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章 糧食新政

秦華成根本就不知道大成米行去年給維爾貝克送了多少錢,當然也無從知曉這所謂辦事費的兩成究竟有多少,但看這荷蘭人的態度,顯然是要在談定條件之後纔會打算簽字,而他的談判權限又不足以給出這種涉及金錢的承諾,不敢越俎代庖,當下只能苦笑着應下來,準備回去再請示王掌櫃。

維爾貝克道:“你回去之後跟你家老闆說清楚,今年起公司議事會將對糧食採購重新審議,如果你家米行拿不出更好的條件,那議事會可能就會調整糧食收購政策。”

秦華成對於大成米行的中間商操作模式已經有所瞭解,聞言不禁追問道:“那請問大人,可否說說是怎麼個調整法?”

維爾貝克擡頭看了秦華成一眼,補充道:“或許今後就不會再全部通過大成米行來收購糧食了。”

大成米行在本地的糧食市場上是毫無爭議的第一把交椅,成大朋甚至可以以一己之力影響到本地糧食價格走向。而在過去的幾年中,東印度公司採購的儲備糧一直都是由大成米行組織貨源,這種操作模式對東印度公司而言既有好處,也有弊端。

好處是大成米行可以提供統一的價格和糧食質量,以及穩定的交貨期,不需要荷蘭人再花費大量時間去分頭組織採購,只要提前幾個月與大成米行談定收購內容就行了,運作效率非常高。而弊端便是大成米行以官方欽定的代理商身份,進一步掌握了本地糧食市場,價格方面肯定是要比荷蘭人自己分頭採購的成本要高出一截來。當然了,經辦此事的荷蘭官員,包括這維爾貝克在內,可是個個都從糧食貿易中賺得盆滿鉢滿,既然主管官員全是既得利益者,所以他們也就一直沒有對這種操作模式提出過異議。

這種貿易模式有兩個缺一不可的重要因素,一是大成米行在本地糧食市場上的絕對影響力,二是東印度公司管理糧食採購的官員能獲得足夠的收益,任一項條件出現了變化,都有可能會導致這種模式的崩塌。

大成米行目前仍是巴達維亞本地最主要的糧食供應商,即便東印度公司這幾年也在開始組織屯田種糧,但種植規模和運作效率較大成米行都還有着極大的差距,產糧成本甚至比從大成米行採購的價格還要高一些。所以東印度公司內部對於自行種糧一直存在爭議,認爲不如直接向大成米行下訂單來得輕鬆,特別是能從糧食貿易中獲得回扣的官員,主動在東印度公司內部充當了大成米行的說客,堅決地反對將公司資源投在回報較低的農業項目上。

但堅持要自行種糧的這一派也並不弱勢,這些官員認爲糧食命脈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上才穩妥,而非交給黑髮黃膚的漢人移民來負責。哪怕在前些年的戰爭中,成大朋曾與城中的荷蘭人患難與共,也並未贏得東印度公司內部的完全信任。在這些荷蘭人眼中,成大朋終究是異族,不可將糧食這種重要資源常年交給他去掌控,巴達維亞的糧食市場控制權最終還是需要收攏到官方手中。

這就不得不提到東印度公司目前糧食採購模式的第二個重要因素,相關事務的權力分配模式。對主管農業和糧食採購的官員來說,他們屁股下面的位子就是一個聚寶盆,每年通過糧食貿易進入他們口袋的財富着實不少,而這種狀況必然會引來別人的眼紅,畢竟這樣的便宜好處誰會不想要呢?

想要獲取糧食貿易中的好處,要嘛把現任的官員撬下臺,自己取而代之,要嘛就是把舊有交易模式取消,另起爐竈來洗牌本地的糧食市場。但不管是哪一種,對於經辦此事的秦華成來說都是神仙打架,自己這樣的小蝦米根本就摸不着邊。維爾貝克說可能今後不會全部通過大成米行來進行收購糧食,這就意味着東印度公司對糧食採購這個領域的權力分配會發生變化。而秦華成所能做的,也就只有將這個消息先帶回去,看上頭如何應對。

秦華成離開的時候雖然沒有完成簽約的任務,但總算拿到了一些信息,也不完全是空手而歸。他雖然有心想多打探一點消息,但苦於手上完全沒有跟對方討價還價的本錢,維爾貝克自然也不屑跟他這個拿不出實際好處的跑腿再細談下去。

秦華成回到大成米行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王掌櫃見他臉色不快,便料到應該是沒能辦成事,不等他開口彙報便主動說道:“先吃飯,待會成大掌櫃要過來,你再當面向他彙報荷蘭人的狀況。”

秦華成雖然有些意外於王掌櫃的態度,但還是按照他的吩咐先去吃了飯。果然不久之後,成大朋便來到了米行,先召見了王掌櫃,然後很快就把秦華成也叫進了書房。

成大朋先遣退王掌櫃,然後向秦華成詢問起今天去這幾處地方辦事的經過。秦華成不敢怠慢,便先講了上午去兩處農場與褚活、段軒二人見面會談的經過,然後再是先前去城中與維爾貝克會面的情況。

“荷蘭人想花新花樣啊!”成大朋聽完秦華成的講述之後,不禁發出了感慨:“四年多了,看來他們也不想讓糧食貿易一直被我把控着,打算要慢慢拆我的臺了!”

秦華成並不清楚當初成大朋是如何逐步控制了巴達維亞的糧食市場,所以也不敢接這個話,只能老老實實地站着等候吩咐。

成大朋感嘆完了便向秦華成提問道:“維爾貝克可曾提及什麼具體的時間?比如要求我們這邊多久答覆,或是他說的採購方案變更會在何時實施?”

秦華成想了想,搖頭道:“小的未曾聽他提及具體的時間,或許此人也只是虛張聲勢,藉此來討價還價而已。”

成大朋默然思考了片刻,搖搖頭道:“他如果想跟我討價還價,沒有必要找這樣的藉口,只要他提出的條件不離譜,我應該都會答應。在去年基礎上加兩成也不是什麼大事……他應該是故意拒絕你,讓你帶消息回來。”

秦華成愕然道:“需要用這種非常規方式傳遞消息,莫非這個荷蘭官員已經……”

成大朋不等他說完便點點頭道:“是啊,他很可能已經被架空了,說不定還有人盯着他的一舉一動,等着要抓他的把柄。他那個位子,不知道多少人在暗中眼紅呢!”

成大朋見秦華成表情有掩飾不住的驚訝,便笑着問道:“你是不是覺得一個管糧食採購的官員能引出官場爭鬥有點誇張?”

秦華成點點頭,表示成大朋所說正是自己心中所想。他先前去找維爾貝克的時候,那辦公場地可不像是什麼重要人物的待遇,再說這差事雖然有不錯的油水,但說白了也僅僅只是一個低等官員,何至於像成大朋說的那麼嚴重。

成大朋緩緩說道:“單是一個維爾貝克,當然不是什麼大人物,但把他安排在這個位子上的人,是東印度公司的十七名大股東之一。俗話說打狗還得看主人,有人要撬他的位子,那大概是東印度公司的上層要起變化了。”

秦華成對東印度公司的構成了解不多,也都是到了巴達維亞之後才陸陸續續接收了一些關於這個殖民組織的信息。像東印度公司這種大型商業機構,內部的爭權奪利自然不可避免,成大朋說維爾貝克的位子可能涉及高級的權力爭鬥,那當下這些狀況似乎就說得通了。

秦華成請示道:“那我們如果答應維爾貝克的要求,今年的糧食採購訂單是否就穩妥了?”

成大朋搖搖頭道:“按照他表達的意思,如果他待不下去了,那今年的採購模式可能會就有所改變。我想這是維爾貝克在提醒我們,要設法保住他的位子,才能保住糧食生意。”

秦華成道:“即便荷蘭人想換個玩法,但巴達維亞的糧價高低還不是掌握在大掌櫃手上,照理說他們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纔對,就算換掉維爾貝克也不會有什麼變化吧?”

成大朋道:“荷蘭人沒你想的那麼簡單,你想想,他們改變糧食採購的方式,目的就是削弱大成米行對糧價的影響力,那些一直聽命於我們的小糧商,終於有了可以出頭的機會,在同樣的收購價格下,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把手上的餘糧賣給官方,而我們能做僅僅只有通過加價收購或者加量拋售來影響本地糧價,但在這種局面下其實沒什麼作用。如果我們主動拉昇糧價,小糧商就是坐收漁利,如果我們打壓糧價,那麼荷蘭人會求之不得。”

秦華成之前並沒有聽米行的人詳細談及這些市場狀況,聽完之後不禁感嘆道:“所以米行雖然能夠影響本地糧價,但其實這個招數就只是嚇唬人的擺設,真需要的時候卻並不好使。”

成大朋道:“好不好使,那是要看荷蘭人配不配合。過去他們採購糧食都是通過我們米行,那掌控米價波動就非常有用,從民間收購糧食的時候我們可以壓低市面糧價,等荷蘭人來收購的時候,我們再拉高糧價,這中間的差價,分一份給維爾貝克這樣的官員,大家也就默契地把這買賣做下來了。但如果荷蘭人改變了糧食收購模式,以前的這套操作就沒那麼好用了。”

秦華成想了想又問道:“但我們這邊纔是本地的產糧大戶,荷蘭人如果向小糧商收購糧食,也未必能收夠他們所需的數目吧?到頭來不是還得找上我們買糧。”

成大朋道:“話是這麼說,但到時候就變成我們處於被動了,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對我們來說很不利,而且上面肯定也不希望看到這樣的狀況。”

秦華成不懂什麼買方市場賣方市場這樣的術語,但他明白成大朋所說的“上面”是指哪裡。雖然成大朋在巴達維亞是能夠呼風喚雨的大商人,但他也僅僅只是一名效命於海漢的探子頭目而已,他在巴達維亞所有的經營活動,最終目的都是爲了替海漢的情報機關蒐集各種信息,如果不能完成這個主要使命,那就算成大朋在這邊賺了再多的錢,也終究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情報人員。

既然成大朋說了上面不希望看到這種情況,那就說明他之前對本地糧食市場的操控也是來自海漢國內的授意了。想想遠在幾千裡之外的另一國竟然能夠遙控巴達維亞的糧食市場,秦華成也不禁對海漢所施展的經濟干預手段歎服不已。不過他是不知道海漢其實早先在馬尼拉也有類似的部署,只是冉天祿等人在馬尼拉的經營規模還遠沒有達到成大朋在巴達維亞這樣的影響力罷了。

既然成大朋不能坐視這樣的變化發生,那要阻止荷蘭人改變糧食收購方案,接下來就得設法介入東印度公司的權力變更中去,保住以維爾貝克爲首的這些既得利益者的官位。

但此前秦華成與維爾貝克會面的時候,對方語焉不詳,成大朋也很難憑藉秦華成帶回這些有限的信息來推測出維爾貝克的真實處境和想法。不過維爾貝克曾在會談時提到讓成大朋去給他一個解釋,成大朋認爲這是維爾貝克希望與他直接面談的一個信號,所以他打算再親自去一趟。

“你明日隨我一起去。”成大朋點了秦華成的將:“如果維爾貝克真的需要我們的幫助,那這件事可能會比較麻煩,我要跟他打個招呼,把居中聯絡的任務交給你。”

“交給我?”秦華成愣了一下。

“你在本地算是生面孔,就算有人知道你是爲我工作,也不會太注意到你這個新人。”成大朋指了指腦袋道:“但你自己遇事要機靈點,記住你的身份和任務!”

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2833.第2833章第118章 海外考察(五)第2232章第七百六十章 交易條件2778.第2778章第1096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五十二章 初探濁水溪3205.第3205章第1220章 前往終點站第2237章第五百八十六章 善後工作第四百八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1860章 殺雞儆猴第1030章 希望油田(四)第1997章第四百四十六章 當面提問2956.第2956章第261章 採取軍事手段的可行性2567.第2567章3120.第3120章3304.第3304章第1826章 進退兩難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1024章 先遣隊(五)第1372章 回撤2867.第2867章2722.第2722章2415.第2415章第1047章 特別行動第1569章 官方態度第356章 拉鋸戰第211章 最惠價格待遇第五百四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1504章 強力手段第1709章 戴罪立功第2242章第2125章3118.第3118章第2004章2657.第2657章3400.第3400章第八百三十五章 行動計劃第3452章3048.第3048章第328章 廣州民亂3384.第3384章第360章 房地產的經濟賬第2336章第四百九十章 立場不同3391.第3391章第八百六十章 碾壓之勢第七百二十四章 收集情報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2742.第2742章第2195章第366章 軍售只是開始第1036章 遭遇戰第八百四十三章 大張旗鼓第1652章 攻打馬尼拉(二)2548.第2548章第73章 辯論第80章 廠衛2421.第2421章3160.第3160章3274.第3274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1231章 戰爭可能第1987章第1377章 大麻煩第1524章 提前踩盤第四百二十章 勘探完成第1188章 知情人第1853章 長遠眼光第1922章2966.第2966章第1351章 罪魁禍首第163章 推銷大成功第2217章第1529章 真假錦衣衛第1583章 佔據主動3121.第3121章第307章 獻禮工程第1843章 新崗位3095.第3095章第1660章 攻打馬尼拉(十)2666.第2666章第3441章第六百二十七章 荷蘭人的打算2619.第2619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餘波第1502章 逆流而上3268.第3268章第五百七十章 來龍去脈3296.第3296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危機感第317章 瓊聯發掛牌第2154章3277.第3277章2436.第243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