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縣城裡的熱辣滾燙

作者 | 陳世鋒

編輯 | 盧旭成

今年五一,“人從衆”模式出現了新特徵——小城市的熱度超越一二線城市。

攜程數據顯示,揚州、洛陽、秦皇島、威海、桂林、開封、淄博、黃山、泰安、上饒等是比較熱門的三四線目的地,旅遊訂單平均增長11%。安吉、桐廬、都江堰、陽朔、彌勒、義烏、婺源、景洪、崑山、平潭是熱門縣域旅遊目的地,旅遊訂單平均增長36%。同程旅行數據也顯示,從旅遊訂單同比增速來看,一二線城市小於三四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小於縣域市場。

一位來自四川的遊客表示,“黃山宏村真的太巴適了,沒有那種人擠人的焦慮,尤其是沉浸式的非遺體驗,全家都很喜歡。”從山水田園到古鎮風情,從民俗文化到特色美食,更加具有性價比以及個性化的旅遊體驗,推動小城旅遊持續出圈。

值得一提的是,來自大城市的人們猛然發現,雖然一些小城仍然保存着明顯的地域特色,但一些原本高大上的萬店(或即將成爲萬店)的品牌已經悄然入駐,比如星巴克、瑞幸、蜜雪冰城、肯德基、麥當勞、阿迪達斯、茶百道、塔斯汀、華萊士……不同地域之間的日常消費差距,似乎也被這些萬店品牌抹平了。

“攻佔”縣城

在小縣城中,頭部乃至萬店品牌的門店幾乎隨處可見。

從杭州到臨海市(縣級市)旅遊的李女士發現,即便是在濃厚地域風情的古鎮中,也可以看到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這樣的茶飲連鎖品牌的身影,其客流量也不比大城市弱。“不管到了哪裡,人們總是需要一杯喝的,他們可能會優先選擇全國性品牌。”

常年居住北京的任女士也對老家縣城的消費現狀表示驚奇,“短短的一條商業街上,蜜雪冰城竟然開了三家,甚至還有一百多平米的大店,喜茶等茶飲品牌也在這裡扎堆,買奶茶的隊伍也排得挺長。這個五一假期,商家們忙着數錢了。”

廣西的魯先生自駕到山東冠縣,發現小縣城的消費力頗爲不俗,肯德基、德克士這些老品牌早已入駐多年,一些新品牌如塔斯汀中國漢堡、華萊士等也已經在此“插旗”,零食很忙、好想來、趙一鳴零食也已經在這裡開了分店。“好酒的山東人除了喝茅臺、五糧液,對於光良等新白酒品牌的接受度也挺高。”

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來華時曾表示,將在中國開設超過10000家門店,隨着星巴克逐步完成對一二線城市的佈局,縣城將會是星巴克最主要的市場。根據星巴克5月1日發佈的第二季度財報,星巴克第二季度淨新增門店118家,同比增長約14%,目前門店總數達7093家。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下沉市場持續“加速跑”,目前覆蓋近900個縣級城市。

在此之前,喜茶早已宣佈開放加盟,表示將在非一線城市以合適的店型展開事業合夥業務後宣佈擴張。受益於此,2023年底喜茶門店總量突破3200家,進入超過210個新城市,2024年春節期間,不少縣域市場的銷量增幅甚至一度超過了400%。

2024年3月4日,高高在上的海底撈也“下海”了,打破了自己堅持30年的不加盟“原則”。至於開放加盟的原因,海底撈表示,以多元經營模式進一步推動餐廳網絡的擴張步伐,加盟模式將在保證管理水準和顧客體驗的基礎上,引入更多優質資源,助力海底撈品牌擴展至更多城市。

一位老家在華北某市的朋友向藍鯊消費透露。“在我們老家的縣城,阿迪達斯都開了兩家門店。”在她的印象中,縣城一直是國產運動品牌的天下,想要買國際品牌一般只能網購,或者去周圍地級市。

不止阿迪達斯,被稱爲“衣中茅臺”的比音勒芬,也逐漸從一二線城市的直營店將重心轉向其他城市的加盟店,以加盟模式加速“下沉”至二、三、四線城市,深挖縣城中產消費者的需求。

縣城,正在成爲連鎖品牌甚至一線品牌角逐的新陣地。

“錢力”逼人

今年以來,「最不關心消費降級的是縣城」「北漂消費降級,縣城消費升級」「回家過年被小城市的消費震驚到」「北漂十年,輸給了縣城中產」「縣城婆羅門」等話題相繼登上了熱搜。其中,一位北漂回江西老家的女博主在B站發佈了一條《縣城是真有錢啊,過年回家被自己窮笑了》的視頻,在極短的時間內播放量突破170萬。

這位博主稱,回到縣城後發現,縣城的老同學開上了寶馬,反觀自己每天還在北京擠地鐵;在縣城已經買不到一兩百的衣服,自己還穿在從淘寶湊單買的45元針織毛衣。在這種對比下,她感受到,曾被視爲成功象徵的北上廣深打工人,在縣城看來彷彿變成了“城市loser”。

縣城居民的消費能力,似乎超出一線城市打工人的認知。黑蟻資本在縣城市場做完調研後發現,縣城有約40%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儲蓄率約爲38%;13%的家庭稅前年收入在15萬元以上,儲蓄率約爲42%。官方數據也顯示出縣城的“實力”:根據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2023)披露的數據,縣域經濟GDP已經佔到全國GDP的38%。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縣城的繁榮與中國城市化進程同頻:無論是下屬的鄉鎮,還是偏遠的農村,在無法通過其他渠道到大城市落戶的情況下,出於子女上學或者打工機會等方面的考慮,紛紛到縣城買房、居住,人口的虹吸效應在縣城與鄉村之間表現的淋漓盡致。

而從人口構成來看,大多數內陸省份的縣城工業都不發達,造成其消費人羣以公務員、教師、醫生和銀行、郵政等國企員工爲主,但也在某種程度上使其能夠扛住經濟週期的波動,支撐起商超、餐飲、娛樂、服飾等各種消費。加上一些從北上廣等大城市消費者的“迴流”,爲全國性連鎖品牌的下沉提供了可能性。

而消費品牌也逐漸認識到了縣城的“錢途”。在此之前,通過下沉縣城開了數千家乃至上萬家門店的正新雞排、德克士一直悶聲發大財,但很少有人關注。直到2022年,很多人看到了“萬店茶飲之王”蜜雪冰城發佈的招股書——一年營收103億,淨利潤達到19.12億,高達19%的利潤率,這個成績讓衆多消費品牌爲之譁然。

彼時,自2020年興起的新消費品牌正陷入困頓期,它們還在努力尋找造血的機制,卻沒發現從下沉市場崛起的一頭頭兇猛巨獸。透過蜜雪冰城的案例,很多消費品牌發現,儘管一二線城市人流大,人均消費水平較高,但品牌競爭也最爲激烈,甚至海底撈、星巴克、喜茶等頭部品牌也到了增長瓶頸期。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出海,要麼下沉。

有“錢力”的縣城,成爲了衆多品牌努力拓展的新陣地。

奔向“萬店”

如今,消費品牌通過在縣城鋪設門店,加速向全國拓展已經成爲一種趨勢,並在資本助推下愈演愈烈,突出的例子是零食折扣店的迅猛發展——在短短兩年時間內,零食很忙、趙一鳴零食、好想來通過開店(併購)從100多家門店拓展至數千家門店,並努力向萬店連鎖邁進。

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消費品牌通向萬店之路或許變得更加容易,這或許要得益於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品牌力。如上所述,縣城居民有相當寬裕的可支配收入用於日常消費。在此之前,他們不知道消費什麼,也沒有人提供好的產品,更不用提對於某個品牌具有忠誠度。如今,隨着各大品牌入駐縣城,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知也在不斷增加。

與其他地方品牌相比,全國性連鎖品牌的產品更加多元化、標準化,不太容易“掉坑”。與此同時,全國性連鎖品牌具有更加強大的品牌勢能,能夠迅速佔領消費者心智。值得關注的是,隨着春節、五一、十一等長假大城市消費者“返鄉”或者“旅遊”,他們對於頭部連鎖品牌的青睞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引領”縣城的消費潮流,促使全國性品牌更快的“接地氣”。

事實上,星巴克、麥當勞、肯德基等頭部品牌一直是縣城人們渴望消費的對象。

第二,外賣平臺。隨着美團、餓了麼等外賣業態的普及,餐飲等消費品牌對於“黃金地段”的獲客、營收的依賴性大大降低。這意味着,即便是品牌選址開在巷子裡,訂單也依舊能夠爆滿。

《2023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顯示,餐飲行業整體數據中,外賣銷售額佔餐飲營收的比例進一步提升。如茶百道等茶飲連鎖品牌也一直十分重視外賣業務。根據茶百道招股書,2021-2023年外賣訂單和堂食訂單的比例分別爲61.3:38.7,62.9:37.1和56:44,近三年外賣業務訂單量都在六成左右。

第三,互聯網營銷。隨着電商直播、線上團購等渠道的興起,消費品牌無需花費大量的營銷成本,就可以批量觸達追求性價比的消費人羣。尤其是近年來抖音、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方面的“大戰”,消費者在優惠券等激勵下,更容易與消費品牌實現第一次緊密接觸,並在消費過程中與品牌建立聯繫。此外,全國性連鎖品牌在營銷手段上更加多元化,也更捨得投入,這或許能夠幫助其拉開與地方品牌的差距。

第四,成本。全國性連鎖品牌經過多年的積累,不斷優化打造供應鏈,品控穩定,這也有利於其下沉到縣城。並且,與大城市相比,在縣城開店的成本更低。一方面,縣城的加盟費用更低,比如蜜雪冰城在低線城市以及縣城加盟費僅爲9000元。另一方面,縣城的運營成本更低。租金方面,與每月動輒幾萬甚至數十萬的大城市相比,縣城門店的租金只有數千元,一些縣城甚至僅五六百元。人工方面,員工工資水平大約在2000-3000元,小時工工資大約爲20元,僅僅相當於北京等大城市的三分之一。這意味着,在同等營收水平下,縣城門店的利潤更高。

當然,對於一些品牌而言,下沉縣城市場可能會面臨着品牌定價等諸多問題,但卻涉及到品牌是否具備萬店規模,以及能否持續盈利等關鍵性問題。這是一場不得不打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