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專欄:李學文》短視頻熱潮能夯多久?
大陸的短視頻熱度能否持續,臺灣的短視頻能否像大陸一樣蓬勃起來。深圳一位美女用手機錄製籃球比賽影音。(CFP)
據聞,2017年大陸數位內容領域最夯的就是短視頻,因此,被稱爲短視頻元年。我有幸應邀參與海峽兩岸短視頻新媒體論壇,於此整理些重點供臺灣相關業者參考。
2017年至今不過半年,市面上已出現形形色色的短視頻平臺:以三、四線城市的草根用戶爲主,號稱每日約有5000萬日活用戶的獨立短視頻平臺「快手」;用戶超過半數,分佈在一、二線城市,女性用戶佔比76%,以白領、時尚達人、辣媽爲主的單個用戶,購買力和商業變現潛力較好,但規模較小的「美拍」;作爲短視頻領域的一個細分產品,以音樂MV爲切入點,利用新潮對嘴型、卡節奏表演的形式亮相的「音樂短視頻」;而火山直播是一款手機直播平臺,主打網紅娛樂生活直播,此外,還有「秒拍」、「抖音短視頻」等。
網路時代節奏十倍速、百倍速的特性,已使得才興起不久的短視頻目前已進入短兵相接的戰國時期,首先爆發的是搶奪短視頻時長的定義權。「快手」提出「豎屏57秒」是短視頻行業的工業標準,「今日頭條」則宣佈「4分鐘是短視頻最適合播放的時長」,「秒拍」不甘示弱:「短視頻不需要被定義,『秒拍』就是短視頻。」
爭奪定義權的制高點,其背後吐露的就是競爭已開始白熱化。我推測,現業者應該正處於產業發展的十字路口,是要向左擴大規模,還是向右努力變現,抑或是站在原地先調整影音內容的品質─從素人生產內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到專業生產內容 (PGC,Profession Generated Content)?當然,這並不是容易的選擇。
其實,短視頻並非橫空出世。
歐洲打從2005年開始,便出現了所謂的行動電視服務(Mobile TV),基本上它是一種以廣播方式傳送,以不固定地理位置的裝置接收爲發送對象的電視技術,在它平臺上所提供的內容則被稱爲行動內容(Mobile content),於其時我便見過有30秒、1分鐘、3分鐘不等的內容時長,其型態包羅萬象,有刺激香豔、懸疑偵探、偶像劇、脫口秀,有影集、連續劇等格式,只不過,始終沒有真正成氣候。
差不多同一時期,美國還出現了Youtube,帶動全球UGC的風潮,接着,2007年第1代iPhone上市,由於其爲匯流載體,以全球通用的網際網路協定爲基礎,旋即造成舉世的追逐,而透過iPhone觀看Youtube等視頻網站的網路行爲(Web2.0),馬上便取代了過去以廣播爲基礎、內容相對有限的行動電視,至此,Mobile content纔算具備較實質的意義。
到2007年,微電影一詞首發於中文世界,主要是指時長較短但製作方式與電影相似的行銷作品。依我看,它便是上述Mobile content發展在大陸的延續與變形。大陸的3G正式營運爲時較晚,約在2009年第2季,大量的手機影音內容需求使得這種輕薄短小的微電影大放異采。
經過了2016年的直播熱潮,到了2017年,大家談的卻是短視頻,讓人好奇的是,同樣強調數秒到數分鐘長度輕薄短小的影音內容,過去行動電視、微電影似乎並沒有真正構成一個穩定的產業,這些年來生態環境發生了什麼革命性的改變,可以支持業者去期待短視頻的成功,這是業者該去思考的。
內容創業,是否成熟到產業鏈形態,判斷面向其實有4個:是否主流化、職業化、產品化、垂直化,且4條件同時並存。
何謂主流化?大陸視頻大戶如BAT是否均布重兵於短視頻上?投資的力道決定了短視頻是否已成爲顯學。何謂職業化?無論我們怎麼稱謂微影音,在影視內容產業裡,均存在着許多專業分工:企畫撰稿、拍攝、音效、燈光、成音、剪輯、後製等是否漸有專業人士涉入短視頻?再來是產品化,無論是發展至何等的規模,是否形成具體的商業模式或是變現產品,仍然是短視頻能否成爲產業的重點。最後是垂直化,短視頻現下是否已開始發生製播垂直整合或跨界聯盟,以達到一源多用、交互行銷、提高投資報酬?
從這4個條件去檢視短視頻前景,大陸的短視頻熱度能否持續,臺灣的短視頻能否像大陸一樣蓬勃起來,就不難得出結論了。
(作者爲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