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

目前蒸汽機相關人員的培訓只能在三亞的田獨工業區進行,整個培訓過程都採取了封閉式教學,以便於對參與人員進行有效監控。這些學員從培訓機構結業以後,不管是分配到製造環節還是使用環節,在各自的單位上也仍然是安全部的重點關注對象,每個人都是單獨建檔、定期評估,其受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製造武器的匠人。

海漢大費周章做這些工作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確保蒸汽機的技術機密不會輕易流失出去,以使海漢在生產力方面的優勢能夠維持得更爲長久。儘管海漢在蒸汽機這個領域也同樣面臨着專業人員需求缺口巨大的問題,但一直以來並沒有將相關產業向社會公開推廣,所以對絕大多數民衆來說,就算在某些地方見識過蒸汽機的威力,這種機械裝置也仍然充滿了神秘感。

民間教育機構想要進入這個領域,從目前來看的確是有點膽大妄爲的味道,在瓊西書院之前,似乎還沒有出現過類似的申請。而張新身爲儋州管委會主任,在接到申請之後將其否決,也是再正常不過的反應了。

不過寧崎卻從中察覺到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這瓊西書院的申請既然在張新這裡就已經被槍斃過一次了,如果張金寶打算在今天這個場合再次提出來,那應該也提前跟張新打過招呼,畢竟跨級上報是官場大忌,這張金寶辦事如此圓滑,不太可能犯下這種低級錯誤。而張新如果知道張金寶的打算還允許對方這樣做,這多少就有那麼一點縱容的味道了。

聯想到先前張金寶所說的話,寧崎大致也能明白其中緣由了。瓊西書院的申請雖然在張新這個環節被否決了,但這僅僅只是出於規定所致。藉着寧崎到儋州巡視的機會,由張金寶當面申請搏一搏,這個辦法多半還是張新給予他的指點。至於張新是否從中拿到什麼好處,或者是與這瓊西書院有什麼利益瓜葛,寧崎不打算對其刨根問底,那除了增加同僚之間的猜忌之外並無益處。

“張山長,恕我直言,你的書院要申請開設蒸汽機相關的教學課目,現在還沒有到合適的時候。”寧崎也不想用嚴厲的語氣來打擊張金寶的積極性,說得還是比較婉轉:“另外蒸汽機相關的教學培訓項目並不是由文教部門負責,我個人也沒有權限批准書院的這個申請。”

張金寶聽到這個答覆之後也難掩失望之色,不過他仍然並未就此死心,繼續追問道:“那首長可否明示,到何時纔可放開此項申請?”

寧崎應道:“短則一兩年,長則六七年,要視形勢發展而定。張山長,關於蒸汽機的話題就此打住,多說無益。”

張金寶聽寧崎語氣加重,自然也不敢再造次,唯唯諾諾地應下了。他原本想的是這個專業要是能開班,那肯定是蠍子拉屎毒(獨)一份,對於提高瓊西書院的名氣和檔次都將會有很大的幫助,至於經濟效益反倒是其次了。但這番試探所得到的迴應顯然並未能如願,海漢高層對蒸汽機相關領域的把控程度極高,根本就沒打算要把培訓環節對社會教育機構放開。

範迪門當然也注意到了氣氛的微妙變化,可惜並沒有人給他翻譯這番對話的內容,也只能瞪着眼乾着急。不過這下他是註定要失望了,在座會說英語的兩個人肯定是不會向他泄露蒸汽機相關的政策,就算連蒙帶猜他也很難知道剛纔張金寶向寧崎請示了什麼事情。

不過寧崎接下來還是對瓊西書院的教學成果表示了肯定和讚賞,並勉勵張金寶繼續努力。在大致參觀了瓊西書院的幾個招牌專業之後,寧崎認爲這裡的職業培訓教育水平在民間教育機構中算是做得比較不錯的了,也有必要給予院方一定的政策扶持,比如在師資力量的培訓上給予更多的便利,鼓勵張金寶將教學規模進一步擴大,甚至是去到別的州縣開設連鎖分院等等。

對儋州民間教育機構的考察結果,也算有喜有憂,喜的是民間辦學力量已經逐漸成型,並且能夠根據海漢發展的需要,開設課程培養基層實用專業人員。這些書院對於海漢官方教育機構而言是一個極好的補充,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走上了良性循環的道路,不得不說這種發展勢頭甚至已經超過了海漢執委會的期望值。

而憂的則是民間仍有不少人堅持認爲大明的科舉纔是讀書人最好的出路,不願貢獻自己的本事來爲海漢效力。還有在瓊西書院參觀的經歷,也讓寧崎意識到需要由官方出面,對民間教育機構開設的專業和課程進行一定的干涉和引導,在各個書院培養有特色優勢項目,以避免一有好項目就一窩蜂而上,然後因爲重複建設所帶來的惡性競爭而產生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在即將到來的開國慶典之後,海漢對大部分的職能機構和部門都會做出調整,以達到國家政權運轉的需求。對於科教文衛領域的機構調整,寧崎本來也已經有了一些打算,這次的考察可以說讓他的構想得到了更多的實際依據,接下來也會據此對原本的改革方案再進行修改完善。

翌日,考察組便離開了儋州城,從白馬井碼頭登船出海,北上繞過洋浦半島,沿海南島北端海岸線向東行進。此行考察的最後一個大站,便是位於海南島東北端,與大陸雷州半島隔海相望的海口了。

在海漢統治瓊北之後,這裡的地名便由瓊州府城改爲了海口,這一段海岸附近所興建的土木工程也是瓊北地區最爲集中的一處,除了位於南渡江入海口處的綜合碼頭之外,還有駐守此地的海軍艦隊駐地。瓊州海峽是海南島與大陸之間的天塹,而海口便是鎮守這道天塹的前沿陣地,海漢對於此地的防禦功能也是極爲看重,儘管與兩廣官府爆發武裝衝突的可能性不大,但海漢還是投入了大量資源將這裡建成爲瓊北地區最主要的軍事要塞。一旦海漢與大明之間撕破臉皮,那麼這裡立刻就會變身爲作戰前線。

目前在海口地區執掌政務的是邱元,他也是穿越之後的第一批外派幹部之一,曾經與馬力科、何夕等人一起組建了駐崖辦,後來又調回勝利港任港區管委會主任。在1630年年底海漢佔領瓊州府城之後,他便被執委會任命爲海口地區的政務負責人,並且在這個職位上一直幹到了現在。

來到這個時空已經進入第七個年頭,邱元也跟團隊中的大多數曾經的單身漢一樣,在這個時空裡建立了家庭,並且已經有了兒女。寧崎走下跳板踏上碼頭的時候,便看到邱元牽着年僅兩歲的女兒慢慢走過來。

“想不到你現在是這種全職奶爸的形象了,看來在海口的生活過得很不錯啊!”寧崎上前輕輕摸了摸孩子的頭頂,笑着對邱元說道:“這孩子結親了嗎?”

邱元聽得又好氣又好笑:“這纔多大點,結哪門子親!”

寧崎正色道:“政治聯姻啊!現在勝利堡好多人都有了孩子,不爲自己考慮,也要爲下一代的將來做打算了。特別是沒有分配到高級領導崗位的這些人,有不少都把希望寄託在了下一代身上。”

邱元聽得面色也凝重起來:“你說的這些,不是開玩笑吧?”

寧崎搖頭道:“你可不要把這當笑話看……算了,多的話現在也不方便說,你月底回三亞開會,到時候慢慢體會吧。”

邱元看到寧崎身後的船上下來了一名金髮碧眼的老外,心知這應當便是東印度公司總督範迪門了,當下點了點頭,也沒有就這個話題繼續深入討論下去。

範迪門對於本地官員居然會帶着自己的小孩來迎接也有些應對無措,在身上口袋摸了摸,最後掏出一枚金幣塞到邱元小女兒手裡,口中唸唸有詞道:“願上帝保佑你!”

過去的瓊州府城是海南島上的第一大城,城市規劃和基建設施都還算是比較完善,只是城池的大小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裡的發展。在邱元上任之後,便開始着手將一些商業機構遷出城外,而城內則主要用作軍政機構駐地,民宅大部分都被遷離,只有少數官紳的宅邸得以保留。在原本府城的東側和北側,依南渡江江岸興建了大片的居住區和商業區,重新安置本地民衆。

這個過程的投入無疑是相當巨大的,光是拆遷安置對象就是數以千戶計,如果換在別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少不得要生出一些麻煩來,不過這瓊州府城的情況卻算是一個特例。當初海漢藉着驅逐海盜的名義佔領瓊州府城之後,便對本地實施了軍事管制,並且後續採取了分批遷離的措施,對本地民衆打散安置。

這種安置並不是只是城內遷到城外,城西遷到城東這麼簡單,由於府城在過去是長期作爲海南島的政治中心存在,這裡的民衆對於大明的忠誠程度也遠高於瓊州南部的崖州轄區。執委會認爲要確保在這裡的穩固統治,就必須要對本地的人口構成進行人爲干預,將本地人前往外地分散安置,再遷入歸化民和一部分新移民,再加上駐紮在此的軍隊和家屬,這樣就基本可以確保本地的社會基礎趨於穩定了。

當然這種人口遷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直到1632年年底纔算告一段落,前後耗時差不多兩年時間。雖然這種手段的花銷着實不小,但想想也由此一勞永逸地解決了不少麻煩,特別是土地歸屬權的問題,在遷走本地民衆之後就全部歸屬於海漢所有。執委會的事後評估認爲雖然重新安置行動花費巨大,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基本還是合乎了預期。

在進行完人口調整之後,現在定居海口的民衆當中,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已經不到兩成,剩下的人口全是從外地遷入。而這兩成不到的本地人,大多都是因爲在城破之時表現得足夠順從,甚至是充當了帶路黨的角色,纔能有幸被允許留下來。單從人口結構上而論,這海口城的狀況其實跟三亞已經相當接近,都是以外來人口爲主體。

“目前海口地區的農業人口主要集中在南渡江東岸,跟其他地方一樣,也是以種植園區和集體農場爲主。”邱元抱着女兒,一邊走一邊向寧崎介紹本地的農業開發狀況:“海口地區的農作物主要還是以糧食爲主,也是瓊北最主要的產糧區,除了自給自足之外,現在三亞的糧食供應也有將近三成是我們這邊產出的。”

說話間便到了停馬車的地方,衛兵已經拉開了車門等待他們。邱元先將女兒放上車,轉頭對寧崎道:“你看是先進城休息,還是先順道去城外的市鎮看看?”

“先去看看市鎮吧!”寧崎很快做出了決定:“進城還不就是宴席等着,不瞞你說,這一圈走下來,着實是吃到傷了。這次回去我得在執委會上提提意見,這地方上迎來送往的宴席標準還是要控制一下。”

邱元笑道:“也沒那麼誇張吧?你這幾年執委當下來,也沒見體型發福啊?”

寧崎擺擺手道:“那是在三亞待着,要是讓我每年多搞幾次環島考察,早就變成大胖子了。等會去到市集上看看,要有什麼合適的地方,就在外面解決一餐得了。”

“這可不要怠慢了我們的客人……”邱元看了範迪門一眼,提醒寧崎道。

寧崎笑道:“你就不用擔心他的感受了,能不用赴宴,他只會拍手稱快,不會爲這抱怨的。走吧,去看看你們這兒的新城區。”

三人魚貫上車之後,車伕催馬前行,而在馬車前後還有二十餘名武裝騎手負責開路斷後,保障這幾名貴人的安全。

第1064章 請君入甕第1694章 雙重身份第七百八十三章 高雄新貌第六百五十四章 擊潰第六百六十四章 與總督大人對話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第1338章 重賞之下2747.第2747章第九百八十七章 職業培訓第1739章 海外招商第65章 火炮(四)第1838章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第3515章第七百九十五章 無可遁形3380.第3380章2996.第2996章3046.第3046章3017.第3017章3317.第3317章第171章 福利保障第四百一十章 軍火貿易動向第2126章第1521章 利益交換2489.第2489章3150.第3150章第65章 火炮(四)第3461章第七百零一章 無心應戰3079.第3079章3151.第3151章第2015章2844.第2844章3344.第3344章第2012章3307.第3307章第1264章 參考資料2957.第2957章3257.第3257章3133.第3133章第六百零八章 兩路並進2427.第2427章第2323章3143.第3143章2712.第2712章第四百一十一章 福建局勢第1108章 退而求其次2486.第2486章2378.第2378章第1758章 國慶活動2915.第2915章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379章 攻守之間第1086章 外勤隊2609.第2609章第65章 火炮(四)第1613章 三亞見聞2645.第2645章第1040章 脫險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2828.第2828章3109.第3109章第162章 二道販子第1197章 屈服第1576章 破釜沉舟第1970章第82章 生活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章 探子黎大貴第1568章 挽回影響第九百二十章 頭頓港3352.第3352章2570.第2570章2429.第2429章第1395章 收網日第1811章 港口工程3287.第3287章3400.第3400章3068.第3068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形勢比人強第1818章 構築基地2875.第2875章第八百八十章 舟山招商會(五)2428.第2428章第九百八十五章 考察書院的收穫第2013章第五百八十八章 軍港建設第九百三十六章 巽他海峽3204.第3204章第1057章 應對乏術第1994章第2165章第1981章第1174章 報復行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艱苦的作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2792.第2792章第1410章 狙擊小隊第29章 勞務輸出第九百零四章 北上考察(六)3217.第32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