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1.第2611章

第2611章

大局爲重,這四個字就基本堵死了陶弘方繼續追查事情真相的可能,不過陶弘方也不認爲在杭州遇到的這些狀況真會影響到海漢的安定。對當事人來說,這些事情的變化方向可能會左右他們的前途命運,是極爲重要的機遇,但對這個正在高速發展的新興帝國而言,統統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罷了。

陶弘方不是那種會鑽牛角尖的人,他想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之後,便很果斷地作出了決定,不去嘗試改變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

放下這些“閒事”之後,陶弘方的日子也變得輕鬆起來,接下來幾天便與白樂童結伴而行,前往西湖周邊區域考察,尋找適合修建宅邸的地方。

轉眼已進入八月,東海大區主辦的第一次鄉試在即,各地生員已經陸續抵達杭州,讓這座城市變得越發熱鬧起來。城內外大大小小的客棧都有參考的讀書人入住,就連陶弘方等人所住的這處地方也不例外。

他們每日早晚進出,幾乎都能遇到帶着僕從的讀書人前來投宿。這地方住宿價格着實不低,但勝在交通方便,配套設施齊全,所以也還是有一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讀書人選擇在這裡落腳。

不過這些讀書人大概想象不到,此次鄉試的監考官之一居然也住在這地方,而且很可能已經和自己照過面了。要是這消息傳出去,只怕白樂童住那間院子的門檻很快就會被踩塌了。

這也得虧白樂童並非本地官員,之前由東海大區管委會對外公佈的監考官名單時,他還沒被派來杭州參與鄉試的籌備工作,所以外界也不知道杭州城外還有這麼一位由執委會臨時委派過來的監考官。

不過白樂童經歷了之前鄉試辦的風波之後,如今對科舉的熱情已大爲降低,甚至連監考這份差事也興致缺缺。如果不是考慮到回三亞之後還得有所交代,他大概會主動辭了這差事。

八月初六,白樂童收拾好個人物品,去了城東南的貢院報到。按照一直以來的規矩,考官在初六就要進入考場報到,然後進行封閉式管理,隔絕與外界的聯繫,直到鄉試結束之後纔會恢復自由。

不過在閉門之前,考官們還要參加一場名爲入簾上馬宴的宴席。這場酒宴就相當於是這屆鄉試開啓的一個象徵,宴席結束之後,考官們便進入考場,而且閱卷的官員和監考的官員分別安置,鄉試結束前都不會再碰面了。

白樂童所學的都是父輩們傾囊相授的各種新學,而此次鄉試仍是沿用舊制,考的是四書五經、策問八股,他對於這些領域的學問都不太擅長,所以在此次鄉試中只負責監考,而不會參與閱卷批改。

大明時期的鄉試極爲辛苦,考生要連續參加三場考試,分別在八月初八、十一、十四日進場,但真正應試作答的時段是進入考場的第二天,而出考場則必須要等到第三天才行。

而作爲考場的貢院,條件其實極差,每名考生只能分得一個極爲狹窄的單間號房。號房的空間十分狹窄簡陋,裡邊的“傢俱”就只有兩塊木板,一塊放上面當桌子,一塊放下面當椅子,晚上將兩塊木板拼起來當牀。考試期間的吃喝拉撒睡全在這間號房裡,直到考試結束才能出來。

不管是寒門學子還是家財萬貫的富二代,在貢院裡所面對的考試環境都是一樣的。從這一點來說,倒是體現出了科舉考試所強調的公平性。

白樂童作爲監考官,職責便是不定期地在考場內巡視,檢查考生是否有作弊的行爲。只是他在此之前便已得知了鄉試的內幕,對於這場考試是否能真實有效地選拔人才已經不抱太大的希望,所以監考過程中的巡視頻率並不高,權當是在應付差事了。

按照舊制,鄉試第一場考《四書》,第二場考《五經》,第三場則是時政策論,基本都是以儒家經學爲主要考覈內容。而白樂童認爲,僅僅學習這些舊時的儒學典籍並不能爲海漢培訓出合格的官員,這也是他早先一直堅持要修改試題方案的原因之一。

但可惜的是他的努力並未得到認同,石迪文爲了保證鄉試能夠平穩進行,否定了他所提出的試題方案。當然了,也有可能是爲了保住提前拿到試題的某些重要人物能在鄉試中順利過關。

不管實情是怎樣,總之是大大挫傷了白樂童的積極性。這場考試開始之前,就有一些人確定會金榜題名,而一些不知真相的寒門學子,或許就將被這些人擠掉獲得功名的資格。但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就能爲國家換得更大的利益,這似乎也無可厚非,畢竟舉辦鄉試的目的,就是要選拔能爲國效力的優秀人才,誰能爲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誰就該更有資格入選。

連續九天的鄉試,不管對考生還是對考官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考驗。白樂童還從未像這樣被迫禁足這麼長的時間,每天只能在貢院裡走來走去看別人做題,還不能隨意開口說話或是與人交談,這着實把他憋得很是難受。

當鄉試結束之後,得到解脫的不僅是衆多在考場裡鏖戰多日的書生,同樣還有苦苦撐到這個時候的監考官們。

白樂童離開考場後根本就顧不上慶祝,直接返回住處,先抓緊時間洗了個熱水澡,換了一身乾淨衣服,然後就趕緊開始補覺。這些天在貢院的硬板牀上幾乎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白天就全靠喝茶提神硬撐,精神已經十分萎靡。白樂童讓隨從守在屋外,拒絕所有的訪客打擾,這個時候就算是天要塌下來,他也要先睡個舒服再說了。

白樂童這一覺足足睡了一天一夜,若不是腹中飢餓,他大概還能睡上好幾個時辰。進食之後,白樂童自覺已經恢復了七八分,這才洗漱更衣,去見自己的幾位同伴。

(本章完)

2465.第2465章第1562章 軍購競爭第1699章 事後餘波第五百五十二章 軟釘子2979.第2979章2982.第2982章第九百五十九章 偵破進程第2080章第六百三十七章 交手(六)2905.第2905章2711.第2711章第1152章 北方商業航線第368章 匆匆忙忙的轉運3374.第3374章3074.第3074章第1305章 儋州農產品第1439章 疲於奔命第1961章3183.第3183章3034.第3034章第1117章 內憂外困第1588章 複雜的準備工作第九百八十二章 教育措施3008.第3008章第1425章 大戰將至第1591章 文教產業3297.第3297章第1843章 新崗位第1975章2662.第2662章第1738章 國際地位2777.第2777章第1347章 非常手段第1584章 特殊情況2534.第2534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互不相讓第四百六十一章 昌化的對黎政策3038.第3038章2892.第2892章2501.第2501章第2292章2785.第2785章第2221章第2176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勸說武森第100章 庭審2750.第2750章第2068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3013.第3013章第1541章 產業升級第1961章2919.第2919章第1474章 投資與開發2380.第2380章第1696章 一查到底3320.第3320章3413.第3413章第四百六十七章 來自安全部的報告第2336章第1605章 接手詩社第1204章 實習期第四百七十一章 獲釋第1296章 新式火炮第七百一十三章 南海新移民2393.第2393章第2006章第92章 移民2379.第2379章第1224章 人口問題第2356章2645.第2645章第1481章 戰爭機器3185.第3185章3213.第3213章第1156章 艦隊南歸第五百三十六章 吃緊的財政第1334章 反覆試探第1190章 抓捕2935.第2935章2607.第2607章2417.第2417章第384章 海軍動手第201章 吃緊的產能第55章 崖州城(二)第1216章 南海銷金窟第九百五十四章 信使第9章 籌備進行時(五)第2251章第3428章第1807章 聯合行動3255.第3255章3035.第3035章第32章 春種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日島之戰(二)第1478章 前線3331.第3331章第1116章 鎮江堡2548.第2548章第四百零五章 新生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