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3.第2633章

第2633章

在場的人不會對朱子安的想法感同身受,因爲陶弘方等人開始懂事的時候,舟山島便已經被海漢控制,在他們的認知中,這裡可以說是本國的固有地盤了。而當時海漢強行佔下舟山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要打通北方航路,然後從大明北方沿海地區獲得更多的移民人口。

在他們看來,那時大明的功能便是爲海漢提供原材料、市場和勞動力人口,從大明引入移民只不過是約定俗成的做法,並沒有任何不妥。海漢的移民措施爲大明解決了大量的饑荒人口和戰爭難民,避免了大明國內更爲嚴重的內亂出現,這對雙方來說都是有利的做法,說不上海漢單方面損害了大明的利益。

大明一些地區的地方官府對於海漢的移民遷徙措施裝聾作啞,也未嘗不是想借海漢之手減輕地方上的壓力。讓海漢人把那些無家可歸的難民接走,總好過眼睜睜看着他們揭竿而起,作亂一方。

當然即便這樣的做法得不到大明的支持,海漢也沒打算要尋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正如哈建義所說的那樣,大明不同意又能怎麼辦?難道還能調集兵馬,在沿海地區跟海漢全面開戰不成?

朱子安當然明白那是不可能的,當時的大明內憂外患不斷,根本無力再與海漢這種強敵開戰,就算對海漢的蠶食手段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忍氣吞聲,避免爆發衝突。連大明都尚且如此苟且,想來那朝日兩國的處境只會更慘,哪裡還有反抗的可能。

朱子安要是剛纔對外事處的秀念多問幾句,或許對於這種狀況會有更爲明確的認識。當初海漢軍攻入平戶藩,在戰後幾乎是將平戶島上的活人全部擄走,並且將平戶城付之一炬,根本不留任何餘地。相較之下,海漢在大明獲取移民的措施算得上是十分溫和了。

陶弘方等人對於移民問題的興趣有限,他們更爲關心的,還是現階段的國際貿易狀況。儘管他們能從別的渠道瞭解到相關的信息,但絕對沒有在這裡獲取第一手數據來得直觀。而且楊運紮根舟山也有十幾年時間了,對於這裡的貿易發展狀況最爲清楚不過,衆人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在他這裡得到比較可靠的答案。

楊運首先回答的問題,就是朝日兩國究竟誰的購買力更強,更適合成爲海漢的貿易對象:“如果要以購買力而言,日本要比朝鮮強出不少。原因也很簡單,日本有佐渡金礦、石見銀礦,能大量產出金銀,自然購買力不會差。而朝鮮已經探明的金銀礦不多,相較之下要稍遜一籌。如果把日本購買力定爲十分,那朝鮮大概是在六到七分上下。”

陶弘方插話道:“但我曾聽人說起,朝鮮國礦藏頗豐,工業部礦業司每年都會派人到朝鮮探礦,組織開採工作,難道開發這些礦產都不掙錢?”

楊運道:“在下對這個可是外行,所知不多,但朝鮮國礦產多在半島北部,而與舟山的貿易往來最多的卻是南部地區,大概從中受益不多。而且他們就算能開採礦產,冶煉加工也得依賴我國,就連出產最多的煤鐵,也是在我國幫助之下才建立了大型冶煉廠。聽說有些三亞那邊用得上的寶貴礦物,他們根本不懂其價值,也不具備加工能力,自然賣不起好價錢。”

楊運雖然對此自稱外行,但他其實已經道出了客觀現狀。朝鮮的礦藏品種其實遠比日本豐富,儲量和品質也非常具有開採價值,除了煤鐵之外,還有相當多可以用於工業發展的礦藏未經開發。如銅、鉛、鋅、鎢、磷、石墨、雲母等等,有很多都是海漢所需要的礦藏。

但坐在聚寶盆上的朝鮮國並不具備開採和利用這些礦藏的能力,甚至連其用途也完全不知,這自然也就便宜了海漢,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將一些寶貴礦產開採出來運回國內,用於工業製造。但對於朝鮮國來說,以極低價格出售這些礦藏給海漢,確實也沒獲得多少收益,只不過是以此來換取海漢在其他方面給予的好處了。

哈建義問道:“請問楊大人,這兩國從舟山購買最多的商品都有什麼?”

楊運應道:“他們購買最多的,其實還是比較傳統的商品,如瓷器、茶葉、高級紡織品之類,約莫佔到整體貿易量的六七成。剩餘的部分,就是我國所獨有的,大批生產的工業品了,如玻璃器、鐵器、日用品、書籍等等。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貿易項目,比如造船、不動產、軍火等等,因爲有專職分管的衙門,所以並未記入普通貿易的統計數據中。”

朱子安聽到這裡忍不住問道:“楊大人,你先前說到朝鮮國盛產煤鐵,那爲何還要向海漢大量進口鐵器?”

楊運笑道:“原因很簡單,因爲我國的鐵器可以做到大批量產出,因此成本極低,即便加上運費,售價也要遠低於他們本土所產。像鐵製的農具、廚具這些需求較大的商品,幾乎都已被我國佔領了市場。最近這些年,聽說朝鮮國民間的鐵匠鋪大多已經倒閉了,就算還開着的也基本都已轉行,代理出售我國製造的成品。”

朱子安追問道:“如此一來,當地所產的鐵礦石又該作何用?”

楊運道:“主要供給官府運營的冶煉廠鍊鐵,然後製作一些對工藝要求較高的手工鐵器,尋常百姓是用不起的。至於他們用不了的部分,據說會以極低的價格處理給我國,用於冶煉精鋼。嘿嘿,像這些高級冶煉技術,朝鮮人可就學不到了!”

楊運所說的情況,讓朱子安想起了以前在山東的一些見聞。他曾見過明軍通過某些秘密渠道弄到手的海漢產武器和盔甲,皆是材質極好的精鋼所制,比大明官軍自家的裝備還要更勝一籌,但其價格卻比軍器局和兵仗局的內部採購價更低。

當時有人指點過他,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原因顯然只有一個,那就是海漢能以極低的成本生產出這些裝備。換句話說,海漢的兵工產能高得可怕,才能將成本壓到這麼低的程度。

(本章完)

3091.第3091章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332章 肥肉與陷阱第1671章 權錢交易3105.第3105章第九百七十三章 崖城外的種植園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1624章 工業的力量第七百五十一章 野外軍訓第2257章第324章 進修生的軍訓安排第七百一十七章 代訓代練第1032章 希望油田(六)第290章 殘酷的現實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2652.第2652章第九百一十四章 戰後清點第八百八十四章 午夜黑影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第六百二十一章 打掃戰場2587.第2587章第1728章 國際影響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帶路黨第3491章3116.第3116章3032.第3032章3296.第3296章第43章 不安分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八百五十七章 當面過招2380.第2380章2640.第2640章第五百一十章 海盜襲擾第1133章 追剿餘孽第五百四十四章 境遇對比第五百九十二章 福建局勢第2199章第2097章第1529章 真假錦衣衛第3471章3139.第3139章第2061章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62章 火炮(一)2922.第2922章第1284章 參觀石碌鐵礦第五百九十章 小動作第1787章 下狠手第1210章 出發南行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132章 保密制度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2901.第2901章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第1100章 各取所需第六百四十五章 十八芝的困境第2004章3032.第3032章3062.第3062章第1070章 騎兵的短板2480.第2480章2474.第2474章3333.第3333章2529.第2529章第六百七十章 使團抵達3338.第3338章第1352章 不識時務第1824章 止步於此2896.第2896章第1443章 突破防線3266.第3266章第183章 防災減災2378.第2378章2770.第2770章2421.第2421章3350.第3350章第2234章第1521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四十九章 新兵訓練第五百八十二章 海上實力差距第1724章 成大朋的計劃3072.第3072章2390.第2390章3130.第3130章2633.第2633章3111.第3111章第1168章 爲國聯姻第1137章 塵埃落定第1669章 戰後馬尼拉第34章 鹽田(一)第236章 勝利港造船廠(一)第17章 小漁村第六百零七章 被選中的人第1729章 外交晚宴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第1185章 利益爲先第1445章 全力一擊第1204章 實習期第八百五十五章 準備開戰3383.第338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