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北上找牀位病逝 衛福部曝時間序:2小時確定轉院

找牀位延誤?患者轉院病逝 衛福部駁:2小時確定轉院。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本報資料照/郭吉銓 攝)

醫院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一名麻醉科護理師在社羣平臺上發文稱,有患者從高雄一路往北找加護病房(ICU)牀位,有牀才能開刀,最後卻因敗血症病逝。衛福部今天說明,該個案是臺南某醫學中心急診收治,經外科照會後建議收治ICU病房,2小時後確定轉至成大斗六分院,不管是轉出或轉入的醫院,都有積極接收病人。

一名護理師近日在社羣平臺發文指出,一名腸胃穿孔患者從高雄一路往北找ICU牀位,直到成大斗六分院纔有牀可以開刀,但打開腹腔後,發現已經充滿排泄物,加上患者身體條件不佳,用了各種升壓藥,最後仍因敗血症死亡。

不過高雄市衛生局今天出面否認,轄內醫學中心並沒有轉診成大斗六分院的就醫紀錄。成大斗六分院則迴應,護理師貼文內容涉及病人病情與轉診過程,均屬病人隱私,依法必須保密,無法證實。

衛福部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急診壅塞議題。(王家瑜攝)

衛福部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急診壅塞議題,醫事司長劉越萍說明,該病患不是高雄,是在臺南,今年2月中發生的事情,7點左右到醫學中心、10點完成照會,外科醫師認爲需要開刀,考量病人年紀大、風險高,建議最好有加護病房。由於當時該醫院沒有ICU病牀,12點時確認成大斗六分院確定可以收病人,而且病人家屬同意。

劉越萍指出,病人在4點半進入開刀房,隔天晚上約11點因病情惡化往生,但這中間並沒有延誤,不管是轉出的醫院或接收的醫院,都有積極處理病人。她表示,會請衛福部照護司和地方衛生局對於這位護理師去了解,可能要做適度的溝通,有沒有正當的管道讓大家來揭露,應該把管道建立出來,從制度上做檢討。

媒體詢問,此做法會不會導致寒蟬效應,她強調「我們是去了解,不是查察」,例如衛福部設有部長信箱,需要去了解她覺得這樣的管道哪裡不好?自媒體的速度很快,但資訊是片面的,其實這位病人有完整接受醫療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