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7章

去年在揚州針對鹽商武裝展開的秘密行動,姬元青就是帶隊指揮官之一,親歷了整個行動過程,所以談及這個話題,他毫無疑問最具發表看法的資格。

雖然海漢武裝人員所具備戰鬥力遠遠勝過揚州的民間武裝組織,但小隊人馬在陌生環境作戰時所能發揮出的戰鬥力會大打折扣,這一缺陷已經在去年的行動中暴露無遺。儘管當時參加行動的人員都是從軍中和安全部挑選的好手,但仍然在戰鬥中死傷了不少人,所以在戰後的覆盤中,軍方和安全部都認爲這種行動方式的危險係數太高,不宜再次採用。

而關於覆盤的內容,段天成也是知情者之一,所以他其實也不看好再次使用去年的手段去打擊揚州的山陝鹽商。

但直接出兵,也絕非當下的最佳選項。不管是出於外交需要,還是爲了穩定舟山周邊地區的貿易環境,舟山當局都必須需盡力避免公開出動軍隊前往揚州。這一點不需要姬元青來解釋,段天成本來就很清楚這樣做的必要性。

舟山的繁榮是建立在安全穩定的貿易環境之上,定海港只是一個貿易港,靠着優惠的政策和健全的市場制度吸引各國商人前來交易,而主要的貨源地和銷售市場,其實是附近隸屬於大明的江浙地區。

江浙地區太平,則舟山的繁榮局面便會持續發展,如果社會出現動盪,則直接會影響到各國商人,特別是大明商人前往舟山的意願,這已經在過去的幾年中得到了實踐驗證。所以對舟山當局來說,維持地區穩定非常重要,不能再輕易像早幾年那樣派出軍隊去脅迫地方官府了。

雖然舟山當局還是不定期地會舉行閱兵式或者海上軍演這類炫耀武力的活動,但其宣傳方向早就從製造威脅轉向了爲貿易環境保駕護航,而假想敵也從早年間的大明,變成了真的只存在於假想中的武裝海盜團伙。

作出這樣的改變,當然也是爲了保證貿易環境的安定。這個策略是石迪文親自拍板,包括東海艦隊和安全部在內的各個部門都得遵照執行,段天成雖然不是宣傳部門的人,但也知道其中內情,所以直接出兵揚州也並非上策。

姬元青道:“不管是向揚州出動特勤小隊還是成建制的大部隊,我認爲石將軍都不會同意。雖然我們有控制揚州鹽業的長遠打算,但如果舟山的貿易環境要因此而受到影響,那恐怕還是後者更重要一些。”

姬元青言下之意,就是認爲當前應該以大局爲重,不能爲了拉徽籍鹽商一把而採用激進的武力手段解決問題。

段天成當然也同意他的觀點,但問題是先前已經收過了馬正平的好處,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他可是兩樣都佔齊了。雖說還不至於爲了這麼點好處就爲馬正平賣命,但起碼還是得幫人家爭取一下。

“或許我們可以採取一些折衷的方式來幫助他們。”段天成道:“如果徽籍鹽商能全心全意地投靠我們,那日後應該也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好處。”

姬元青看着段天成,沒有急於迴應他的建議。段天成見狀又道:“姬兄,你是搞情報安全工作的,這方面你是專家,我想你一定會有其他辦法來解決馬正平的問題,對不對?”

姬元青終於笑了笑道:“看來馬正平在你這兒下了不少工夫。”

段天成被姬元青識破,倒也沒什麼尷尬,坦然應道:“馬正平的確給了好處,不管事情成不成,我肯定也得給人家回個話過去。姬兄,我不求你做任何於法令不合的事情,但你若願意幫這個忙,我想馬正平也不會介意再多奉上一份好處。”

姬元青聽他說得直白,搖搖頭道:“該辦的事,收不收好處都得辦,不該辦的事,天大的好處擺在面前也不能辦。好處是拿不完的,但切不可爲了眼前這點好處誤了國家大事,那樣也會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段天成聞言抱拳躬身應道:“多謝姬兄提點,我一定謹記於心。”

姬元青見段天成態度端正,這才繼續說道:“辦法也不是沒有,只是效果不可能像我們親自動手那麼立竿見影。”

段天成連忙應道:“願聞其詳。”

“很簡單,放開禁令,向馬正平他們提供軍事援助,賣武器給他們,幫助他們訓練武裝人員,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姬元青的語氣十分平靜,聽起來沒有參雜任何情緒。但段天成聽到這個主意,卻是忍不住吃了一驚。

海漢的武器外銷有着極其嚴格的規定,並不是任何人拿着銀子上門就能成交。哪怕是許心素這種超級vip用戶,那也得照着海漢提供的銷售清單來訂貨,並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到什麼。揚州鹽商雖然富可敵國,甚至可以用高價在黑市收購從海漢國流出的武器裝備,但如果想要直接向海漢下訂單,至少在目前仍未獲得相應的資格。

段天成道:“這……恐怕得石將軍親自拍板才行吧?”

“那是當然了。”姬元青點點頭道:“江浙地區的武器裝備外銷,每一筆都得由石將軍親自審批。之前你介紹定海衛指揮使崔弘方來買的火槍,軍情局和安全部作了雙重審覈,然後再提交給石將軍審批。如果要賣給鹽商武器,大抵也是要走這個流程。此外軍事援助的審批還會更復雜一些,原因相信你也明白。”

段天成點點頭,表示理解姬元青所指的原因。

海漢的軍事援助是打包輸出,出售武器裝備只是其中一部分內容,而提供有針對性的軍事培訓則屬於更高級的項目,通常來說只有與海漢關係極爲密切的極少數合作伙伴纔能有此殊榮。

比如南方的福廣地區,便有不少權貴富商曾向海漢訂購過零散的火繩槍,以作看家護院或者押運貴重貨物所用,但其中能得到軍事培訓資格的買家,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絕大多數買家也就只是照着使用說明學會開槍完事,真正跟軍事沾邊的技戰術,海漢是半點都不教的。

而馬正平這些徽籍鹽商目前所面臨的情況,的確已經不是賣一批武器給他們就能解決問題了,他們就算有了火槍,也未必幹得過更早掌握了火槍戰術的競爭對手。

除非,海漢能爲他們提供基本的軍事培訓,教給他們的人一些基礎戰術,讓其能夠自行組織起來與對手進行武裝對抗。

而這又將會涉及到更多的細節問題,比如是派人去揚州組織培訓,還是讓鹽商把隊伍拉到舟山來接受訓練,如何能保證這些人可靠,不會在日後倒打一耙給海漢製造麻煩。這些人員的存在,是否會讓大明對形勢走向產生誤判,甚至是影響到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這些都是海漢在採取措施之前必須要去考慮的問題,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岔子,都有可能會給舟山造成很大的麻煩。

如果涉及到軍事培訓的部分,那就不可能像單純的軍火交易那樣一錘子買賣,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完事,整個交易週期會被拉長,而相應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就算石迪文有心要拉徽籍鹽商一把,恐怕也得先慎重考慮可能會造成的影響。

“依我之見,這件事還是明天先上報,看石將軍是什麼意思。”姬元青說明其中利害關係之後,便建議段天成不要擅自主張,還是照着正常的辦事流程走。

段天成這時候也已經明白了自己不可能獨力操辦此事,只能同意了姬元青的建議。

“對了,你最好提前寫一份書面材料,石將軍這幾天公務繁忙,未必能有時間聽你慢慢彙報。”姬元青好意提醒道。

“多謝姬兄提醒。”段天成心知姬元青也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當下便起身告辭。

翌日,頂着黑眼圈的段天成一早又來到司令部,前去求見石迪文。他特地趕了個大早,在石迪文工作時間之前便到司令部候着,以確保自己能得到接見。就算沒有詳細彙報的機會,那至少也能把自己連夜趕出的這份報告當面遞交上去。

“做到這個份上,我也算是對得起昨天這頓飯了!”段天成擡手捂住嘴,擋住自己打哈欠的動作。爲了趕這份報告,他昨晚只睡了一小會兒,這個時候不免有些疲乏。

石迪文到辦公室的時候見段天成站在門口朝自己敬禮,便問了一句:“有事?”

“卑職有事要向將軍報告!”

“那進屋說吧。”石迪文道:“待會兒我還要出門辦事……我給你五分鐘時間。”

石迪文倒也不是真忙到了腳不沾地的程度,但限定部下的彙報時間,可以有效地過濾掉一些沒營養的口水話和阿諛奉承,讓自己寶貴的時間能得到更好的利用。

段天成卻不敢怠慢,進屋之後便將自己昨天如何與馬正平會面商談的過程大致說了一遍,就連最後馬正平送禮的細節也沒漏過,然後把晚上回到司令部找軍情局報備的情況也說了。

“揚州鹽商這個事,軍情局是什麼態度?”石迪文好奇地問道。

段天成不敢隱瞞,便將昨晚姬元青的意見轉述了一遍。

石迪文聽完之後緩緩點頭道:“姬元青辦事還是謹慎,不錯!那馬正平有提出什麼具體的要求嗎?”

段天成應道:“具體的要求倒是沒有,只說了希望我們能夠採取措施壓制他們的競爭對手,否則他們可能會面臨越來越艱難的局面。”

石迪文道:“那馬正平有沒有說明,他們願意爲此做點什麼,或者用什麼條件來換取我們的幫助?”

段天成道:“據他自己所說,在與我會面之前已經去見過了楊運,商務處要求他們今後從我國購買食鹽的數目要佔到其銷量的七成以上,馬正平大概認爲這就是我們所要求的合作條件。但卑職已經告訴他,這只是合作的基礎條件,並不包括軍事援助的部分在內。”

石迪文笑道:“這鹽商倒是算得精,想拿這個來換我們的軍事援助,那怎麼可能。他要是這種榆木腦袋,那就早點打發他回揚州吧,沒什麼好談的了。”

段天成道:“將軍說的是,那馬正平後來又說,可以出錢,價錢好商量。但卑職自知無權代表舟山殖民區與其談判具體條件,所以也沒有給他肯定的答覆。”

石迪文緩緩說道:“跟他們合作生意,是幫他們賺錢,搞得好像是我們單方面佔了便宜一樣……想從我國獲得軍事援助的人多了去了,哪有不肯付出就想收穫的道理!拿錢買……我海漢國能差他這點銀子嗎?”

段天成聽到這兒,其實已經大致明白石迪文的態度了——軍事援助的事可以談,但必須要對方拿出更有誠意的條件,僅僅只是花錢可沒法換到他們想要的東西。

但段天成同時也有些迷惑,鹽商之所以能入石迪文的法眼,難道不是他們富可敵國的財力嗎?既然對方已經表示願意在價錢方面遵循海漢的意願,那還需有什麼條件才能打動石迪文呢?

石迪文自己揭示了這個答案:“我知道你可能不明白鹽商除了他們的生意和財富,還有什麼能夠爲我們所用。其實除了這些條件,還有一些是看不見摸不着的,比如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你試想一下,如果連這些最有權勢的商人都投靠了我們,成爲了我摸的利益代言人,那會在當地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段天成道:“卑職愚鈍,還請將軍指點迷津。”

石迪文嘆口氣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些上層人物可以有效帶動社會風氣,讓我國的商品、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都慢慢滲透到當地的社會中去。當社會風氣趨向於模仿我國,那不管是做生意也好,招攬移民也好,推廣我國的各種制度也好,難度都會相應小得多。關於這種變化,你應該能從鄰近的寧波府觀察到吧!”

第1428章 三路齊發3396.第3396章第1176章 海漢的要求3369.第3369章第四百八十章 新港開發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第2193章3197.第3197章第八百三十三章 人選第1432章 易地再戰第58章 考察彙報第八百五十八章 帶路黨vs帶路黨vs帶路黨3352.第3352章第2310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探訪昌化3018.第3018章第1813章 雙管齊下第1820章 拖延作戰第83章 歐戰帶來的商機第1329章 戰俘口供第2168章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3322.第3322章3068.第3068章第2258章第1839章 戰義州第1270章 各尋門路第35章 鹽田(二)第265章 羣體效應2704.第2704章2900.第2900章第2250章3388.第3388章3379.第3379章第1965章第四百八十二章 升職之路第2245章3393.第3393章2854.第2854章第1118章 援助與條件第1553章 官商與皇商第1227章 繼續培訓第九百七十二章 範迪門的三亞見聞3125.第3125章第1435章 龜縮不出第1183章 逐步推進第3489章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檻第1562章 軍購競爭2456.第2456章第1971章第2340章第1688章 換湯不換藥3047.第3047章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第六百九十四章 特殊的訪客第2020章第102章 管理的學問第2359章2441.第2441章2370.第2370章3063.第3063章第5章 籌備進行時(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佈網第1932章第1121章 老熟人2582.第258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第308章 第一次全體大會第1379章 安全部介入第21章 碰頭會(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第一桶金第1401章 病毒危機第1584章 特殊情況第2193章第1430章 難啃的骨頭第1058章 另闢蹊徑3110.第3110章第1908章 留學生活第七百九十一章 正式入役第八百零四章 圍困第2095章第1002章 開國慶典(二)第81章 未來形勢第六百八十七章 破寨3197.第3197章3036.第3036章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第1972章2699.第2699章2701.第2701章2531.第2531章第1632章 馬尼拉警報3268.第3268章2626.第2626章3378.第3378章第八百三十一章 浙江海盜2846.第2846章第1787章 下狠手第七百三十三章 反轉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