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合作開發

安西搖頭應道:“你要的地皮比李家多,回頭他們肯定也會再來找我拿地,勢必想着要壓住你家的風頭。以海漢跟福瑞豐的合作關係,你說我給還是不給?給了之後,你又待如何?”

廣州府李家與海漢之間的淵源,董煙雲自然是知道的。當初海漢人初到勝利港,最開始跟海漢人做買賣的,便是李家旗下商號福瑞豐在崖城的分店。而之後海漢主持的所有商業活動,福瑞豐幾乎都有份參與,在利用海漢的生產力不斷賺取財富的同時,也幫助海漢在大明兩廣一帶打開了市場。雙方合作的生意數不勝數,民間也將李家視作海漢在大明的頭號代言人,凡是海漢能給予合作伙伴的優惠扶持政策,李家一項都沒漏過。

在這樣的關係下,海漢給別家的待遇,李家自然也能享受,批給許心素多少地皮,也不能虧待了李家。這兩家要是攀比起來,那肯定就沒完沒了了。這個道理並不複雜,安西點了兩句,董煙雲便明白了。

“那既然如此,還請安總給予同等條件。”董煙雲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人,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其實一百五十丈長的碼頭加上六十畝地皮已經着實不少,要知道他當初在三亞談下來的專屬碼頭,也不過才三十丈加上十畝地而已,如果不是有李家這個範本,董煙雲原本是打算照着以前的拿地標準來談的。

這當然沒什麼問題,錢天敦安排董煙雲來高雄港考察,原本就是要拉許心素入夥。這麼大的一處港口,要是沒有大量的海商參與進來,光靠海漢自己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建成規模。而安西卡着資源不肯一次性批給這兩家太多的地,就是怕他們爲了彼此攀比而力有不逮,拿了地卻無力進行開發,那就反而會拖慢港口的整體建設進程了。

一個上午的時間,總算是看完了安西所說的“高雄港一期工程”的規劃區域。光是這片區域,就已經跟三亞港差不多大了,而這卻僅僅只是高雄港港灣大概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範圍。如果要繼續參觀那些尚未納入開發計劃的區域,靠騎馬恐怕就不行了,得換乘船走水路才行。

午飯的時候,董煙雲向安西問到了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聽說此地土人十分兇殘,貴方可有應對之策?”

這個問題其實他在來高雄的途中就已經問過楊運一次,不過楊運的回答全是套話,並沒有什麼乾貨。董煙雲猜測楊運或許並不清楚高雄這邊的具體安排,因此便直接向安西詢問答案。

“兇殘?這個倒是第一次聽說。”安西先是愕然,接着便失笑道:“這其中恐怕是有些誤會,不知董先生是從哪裡聽來的這種傳言?”

“在下也是從以前往來此地的漢人遊商那裡聽來的。據說這些土人嗜吃同類,且有諸多非人行徑,甚是恐怖。”董煙雲原原本本地說出了自己聽來的傳聞。

“遊商?”安西略一沉吟,便想到了其中的可能性:“是專門在荷蘭人和土人之間做倒手買賣的商人吧?”

“大致應該算是吧。”董煙雲回答得並不是很利索,因爲類似的買賣其實許心素早年也做過,不過因爲土人手頭實在榨不出多少油水,很快就放棄了。

“那多半就是爲了壟斷土人這邊的貨源,才編出了這種用來嚇人的故事。”安西解釋道:“土人手裡唯一能拿出來交易的值錢東西就是鹿皮,我知道大員港的荷蘭人一直在收購這玩意兒,價錢還是挺不錯的。不過土人的消息閉塞,只能通過中間商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雖說鹿皮的交易量不算太大,但如果能夠壟斷一個區域的鹿皮出產,那其實收益還是挺可觀的。”

董煙雲也是商場上打滾多年的老手了,一聽之下自然明白安西的意思,不過這種可能性他以前的確沒有想到過,聽完之後還是有些震驚。島上的土人一向桀驁難馴,與外來者格格不入,有着種種離奇的行徑也不足爲怪,他從未把這種傳聞與商業操作聯繫起來。別人這麼說他或許還會有所懷疑,但海漢人顯然是已經與本地土人有過接觸,所以安西纔會如此篤定董煙雲聽來的傳聞是有誤的。

“原來如此,是在下偏聽偏信了!”董煙雲感慨道:“當初在下還想帶人來探一探這個地方的環境,就是聽了傳聞之後,怕惹上麻煩才放棄了這個念頭,想不到……”

“董先生不必覺得惋惜,能吃多少飯得看有多大的肚子,別說幾年前,就算是現在,把這個地方讓給福建官府搞建設,你覺得能弄出多大的場面?幾年才能建成一個港口城市?能不能有足夠的自我保護能力?”

這一串問題問得董煙雲真是答不上話來,要論基建能力,福建官府比海漢差了起碼幾條街,就更別說當時還是商人身份的許心素了。就算那時候許心素願意出人出力佔了這個地方,弄得好或許可以經營出一個不顯山不露水的走私港,弄得不好就很有可能像笨港那樣,變成一個很普通的漁港。

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在不發生武裝衝突的前提之下,不管是荷蘭人還是十八芝,那個時候的許心素都無力抵抗。真要在這裡經營港口,弄出一點局面之後多半也只會淪爲了別人的盤中餐。這個道理,曾經被十八芝壓得直不起腰的許心素應該會有非常深的感受。

董煙雲當然知道安西並不是真的在向自己尋求答案,只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醒自己,不要有什麼不切實際的幻想——比如說海漢實際上是撿漏得到了這個地方的控制權。

“安總說得有理,是在下想太多了。”董煙雲倒也沒有推脫,很爽快便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想法。如果不具備海漢這樣的區域控制權,的確很難安下心來搞開發殖民。實力不夠,即便前期能佔下這個地方,遲早也會易主。

“董先生下午還去南邊轉轉嗎?半天差不多正好夠在港灣裡轉一個來回。”安西見董煙雲服輸,也就沒有再繼續揪住這個問題不放,主動轉移了話題。

董煙雲搖頭道:“既然近期還不會開發南邊的地段,那就沒必要急着看了。依在下之見,不妨下午便先簽了相關的協議,在下也好回去向許大人覆命。”

董煙雲口中所稱的“相關協議”,便是指海漢在招商過程中所管用的操作方式,即雙方會簽訂一套比較詳細的書面協議,以此來作爲彼此合作過程中的規範依據。比如這建碼頭就要涉及到劃地、造冊、施工等等環節,而其中又涉及到由誰提供人力、建材等細節。這些內容在海漢不斷的移民拓殖所帶來的新港口招商活動中已經形成了規範化的操作條款,只需要把相應的內容謄抄上去,再按實際情況填空就行,倒也不是很費事。

由於廣東的同行已經先行一步,董煙雲也等不及回去漳州向許心素請示之後再作決定了。這要是再多耽擱幾天,指不定形勢又會有什麼變化,還是先簽下合作協議,把定心丸吃到嘴裡再說。

安西自然也不會反對,本來邀對方來考察,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要是福建方面表現得興趣缺缺,那海漢這邊反倒會着急了。至於說協議的內容,基本上可以把之前與福瑞豐簽訂的協議翻出來照抄一遍,倒也不會特別費事。

當天下午,安西和董煙雲分別代表海漢與福建海商商會,在高雄港的臨時港務中心簽署了《關於共同開發高雄港之草案》,也就是一個臨時性質的協議。大體只寫明瞭海漢向福建方面提供的地皮,以及所需承擔的統籌資源、武裝護衛等義務。這份草案實在很趕,董煙雲甚至還沒來得及在港灣內圈地,就先行簽署了自己的名字。

“這地皮過幾日便會有專人來挑,安總可要把好一點的地段留給我家大人。”董煙雲放下毛筆,還特地叮囑了一句。

安西笑眯眯地應道:“好說,好說。”

“如此便有勞安總派船送我回去。”董煙雲簽完之後立刻便向安西告辭,連一晚上都不願多等了。

安西也知道董煙雲現在歸心似箭,要趕着回去籌劃相關的事情,當下也就沒有多加挽留,招了楊運進屋,讓他立刻把董煙雲送往漳州。

董煙雲連夜離開高雄港,趕回漳州城已經是隔天的早上。他也顧不上回家休整,下船之後便徑直叫了車趕往城中的許府。雖然離開澎湖之前他就已經差了人先回來報信,但許心素肯定還是在等着他回來報告具體的情形。

“大人,幸不辱命!”董煙雲來到許心素書房之後,便立刻取出與安西簽署的合作協議草案,放在案頭供許心素查看。

許心素草草看過之後,便向董煙雲問道:“當地狀況如何?”

董煙雲應道:“當地臨時碼頭的棧橋已經修了十多座,海漢有一支武裝船隊駐紮在當地,具體兵力不詳。此外海漢目前已經在當地安置了兩千人左右,小人親眼所見,其建港的決心確實不小。小人在港灣內簡單看了看,當地條件着實不錯,且地方夠大,港口條件在勝利港、三亞港之上。”

“荷蘭人和當地土人是怎麼解決的?”許心素有些好奇地問道。

說到這事,董煙雲不僅老臉一紅,因爲當年就是他給許心素情報,說當地土人如何如何,結果許心素或許是出於顧忌,便放棄了這個極好的地產項目。

“據海漢人所說,荷蘭人已經與他們達成了某種協議,在下所聽到的說法是荷蘭人會用人口去交換和平。”董煙雲應道。

“這些紅毛人越活越倒回去了!”許心素不屑地哼了一聲道:“他們難道以爲用人口就能保住自己的港口?無非是遲與早的問題罷了!給海漢輸送的人口越多,他們就死得越快!”

“大人英明!”董煙雲趕緊送上一頂高帽子:“小人在與當地的海漢官員交談之中,也能感受到他們並不會因此而滿足,特別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還有競爭者的存在。人口買賣,頂多也就能提他們續上一兩年的命而已。如果海漢發展得順利,說不定還會把這個時間提前許多。”

“那土人呢?”許心素倒是沒忘了這茬,又問了一遍。

董煙雲只好按照安西的說法轉述了一遍,許心素聽完之後倒是沒有太大的表情變化,只是點點頭道:“當初即便沒有相關的傳言,我也不會去臺灣島建新港。無它,我們即便佔下了地,也決計守不住的。海漢人對付土著一向有一套,操作起來肯定要比我們順暢得多。”

許心素現在已經掌握了一省軍權,眼界自然也高了很多,一下便道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與安西的點評也基本是不謀而合。

“大人說得是。”董煙雲在高雄港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其中關鍵,自然不會質疑許心素的觀點。

“廣東李家已經去了?”許心素轉而問起了另一個他所關心的問題。

“李家的碼頭已經在施工了,不過他們的人手不多,工程進度較爲緩慢。若我們抓緊時間,還是能把先機搶回來的。”董煙雲應道。

許心素默默地點了點頭,這事他其實不用問就能知道,若不是李家先去了,董煙雲哪會用得着這麼風風火火地趕回來,還簽了這麼一份細節並不完全的協議草案。

“你今日便去帳房上支兩萬兩銀子,讓二叔在漳州本地選一批工匠,儘快啓程。”許心素很快就做出了決定:“一應所需,你都可自行決定,事後將清單呈報上來便是。廣東人雖然動作夠快,但他們補給不便,調配人手也沒我們方便,先放他們進場,這大概也是海漢人有意在找平衡。”

第五百四十二章 石碌投產第1147章 午夜偷襲2865.第2865章2635.第2635章第1286章 昌化工業區第334章 一邊倒的戰局第266章 軍援條件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2670.第2670章第一千章 接待工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荷蘭人的反擊第八百一十七章 動機第六百五十章 差距2868.第2868章第1128章 兩種態度第八百七十五章 戰後清理第1621章 瞭解加深2649.第2649章第2335章第1394章 小小浪花第1112章 襲擾作戰第1655章 攻打馬尼拉(五)第1165章 真相大白2594.第2594章第1179章 和平談判第1232章 形勢所迫第1316章 陶東來的部署3219.第3219章第1189章 連夜動手第1498章 難辦的差事第2277章第3438章3339.第3339章2446.第2446章第1745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零三章 碼頭見聞第2139章2815.第2815章3112.第3112章第1729章 外交晚宴第1527章 惹不起的對頭3265.第3265章3186.第3186章第396章 攻入皇城第2227章第1960章第3487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學習方法第1556章 建交之後3165.第3165章第1202章 南方以南第六百二十五章 福建攻略第2053章第2056章3084.第3084章第六百零四章 刺殺2578.第2578章第249章 試炮引起的小插曲第2009章3205.第3205章第1452章 後勤安排2973.第2973章3248.第3248章第九百四十二章 指揮官人選第181章 一語滅國2708.第2708章第1776章 誠意謝禮第1754章 爲難之處第3497章第1089章 移民措施第六百二十八章 荷蘭人的計劃第1809章 人口輸送3333.第3333章第3427章3218.第3218章第六百七十五章 陷入僵局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第390章 交戰3156.第3156章第1490章 步騎結合2663.第2663章第2058章第九百一十六章 合作的內幕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四百零二章 新移民第2170章第1580章 久等的機會第1945章第73章 辯論2715.第2715章2432.第2432章3092.第3092章第1332章 令人絕望第七百三十四章 艱苦的攻守戰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2567.第2567章第六百七十六章 艱苦的談判第1671章 權錢交易第2259章3386.第338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