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才能解尿!醫揭攝護腺肥大4症狀:夜尿2次小心了

一名患者描述,過去站着解尿很輕鬆,卻逐漸感到越來越費力,最後不得不改爲坐着,甚至還需要用手按壓腹部才能勉強排尿,而這正是攝護腺肥大症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依國健署統計,50歲以上男性約50%有攝護腺肥大症狀。對此,家醫科醫師林青谷分享,先前碰過一名患者描述,過去站着解尿很輕鬆,卻逐漸感到越來越費力,最後不得不改爲坐着,甚至還需要用手按壓腹部才能勉強排尿,而這正是攝護腺肥大症狀。他並提到,若出現每晚起牀排尿超過2次,或有頻尿、排尿困難、急尿等問題,都可能與攝護腺肥大有關,務必儘快就醫檢查。

醫師林青谷在粉專發文表示,攝護腺是男性專有的器官,位於膀胱下方,包圍尿道靠近膀胱頸的位置。主要功能包括分泌液體,維持精子的活力,以及保護泌尿道免於感染。

談及攝護腺肥大的原因,林青谷指出,年齡是最大的危險因子,隨着老化,攝護腺逐漸增大,對尿道造成壓迫。此外,與荷爾蒙影響也有關,在於攝護腺中的雙氫睾固酮會促使細胞增生,當增生速度超過細胞凋亡,就會導致攝護腺肥大。

林青谷說,其它導致攝護腺肥大的原因,還包括遺傳、代謝問題、糖尿病與心血管等慢性疾病。其中有家族病史者,風險是一般人的4倍。

通常攝護腺肥大好發於50歲以上男性,但林青谷提醒,40歲後若有以下症狀,值得特別警覺:

●夜尿:每晚起牀排尿超過2次,可能影響睡眠及生活品質。

●頻尿:每小時需要排尿2次以上,或常需中斷活動找廁所。

●排尿困難:尿流變細、速度變慢、排尿時間延長,或需要用力才能排尿,以及排尿不乾淨,總有餘尿感。

●急尿:難以忍耐的尿意。

林青谷強調,若出現攝護腺肥大症狀應及早治療,否則可能導致急性尿滯留,可能需要緊急導尿;長期尿液殘留還可能成爲細菌與結石的溫牀,增加尿路感染與結石的風險。此外,膀胱長期承受高壓會導致膀胱壁增厚、失去彈性,進一步加重排尿困難,嚴重甚至會引發腎水腫或腎臟損傷。

除了靠藥物與手術治療攝護腺肥大外,林青谷建議,飲食上可多吃番茄、花椰菜、黃豆製品,並避免過多紅肉與高脂肪食物;同時規律運動、控制體重,以預防肥胖與代謝症候羣。

林青谷表示,攝護腺肥大是男性自然老化的一部分,但它並非不可控,透過早期發現、適當治療,能有效改善生活品質。若發現自身或家人出現任何排尿異常症狀,務必儘早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