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7.第2557章

第2557章

石迪文問道:“我國過去也曾發行過鐵路債券,你們當中有誰對此做過研究嗎?”

見衆人沉默不語,石迪文倒也沒有覺得奇怪,畢竟鐵路債券這東西在市面上不常見,這些年輕人也未必有機會接觸。

他繼續說道:“如果單單只是比較經濟收益,那可能鐵路債券的確比不了大宗貿易獲利豐厚,至少明面上的情況是這樣。但你們要知道,願意掏腰包大筆購入鐵路債券的有錢人,所看中的往往也不只是債券本身的收益,還有其穩定可靠的特性。”

衆所周知,利潤豐厚的貿易大致有兩類,一類是跨國跨地區的商品販運,憑藉其在原產地之外的稀缺性來獲得高收益,如來自西方的商人將大明特產的瓷器絲綢等商品運到歐洲販賣,就是屬於此類貿易。

這類貿易雖然收益不錯,但因爲要跨地區長途販運,其經營風險也不容忽視,生產、採購、運輸、交接、結算,各個環節都可能會出現不可預知的風險,對於商家的實力也有着較高的要求。

另一類則是通過壟斷方式來經營的特種商品,如鹽、鐵、菸草等等,這類商品往往是生活乃至生存的必需品,普通商人很難獲得其經營權。即便極少數能拿到特許經營權的商家,也同樣得面對販售過程中的各種風險。

但即便是有豐厚的收益,大商家所掌握的資金也不可能全都投入到經營活動中,必定會留有一部分錢財作爲流動資金。而如何利用手頭富餘的資金來生財,對大商家來說也是需要仔細考量的問題。

過去有錢人要麼在家中屯集大量現銀,或是通過錢莊等方式放貸獲利。但在地窖裡屯銀冬瓜毫無收益,放貸又得面對可能無法收回資金的風險。

海漢銀行出現後,大商家發現將資金存入銀行保管還能獲得利息收入,雖然不多但勝在安全穩定,而且也便於進行貿易活動的結算。而由官方和海漢銀行聯合發行的工程債券,也很快就成爲了另一種投資方式。

海漢早年在修建昌化至儋州的鐵路時,便已通過海漢銀行在國內發行了總值數百萬元的鐵路債券,因爲其收益比存款更高,所以在當時就取得了不錯的融資效果。有錢人很樂意將手頭的富餘資金換成收益穩定的鐵路債券,必要時也可將債券提前出售換成現金。

“對於有錢人來說,購買這種由官方發行的工程債券,是一種省事省心的理財方式。不用操心經營過程,也不必擔心回本問題,就能讓手裡的閒錢資金產生穩定的收益,天底下也很難找到比這更穩妥的路子了。”

石迪文說到這裡,又再次拿起茶杯潤了潤喉嚨,接着說道:“當然了,除了經濟上的收益之外,這也是一個贏得官方認可的途徑。有錢人想要證明自己對新朝的忠誠和服從,拿錢出來投資這類耗資巨大的基建工程就是很好的表現方式。”

海漢對大明的取而代之,雖然在大部分地區是以和平的方式在進行交接,但富裕的士紳階層可不會完全放心,很多人都在想方設法地走上層路線,以求在改朝換代的亂世中保全自家的榮華富貴。

但想要贏得新統治者的信任又豈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就算是想給新上任的海漢官員送禮,往往都不得其門而入。

而出資參與官方主持的基建工程就沒有什麼門檻了,並且購買工程債券並不是單純的出血,反而還能從中獲得一定的收益,同時又能得到與海漢高官接觸的機會,對有錢人來說又何樂而不爲呢?

陶弘方道:“聽起來的確是個不錯的手段,那石伯父有否調查本地士紳的意願?”

石迪文點點頭道:“調查工作是肯定要做的。我已經會晤了不少人,向他們詢問發行鐵路債券的看法,絕大多數人都很樂於參與進來。目前我已向執委會提交了相關的申請,就等着三亞那邊批覆了。”

陶弘方接着問道:“那想必遷都計劃之中,類似杭寧鐵路這樣規模的大工程也不止這一個吧?石伯父是打算都用發行債券的方式來籌集工程所需的資金嗎?”

石迪文道:“光是杭州和寧波之間的陸上通道,目前已經策劃了兩條路線,一是鐵路,二是官道。官道的工程規模相對要小一些,主要是對大明時期的官道進行改擴建。此外我還計劃在杭州灣北側也興建一條通往海岸的陸上通道,將杭州府、嘉興府、松江府串連起來,把長江入海口也納入到未來京城的轄區內。”

衆人聽得悠然神往,他們都是在海南島長大的一代人,從小耳濡目染之下,自然明白便捷的交通對發展地方經濟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若是石迪文的構想能夠實現,那麼在杭州灣的南北兩岸都會擁有交通便捷的陸上通道,將這片區域的多個州府串連起來。

以這片區域所擁有的人口和經濟基礎,如果能讓交通條件大幅改善,那麼複製出海南島現有的繁榮狀況也不是不可能。

便聽石迪文繼續說道:“待灣區發展到一定規模之後,我們還可以逐步將灣區以北的太湖周邊和長江流域地區也吸納進來。蘇州、揚州、南京,這些地方的基礎也相當不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完全可以和灣區同步發展,讓這個區域成爲我國未來最繁榮的一片地區!”

石迪文的構想當然不是空穴來風,他在穿越前雖然是在北美洲生活,但對於長三角地區的發展狀況也不陌生。既然這片地區在明末就擁有極佳的客觀條件,不僅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更是這個時代的商貿發達地區,那完全可以利用海漢的開發能力,將這裡建設成十七世紀的世界中心。

而他的這些構想,對於執委會來說當然也並不陌生。遷都計劃能夠順利贏得執委會的支持,這一部分內容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本章完)

第五百八十五章 順利登陸3370.第3370章第1044章 菸草貿易第2163章第2317章第2255章第1924章第3514章第1160章 保護傘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1563章 外交辭令第2286章3231.第3231章第2203章第1798章 壓迫式偵察第3489章第2106章第2081章第1246章 甕中捉鱉第1054章 試千戶大人第1155章 掃蕩金州灣第1429章 正面交鋒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五百八十七章 接管港島第1577章 勢在必得第2106章第3428章第1066章 屈服第69章 徵兵第八百九十章 斷人財路3166.第3166章3379.第3379章2454.第2454章2582.第2582章第1625章 田獨工業區2459.第2459章2959.第2959章2492.第2492章3224.第3224章第172章 離岸價與到岸價第304章 神秘的拜訪者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五百二十三章 廉價勞動力3042.第3042章第2317章3207.第3207章3393.第3393章3064.第3064章第1044章 菸草貿易第32章 春種3139.第3139章第2042章2738.第2738章2884.第2884章3068.第3068章第218章 越南之行(一)第2211章第3441章2557.第2557章第五百五十三章 李奈的套路第319章 教育說明會3258.第3258章3010.第3010章第1137章 塵埃落定2900.第2900章第2351章第1437章 炮轟紀家堡第1675章 防區交接第1942章2514.第2514章3117.第3117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特派專員3279.第3279章第1036章 遭遇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戰術變化2743.第2743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1824章 止步於此第3457章第1651章 攻打馬尼拉(一)3145.第3145章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2114章3113.第3113章第八百一十九章 壓制第2159章第1235章 偵察敵情第2149章第1248章 翻身當家做主人第1585章 僥倖脫身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1229章 集訓備戰2833.第2833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又吃又拿第2277章3043.第3043章第1780章 大局爲重第1777章 一代名將第2002章第91章 錦衣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