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大與朗齊生醫攜手 開發肺癌新藥

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王陸海與朗齊生物醫學公司董事長陳丘泓,今(22)日完成技術授權簽約,預計2年內展開藥物開發臨牀試驗,造福抗藥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目前全世界癌症人口約有20%是肺癌患者,肺癌無論是在歐美日先進國家、或是發展中及低開發的國家,其死亡率皆高,臺灣每年約有1.3萬人罹患肺癌,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臺灣的肺癌患者約有85-90%爲非小細胞癌患者,但肺癌病人5年存活率仍只有10~15%。

中國醫大藥學系講座教授郭盛助表示,藥物產生抗藥性是肺癌治療的難題,迄今還沒有方法或藥物可以延緩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產生EGFR-TKI的抗藥性;典型臨牀標靶治療藥物爲EGFR-TKIs,臨牀上使用第一或第二代EGFR抑制劑藥物,平均9個月至1年左右就會面臨EGFR突變產生抗藥性,接續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Tagrisso接力治療,約1年半後,也會因再產生抗藥性導致治療失效。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與藥學系郭盛助講座教授團隊,在高教深耕計劃及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研究經費支持下,共同研發之小分子新藥35d及其系列化合物,對乳癌、大腸癌、前列腺癌以及肺癌皆有抑制活性。

被譽爲國內研發抗癌新藥先驅的郭盛助,帶領研究團隊以小鼠動物實驗進行藥效評估,實驗動物帶有對第一代EGFR-TKI gefitinib具有抗藥性之非小細胞肺癌腫瘤,Tagrisso治療兩個月後開始產生抗藥性,腫瘤復發快速生長;另一組實驗動物以Tagrisso和35d並用治療,140天后還未有顯著抗藥性產生,顯示本發明案之新藥與EGFR-TKI並用可治療EGFR突變對TKI具抗藥性之非小細胞肺癌。

朗齊生醫董事長陳丘泓表示,朗齊生醫會運用獨有的篩選技術投入新藥研發,在二類新藥及全新藥都有突破性進展,並積極在癌症標靶小分子及大分子專利佈局;此案之候選藥物在腫瘤研究中的療效、控制耐受性和抗藥性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預期可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醫大產學長莊曜宇表示,肺癌標靶藥物在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可達260億美元,爲極具市場潛力的候選藥物,於技術授權移轉後,將由朗齊生醫承接後續新藥開發工作,接續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中國醫大科技團隊亦將持續扮演協助的角色,期能透過技術移轉接力合作,能聯手推動候選藥物早日上市,嘉惠於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