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風投”領投智芯半導體B輪融資 合肥發力“新能源汽車之都”

《科創板日報》10月24日訊(記者 李明明)“最牛風投”合肥產投又出手了。

近日,相關消息顯示,智芯半導體已於近日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合肥產投領投,合肥高投、合肥建投共同出資,將主要用於優化產品線佈局,進一步完善供應鏈,以滿足公司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對於本次投資,合肥產投總經濟師方煒對《科創板日報》記者透露,集團意在圍繞合肥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佈局,助力合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合肥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有望達120萬輛,希望繼續做大做強。”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合肥全市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100萬輛。作爲全國唯一的新能源汽車“換電”試點、“雙智”試點、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試點、“車路雲一體化”試點的四試點市,合肥已成爲全國新能源發展活力最強、供應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

聚焦車規級MCU芯片

智芯半導體工商主體爲天津智芯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爲易生海。據企查查信息,目前智芯半導體已完成五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合肥產投和合肥建投等系列合肥國資、上海自貿區基金、順爲資本、北汽產業投資、鼎心資本以及中芯聚源等知名機構。

智芯半導體聚焦於安全、可靠和穩定的汽車電子芯片解決方案,包括汽車級微控制器系列、汽車MCU產品等,可應用於汽車車身舒適控制、動力總成、底盤安全、智能座艙與網聯等各種應用。公司總部位於合肥高新區,在蘇州、上海、天津等地設有研發和銷售分支機構。

近幾年,由於全球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產銷量提升,以中國爲主的全球汽車市場對汽車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從行車電腦、液晶儀表,到發動機、底盤等,汽車中相當多的組件都需要MCU進行把控,相應的車規級MCU需求量高速增長。因此,一些國內廠商逐漸向車規級MCU領域探索,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一位汽車領域工程師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作爲汽車電子系統內部運算和處理的核心,MCU是實現汽車智能化的關鍵,但是MCU芯片對功能、可靠性、工作溫度等要求非常高,僅次於航空航天、兵器、軍工級芯片等。國內MCU芯片產業發展起步較晚,自給率低,市場空間較大。此外,衆多國內車規級MCU廠家正從車身域爲切入點和着力點,力圖實現動力域、底盤域、座艙域及智駕域等中高端應用替代。

易生海此前表示,公司有從單核芯片到多核芯片的完整產品線,主要有面向傳感器、執行器中低端應用,以及面向底盤安全、電池管理、逆變器等高功能安全應用。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在車載MCU方面,國際上,以瑞薩、英飛凌、恩智浦及ST爲代表的廠商主導全球市場,國內的龍頭企業則包括紫光國微、國芯科技、華大半導體、上海芯鈦、芯馳科技等。

合肥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

可以看到,智芯半導體的融資歷程中,合肥國資對其助力頗多。據企查查信息,本次B輪出手的合肥產投及合肥高投,早在2021年就已對智芯半導體進行了加註。

本次領投方合肥產投是“最牛風投之城”合肥的重要國有投資平臺。2015年3月,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和合肥市工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合併組建成合肥產投,成爲合肥市國資委所屬三大平臺公司之一。

合肥產投定位於創新推進和戰略新興產業的賦能型投融資平臺,管理着安徽省新材料產業主題母基金、安徽省生命健康產業主題母基金、安徽省空天信息產業母基金和安徽省種子基金二期母基金等四支省級母基金的管理機構,參與運營管理合肥市政府引導母基金和市創投引導基金兩支市級母基金,運營市種子基金、市天使投資基金、市場化基金等“產投系”基金羣。

目前,合肥產投設立自主管理型基金61支,總規模超千億元,累計投資企業近千家,其中51個項目實現IPO或借殼上市,25家企業登陸科創板。集團註冊資本175.77億元,截至2023年底,集團資產總額達到902億元。

從合肥產投近期對智芯半導體等項目的佈局中可以看到,當前,合肥正發力“新能源汽車之都”。

數據顯示,1月至9月,合肥市汽車產量達131.17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92.75萬輛,同比增長74.47%。

合肥在新能源儲能電池、車規級芯片、顯示屏等關鍵零部件領域擁有多家領先企業。例如,國軒高科和陽光電源在新能源電池領域佔據重要地位。同時,長鑫、智芯半導體等芯片生產商也爲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提供了硬件基礎。

合肥在“十四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突破7000億元,整車產能突破300萬輛,培育百億級企業10家,實現產值和產量躍居全國第一方陣的具體目標。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安徽的16座省轄地級市均佈局了汽車產業,聚集了比亞迪、蔚來、大衆安徽等明星級車企,從整車製造到零部件供應,再到後市場服務,合肥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