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 金融機構

蔡金梅的名聲可不僅僅只存在於海漢內部,浙江這邊的錢莊老闆大多也聽說過主管海漢銀行的官員是一個女人,而且手段頗爲厲害。雖說生意人一般不會有“女人不能管賬”之類的陳腐觀念,但海漢銀行這種聞名遐邇的大錢莊居然是一個女人在幕後打理,也足以讓人感到驚駭了。

海漢銀行到底有多有錢,就如同海漢軍的戰鬥力有多高一樣,對明人來說是一個很難有具體答案的謎題。但一些與海漢關係密切的大商人曾經有幸在舟山島上參觀過海漢銀行的金庫,據說內有百萬現銀儲備隨時可供調用,即便有什麼突發事件,三日內就可從福建再調來百萬現銀,資金可謂十分充裕,而這還僅僅只是海漢銀行在浙江的分理機構而已。

寧波城裡也有一處海漢銀行的辦事處,不過因爲之前海漢與大明之間的貿易關係並未得到正式承認,因此這個辦事處的業務範圍也相對比較狹窄一些,並沒有公開的儲蓄借貸類業務,僅僅只是爲那些與海漢有銀錢來往的商家提供賬目結算服務。寧波商人只要在海漢銀行開設專用戶頭,那麼與海漢的貿易往來都可以通過這個辦事處結算賬目,而不需要再冒風險帶着成箱的銀子來回奔波。

當然了,儲戶要將存在海漢銀行裡的錢提出來也很方便,只要拿着自己的存摺和印鑑去辦個手續就行,提現金額比較大的,銀行還會額外提供由金盾護運的武裝保鏢護送到家的服務。雖然在存蓄借貸業務方面將市場留給了本地錢莊,但實際上爲了便於貿易結算,江浙沿海地區的商人存在海漢銀行裡的資金量依然非常可觀,據知情人士透露,數目可能比海漢銀行金庫裡的現銀還要多個兩到三倍。

以這樣巨大的資金量,海漢銀行只需稍稍做些檯面下的操作,用上一些金融手段,就足以讓本地那些本錢不過幾十萬兩的錢莊在短短几天之內垮掉,這一點不管是本地的商人們還是錢莊的老闆們都很清楚。而海漢一直沒有采取這樣的激進手段來除掉競爭對手,也足以讓這些錢莊老闆們心存敬畏了。如今海漢高官來寧波要召集這個行當裡的本地頭面人物開會,協商制定行業標準的事宜,衆人自然是不敢缺席,否則無異於將自家隔絕在海漢構築的金融體系之外,那可就真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了。

所以儘管明知主持此次會議的是一個女人,但也沒有哪家敢因爲這個原因就怠慢,全都早早便來到了石迪文下榻的宅院候着。幾個老闆從業多年,又都在寧波這塊地方混飯吃,互相之間也是熟識了,便趁着還沒開會的時候交流一下信息,但問了一圈,也都不太清楚海漢這次召開的行業會議真正目的是什麼。

金明發是寧波本地錢莊“信隆號”的老闆,“信隆號”在寧波商界交際頗廣,經營規模也是最大的一家,所以老闆金明發也算是這個行當裡的頭面人物了。他率先開口問道:“各位可知海漢人此次所說的整合行業,到底是何意圖?”

衆人互相看了看,都稱不知。“和興號”的老闆何廷貴道:“都這個節骨眼了,金老闆就別兜圈子了,有什麼消息不妨明示,大家也好趕緊再合計合計。”

金明發嘆了口氣,搖搖頭道:“還合計什麼啊?人家擺明了就是要大家俯首聽命,今後照着他們的意思來經營錢莊,你敢不聽?”

何廷貴幹咳一聲道:“既然海漢人客客氣氣把大家請過來會晤,這便是有商量的餘地了,若是他們拿出來的法子不合大家的意,也未必不能再討價還價議上一議。”

金明發道:“跟海漢人討價還價的時候,你什麼時候見他們吃過虧了?依我看,這次怕是不會有什麼迴轉餘地。大夥兒準備好改錢莊名字吧!”

衆人一聽金明發這話,明顯是在說海漢打算要兼併各家錢莊了,這樣一來豈不是動了他們的根基,衆人又哪能忍得下來,當下七嘴八舌地開始議論要如何保住自己的家產和生意不被海漢輕易吞併。

金明發見其他幾人還在試圖要跟海漢人談判講道理,當下嘆了一口氣插話道:“各位,海漢人手上現銀那麼多,只要稍稍動點手腳,就能讓各家錢莊出現擠提擠兌,就算海漢把這手段公諸於衆讓你們提前做準備,試問哪一家又扛得住?各家錢莊發出去的異地聯號匯兌的銀票,要是落到海漢人手上,要搞垮你們在寧波以外地區開的店也是輕而易舉。”

“難道就讓海漢人這麼爲所欲爲?”雖然金明發的話說得有理,但仍然還是有人不甘心就此成爲受海漢約束的傀儡,忿然發出了質疑。

“對不起,有錢真的可以爲所欲爲。”

突然一個女子的聲音從門外響起,衆人轉頭看過去,便見一個又瘦又高的中年女子正好走到門口。這女子身材瘦削,身高放在江浙男性中也算是高個子了,身着黑色棉紗袍裙,腳上是一雙鹿皮涼鞋,長髮在後腦盤了個髮髻,五官深邃,脣薄似翼,眸如鷹隼,眼光如覓食一般從衆人臉上一一掃過。剛纔發話質疑海漢做法這人被她眼光在臉上停留了一下,忍不住便打了個寒顫,感覺自己彷彿是被一隻食肉猛獸盯住了一般。

那名女子倒揹着雙手,跨過門檻走進了這間廳堂中,雖然身邊連個隨從都沒有帶,卻自有一股上位者的氣勢從其身上散發出來。根本無需任何介紹,衆人便知道這位肯定便是今天的正主了。

高個女子大馬金刀地走到上首的位子坐了下來,然後自我介紹道:“我是海漢財政部主管銀行事務的蔡金梅,各位也可以稱我爲蔡主任。”

這幾位錢莊老闆跟海漢已經打過一兩年交道,也知道“主任”這個官職在海漢的官僚體系裡可高可低,但如果是從海漢的“部”裡外派公幹的主任,那絕對不是什麼小角色了。何況蔡金梅本來就名聲在外,衆人可不敢把她當作尋常女子看待。海漢任用女人當官雖然有些稀奇,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可以對蔡金梅表現出任何的不敬。

衆人連忙起身見禮,以金明發爲首都是口稱“蔡大人”,而無人以其官職相稱。至於蔡金梅剛纔現身時所說的那句囂張至極的臺詞,衆人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妥,畢竟他們自己就是整日跟錢打交道,可以說相當認同蔡金梅這話所透露出的價值觀。以海漢的富有程度,就算要爲所欲爲,那不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

蔡金梅見衆人表現得如此服帖,倒是稍稍有點失望,她原本想用那句話激一激這幫本地錢莊老闆,看看若是有什麼刺頭想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自己便好施展手段當場打壓下去,也能起個殺雞儆猴的效果。但沒想到這羣人對她的有意挑釁竟然全無反駁的念頭,她也就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

當下有僕人進來給蔡金梅送上專屬的冷飲,又多端了幾盆冰塊放在廳堂中降溫。雖說夏日用硝石製冰的土辦法在寧波並不是什麼稀奇事,但也只有少數有錢人家纔能有條件這麼折騰。這間廳堂裡從賓客們來之前就已經放置了數盆冰塊,並且每隔半個時辰就會更換一次,室內的溫度足可以用涼爽來形容了。衆人所喝到的飲品,也都有冷熱可選,熱的是上等好茶,冷的便是冰鎮果汁或糖水,這種待遇大概也只有不差錢的海漢人才能如此佈置了。

蔡金梅也是個辦事俐落之人,沒有再花時間跟這幫錢莊老闆兜圈子,而是很快便切入到正題中:“今日請各位過來的原因,在請帖上也寫得很明白了,就是希望各位所經營的錢莊今後能夠與我們海漢銀行統一經營標準,逐步建立起通存通兌的體系。至於這麼做的好處,各位都是行內人,我想也不用我細細解釋了吧?”

這些民間錢莊如果能夠與海漢銀行通存通兌,打通存貸款手續,無疑將會大大增加他們的資金流動速度和業務量,降低日常經營風險,好處的確是顯而易見的。但這事也具有兩面性,雖然對民間錢莊來說無疑是傍上了一條大粗腿,但這些錢莊的體量與海漢銀行相比實在太小了一些,如果實現了通存通兌和其他經營標準的統一,其實就意味着他們從那一刻開始已經是海漢銀行的附屬機構了。在資金運作方面,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與海漢銀行對抗,這種行業標準的統一,對民間錢莊來說其實就是一種變相的吞併。

能夠看穿這種本質的人不少,但敢於提出反對意見的人卻是寥寥。衆人你看我我看你,既不做聲贊同,也不敢出聲反對,一時間陷入了古怪的沉默中。

蔡金梅何等精明之人,一看衆人的奇怪態度便已經猜到他們的大致想法了。大明當年的金融機構經營者會存在寧爲雞頭不爲鳳尾的心理,這其實早就在施耐德和蔡金梅等財政部高官的估計之中。但金融活動作爲社會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海漢對於這個行業的掌控權勢在必得,並不會因爲幾個錢莊老闆的猶豫不決而有所動搖。

蔡金梅從衆人臉上一個一個地看過去,被她眼神盯到的人都覺得如有芒刺在背,不敢與其對視太久。最後蔡金梅的眼神停在了金明發臉上:“金老闆的信隆號是寧波本地最大的錢莊,算是這個行業裡的龍頭了,我很想聽聽金老闆的看法。”

金明發硬着頭皮應道:“蔡大人謬讚了!在下這點小買賣能入蔡大人的法眼就已是僥倖了,豈敢稱作龍頭……”

金明發一邊說一邊看蔡金梅的臉色,卻完全沒有從那張毫無表情的面孔上取得任何收穫,他只能繼續說道:“蔡大人剛纔所提的統一行業標準,實現通存通兌,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此事或許官府不會同意,實施起來怕是會有問題。”

蔡金梅不動聲色地應道:“官府方面不會有問題,大明與海漢很快就要建交,寧波府是首批開放兩國通商的口岸之一。既然是正式通商,負責銀錢兌換的機構就必須要統一經營標準才行。想獨立於這個標準之外,那可能需要好好想想今後要怎麼維持經營了。”

大明與海漢即將建交這件事並未在寧波這邊傳開,還僅僅只是極少數人聽到了相關的風聲,但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實證。在場的這幾位錢莊老闆雖然各自都有官府背景或是人脈關係,但來此之前已經聽到相關風聲的,卻只有金明發一人。何廷貴等人聽蔡金梅這麼一說都是大爲吃驚,但看蔡金梅表情頗爲認真,又絲毫不像是在開玩笑的樣子。衆人立刻開始在心頭盤算,如果情況真如蔡金梅所說,那接下來會對這個行業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目前兩國間的銀錢兌換幾乎都是由海漢銀行在進行,但實際上海漢銀行所發行的海漢紙幣在沿海州府的商圈中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貨幣交易能力。如果兩國正式建交併開放通商,那麼海漢紙幣在寧波市面上的流通速度和流通量都必然大增,到時候民間錢莊如果還是不能實現通存通兌,而海漢銀行卻葷素不忌一律通吃,那無疑將會失去大量的客戶。蔡金梅的話雖然有一定的威脅成分,但也不是空口說白話,不可聽之任之。

金明發見同行們都把眼光投向自己,心知這幫人是指望着自己出面與蔡金梅交涉,當下咬咬牙道:“蔡大人,這兩國建交非同兒戲,即便真是要通商,從宣佈到實施也有一個過程,短則數月,長則一年半載。本地錢莊與海漢銀行之間如何實現通存通兌,在下以爲可以慢慢商量着來辦,倒是不用急於求成,以免忙中出錯。”

2755.第2755章第72章 重訪故地第3492章3227.第3227章第353章 大萬山島的變化第1665章 攻打馬尼拉(十五)2974.第2974章2906.第2906章第九百一十七章 軍演部署第1734章 態度轉變第1457章 回遷遼東第五百六十二章 走訪民情第1463章 信息的價值3027.第3027章第1140章 長遠打算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第2089章第六百七十八章 投資環境2710.第2710章第3419章第106章 實力展示第2197章第1935章3276.第3276章2689.第2689章第1520章 三國聯盟第291章 福建來客第六百零三章 遊漳州城第256章 開發亞龍灣第2287章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2411.第2411章3229.第3229章第1511章 遼東屬誰2614.第2614章3328.第3328章第1092章 職業軍隊的威力2441.第2441章第1933章第2101章第1944章第1909章 境遇差異第3449章第255章 進口礦產第1766章 收錢辦事2532.第2532章第2362章第134章 新任巡檢(一)2892.第2892章第1283章 昌石鐵路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六百四十一章 外界觀感第1180章 變本加厲第1944章2536.第2536章第1583章 佔據主動2583.第2583章第1123章 立場決定觀點第1477章 定心丸3169.第3169章3057.第3057章第1750章 民間傳聞第14章 漫長的一天(四)第2179章第2222章第2110章2469.第2469章第1064章 請君入甕2707.第2707章2579.第2579章第2272章第六百三十五章 交手(四)第1380章 戰爭的意義3318.第3318章第七百一十二章 調任第八百二十一章 但盡人事第115章 海外考察(二)第297章 巡視廣州第1237章 萬事俱備第九百八十八章 海口城第145章 殺雞儆猴第2050章第2230章第八百四十章 一網打盡第204章 於大山的私心第23章 勞改營(一)第1864章 差距所在2882.第2882章第59章 組建公社3138.第3138章第350章 洗劫會安第243章 紡織產業規劃2777.第2777章第八百七十八章 舟山招商會(三)第2267章第1638章 苦命的偵察船第七百六十三章 壓力山大第四百一十九章 與黎人的談判第1008章 開國慶典(八)第19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