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6.第2966章

第2966章

海漢艦隊離開湄南河口,沿海岸一路向南,三天後抵達了馬來半島中部的北大年國。

北大年與其說是一個國家,倒不如說是城邦更爲貼切,轄區總人口不到十萬, 其中超過七成都是定居在海濱的北大年城附近。

這裡有馬來半島東岸屈指可數的大型天然海灣,穿城而過的北大年河在這裡注入暹羅灣,爲這裡的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淡水資源,而臨海的大片沖積平原也爲農業生產提供了極佳的環境。

正因爲擁有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北大年也順理成章地成爲了馬來半島上的一處繁榮的國際貿易港。

早在上個世紀,葡萄牙人就率先在這裡建立商館。本世紀初,荷蘭人和英國人也陸續在這裡設立了商館。這些西方殖民者進入北大年的時間,比海漢還要早了好幾十年。

受此影響, 北大年也是暹羅灣地區極少數以商業經營爲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之一,從事商業的人口甚至超過了農業人口。這樣的就業比例,在海漢也只有三亞等少數貿易港才能實現。

相較於艦隊先前去到的幾個國家,北大年對海漢艦隊的到來就顯得比較淡定了。這也得益於本地有爲數不少的海漢產業,來自海漢的商船,以及南海艦隊的戰船,對北大年的民衆來說都並不陌生。

雖然此次造訪北大年的武裝艦隊規模龐大,但已提前數日通過官方渠道知會了北大年國王,所以並未在本地造成恐慌。

北大年城外的港口泊位有限,但面積巨大的海灣完全可以容納整支海漢艦隊駐泊。艦隊指揮部宣佈,將在北大年休整三日。離開頭頓港之後,在海上漂泊多日的士兵和水手終於可以再次踏上陸地了。

而北大年官方的接待級別也非常高,國王潘猜親自出面,率領官員到港口迎接錢天敦等人。

即便北大年是一個國際貿易港,這樣隆重的外交活動也不是時常會有,大量民衆涌至港區圍觀,比過節還要熱鬧。

“北大年的國王爲什麼會這麼重視我們的到訪?”

對於錢天敦提出的問題, 李元德的答案非常簡單:“利益,這都是利益使然。我國在北大年經營的各種項目, 已經是這個國家非常重要的收入來源了,說白了我們就是北大年的大金主,不重視不行啊!”

海漢雖然是後來者,但在本地經營的項目規模卻早已超過了西方的同行。特別是各種經濟作物種植園的開辦,不僅爲本地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和高額賦稅,而且因爲這些項目中往往都有贈送王室的乾股,北大年的掌權人也就成爲了直接的受益者。

爲了能與海漢保持良好的溝通,北大年國王甚至專門任命了一位漢人大臣,來負責處理與海漢相關的各種事務。這樣的特殊待遇,已經將西方同行遠遠拋在後面。

而此次海漢艦隊的造訪,對北大年來說算得上是舉足輕重的大事。錢天敦是最著名的海漢將領之一,他的到來也就相當於是代表了海漢軍方的態度,這對北大年這種長期接受海漢庇護的南海小國來說,正是拉攏關係的絕佳機會。

抵達北大年的當天上午,錢天敦在碼頭上見到了這位皮膚黝黑,身材肥碩的潘猜國王。

國王表現得非常熱情,與錢天敦互致問候後,向他介紹了自己的家人和下屬官員。

讓錢天敦稍感驚訝的是, 爲二人對話擔任翻譯的人, 竟然是這位國王的大王子。據國王介紹,這位大王子早年間曾到三亞留學兩年,還起了個漢名叫做文福。

“文福王子是去了哪所學校留學啊?”錢天敦聽到這裡不禁好奇問道。

文福雙手合十應道:“我在三亞農學院學習了兩年,受益頗多。”

這個答案倒是有些出乎錢天敦的意料。通常外國政要子弟到海漢留學,第一選擇是進入軍事學院學習帶兵打仗,如安南的鄭柞、鄭廷等人。

第二選擇是遊學各地,增加見識的同時學習治國理政的手段,如朝鮮現任國王李凒,以及世子李栢。他們在海漢留學期間便是到各地考察,到處走走看看,學習海漢的統治經驗,而非在某個學校定點學習。

三亞農學院是海漢培養農業人才的最高學府,專程跑到海漢學習農業知識的留學人員不是沒有,但像王子這種級別的人物,錢天敦的確是第一次聽說。

看樣子要麼是這位文福王子極其愛好農業,要麼就是國王潘猜對農業非常重視,特意爲兒子安排了這條路。

歡迎儀式結束之後,國王便邀請錢天敦同乘馬車,前往城內的王宮展開後續的會談。

值得一提的是,錢天敦看到這位潘猜國王的座駕,一眼便認出這是海漢所產的高檔訂製馬車。畢竟這輛馬車具備了彈簧減震、橡膠輪胎,以及大片平板玻璃所製成的車窗,這些特殊部件也只有海漢才能製造出來。

從港口到王宮大約只有五六里路程,爲了國王出行已經暫時封鎖了交通,一路上暢通無阻。途中可見街道兩邊充斥着各式商鋪,招牌上的文字也是五花八門,的確頗有國際貿易港的氛圍。

北大年雖然只是馬來半島上的一個彈丸小國,但這王宮的規模還真是不小,佔地面積足有上千畝。王宮建築都是白牆金頂,佈滿了精美的雕花裝飾,看起來頗爲華貴。

能夠建造如此富麗堂皇的宮殿,也可見北大年這個小國的經濟實力不差,能爲王室提供奢靡的生活環境。

國王爲了款待錢天敦一行,已經命人準備好了宴席。本地菜式以海鮮爲主要食材,口味以酸辣爲主,吃起來倒也頗爲爽口。

真正讓衆人感興趣的是宴席上提供的酒,無論包裝還是口感,都與三亞特釀十分相似,但國王卻稱這酒乃是北大年的特產。

後來還是李元德悄悄告訴錢天敦,海漢已經在北大年開設了一家釀酒廠,原料是本地出產的甘蔗。當然了,種植甘蔗的農場也是由海漢商人開辦。

這家釀酒廠有兩個股東,一個是海漢商務部下屬的南海事務司,另一個就是北大年王室,相當於是兩國官方合作的特殊經營項目。所以出產的酒用了三亞特釀的釀製技術,但卻被王室視作本地特產,進而成爲了國宴用酒。

(本章完)

第1481章 戰爭機器3063.第3063章3059.第3059章2627.第2627章2873.第2873章第1644章 應對手段2796.第2796章2746.第2746章2898.第2898章第七百九十六章 移民與建設第1219章 野外遊樂2404.第2404章3019.第3019章3083.第3083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2591.第2591章第1858章 共享富貴2812.第2812章第194章 兩個人的籌備組第七百七十一章 三亞新貌第3500章第1662章 攻打馬尼拉(十二)第1121章 老熟人第1095章 勞動力缺口第1102章 達成協議第3455章第316章 授獎儀式2768.第2768章2487.第2487章第九百一十九章 下一步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2287章第1959章第1660章 攻打馬尼拉(十)2762.第2762章2380.第2380章第3477章第73章 辯論第227章 越南之行(十)第五百零二章 儋州調查第六百八十五章 情報蒐集第2283章2411.第2411章第1555章 硬撐到底第1001章 開國慶典(一)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19章 海外考察(六)第1751章 孰強孰弱第1596章 真正意圖2532.第2532章第1847章 正式接手2602.第2602章第1427章 春季攻勢第2093章第2096章第3473章第310章 海漢軍工的新起點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3359.第3359章3010.第3010章2479.第2479章2682.第2682章3090.第3090章第1939章第2275章第1885章 海上貿易第1768章 利益至上第164章 大地主第1865章 合適人選2823.第2823章第291章 福建來客第313章 頂替2649.第2649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龔十七的難處第299章 武裝押運的背後第350章 洗劫會安第2315章第五百一十三章 行動開始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第1713章 特權機構第1513章 三方會談2462.第2462章第1874章 眼光受限3044.第3044章第2119章第2142章第六百七十二章 禁閉第214章 劇透黨3237.第3237章第五百四十三章 石碌的麻煩事2649.第2649章第1592章 開眼界第3437章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1541章 產業升級第1358章 再戰旅順口第1469章 北方航線(二)3023.第3023章3336.第3336章第1734章 態度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