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醫保便民服務再升級
“我在便民門診花1元錢就能開12周的藥量,不用來回跑多次掛號,真是省心又省力。”3月6日,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宋雪琴,在銀川市西夏區南樑農場衛生院就醫時說。
近年來,自治區醫保局會同自治區衛健委推出多項便民服務舉措。通過設置便民門診、優化處方流轉、落實“長處方”制度,加強醫保目錄動態調整等措施,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確保參保羣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具體舉措包括在全區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設便民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設便民診室;參保羣衆在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可享受藥品‘零加成’和醫保普通門診統籌、門診慢特病報銷政策等。”自治區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區基層門診費用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超60%。病情穩定、治療方案不變、僅複診開藥的門診慢特病長期服藥患者,可以一次性開具最長12周的用藥量。此外,自治區醫保局還進一步完善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機制,將專家遴選比例從30%提高到70%,將137個診療項目、68類醫用耗材、11個醫院製劑新增納入醫保報銷範圍。
2024年,全區參保羣衆在基層醫療機構門急診就診人次較上年增加206.86萬人次,同比增長18.09%;參保職工、居民在基層醫療機構普通門診統籌報銷費用較上年增加0.95億元,同比增長31.24%;基層醫療機構爲門診慢特病參保患者報銷減負0.74億元,實際報銷比例達到63.54%;醫保目錄調整擴圍支持醫療機構發展,預計一個年度爲參保患者減輕醫療費用負擔2億元。
自治區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寧夏通過優化醫保惠民政策,有效提升參保羣衆的就醫便利性,減輕就醫用藥負擔,讓參保羣衆儘量在家門口看病、少花錢、看好病。今後,將繼續深入推進醫保改革,確保更多羣衆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記者 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