聞的海外來客,一路發展到現今即將建國的強大勢力,羅升東作爲外界爲數不多的親歷者,見證了這支勢力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進化歷程。如果不是海漢人七年前出現在崖州,那他羅升東現在多半還是在崖城水寨裡當個兵頭混飯吃,頂多能升到把總,參將就不用癡心妄想了。投靠海漢這一步,的確是從根本上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雖然他的行爲對於大明而言形同叛國,但如今這世道之下,誰還在意這個?兩廣官場上隨時都有大把的官員排着隊想得到海漢人的招攬,意圖藉着海漢人的能量來升官發財的人真是多不勝數。

除了現在近乎半公開性質的私鹽販運生意之外,羅升東還揹負着另一個秘密使命,就是爲海漢在兩廣官場上充當代言人,一方面替海漢出面打通各種關節,另一方面也在這個過程中爲海漢物色可以收買拉攏的對象。特別是那些對海漢的商貿、移民能起到推動作用的地方實權官員,更是羅升東眼中的重點目標。前幾年羅升東四處活動的時候還免不了吃人白眼被人斥責,甚至還有人向東廠和錦衣衛舉報他意圖謀逆,但近兩年主動找上門來求他幫忙,希望能跟海漢搭上關係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了。畢竟如今的海漢有錢有勢,前面搭上這條大船的先行者都發達了,自然會吸引不少後續的跟風者蜂擁而至。

這次從大陸回來之前,羅升東接連面見了好幾名廣東官員,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官員都並非軍中將領,而是貨真價實的地方官。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看到海漢與大明貿易中潛藏的巨大利益眼紅,想要設法參與進來,謀取一份收益。如果是別的商家,或許早就巴巴地送錢上門了,但海漢如今是店大欺客,由其主導的利益網絡並不是誰都有資格進的,羅升東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便是一個替海漢把關的掮客角色。

羅升東爲海漢做事已有多年,在一幫穿越者言傳身教之下,對於海漢的用人標準也早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海漢願意接納的大明官員就兩種,一是如他羅升東這般識時務,願意全心全意投靠海漢的;第二種就是衝着名利而來,願與海漢進行權錢交易,或是借海漢之力獲得仕途上的升遷機會。

羅升東是過來人,自然知道前者所能獲得的好處其實更爲豐厚,他的任務就是在海漢人親自出面接觸之前,先打探清楚對方的意願,免得自己東家浪費表情。當然了,在有退路可選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還是更願意選擇第二種方式,既保有大明的官身,又能從海漢這邊撈取實際好處。而像羅升東這般徹底投靠海漢的大明官員,日後雙方的關係若是出現反覆,他就沒有後路可退了。

羅升東在離開廣東前還專門去了一趟肇慶,與兩廣總督熊文燦私下密會了一次。對於兩廣官場上的這些動態,目前執掌嶺南大權的熊文燦其實也是心知肚明,但海漢大勢已成,他也很難拿出有效的辦法來遏制目前的事態發展方向。

比財力比武力,兩廣官府都不是海漢的對手,唯一讓熊文燦感到慶幸的是海漢在大明擴張的野心似乎暫時就止於瓊州海峽和福建海峽,並沒有打算踏足大陸的跡象。至於瓊州島的歸屬,熊文燦也知道不太可能讓海漢把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來,海漢現在要拿瓊州島來當立國之地,熊文燦除了對此裝聾作啞之外,其實也沒有更好的應對之法了。

這次熊文燦密會羅升東的目的,就是要弄清楚海漢立國之後的發展策略,特別是對大明的態度。一旦海漢野心爆發,那靠近瓊州島的兩廣地區肯定會首當其衝陷入戰火當中,熊文燦雖然認爲出現這種狀況的可能性不大,但也不得不防。畢竟海漢在過去有好幾年都是結束週年慶典之後,便立刻發動了對外戰爭。

關於這事羅升東也早就在三亞和廣州等地探過海漢人的口風,基本可以確定海漢立國之後並沒有對大明動武的打算,所以餵給熊文燦的這顆定心丸還是很穩的。海漢人要的是兩廣的資源、人力和市場,對佔領這一地區卻並沒有表現出特別大的興趣,而且羅升東知道海漢人對大明有一種特別的情愫,雖然言語之間往往透着居高臨下的鄙視感,但卻與大明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往來,並且主動在避免可能爆發的衝突。

如果不是海漢主動保持着這樣的剋制,羅升東認爲在兩三年之前瓊北落入海漢掌控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建國了。之所以延後了這麼長的時間,大概不是海漢的實力不濟,而是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處理與大明官方的關係,避免在立國之初就與大明關係破裂陷入戰爭狀態。

在得到羅升東肯定的答案之後,熊文燦便也修書一封,讓他帶給海漢執委會。站在熊文燦的立場,肯定不可能承認海漢的立國有效,也不會派人來三亞觀禮,但還得必須要表明大明官府對於這件事的態度,所以就得要有一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來充當溝通的渠道,而羅升東便是在其中起到了信使的作用。

羅升東雖然不知熊文燦信中的具體內容,但從會談過程就判斷出對方是默認了海漢建國這件事,並不希望因此而開啓戰端——這與海漢所持的態度是一致的。把這封信帶回三亞交給執委會,羅升東也算是立功一件了。

返回三亞前,羅升東從廣州拍了一封電報回三亞,告知家中自己的返程時間。南下這一路順風順水,航程計算倒是十分準確,卻不曾想自家的僕人居然在碼頭上險些惹出了禍事來。他一下得船來,便看見周恆行和其身後手足無措的管家,他也知道自己的面子肯定當不起讓周恆行來碼頭迎接,對方出現在這裡等待自己,必定是有什麼緣故。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羅升東還是很老練地先向周恆行招呼道:“周首長,好久不見,一向可好?”

周恆行笑笑道:“羅總兵,這趟是從廣州回來?”

羅升東應道:“回首長,小人此次去廣東公幹幸不辱命,現已帶回密信一封,等下便去勝利堡呈交執委會。”

“哦,既然有正事,那就趕緊去辦吧,你這管家連轎子都幫你準備好了。”周恆行順手一指不遠處的轎子:“在這兒等你多時了!”

羅升東一聽周恆行這語氣有些不對,不敢接他的話,瞪了一眼管家道:“怎麼回事?”

王管家戰戰兢兢上前應道:“小人今日包下了這頂轎子,讓他們在這裡候着,誰料這幾個轎伕看別人接活眼紅,便想半途先去接別的活。小人氣不過,便呵斥了他們幾句……這言語之間有些失當,正好首長路過此地,就不免有些誤會……”

羅升東不等管家把話說完,便已經深深一揖道:“首長,是在下管教無方,讓您見笑了!”

以周恆行的身份地位,自然不會在這種場合去打一個下人的小報告,既然羅升東已經知道有這件事情,他就不會再過問下去了。羅升東追不追究,如何處理,那是羅升東的家事,周恆行肯定不會浪費時間去管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羅升東說完之後,他也只是淡淡地點了點頭,示意這件事可以揭過了。

羅升東又狠狠地瞪了管家一眼,這才向周恆行告辭,轉身上了轎子。那幾名轎伕早就嚇得不敢出聲,當下趕緊起轎離開了。王管家匆匆忙忙朝周恆行鞠了一躬,也一路小跑跟着去了。

轎子沒走多遠,羅升東便在轎中發出命令:“直接去火車站。”

王管家在轎外請示道:“老爺,不先回趟家?”

“先去勝利堡辦事。”羅升東說完這句之後,便沒了聲息。王管家也不敢再多問,趕緊讓轎伕調轉方向前往火車站。這裡距離勝利堡有十好幾裡地,要是乘轎過去就太慢了,那自然是坐火車比較方便。

到了火車站外下了轎子,羅升東吩咐道:“等了許久,轎伕的工錢多給一些!”

幾名轎伕聽到這話,連聲應謝。王管家自知這事只怕還沒了結,當下趕緊掏了流通券出來,按照事先約定的價錢加倍付了,然後趕緊去售票處買了兩張坐席票。這一路到了勝利堡外,羅升東纔開口吩咐管家等在外面,自己向門衛驗明身份來歷,然後由裡面的工作人員帶他進去了。

羅升東並不是第一次進入勝利堡,所以辦理這些手續也算輕車熟路,不過原本應該與他交接這事的寧崎正在開會,一時半會沒時間接見他,只叫了個秘書出來跟他接洽。羅升東雖然很想親自向寧崎面交兩廣總督熊文燦的密信,但又擔心自己拿着信不交,會得罪了寧崎的手下,只好忍痛取出信件交給了與自己接洽的秘書,還不忘抓住這機會表功:“在下此去肇慶府,皆是照着執委會的吩咐,來回都小心藏匿行跡,未讓外界知曉。”

那秘書點點頭道:“羅總兵一路辛苦,那就早些回去休息吧,今日首長的會議估計還要好長時間,後面還有別的日程安排,怕是沒時間接見你了。”

羅升東忙道:“在下此去肇慶府所見之人,還有些話託了在下轉告首長,須當面彙報才行。”

秘書何嘗看不出羅升東的小心思,便勸道:“羅總兵,你先回去休息,待首長的日程有空了,自然會通知你再過來。”

羅升東見說不動對方,當下也有些失望,只好告辭離開。出了勝利堡王管家便迎上來,羅升東沒好聲氣地吩咐道:“回府!”

當下兩人又乘坐火車從勝利堡返回三亞城區,羅升東前兩年在這邊買了一套臨河別墅,前前後後連裝修帶傢俱內飾一共花了將近三萬元,算是這片富人區裡數一數二的檔次了。他花重金在這裡置產可不是買下來做個門面而已,而是將老婆孩子都遷了過來在這邊定居。他的兩個兒子一個五歲,一個三歲,都已經辦好了在這邊入學就讀的手續。

羅升東已經打定了注意,今後肯定是讓兩個兒子讀海漢人開的學校,而非傳統的私塾了。海漢此番建國之後,今後用人肯定就更傾向於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而非像現在這樣從大明招攬了。哪怕只是想讓下一代在海漢治下做個不沾政事的富家翁,那也得儘可能遵從海漢的社會制度,讓他們從小就習慣這裡的體制才行。

回家見過了老婆孩子之後,羅升東便叫了王管家進了書房,這才向他問起先前在碼頭髮生的事情經過。王管家不敢隱瞞,只能一五一十地照實說了。

羅升東聽了之後,沉吟片刻纔開口道:“你等下便去把個人物品收拾收拾……”

王管家沒等羅升東話說完便撲通跪倒在地:“老爺,小人只是一時失言,已經向那周首長告過罪,老爺莫要辭退小人啊!”

羅升東道:“老爺我並非要辭退你,這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只是你在首長面前說了這種沒分寸的話,試問首長會如何作想?肯定是認爲我羅升東平日便是如此目中無人!我若不處理你,日後首長想起此事,又難免再落下個包庇縱容的印象。你跟隨我身邊已有數年,替我照顧家人,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豈會因此就辭退你?起來說話。”

王管家這才擦擦額頭冷汗,站起來身來。他原本以爲會因此丟了生計,這樣看來自家老爺倒也還是有情義在的。

羅升東道:“但你繼續在這裡待下去,或許會讓首長對老爺我有不好的看法,所以你還是得離開。你即日出發去廣州,把在那邊守宅子的李三貴換回來,今後你就在廣州那邊待着,最近幾年都別回三亞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 接管防務第2084章2875.第2875章3154.第3154章第2363章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2724.第2724章第四百七十五章 水師衙門第七百二十三章 情報工作第1742章 買買買3106.第3106章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3371.第3371章2805.第2805章第八百一十五章 受降第191章 關於駐廣辦的討論2493.第2493章第89章 購僕2586.第2586章2781.第2781章2552.第2552章2423.第2423章第1325章 死衚衕第130章 錢天敦2980.第2980章第1389章 大局第1073章 打探口風第350章 洗劫會安2726.第2726章3332.第3332章第3481章3097.第3097章第1959章第208章 新來的小夥伴們2952.第2952章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第1814章 各行其是2930.第2930章2767.第2767章第1346章 通行令第1604章 接盤條件第377章 翻臉動手第250章 南海的新目標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467章 利益交換第82章 生活問題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1298章 海上打靶2964.第2964章第309章 機構和人事調整第1018章 苗栗第1029章 希望油田(三)第1249章 從將軍到戰俘3066.第3066章2840.第2840章第87章 何夕的本領(二)3220.第3220章第八百一十六章 下一個目標2513.第2513章第2243章第1921章第2125章第1634章 徵西行動第1904章 繁榮背後3352.第3352章第四百六十四章 回到安南第1504章 強力手段第1983章第3492章第2249章2840.第2840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追剿殘匪第2078章2871.第2871章第1327章 不識時務3168.第3168章第1260章 說書先生第199章 駐廣辦的工作規劃第1539章 一唱一和2512.第2512章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1721章 糧食新政第1716章 培訓期2732.第2732章第2173章第七百零二章 驅虎吞狼2375.第2375章3172.第3172章第1645章 重要情報帝五百九十八章 信心十足2930.第2930章第1684章 陰差陽錯3140.第3140章2764.第2764章2508.第2508章第1647章 胡安的決定第1294章 武器展示的目的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第1716章 培訓期第382章 全方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