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論壇訪談 | 東方空間創始人布向偉:5噸以上運載能力成明年商業火箭第一梯隊分水嶺
財聯社4月27日訊(研究員張玉虹 記者郭鬆嶠)2024中關村論壇上,“科創投資”引發參會人士關注,在新質生產力推動下,硬科技成爲投資的最新風向標之一。這其中,作爲硬科技的商業航天領域尤爲值得關注。
東方空間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布向偉在2024年中關村論壇年會上接受財聯社專訪表示,目前入軌的6家火箭公司的主要競爭點在運力,5噸以上運載能力成明年商業火箭第一梯隊分水嶺。
預計引力二號2026年初開始飛行實驗
財聯社:本次中關村論壇,你比較關心哪些議題或者方向?
布向偉:我關心兩個方向:投資和出海。我們這個行業是一個相對長週期的行業,需要高投入的過程,所以關心投資。此外,出海業務比國內利潤空間大、合作機會多,我們關心出海的業務機會,比如在一帶一路沿線上門服務。
財聯社:今年商業航天確實是火熱的投資賽道。東方空間目前估值多少?近期是否有新的融資計劃?
布向偉:首飛成功是商業火箭估值的爆發點。首飛成功後,估值會大幅提升。我們上一輪6億的B輪融資是在首飛前進行的,當時估值大約50-60億元。首飛後的三四個月,接觸了很多投資人,拋出橄欖枝的有很多。
財聯社:東方空間的哪些特質吸引投資人?
布向偉:首先,火箭能力比較強。今年1月11號首飛成功的引力一號,運載能力500公里4.2噸。這是商業航天迄今的最大運載能力,此前的最大能力是1.5噸。
運載能力強,意味着火箭的成本相對低。用具體數據來舉例,小型火箭發射衛星的成本大約是10萬元到15萬元/公斤;1.5噸火箭大概是7萬元到8萬元/公斤;引力一號降到5萬元到6萬元/公斤。成本優勢可以幫助我們在市場業務獲得優勢,投資人也有更大機會取得好回報。
其次,整體效率高。運載能力的提升意味着生產效率、發射效率的提升。我們的一發火箭可能與小火箭十發的運力相當。同時我們的發射基地在山東海上,位於總裝廠附近,運輸成本低、時效高。
此外,發射工位有些優勢。我們首飛是海上發射,未來主要發射模式也是海上。傳統的酒泉、西昌、太原、文昌等四大發射場的排期很滿,可以提供給商業航天的工位有限。
財聯社:4月24日,東方空間發佈了引力二號。引力二號處於什麼階段?開發成功後,發射成本可以降到多少?
布向偉:引力二號的目標是可重複使用液體火箭,這是將來降成本的最有效途徑。目前引力二號的詳細設計正在開展,我們的主要精力放在自研發動機。預計明年可以正式轉進到生產試驗、首飛前的準備階段,在明年年底具備飛行條件。預計在2026年飛行兩次之後,發射成本降至3萬到4萬元/公斤。這一階段是初期的一次性火箭,實現重複使用後,發射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獵鷹9號花了5年時間從首飛到可重複使用技術的正常應用。現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判斷快的話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估計是2029年可以實現可重複使用液體火箭的穩定商用,將成本降到2萬元/公斤。此後通過生產規模化批量化等生產方式優化,爭取把成本降到1萬元/公斤以下。
引力一號預計今年還有2次發射
財聯社:東方空間在哪些城市有佈局?爲什麼選擇這些城市?
布向偉:我們在北京、煙臺、無錫、西安、文昌設立了基地。北京是火箭研發中心。山東煙臺是公司的總部和一個發射母港。無錫是動力總部。西安是發動機研發中心。海南文昌專門做發射服務。
我們選址有幾方面的考量。首先,火箭的最終產品形態規模特別大,沿海沿江的地方運輸方便。其次,靠近發射場。所以,我們的總裝廠在煙臺,靠近海上發射母港。再次,產業的融合,無錫以及江浙一帶有很好的工業製造基礎,也是沿江城市,有便捷的運力。同時,我們B輪的主要投資人是無錫的產業基金。
研發中心選址主要考慮人才因素。北京和西安是行業內頂尖科研機構和人才的聚集地。比如,西安是中國的動力之鄉,中國主要的發動機科研機構基本上都在西安。
財聯社:你剛纔提到B輪主要投資人是無錫科創產業基金,這次合作是如何形成的?
布向偉:我們落地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個是政府具有投資能力和投資意願,另一個是我們的需求和當地的產業優勢能結合。雙方很快達成一致意見,我們也成爲了當地的鏈主企業,帶過去了很多上下游企業。
我們接下來主要的融資方向也是產業資金或大的機構。我們已經過了財務融資階段,之後需要的資金量比較大,所以主要接觸的是地方政府基金或者國家級基金。
財聯社:公司主要的業務和產品是哪些?財務收益情況如何?預計什麼時候可以實現盈利?
布向偉:公司有4塊主營業務:運載火箭、遙測外測設備、數據鏈設備、數字孿生系統。運載火箭是最重要的業務產品。目前這些都有一些商業訂單,我們判斷明年會有較爲明顯增長。引力一號首飛前今年沒有考慮發射太多,4月的時候我們發現需求有很多增加。但火箭生產週期比較長,供應商備料比較久,一般需要提前一年準備,新增訂單對公司的生產組織能力又是一次考驗。
目前公司預計今年還有2次發射,明年可能達到5到8次發射,2026年差不多達到10次發射以上。我們測算一年發射5到8次引力一號,基本上能實現公司的現金流平衡,有望在2026年整體收益情況走在行業前列。SpaceX從2002年成立,到2023年實現現金流平衡,經過了21年。中國最早的商業航天公司2015年成立,至少需要10年時間實現現金流平衡。
5噸以上運載能力成明年商業火箭第一梯隊分水嶺
財聯社:中國商業火箭的細分領域目前競爭格局如何?東方空間處在什麼位置?
布向偉:在去年之前我們應該是在處於中游,加分項主要基於3方面:一是產品定義比較好;二是融資規模相對可觀;三是有客戶基礎,首飛前已經簽約了9發火箭訂單。因爲沒有首飛,所以處於中游。
今年引力一號首飛成功後,進入第一梯隊。目前已經完成入軌飛行的六家公司處於不進則退的格局,沒有哪家有明顯的領先優勢,但明年這個格局也許會被打破。今年包括我們東方空間在內的一些公司已經有一些大中型或者大運力火箭的發射計劃或者發射能力。所以我認爲明年能拿出5噸以上運力火箭的公司會保持第一梯隊,如果達不到也許會掉到第二梯隊。