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培育新質生產力:圍繞經營主體深化改革提振信心
當前,新質生產力正在引領着中國經濟向“新”而行。
培育新質生產力有哪些抓手和載體?如何辯證處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之間的關係?如何深化改革、建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企業如何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抓住機遇?4月11日在人民政協報社主辦的新質生產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多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進行了探討。
未來產業代表着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羣慧看來,未來產業具有科學依賴性、技術顛覆性、產業化不確定性、技術融合性幾大特徵,在此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強化基礎研究能力、原始創新和顛覆式創新。
發展新質生產力,企業是主體。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高培勇認爲,要把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基點,放在以企業爲代表的經營主體身上。以企業爲代表的各類經營主體就是發展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建構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要聚焦以企業爲代表的經營主體關切,圍繞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而展開。
“要確保所有的對策、所有的舉措都奔着滿足經營主體需求而去,實打實幫助各類經營主體解決困難和問題。”高培勇說,要着眼於從經營主體根上澆水施肥,圍繞激發經營主體的動力活力實施改革出臺政策,有效調動起各類經營主體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當下要重點致力於給各類經營主體鬆綁,增加發展的活力,尤其是讓包括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內的各類經營主體穩定預期。
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也認爲,當前要以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振市場主體的信心,激發市場主體爭創一流的勇氣,找準市場主體加強創新的方向、提高市場主體補鏈強鏈的能力,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大跨步前進。
新質生產力爲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莊聰生表示,要引導民營企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建設未來產業,走資源節約、生態友好的發展道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當前,要着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卡點,構建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生態,營造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失敗的氛圍,大力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增強企業家的預期和信心。
論壇上,一些企業結合自身實踐談到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路。中國有研科技集團董事長趙曉晨提到,有色金屬新材料的持續創新爲新技術和新產業涌現提供了廣闊空間,促進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又進一步拓展了有色金屬新材料的應用與創新空間,催生了更多新產業和新業態。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要着力發揮行業關鍵核心技術的託底功能、行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培育的引領功能、行業轉型升級的賦能功能。
中儲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勇則認爲,傳統產業仍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底座,發展高端產業不能放棄傳統技術和傳統產業,傳統產業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堅持“數字化、集成化、品牌化”。物流行業過去呈現“小而亂”的發展狀態,但隨着大量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物流行業正逐步呈現數智化發展趨勢,很多科技產品在物流領域場景下被孵化出來,給物流行業帶來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質生產力不是簡單的技術,用一個軟件就可以學會,它需要在實踐中應用並不斷打磨,同時需要相應的管理變革和產業鏈變革。因此,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進程中,企業不必等待某項技術完全成熟,而要瞄準時機、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廣聯達科技股份董事長袁正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